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口才,站上講台﹝第九課:身體語言──兩個原則,和四個要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有魅力的身體語言,可以增加說服力!

有魅力的身體語言,可以增加說服力!







身體語言四要點

演講時的身體語言,可以概略地分成個四個要點,或四個領域:

1. 身子移動:要有「目的」的移動。

基本上,你先站在一個地方﹝一般是講台中間﹞,講完一段,要轉折的時候,走個幾步,移動到另外一邊﹝比如右邊﹞,面對這邊的聽眾繼續下一個論點。同理,在下一個轉折的時候,移動到另外一邊﹝比如左邊﹞,繼續下一個論點。

這種移動方式,可以幫你照顧到全場聽眾。

2. 姿態手勢:加強訊息的張力,或者表示概念的特性。

比如,說到某個東西很大,可以張開手臂;提到某個方位很高時,可以把手勢往上提……等等。歡迎、拒絕、思考、迷惑……等等,也都有其相對應的姿態手勢。

在演講中,手勢是重要的工具,善加利用的話,可以支撐你的論點、增加說服力。

3. 目光接觸:目光緩緩巡視全場,像掃描一樣,在視野中看到每一個人。

記住,是「短暫的」目光接觸,讓聽眾知道,你有注意到他,也暗示他,要把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上。

想想看,在演講中「長時間地」盯著人家看,意味著甚麼?

4. 聲調變化:不同的聲調,長、短、輕、重、快、慢,都有不同的含意。

遇到重點的地方,速度放慢、聲音壓低、音量增加、甚至強化頓點,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說,這些變化都可以用來強調重要性。

上面的簡單敘述,只是讓你對身體語言涉及的領域有一個基本的了解。不過,有個更深的議題,就是不論你的身體語言、姿態動作是如何的變化,依靠的卻是兩個簡單卻重要的原則。

身體語言二原則

  第一原則:自然放鬆。

  第二原則:故事引導。

理解這兩個原則,可以幫助你更快地理解、閱讀身體語言,也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建立起屬於你自己的身體語言。

第一原則:自然放鬆

甚麼叫「自然放鬆」呢?

許多人都聽過,或體會過一個叫「放鬆」的練習。

比如說,某個瑜珈老師為了要讓你體會「放鬆」的感覺,會先要求你「緊握拳頭」──「用力、用力、繃緊──,」──瑜珈老師在你旁邊喊著。你咬著牙關使上了勁,眉毛都豎立起來,連拳頭也發疼了。

看到你猙獰的模樣,瑜珈老師想你應該是用盡了全力,於是,再次下了指令:「好,放手,鬆開,完完全全地鬆開──,」這時候,你鬆開手,呼出一口氣,當身子像洩氣的皮球軟了下來的時候,你也在心裡試著抓住剛剛那種「放鬆」的感受。

透過這種「先緊後鬆」的對比方法,的確讓許多人體會到了某種程度的「放鬆」效果。同樣的道理,要理解甚麼叫「自然」,也可以透過「不自然」來領會。

小芳的聚會

假設妳熱情大方,私底下是一個喜愛交際、富有正義感且善於聊天的單身女子,妳的名字叫小芳。今天,妳和幾個感情深厚的好姊妹相約小聚,餐桌上擺著誘人的蛋糕甜點,以及香醇迷人的紅茶和咖啡,聊天的話題一路從娛樂八卦講到自身的愛恨情仇──姑且把這場聚會,稱之為《小芳的聚會》。

好,在整個聚會過程中,只要說到愉快處,妳就縱情大笑,幾乎忘了自己是個淑女;說到激動不滿之處,妳橫眉豎眼,彷彿是一名驍勇殺敵的女戰士。某些話題顯然觸動妳的心弦,以至於妳柔情款款、熱淚盈眶,像極了慈悲的觀音菩薩。某些議題又徹底激怒了妳,妳忍不住冒出幾句惡狠狠的話,成了罵街的潑婦。

當然,妳的身體和手勢也因為妳的情緒和語調而充滿了變化。這一刻妳身軀前傾、張開雙臂把一個好姊妹摟在懷裡,在溫柔安慰的同時,也決心幫她擋住外界的風風雨雨;下一刻妳雙手抱胸、噘著嘴、翻著白眼,看來心裡有百般的不情願,也決心要抵抗這世界對妳的誤解。這一秒正看見妳纖纖玉手托住下巴露出微笑好似花漾少女,下一秒又見妳雙手叉腰板起了臉像個黃臉大媽……。

