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解」失智 第3章 幸福感(遠離憂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摘要
有很多朋友,常因工作、傷痛、感情或健康無法走出來,可見憂鬱不是短期間內能一掃而空。一個人不快樂,關心他的人也很辛苦,所以「幸福感是一種什麼 ─ 對自己,也對別人,都很重要。」此外,憂鬱症狀是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之一,家屬以關懷、陪伴、非藥物療法的規律生活來穩定情緒,增加安全感,降低憂鬱症狀。
keyword:幸福感幸福方程式、人格特質、憂鬱症、精神行為症狀(BPSD)、正念
本文章之目的
一、領悟「幸福感」廣泛的定義
二、瞭解自己是不是具有「幸福感指數」高的人格特質
三、體會憂鬱症狀是失智症精神行為的危險因子。
四、能區別憂鬱症與失智症之差異。
五、遠離失智採「非藥物療法」為先
文章開始
失智長輩有可能因過度壓抑而不快樂、不知道怎麼快樂起來,甚至不認為「應該快樂」,而新世代也有新的壓力來源,近年來青少年的自殺率年年增長,青少年憂鬱也是社會一大問題。
其實,造成心情不好、意志消沉的原因,各世代不盡相同,比如長輩的孤獨,英國與日本為此設立了「孤獨大臣」專責處理;還有,個人心態也需要轉變,要認識到快樂的重要性,並相信自己,才能邁出改變身心的第一步,也願意求助,走向幸福。
近年來則是越來越多患者表示雖然想要快樂,卻快樂不起來。不快樂、憂鬱的原因,每個世代可能都不同,但大致分類如下:面臨小孩生病或父母失智,遭遇極大的身心負擔;年紀大了,身體健康不好、失去獨立性,或是身體健康卻生活乏味、無人陪伴;中年人對工作的不確定感,覺得前景不明,往往婚姻狀況也不好;年輕人低薪、工時長,缺乏成就感;未婚女性越來越多,一開始還沒感覺,但一遇到感情挫折憂鬱感就一擁而上。
為「幸福感」下一個廣泛的定義
幸福感」的研究始於 1950 年代後期,作為探討生活品質的指標,以此檢視社會變遷與提升社會政策。近來,隨著正向心理學的發展日漸蓬勃,探討人類美好生活、「幸福感」的論述越來越多。
什麼是「幸福感」?幾乎很難能為它下一個完整的定義,因為每個人對它的詮釋都不盡相同,但無疑的,人活在世間,無不期望幸福。
有人認為「幸福感」是物慾滿足後的娛樂享樂感受;有人認為「幸福感」是宗教滌化人心後所達成的一種心靈上的安詳寧靜狀態;有人以為「幸福感」是從事美德高尚行為後的副產品;更有人以為幸福是人生的至善境界。所以,「幸福感」是一個正向經驗,人人都想追求。
美國哈佛大學授正向心理學課程的教授泰勒.沙哈爾 (Taylor Shahar) 曾寫下一條幸福方程式:「幸福=快樂+有意義」。換句話說,感覺好加上做好事,那才叫快樂。
蘇格拉底(Socrates)認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方法是求知、修德行善,然後是一位幸福之人」。幸福是每個人終身希望與追求的,其具體的內涵包括正向與負向的情緒、快樂、生活滿意、生命目標的期待與達成獲得一致、身心調和及心情等。
是故,國際間的幸福、福祉、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等相關概念的調查中,大致上使用福祉、生活品質、滿意、道德、正面的心理健康、自我實現、樂觀或 希望做為調查指標。
簡言之,「幸福感」是個人主觀的經驗,包括情緒、認知和身心健康等三個層面,共通要素為生活滿意、正向情緒、身心健康、良好發展及完整的滿足感;「幸福感」可以使個體發現自己,並瞭解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幸福感」是一種廣泛的概念,包括了感受愉快的情緒、較低程度的負面心情,以及高度的生活滿意度
「幸福感」理論:人格特質學派
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意指幸福感是人格特質所造成,其產生原因可能有二:先天遺傳因素(即個人擁有一個容易誘發愉悅快樂的生理機制)、後天學習的結果。
擁有以下特質的人「幸福感指數」最高,如下:
第一,熱情:熱情的人們通常是友善的、好交際的、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生活中充滿樂趣。
第二,低度退縮:退縮度低的人不容易沮喪、洩氣、不胡思亂想、不過度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因此,他們不會輕易陷入抑鬱或焦慮中而無法自拔。
第三,勤奮:勤奮努力的人往往有目標、能自律、有效率、堅定又有能力,他們充滿恆毅力,能堅毅不移地朝長期目標邁進。
