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六、贊成患者婚前同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躁鬱症患者,我非常贊成結婚前先與對方住一陣子。最近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當初有試婚,就不會走入婚姻。

昨晚睡前,小孩跟先生有很大的衝突。通常在這個時候我不太介入另一半管教小孩,可是我聽到一句「你不用刷了,我來幫你刷」這種像極了變態的言語,後來我聽到爸爸用暴力的方式拿著電動牙刷刷小孩的牙。

在小孩還小的時候,爸爸只要天氣冷,小孩又不願意穿外套時,就會使用暴力,硬幫他穿衣服、小孩不吃青菜時,也會用筷子夾菜直接塞進他嘴裡。每一個舉動都顯示了他對孩子的不尊重。

結婚前,他將自己的這個部份隱藏的非常好,如果沒有長時間住在一起,其實很難察覺他這種極度壓抑產生的扭曲。他不是在管教小孩,而是在發洩自己的怒氣,這對我來說實在太惡劣。最近我也在評估是否就將孩子帶離這個環境,因為我一個人帶孩子輕鬆很多,我也深刻感受到孩子跟我單獨相處時的快樂。

雖然我是個基督徒,但我還是認為婚前同住一段時間是需要的。在現代壓力爆炸的時代,很多不知道該怎麼好好管控情緒的人,他們很需要幫忙卻不自知,理所當然把家人視為情緒的出口,尤其對小孩這種無法還擊的弱者更明顯。我想,透過試婚可以更深入了解彼此,以此判斷兩個人是否要走進婚姻,在婚姻關係中是否可以生兒育女。

對躁鬱症患者這點更為重要,在我們狀況不佳、失去日常生活功能時,對方能否理解並接納你的狀況,甚至在情緒激動時,與你最親密的人是如何陪伴你度過,這些都是很實際的現實面。

「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約14:18)我始終相信,在愛裡不該有懼怕。昨晚,我的孩子哭著入睡,我已經很明顯得感受到小孩的恐懼,或許是該有一些改變的時候了!

