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都是自衛惹的禍】-鬥陣俱樂部的自衛藝術

2022/02/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都是自衛惹的禍】-鬥陣俱樂部的自衛藝術
(The Art of Self-Defense,2019)
 又一部「泛女性主義」題材的教科書級電影。不過有意思的是,本片採取的策略是從反面點題,告訴你「完全的男性化」對人性會有什麼樣的傷害。

 故事講述性格陰柔且害羞內向的凱西,因為某晚出門時被不知名的暴徒襲擊,因而有了想要保護自己、變得強大的念頭,並決定到附近的道場報名了空手道課程。然而,他越深入地認識這個空手道道場,就越覺得道場的老師學生們行為並不單純,等他發現不對勁時,卻已無法全身而退了......
 身處亞洲的我們,大概都多多少少認識空手道,並且能理解在日本,敬重師長、每個人的輩分分明、尊重群體的規則與榮耀,是他們埋藏在血液裡的文化因子。
 可其實這樣的群體規範,其實是建立在某種「以和為貴」的道德框架之下才成立的。
 男主角凱西進入的那個道場,一樣有用黃帶、黑帶來區分階級的狀況,一樣的「尊師重道」的禮儀,甚至是絕對服從
 可是問題來了,片中的那個師父,將西方所強調的「競爭」思維放入這個體制之中,那麼一切突然變得很可怕。
 例如有學徒不遵守道場規矩,師父當場把學徒的手打斷;或是學徒為了向師父證明自己的能力,必須與其他人廝殺的你死我活,甚至是攻擊無辜的弱小也在所不惜。
 原本凱西對這一切都困惑無比,甚至在這動不動就見血的道場裡感到非常害怕。
 不過在師父的鼓勵、威脅,以及大家的「認同」之下,他漸漸地找到了歸屬感,並崇拜起師父,以及師父的英勇自信
 好了,你可以發現,那個「道場」,就是父權結構的社會縮影;而那位師父,就是「父權」的代言人支配者,「」。
 因此這位師父,用分明的階級架構來區分個人,以「陽剛氣質」來評斷、教育下一代(例如主角)。更重要的是,塑造強大的團體壓力個人崇拜,讓人不自覺(且半被迫)地認同這個群體、認同自己的階級,並且對「父」產生無上地崇拜,希望自己能被認可,某一天也能成為父
 然而,全然的父權、男性化,就會出問題:
 首先,陽剛特質裡,包含著暴力競爭
 所以他們唾棄弱者、唾棄陰柔特質,以暴力擊潰對手、達成目標,才是一切。
 於是乎,為了避免受暴力壓迫,凱西學會了保護自己,在險惡的社會中生存,可是事實上,自己也成了那個以暴力傷害他人的人。
 再者,由於嚴密的階級制度,由少數人把持,因此會造成不平等的對待。
 例如:絕對地服從、討好「父」以獲得認可;或是女性被排除在外,無法順利升遷等「玻璃天花板」的現象。
 最後,綜合前面兩點,就會讓年輕一代「以暴力來爭取權力」的「弒父」行為成為必然,並且繼續複製這個父權,形成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電影裡,凱西最後發現,要讓自己遠離被暴力迫害,就必須打破父權的層層規則與框架,推翻舊權威,一步登天地掌權。畢竟在別人的遊戲規則裡,我們是玩不贏人家的嘛。
 這讓我想起了【驚奇隊長】(Captain Marvel,2019)的最後,女主角突破了導師給的思想箝制,解放自己的能量,一拳轟飛眼前的沙文主義豬頭。
 這情節與本片凱西「弒父」有一曲同工之妙。然而【驚奇隊長】所強調的是「女性找回主體意識與自我認同」;而【都是自衛惹的禍】則是表現出「年輕男性打倒父,樹立新權威」的過程。
 等自己真正到達了食物鏈的頂層、金字塔的尖端,有能力改變遊戲規則時,凱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所有人從「父權」之中解放出來:
 破除「陽剛特質」的迷思,大家不再暴力相向、惡性競爭,而有更多同情心、同理心
 是啊,如果這世界上每個人都充滿了「愛與包容」,人與人之間都是友善地對待彼此,不僅可以破除「暴力的政權終將以暴力終結」的魔咒,到那時,大家不會再互相傷害,可以和平相處,就不用人人都學要「自我防衛」了
 這,或許就是最高端的「自衛的藝術」(the art of self-defense)吧。
 【都是自衛惹的禍】以荒謬喜劇的調性,來呈現父權社會的荒誕、滑稽與恐怖;擔綱男主角的傑西艾森柏格也一改以往的碎嘴,強化了內向、尷尬的特質。這是本片的兩大看點。
 但是由於故事說教意味有些濃厚,導致得故事走向的可預料性太高;而且不管是幽默、殘酷元素,都處理得太過清淡,讓整部電影成了一個「小品」
 畢竟,「比較有趣一點的說教」,雖然看著感覺有點兒意思,但終究是說教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7會員
110內容數
電影評論,是成為觀眾與讀者的一雙天眼,去看那些平常看不見、看不清的細節與脈絡。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