第四,同理心:有同理心的人在乎別人的感受,關心別人是否覺得幸福。
第五,智能上的好奇心:在智能上常保好奇心的人能接納新的點子、喜好深度與複雜的思考、並且有自省能力。
此外,另二種人格特質離幸福最遠,如左:一是有完美傾向:守秩序的人、喜好整潔與例行事宜,有完美主義的傾向。他們無法表現出任何一個正面的幸福面向,而且還擁有較低度的自我成長;另一是善變:善變的人較易情緒不定且易怒,不易控制自己的衝動。有趣的是,一個情緒化而衝動的人如果沒有感到焦慮或害怕,那麼還是有可能可以靠近幸福。
憂鬱症狀是失智症精神行為的危險因子
長者常常抱怨東西不見了,認為自己身體出了狀況,感覺幾乎每天都是很疲累,晚上又睡不著,胃口變得很差,一點食慾都沒有。所有家屬都會以為是長者因年齡大了,這些是老化的現象,安慰他們凡事看開些,心情放輕鬆就好,但他們的抱怨越來越多,甚至認為家屬要害他們,在菜裡加了毒藥,讓原本就沒味胃口的他們,更不敢吃家屬煮的菜。
這下讓家屬間關係緊張起來,也覺得受到很大委屈,那麼辛苦照顧他們並每天準備三餐,卻遭到他們這樣的指控,每天也常耐不住淚流滿面。家屬只好先帶長者去醫院看家醫科,家醫科醫師聽完家屬的陳述,及長者自己的敘述後,先用AD-8(級極早期失智症摔篩檢量表來檢測,8個題目中,長者有4-5個題目回答是有困難,醫師就建議家屬轉診到神經內科作進一步的檢測。
緊接著,在神經內科醫師多次門診,分別就長者的病史、用藥紀錄、家族病史等進行瞭解,還作了驗血、腦部的核磁共振 (MRI) 掃瞄、簡短智能評估 (MMSE) 、臨床失智症評分量表(CDR)等。經過一個月,醫師根據檢驗結果告訴他們,長者是輕度失智症,症狀是屬於失智症中的精神行為症狀(BPSD),有憂鬱症狀及其他精神症狀譬如:被害妄想等。
最後,社區失智症照護專家對失智症精神行為症狀上先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策略。對於90%的失智症類型是不可逆(Ireeversible)的病症,也就是沒有藥物可能治癒,其藥物功效是針對輕度失智症患者(三到五成),以及在認知功能及維持日常生活功能上有減緩退化的功能。
進一步解釋,失智症長者憂鬱症狀的發生頻率在 40-50% 之間。多數為輕度的憂鬱情緒,少數為重度憂鬱。血管性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失智症相比較,血管性失智症患者有較多憂鬱症狀。情緒障礙多半出現在早期輕度的失智症患者身上,有時憂鬱情緒並不直接表現,反而以行為障礙,如不配合、唱反調、甚至鬧脾氣等方式來表現。
憂鬱症與幸福感之區別
失智症與憂鬱症如何區別
為了避免家中長者有「假性失智症」(約佔憂鬱症者的10至15%),教導大家區別失智症與憂鬱症之差異,如下:
第一,憂鬱症發病的時間較能確定,失智症則不確定。
第二,憂鬱症患者過去病史中也許有憂鬱症的記錄,失智症則沒有。
第三,憂鬱症患者常會強調自己記憶不好,失智症患者則極力掩飾自己有記憶的問題。
第四,憂鬱症病程進行快且不規則,無日夜差異,失智症病程進行緩慢,且夜晚較差。
第五,憂鬱症患者的電腦斷層掃描和腦電波檢查為正常,失智症患者出現異常。
第六,憂鬱症患者對問題的反應通常為「不知道」,失智症患者則是會虛答或言語重覆,甚至有無法正確使用字語的現象。
第七,憂鬱症患者少有神經學檢查上的異常,失智症患者則較多有異常現象。
遠離失智採「非藥物療法」為先
關懷、陪伴、規律生活是良藥。家屬晚上回家後,多聆聽長者到底想說什麼非常重要,有時老人家要的只是家人多一些關心而已。常回家吃飯,可以使老人空虛寂寞的心得到填補,增加她的安全感,可降低精神行為症狀的產生。
此外,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其產生原因可能包含先天遺傳因素、後天學習的結果。是故,為了遠離憂鬱、失智所採取「非藥物療法」為先時,所有人務必體認幸福感是一種什麼?方能有效控制精神行為症狀,請詳閱以下四種模式。
01、幸福感是一種權力
由於,1960年代的族群成長在物質匱乏時期,卻因教育與社會紛紛要求自律,造成長期被壓抑,追求快樂反而是罪惡的行為,加上嚴謹氛圍把人壓得透不過氣來。如今,昔非今比,把幸福感是一種權力,還權於民。是故,不只上述年代族群,連帶其他年代一樣,勿得意忘形「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02、幸福感是一種對己的責任
責任感可從知、情、意、行四個層面作剖析。知,是指認知,包括對「責任」這觀念的感知、理解及掌握,例如:當你不快樂,真的關心你、愛你的人怎麼會快樂?情,是泛指道德情緒,例如:逃避犧牲快樂的內疚感。意,是指人的意志,個人會積極調節自己的活動,努力實踐自己的責任,例如:有工作、有生活、有社交。行,是指由認知轉化為行為,並能有實踐的技巧,例如:永不低估笑口常開的力量停止在暴雨中找出路,盡情享受陽光吧
