過年時,親戚們齊聚一堂,在鄉下的透天厝共住4、5天,有些關係,就像洗衣機裡的衣服,重複碰撞、淘洗,可能變更糾結,也可能洗出汙垢,回復潔白。
今年很幸運的是洗白(稍微),替他們感到高興。
過程中也有一些深刻的觀察,身為旁觀者,可能更能看得透徹。
像是早餐時刻的對話---
A:我不要做鬆餅給你(B)吃。
B:不做就算了,我自己熱吐司吃。(伸手拿吐司想用微波爐加熱)
A:你在幹嘛啦!
B:我要熱吐司阿。
A:我等一下用這台(熱壓機)熱啊!你幹嘛不吃我做的早餐!每次都這樣嫌棄我做的東西!
B:(錯愕)你不是說不做給我吃?
A:我哪有!是你說不吃我做的鬆餅的,要自己吃吐司,為什麼每次都要嫌我做的?!
我:.................... (這是什麼鬼打牆對話,A不是一開始就說不要幫B做早餐嗎?)
結論就是,內心有不安全感以及懷疑自我價值的人,和他想要索取愛的對象互動時,就是一直在出測驗題給對方。不管是回應內容、態度、情緒、眼神,對方的一舉一動對自己來說就像在答題,只不過全對總分是0分,答錯會累進扣分,對方心很累,自己也會因為對方的答案而牽動情緒,讓自己一直在一個不平穩的狀態中。
而且很糟糕的是,大部分被牽動的都是負面情緒,因為寫對是理所當然("你當然應該愛我!"),寫錯是罪該萬死("你怎麼可以不愛我?"、"看吧我就知道你不愛我"、"我不值得被愛"),身為旁觀者的我,看得好累。出題的人也累,答題的人也累。
這好像初戀時的少女心情,拿著一朵花拔著花瓣:他愛我、他不愛我、他愛我、他不愛我...... 又好像對自己的另一半,時時從他的行為表現中檢視(檢查),對方是否還愛我?
以上這些心情都是人之常情,沒什麼不好,但讓我難以理解的是這樣的心情出現在一位40歲的子女與65歲的父母之間,對我來說很不可思議。
雖說不可思議,但也還在能被理性分析的範圍內,正好過年間看的幾本書提供了一些思考的角度,分別是童話裡的心理學、李崇建談冰山之渴望、老公老婆使用說明書,其實都讓人有進入的觀點。
然而各種角度其實都指向早期在家庭中的童年經驗影響,這個是需要去解開的結。而薩提爾模式透過冰山各層次的理解以及連結渴望的解法,就是去正視自己的情緒與傷痛,而以現在長大富有力量的自己,回頭去連結與陪伴過去那個受傷的小孩,不假外求,而是從自己身上進行療癒。
在看冰山這本書之前,我參與了A面對情緒、發洩情緒的過程,他邊講邊哭,說出心裡最深沉的吶喊:他們為什麼就是不能認同我?為什麼我總是無法達到他們的期待?我上前緊緊抱著他,告訴他他很好,他持續努力了這麼久,每年都來與大家相聚,他真的很棒,不要再自責了。另一個我跳出來,看著他哭泣,突然覺得這個畫面很美,看了書才知道,或許是因為我看到此刻的他與自己深深的連結,沒有逃避、沒有丟著不想,雖然是悲傷,但他與自己的悲傷同在。
隔天他和家人的相處有稍微好一點,不像前幾天一樣敏感,我在心裡為他感到高興。雖不敢奢求能夠維持下去,但至少曾經有過好的體驗了。
愛的測驗卷很難答,相信自己被愛著與不被愛著,其實是一種信念,本來就不應該拿來被測驗,而是答案早就在自己心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