假設這樣的妳,同一個妳,要妳現在上台做一場演講,整個情況卻可能完全翻轉──只看見妳手足無措,渾身上下沒一處對勁。妳身子僵直、表情拘謹,既不曉得兩隻手應該怎麼擺,兩隻眼睛也東閃西躲不知道該往哪裡看,說起話來更是坎坎坷坷,好像路上有一百個坑。

妳在台上的表現,完全符合了「不自然」這個形容詞。

好,現在,讓我們回到《小芳的聚會》。在這個場合裡,我們可以說妳是個天生的好演員,也是出色的演說家,不論是妳的動作、手勢、語調、表情,都如此豐富、自然,毫不扭捏作態── 這就是「自然放鬆」。

自然放鬆──意味著舒服、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這是第一個原則。

第二原則:故事引導

現在,讓我們再次回到《小芳的聚會》,暫且把它當作一本「故事書」,接著我們拿出一把放大鏡,在整個故事情節中一一搜尋,妳做了哪些動作、手勢,聲調和眼神又有哪些變化?

妳可能會找到:

  ── 妳開心時就笑,激動不滿時就橫眉豎眼;

  ── 妳柔情款款的時候,語氣是溫柔的;生氣的時候,語氣就惡狠狠;

  ── 當妳安慰人的時候,妳身軀前傾、張開雙臂,把對方摟入懷中;

  ── 當妳覺得被誤會了,妳雙手抱胸、噘著嘴,不許這世界靠近妳一步;

  ── 有時候妳托住下巴微笑,有時候妳雙手叉腰板起了臉;

  ── 至於眼神,一般來說當然是看著妳說話的對象,除非妳刻意地迴避。

上面這些身體語言,不論它們是甚麼,它們在當下不僅是「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還跟當下的故事情節一一吻合──這就是「故事引導」。

故事引導── 意味著你的動作、手勢、語調、表情,都是依據故事內容、主題情節,加上現場的互動,自然而言地引導或流露出來的。這是第二個原則。

身體語言二原則

再說一次,演講時的身體語言,建立在兩個原則之上:

  第一原則:自然放鬆。

       意味著舒服、一種無拘無束的自由。

  第二原則:故事引導。

       意味著姿態動作、聲調表情,都是依據故事、主題引導出來的。

當然,「聊天」不是「演講」。聊天可以上天下地,演講卻需要有一個主題。聊天可以大哭大笑,演講台上卻需要有節有守。 站在台上,甚麼可以、甚麼不可以,都是有分寸的。

雖然如此,上面的兩個原則,依然適用於演講。

劉德華的範例

以演員劉德華的演講來做例子。﹝以下影像皆翻拍於網路上劉德華在《開講啦》這個節目上的精采演說。此部分僅供分享,各位朋友切勿做商業用途!

講到自己接了一通電話,是那個4個月沒見面的女朋友

講到自己接了一通電話,是那個4個月沒見面的女朋友







揮舞手勢,表示公車過去了

揮舞手勢,表示公車過去了







身體內縮、眉頭深鎖,表示自己在想為什麼……?

身體內縮、眉頭深鎖,表示自己在想為什麼……?






描述自己的眼淚一直往後打到後面的車窗

描述自己的眼淚一直往後打到後面的車窗








懷抱的手勢,表示某種希望

懷抱的手勢,表示某種希望




搖手,表示自己沒有做出某個選擇

搖手,表示自己沒有做出某個選擇








兩隻手交握胸前,表現出謙虛和真誠

兩隻手交握胸前,表現出謙虛和真誠








適時地跟另一側的聽眾互動

適時地跟另一側的聽眾互動








縱觀劉德華先生的整場演說,不僅肢體動作豐富、聲調語速也頗多變化,更善於和現場觀眾適時互動交流,其親切隨和的態度,完全做到了「自然放鬆」「故事引導」兩個原則。

認識自己的身體語言

身體語言是個非常奇妙的東西,它既有「普世」的一致性,也有著非常獨特的「個人性」。要在非常「普世」的一致性中,找到屬於你自己獨特的「個人性」,既是一門功課,也是一門藝術。

話說回來,不論別人多麼出色,那終究是別人下過功夫的成果。

欣賞別人是很好的,不過你也不能忘記自己的功課和責任,就是:

── 認識自己的身體語言,甚至是建立自己的身體語言!