03、幸福感是一種學習
不斷地改善自己、提昇自己,努力地追求嘗試新事物,渴望自己能有所進步,經常挑戰自己。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態度,是所有人能夠在快樂的道路上努力不懈的原動力。
04、幸福感是一種意願
信心是建造自己的基石,有自信的人不僅樂於接受挑戰,也勇於面對困難。而自信是一股很重要的生存、生活與行事力量,它源自個人對自我價值的認知。同樣地,人人自然希望找到幸福快樂。然而,許多人發現快樂就像沙粒一樣抓不住,很容易就溜走了。這說明缺乏自信與改變觀念,因而忘了它是一個決定,也是一種勇氣。
結語
重度憂鬱患者常常會出現表情呆滯、反應減弱、表情淡漠、甚至對他人的話語毫無反應等等症狀,而被誤認為是失智症大腦認知退化的表現;失智患者也常常會有情緒低落、對周遭一切事情提不起興趣等憂鬱症狀,且持續的時間和嚴重程度,甚至有時候不輸真正的憂鬱症。
所以,快樂就像沙粒一樣抓不住,但遠離憂鬱,是你另一個重要選項。
遠離憂鬱、失智,內化「幸福感」務必從年輕時做起。你我聚焦於「正念」:一種漸受心理健康與身體療癒專業領域所重視的內在狀態。所謂正念,不外乎與你自己的身心現況和諧共處,而得到一種奠基於心理學領域的接納與滿足。
允許自己大哭一場: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當人們在憤怒、悲傷或壓力倍增時放聲大哭,其實是好事一樁,這一哭,不但對身體與情緒都是一場洗滌與釋放,對療癒的過程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最後,從年輕到年老:每天一件事正念生活(心存幸福感),全面滋養你的身、心、靈。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會員
46內容數
類神經網路模型是運用數學、程式設計、心理學等知識的工具結構,它模仿神經元的節點,在功能上滿足了心理學研究泛用型神經網路(例如大腦)的彈性需求。要達到「使用者為中心的系統設計」目標,再以「認知工程」為手法,應用認知心理學的原理、原則於系統設計,使得機器人的功能和結構能夠與使用者的認知能力和心智模型相匹配,才能有用、能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eadr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懷抱著「希望」,意指我們不會被動的等待著願望來自動實現,而是我們會以主動的態度去追求目標。
根據幾項研究指出,養成吃一個東西與兩個飲料的習慣,可能會幫助老年以後的腦部依舊維持巔峰狀態,降低發生中風、失智的風險。
衛服部推動「照護資訊整合平台IDS」,醫院提出「醫療區塊鏈計畫」,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聯盟鏈智能型合約」,永久共享、失智病歷。
β-澱粉樣蛋白是失智症原兇。目前,台灣醫學界是依賴正子掃瞄及脊椎穿刺做失智基因預測,既昂貴又不切實際,也有某些風險。然而,「血液測試」用來瞭解受測試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都遠比過去依賴正子掃瞄及脊椎穿刺等做預測,來的安全與便利,希望有朝一日能普及到醫生診所及家中有自行測試。
不管家屬照顧者或照顧服務員不可能身心無情緒與壓力,但只有愛,是不夠的,方法與支援不可少。個案管理師的諮詢或觀察,印證了照顧者「壓力負荷大」,透過他們扮演傾聽者,教導者,接受、同理照顧者的處境。最後,心理師的建議:照顧好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接受現實,理解病人、充實知識儲備、做「總指揮」,善用外援等。
評估失智症案家,並依據ABC長照體系給予安置,而付費方式依失智症案家之不同而不同。為了長照能永續經營,注入「時間銀行」之概念,有心之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發行自己專屬的「時間幣」。以「區塊鏈」為名的技術則能發揮去中心化、高度安全性、可溯源、加密性等特性,並透過物聯網(IOT)而發揮相輔相乘的效果。讓長照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懷抱著「希望」,意指我們不會被動的等待著願望來自動實現,而是我們會以主動的態度去追求目標。
根據幾項研究指出,養成吃一個東西與兩個飲料的習慣,可能會幫助老年以後的腦部依舊維持巔峰狀態,降低發生中風、失智的風險。