我不是一個會讓自己待在委屈的地方不離開的人,我也沒有那種結了婚就不能離婚的傳統觀念,只要對生活有幫助、能讓自己更好,都值得一試。


avatar-img
174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愚人節快樂!當個愚人應該也會蠻快樂的吧。有時候想,古人說「大智若愚」真是一點也不假,逞能裝強者,就是更快衰敗。 我發現周圍有些朋友,不爭不搶不太愛出頭,我很羨慕他們,不太花時間抗拒,重任交付到他們身上時,就很務實的將工作完成。我欣賞曖曖內含光的人,總感覺他們是可靠的一群人。
我們常把重心向外放,以致於最後狼狽不堪,因為一味向外求達到滿足自己的需求,最後生活就是烏煙瘴氣! 去年我的手機壞了,就是充飽電但一下就沒電,那時候我對手機也有種反感。平時不太會打電話給我的先生,只要單獨跟小孩在一起十分鐘左右,不誇張,拿起手機會有十幾通未接來電。
一晃眼,今年的四分之一已經過去了,我過著四點前自由自在做家事、安排自己的小時光,四點後接小孩、煮晚餐、陪讀、陪玩、陪睡的生活好一陣子了。 不可否認,有時候我還是很心慌,我會一直感覺大家都往前走,可是我卻不斷原地踏步,踏的我自亂陣腳。
安全感具有複雜的結構,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是因為某個人提供,如果要在他人身上找,那無疑是緣木求魚。 最近家裡的吸塵器壞了,說壞了也不完全,就是電充不飽,大概吸個五分鐘就停了。這件事讓我很煩躁,我不太喜歡難用的工具。這時候我開始思考要換新的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
在我生命中最素昧平生的重要他人就是我的醫生了,有時他會基於專業的考量給我一些建議,最記得我們有過極大爭執的一次就是在產後餵母乳這件事,他提醒我一定要餵,原因是我在孕期他評估我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必要性,那小孩在我腹中勢必也吸收到了,倘若我不餵母乳,孩子會有戒斷症狀,他認為要逐漸遞減。
昨晚輾轉難眠,惡夢連連,只因下午帶著孩子去跟幼稚園時期的玩伴去公園時,我發現對方父母很想窺探我的生活,而且問的問題都讓我很不自在。 剛好他們認識幾位我職場上的朋友,所以開始是先打聽這些人的狀況怎樣,接著問我與這些人的關係如何?回家後,我非常的不安,因為我感覺他們好像知道我的病情,但又不明說。
愚人節快樂!當個愚人應該也會蠻快樂的吧。有時候想,古人說「大智若愚」真是一點也不假,逞能裝強者,就是更快衰敗。 我發現周圍有些朋友,不爭不搶不太愛出頭,我很羨慕他們,不太花時間抗拒,重任交付到他們身上時,就很務實的將工作完成。我欣賞曖曖內含光的人,總感覺他們是可靠的一群人。
我們常把重心向外放,以致於最後狼狽不堪,因為一味向外求達到滿足自己的需求,最後生活就是烏煙瘴氣! 去年我的手機壞了,就是充飽電但一下就沒電,那時候我對手機也有種反感。平時不太會打電話給我的先生,只要單獨跟小孩在一起十分鐘左右,不誇張,拿起手機會有十幾通未接來電。
一晃眼,今年的四分之一已經過去了,我過著四點前自由自在做家事、安排自己的小時光,四點後接小孩、煮晚餐、陪讀、陪玩、陪睡的生活好一陣子了。 不可否認,有時候我還是很心慌,我會一直感覺大家都往前走,可是我卻不斷原地踏步,踏的我自亂陣腳。
安全感具有複雜的結構,有足夠的安全感不會是因為某個人提供,如果要在他人身上找,那無疑是緣木求魚。 最近家裡的吸塵器壞了,說壞了也不完全,就是電充不飽,大概吸個五分鐘就停了。這件事讓我很煩躁,我不太喜歡難用的工具。這時候我開始思考要換新的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
在我生命中最素昧平生的重要他人就是我的醫生了,有時他會基於專業的考量給我一些建議,最記得我們有過極大爭執的一次就是在產後餵母乳這件事,他提醒我一定要餵,原因是我在孕期他評估我需要服用精神科藥物的必要性,那小孩在我腹中勢必也吸收到了,倘若我不餵母乳,孩子會有戒斷症狀,他認為要逐漸遞減。
昨晚輾轉難眠,惡夢連連,只因下午帶著孩子去跟幼稚園時期的玩伴去公園時,我發現對方父母很想窺探我的生活,而且問的問題都讓我很不自在。 剛好他們認識幾位我職場上的朋友,所以開始是先打聽這些人的狀況怎樣,接著問我與這些人的關係如何?回家後,我非常的不安,因為我感覺他們好像知道我的病情,但又不明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生活實驗 六八五 她不喜歡爸爸說她, 說她拖拖拉拉。 爸爸說的事實, 她一概不承認。 "NO!" 她又跳針一樣, 「爸爸,跟我說對不起。」 這種僵局, 已經熟悉的像別人家的廣播劇。 1 「幫我刷牙。」 在浴室,一張衛生紙 2 「你去撿,就是你撿,去撿,就是要
Thumbnail
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前言 前兩文試著透過照護員被燥鬱症患者毆打,結果主管看似冷漠和缷責的言行,以及媽媽不止未安慰,反倒貌似譏諷的言行,讓照護員傷上加傷,看了好幾次身心科,至今未能走出的案例,來分析情緒的由來和可能的處理。得到的結論是: 「妳的不滿,妳的委屈,妳的不甘,對不起,完全是妳自找的、自編的,妳用自以為是
Thumbnail
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 如果真的沒有自知要當爸爸的身分 真的不要生小孩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既然選擇生了就該認清現實去面對 不要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私人情緒 又老是把錯誤合理化都歸咎於他人 - 全職媽媽挺不容易,不是只有表面看到的光鮮亮麗 照顧孩子是份沒有收入的工作 社會在職上班一天
Thumbnail
已經能 #自行入睡 的三歲以上的小孩,從嬰兒床畢業之後,可以自己上下床,可以自己離開自己的房間,擁有了這麼自由自在的活動能力後,馬上就把本來親子之間相安無事的就寢時間,瞬間轉換成為親子關係之間最緊張的戰場之一! 每天家長和幼童一起完成睡前儀式、關燈道晚安後,即將開啟的,不是家長輕鬆追劇的自由時
孩子2~3歲的時候 開始進入不要不要期 這也不要 那也不要 有時候生氣還會亂丟東西和打人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受不了了,總不能這樣沒完沒了地下去,我整理整理,心想:你弄不好的我可以幫你弄,日子總得好好過下去,我對你的愛也不能因為這樣就亂了。但,剩下的,你自己玩吧。告訴他把牙刷了啊,媽要先睡了。 突然孩子哭著大叫,叫著媽說,我要跟妳溝通!!!
生活實驗 六八五 她不喜歡爸爸說她, 說她拖拖拉拉。 爸爸說的事實, 她一概不承認。 "NO!" 她又跳針一樣, 「爸爸,跟我說對不起。」 這種僵局, 已經熟悉的像別人家的廣播劇。 1 「幫我刷牙。」 在浴室,一張衛生紙 2 「你去撿,就是你撿,去撿,就是要
Thumbnail
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