就像認識「緊繃」可以幫助你認識「放鬆」,認識「不自然」可以幫助你認識甚麼叫「自然」。

同樣的道理,認識別人的身體語言,也可以幫助你更瞭解自己的身體語言。底下,就是給你的功課。加油!


《你的功課》

1. 找一個你欣賞的演說家的演講影片,看看她或他的身體語言。

── 她或他是如何移動身體的?

── 演講中,她或他用了哪些手勢?

── 她或他是如何跟聽眾做目光接觸的?

── 她或他說話時的語言速度、輕重快慢又有甚麼變化?

2. 分析看看,她或他呈現出來的那些身體語言,隱含甚麼意義?

練習這一個部分,可以幫你閱讀別人的身體語言。加油!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追蹤、按讚,或贊助。感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tz|心靈漫步
9會員
86內容數
單純地分享想法、體驗......
Fitz|心靈漫步的其他內容
2022/04/14
先說說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名大學電子學教授遇到了蘋果電腦的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兩個人聊了起來。 教授:「我的電子學知識,遠遠比你懂得還要多,為什麼我創造不出蘋果電腦?」 現在,讓我們改寫這個故事: 雖然「人生追求」這四個字的含意太廣泛,不過,它確實意味著:
Thumbnail
2022/04/14
先說說一個故事: 有一天,一名大學電子學教授遇到了蘋果電腦的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兩個人聊了起來。 教授:「我的電子學知識,遠遠比你懂得還要多,為什麼我創造不出蘋果電腦?」 現在,讓我們改寫這個故事: 雖然「人生追求」這四個字的含意太廣泛,不過,它確實意味著:
Thumbnail
2022/04/09
2021年年初,大陸喜劇演員賈玲,拍出了一部描述和紀念她媽媽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這部情緒飽滿、觸動人心的電影中,演員張小斐扮演賈玲年輕時的媽媽,名字就叫李煥英。 為什麼不找其他的導演來幫她圓這個夢呢? 最後,她拍出了一部屬於她自己的電影。她說出她媽媽的故事! 或許,妳或你知道:
Thumbnail
2022/04/09
2021年年初,大陸喜劇演員賈玲,拍出了一部描述和紀念她媽媽的電影《你好,李煥英》──在這部情緒飽滿、觸動人心的電影中,演員張小斐扮演賈玲年輕時的媽媽,名字就叫李煥英。 為什麼不找其他的導演來幫她圓這個夢呢? 最後,她拍出了一部屬於她自己的電影。她說出她媽媽的故事! 或許,妳或你知道:
Thumbnail
2022/04/05
先來說說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本‧侯根﹝Ben Hogan﹞,是20世紀高爾夫球界的傳奇人物。 37歲那一年,某一天的深夜,這個男主角開著車在回家的路上和一輛灰狗大巴士迎面相撞──您想想看,被一輛14公噸重的大巴士以相對時速100公里的速度撞到,大概會發生甚麼事?
Thumbnail
2022/04/05
先來說說一個故事: 故事的主角叫本‧侯根﹝Ben Hogan﹞,是20世紀高爾夫球界的傳奇人物。 37歲那一年,某一天的深夜,這個男主角開著車在回家的路上和一輛灰狗大巴士迎面相撞──您想想看,被一輛14公噸重的大巴士以相對時速100公里的速度撞到,大概會發生甚麼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跟「身體工作者」互動,真是與眾不同的體驗。 尤其,是自覺性很高的身體工作者。
Thumbnail
跟「身體工作者」互動,真是與眾不同的體驗。 尤其,是自覺性很高的身體工作者。
Thumbnail
