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一篇感性告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那天是年假的倒數第二天;我們帶了幾道菜到奶奶家一起吃飯。
爺爺離開一年多了,奶奶一個人生活,這一路過來的心情,只是她老人家沒有說吧!?一進奶奶家聽到的就是廣播電台的聲音...,或許奶奶其實並不孤單,很多時候奶奶知道的社會時事比我們還多。
奶奶曾說:『如果有來生,她希望可以上學、讀書...』因為奶奶早年只讀過一兩年的學校,沒有唸過什麼書,這在我們看來很平常的事,卻是奶奶這輩子的希望!
奶奶是個認真學習的人,保持自己與社會的連結,也是保持自己有一顆年輕的心
新時代的來臨,也是身理與心理年齡交互展現的一種舞台。
曾有人做過調查,題目是:你想活到幾歲?受測者多半會說出一個數字;但是若問題換成:如果能健康得活著,你想活到幾歲?而能回答明確數字的人明顯減少了。
健康的象徵是身體的靈活與平衡...,也是心理的活躍與開放...
生命的經營沒有終點...,永遠保持一顆學習的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4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對於家裡有花,有朋友覺得很難懂。 對於花的印象,是兒時。 我每次睡眼惺忪的趕車,奶奶每次都會叫住我,在小口袋放入新摘的玉蘭花。 小小我身上會散發著淡淡的成年人的玉蘭香氣, 偶爾,她會叫我拿給老師 新鮮的玉蘭花。 大概喜歡花也是奶奶埋下種子之一吧。 #出埃及記20:12 當孝敬父母
Thumbnail
在我尚未有清楚記憶之前奶奶就過世了。我並不熟悉她的一切。但我總依稀記得她喜歡穿一席碎花洋裝,而且身上濃濃的檳榔葉味道。
近日因待產以及後續育兒放了個長假,期間重拾園藝這個興趣,先是買了波絲菊以及絲瓜的種子來種植,又網購了芭樂和黃槿的樹苗自行組裝成盆栽,花園一時之間多了數種植物。 栽植需要大量的土,原本有買一兩包卻完全不夠用,後來靈光一閃,想到鄰居奶奶的後院有一區沒種東西,印象中那邊土質不錯,行動派如我馬上去挖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奶奶!」 我一看見從小屋中緩緩走出的身影,便立刻跑上前,給年邁的奶奶一個大大的擁抱,奶奶也溫柔地抱了抱我。接著,她抬起頭,雙眼對上了微笑著看著自己的媽媽,她向媽媽點了點頭之後便低下頭,輕柔地說著 :「你媽媽要我讓你住在我家,好嗎?」我點了點頭,乖巧地向媽媽搖了搖手,媽媽也維持著不變的完美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珍愛與時光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八十五歲奶奶陪伴孫女一路走來的故事。文章充滿溫暖和愛意,是一篇感人的敘述。
Thumbnail
天色漸暮,養老院內靜謐安詳。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凝視著窗外,眼神中充滿了思念和寂寞。 她已經整整一個月沒有見到心愛的孫子了。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家伙,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忙碌於自己的生活和事業。 奶奶嘆了口氣,雙手無意識地撫摸著放在膝蓋上的一張照片。照片上,孫子笑得燦爛,無忧無慮。那年輕俊朗的面
Thumbnail
聽到「祭祀」一詞,有些人想到的是「慎終追遠」,而有些人則是光想到繁文縟節就頭痛欲裂,甚至刻意選擇不需要祭祀的夫家結合以逃避這些習俗。 然而,「祭祀」這件事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呢?而我們在祭祀的時候心裡又想著什麼呢?還是只是像在進行例行公事般只求讓自己心裡沒有罪惡感呢? 在《奶奶的夏威夷祭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對於家裡有花,有朋友覺得很難懂。 對於花的印象,是兒時。 我每次睡眼惺忪的趕車,奶奶每次都會叫住我,在小口袋放入新摘的玉蘭花。 小小我身上會散發著淡淡的成年人的玉蘭香氣, 偶爾,她會叫我拿給老師 新鮮的玉蘭花。 大概喜歡花也是奶奶埋下種子之一吧。 #出埃及記20:12 當孝敬父母
Thumbnail
在我尚未有清楚記憶之前奶奶就過世了。我並不熟悉她的一切。但我總依稀記得她喜歡穿一席碎花洋裝,而且身上濃濃的檳榔葉味道。
近日因待產以及後續育兒放了個長假,期間重拾園藝這個興趣,先是買了波絲菊以及絲瓜的種子來種植,又網購了芭樂和黃槿的樹苗自行組裝成盆栽,花園一時之間多了數種植物。 栽植需要大量的土,原本有買一兩包卻完全不夠用,後來靈光一閃,想到鄰居奶奶的後院有一區沒種東西,印象中那邊土質不錯,行動派如我馬上去挖土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麼爸爸都不在家,我媽告訴我,他在國外工作,媽媽說爸爸很努力賺錢,所以我們要好好的把爺爺奶奶照顧好。 奶奶是個很瘦、很美的老人家,她不太說話,常常穿著連身類似旗袍的洋裝,然後總是待在房間裡。我對她的印象很淺,因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走了,對她的印象是:她每天都必須要喝一碗煲湯。
Thumbnail
「奶奶!」 我一看見從小屋中緩緩走出的身影,便立刻跑上前,給年邁的奶奶一個大大的擁抱,奶奶也溫柔地抱了抱我。接著,她抬起頭,雙眼對上了微笑著看著自己的媽媽,她向媽媽點了點頭之後便低下頭,輕柔地說著 :「你媽媽要我讓你住在我家,好嗎?」我點了點頭,乖巧地向媽媽搖了搖手,媽媽也維持著不變的完美
Thumbnail
近期大考寫作,考了幾次與年長者相關的議題,例如108年會考〈青銀共居〉寫與銀髮族的互動及相處經驗,111年學測國寫〈樂齡出遊〉思考如何照顧長者在生理及情感上的需求。可見高齡化社會的安養問題,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年輕學子尚未經歷老年,甚至很少跟長輩相處,該如何體會老年人的心聲、理解他們的需求呢?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珍愛與時光的故事,描述了一位八十五歲奶奶陪伴孫女一路走來的故事。文章充滿溫暖和愛意,是一篇感人的敘述。
Thumbnail
天色漸暮,養老院內靜謐安詳。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凝視著窗外,眼神中充滿了思念和寂寞。 她已經整整一個月沒有見到心愛的孫子了。那個活潑可愛的小家伙,如今已經長大成人,忙碌於自己的生活和事業。 奶奶嘆了口氣,雙手無意識地撫摸著放在膝蓋上的一張照片。照片上,孫子笑得燦爛,無忧無慮。那年輕俊朗的面
Thumbnail
聽到「祭祀」一詞,有些人想到的是「慎終追遠」,而有些人則是光想到繁文縟節就頭痛欲裂,甚至刻意選擇不需要祭祀的夫家結合以逃避這些習俗。 然而,「祭祀」這件事真正的目的是什麼呢?而我們在祭祀的時候心裡又想著什麼呢?還是只是像在進行例行公事般只求讓自己心裡沒有罪惡感呢? 在《奶奶的夏威夷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