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在家沒事做?
#8大智能開展嘗試與探索
疫情關係,燁跟翎已於上週開始放假了。
前幾天我與孩子們都還很悠哉享受「不用趕時間」、「不用早起」的日子
但,沒兩天燁就開始出現:「媽咪,我現在要做甚麼?」
發出「請滿足我的學習需要」訊號
孩子待在家的時間變長了
身為阿德勒的學習者及實踐者,
我僅遵這4個C,往此方向努力:
一、Connection:愛與連結
二、Capability:協助孩子發展成長的能力
三、Contribution:讓孩子有機會幫忙、為家庭貢獻
四、Courage:持續不斷地鼓勵孩子(鼓勵嘗試、接納犯錯、看見亮點)
白話一點~化為行動的話就是
→在生活中增加「與孩子同樂」的機會(跟孩子玩)
→邀請孩子們一起做家事,讓孩子有機會幫忙及貢獻
此外,在思考如何拓展孩子「成長的能力」時
我的腦中冒出了哈佛大學教授加德那Howard Gardner提出的 #多元智能理論
他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能
若是只重視主流文化的學習
我們就可能落入一味要求孩子在學業上有好表現 的迴圈
學業壓力也很可能埋沒了孩子的天賦與熱情
讓孩子喪失了學習胃口、或是不認識自己
也不知道自己有何興趣
若是孩子身邊的大人們願意理解和試著接受:
每一個孩子在學習上都需要 #個別化#多元化
那魚就不再會被強迫著去爬樹,還因為自己學不會爬樹而認定自己是個魯蛇
今天我在與孩子們討論 寒假版作息表 時
就按照了加德那的這八大智元,
列出了這段期間我們可以嘗試著帶領孩子進行的學習與探索
列完之後,發現...這張表,好像可以用很多年耶!
因此繪製成圖,與大家分享
想到燁今年即將上小學之後待在家的時間可能就越來越少了
就格外珍惜 #我在孩子心目中是全世界 的這黃金10年(有10年嗎?XD)
也希望在孩子人生中這段 #還能無所事事 的期間
多陪伴孩子展開各種嘗試
與孩子一起,找到孩子的、也找到自己的 #興趣與熱情
如同愛因斯坦說的:「每個人都是天才」
只是我們找到我們自身的優勢智能了嗎?
#語文智能#自然智能#空間智能#邏輯智能
#內省智能#音樂智能#人際智能#肢體智能
★We can bring the spirit of every child.
這是我自己在育兒路上很看重的一個指標
也邀請身為父母的您~與我一起把它當成養兒育女的重要任務之一
圖表中還有一些空格…也歡迎大家與我分享您的點子!
I need crazy ideas我們一起把它填好填滿
陪孩子更不設限地探索與嘗試!
#陪孩子探索
#讓孩子做他自己
#曼陀羅
#九官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