每天的靜心,是日常功課, 有時中午午餐過後,有時晚上, 持續不間斷就會養成習慣,有學生會問, 開始靜心時會中斷,會坐不來。 最大的干擾原好像是自己。 其實一旦發現注意力分散跑掉了的那一刻, 就是回來到當下了。在那一刻就是新的出發點。 試試這個技巧,覺察你的接觸點, 把思緒拉回來,找到一個讓你穩住的練
Thumbnail
每天的靜心,是日常功課, 有時中午午餐過後,有時晚上, 持續不間斷就會養成習慣,有學生會問, 開始靜心時會中斷,會坐不來。 最大的干擾原好像是自己。 其實一旦發現注意力分散跑掉了的那一刻, 就是回來到當下了。在那一刻就是新的出發點。 試試這個技巧,覺察你的接觸點, 把思緒拉回來,找到一個讓你穩住的練
Thumbnail
雨傘忘了拿 我的手無處安放 包括我的心 像旋轉木馬(告五人- 好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在和別人聊天、約會的之後,心中想著明明我跟他聊的很好啊?可是為什麼就沒有後續了呢?又或者對方明明就說很好或是贊同我,為什麼就在私底下對我評價很差呢?除了對方是雙面人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解釋可能?
Thumbnail
雨傘忘了拿 我的手無處安放 包括我的心 像旋轉木馬(告五人- 好不容易) 有時候我們在和別人聊天、約會的之後,心中想著明明我跟他聊的很好啊?可是為什麼就沒有後續了呢?又或者對方明明就說很好或是贊同我,為什麼就在私底下對我評價很差呢?除了對方是雙面人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的解釋可能?
Thumbnail
把握每一次上台的機會,越熟練越容易被看見。
Thumbnail
把握每一次上台的機會,越熟練越容易被看見。
Thumbnail
如果你要傳出一種大方、自在的感覺,當你跟別人交談時,請記得把雙腳也朝向對方。 如果坐著,可以讓雙腿維持舒適,但不要變成「占地盤」;若要翹腿,請翹向對方,也就是如果你上身向前傾斜,會自然傾向對方的方向。這樣會傳出「我在專心與你交談」的訊號。 但請注意不要讓你的鞋底面向對方(某些民族視此為不敬),也
Thumbnail
如果你要傳出一種大方、自在的感覺,當你跟別人交談時,請記得把雙腳也朝向對方。 如果坐著,可以讓雙腿維持舒適,但不要變成「占地盤」;若要翹腿,請翹向對方,也就是如果你上身向前傾斜,會自然傾向對方的方向。這樣會傳出「我在專心與你交談」的訊號。 但請注意不要讓你的鞋底面向對方(某些民族視此為不敬),也
Thumbnail
溝通雙向通 溝通的要件可經由語言、動作、表情、文字…等作為對談交流。溝通有語言式、非語言式的溝通。 語言式是經由口說來達到交流,語氣來表達情緒。 動作、表情、文字….等都是屬於非語言。 良好的交流能讓你在無形中建立個人品牌。 建立個人品牌 語言;對談又分為有開放式與封閉式語言。 封閉式;選擇只有Ye
Thumbnail
溝通雙向通 溝通的要件可經由語言、動作、表情、文字…等作為對談交流。溝通有語言式、非語言式的溝通。 語言式是經由口說來達到交流,語氣來表達情緒。 動作、表情、文字….等都是屬於非語言。 良好的交流能讓你在無形中建立個人品牌。 建立個人品牌 語言;對談又分為有開放式與封閉式語言。 封閉式;選擇只有Ye
Thumbnail
演講時的身體語言,可以概略地分成個四個要點,或四個領域: 1. 身子移動:要有目標的移動。 基本上,你先站在一個地方﹝一般是講台中間﹞,講完一段,要轉折的時候,走個幾步,移動到另外一邊﹝比如右邊﹞,面對這邊的聽眾繼續下一個論點。同理,在下一個轉折的時候,移動到另外一邊﹝比如左邊﹞,繼續下一個論點。
Thumbnail
演講時的身體語言,可以概略地分成個四個要點,或四個領域: 1. 身子移動:要有目標的移動。 基本上,你先站在一個地方﹝一般是講台中間﹞,講完一段,要轉折的時候,走個幾步,移動到另外一邊﹝比如右邊﹞,面對這邊的聽眾繼續下一個論點。同理,在下一個轉折的時候,移動到另外一邊﹝比如左邊﹞,繼續下一個論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