衛服部推動「照護資訊整合平台IDS」,醫院提出「醫療區塊鏈計畫」,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聯盟鏈智能型合約」,永久共享、失智病歷。
β-澱粉樣蛋白是失智症原兇。目前,台灣醫學界是依賴正子掃瞄及脊椎穿刺做失智基因預測,既昂貴又不切實際,也有某些風險。然而,「血液測試」用來瞭解受測試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都遠比過去依賴正子掃瞄及脊椎穿刺等做預測,來的安全與便利,希望有朝一日能普及到醫生診所及家中有自行測試。
不管家屬照顧者或照顧服務員不可能身心無情緒與壓力,但只有愛,是不夠的,方法與支援不可少。個案管理師的諮詢或觀察,印證了照顧者「壓力負荷大」,透過他們扮演傾聽者,教導者,接受、同理照顧者的處境。最後,心理師的建議:照顧好自己是一輩子的功課--接受現實,理解病人、充實知識儲備、做「總指揮」,善用外援等。
評估失智症案家,並依據ABC長照體系給予安置,而付費方式依失智症案家之不同而不同。為了長照能永續經營,注入「時間銀行」之概念,有心之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發行自己專屬的「時間幣」。以「區塊鏈」為名的技術則能發揮去中心化、高度安全性、可溯源、加密性等特性,並透過物聯網(IOT)而發揮相輔相乘的效果。讓長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不等同於積極的心態,也不等同於沒有消極的想法,而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過度自我評價可能引發焦慮和壓力,導致人們忽視生活中的小確幸,進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正向情緒的頻率,而非偶爾感到強烈快樂的時刻。珍惜日常中的小確幸有助於提升整體幸福感。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幸福不等同於積極的心態,也不等同於沒有消極的想法,而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狀態。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過度自我評價可能引發焦慮和壓力,導致人們忽視生活中的小確幸,進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應該重視日常生活中正向情緒的頻率,而非偶爾感到強烈快樂的時刻。珍惜日常中的小確幸有助於提升整體幸福感。
Thumbnail
追求幸福是人們想做的事情,因為幸福能帶給人們愉悅感,由於幸福的定義很主觀,我們該怎麼去理解屬於自己的幸福是什麼?
【幸福】 ●幸福的定義? ●怎樣的人容易獲得幸福? ●人在什麼時候感覺最快樂呢?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幸福感來自於兩大領域:愉悅感與目標感。對人類來說,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與否很重要,是否有明確的目標感包括目的、方向、進展、成就也很重要。 衣食無缺但無所事事、覺得空虛無法讓我們感到幸福,持續處於折磨與痛苦的情境下努力奮鬥,也斷然稱不上幸福。「幸福」發生於我們感受到「愉悅感」和「目標感」之間的最適平衡。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幸福是什麼呢?是人生的目的與意義的所在嗎?幸福等於快樂嗎?幸福是個人還是群體的呢?存在於物質的還是精神的呢?幸福是能夠預期的嗎?如何能夠持續不斷的感受到幸福呢?本書作者菲德立克‧勒諾瓦從社會學、心理學、宗教學、哲學等角度,經由一連串省思辯證的過程,來試圖回答:「幸福是什麼?」這一對於每一個人
Thumbnail
在討論幸福之前,我們得先了解「什麼是幸福?」而今天這本《打造你要的人生》則是從人類天性的論點出發,討論幸福的迷思。本文分享了作者的幸福科學研究和教學,從三種營養素可以觀察,享受、滿足、目標裡,我們都無法避免不快樂的情緒產生。下一篇文章將分享獲取幸福感的祕訣,在於全然接受不快樂、學會如何管理不快樂。
Thumbnail
不快樂一部份是由於社會制度,一部份是由於個人心理,後者是本書裡想談的。作者集中在一般不受著外界苦難的人身上,提出治療日常煩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