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那些被我們忽視的藝術社會關係——「操演性」策展實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操演性」(performative)策展型態是策展人瑪麗亞.林德(Maria Lind)描述從九零年代後興起的展演實踐,既是林德策展風格,也反映「巴德學院」(Bard Collage)「策展研究中心」(center for curatorial study)相關課程。操演性策展指涉特定展覽凡事強調動態過程的活動,同時以特定機能化場所取代畫廊空間展示藝術作品的固定方式。這種移置(replacement)機制關係現於以辦公室、電影院、問卷、調查、發表會、招募…等組織作品的展演方式。作為創造推動展演的實驗構想、想法與技術,企圖超越策展行為僅僅是人事組織、管理,以及資金募集等操作面向形成的固有角色。通過動態的交流和社會關係的改變,作為策展本質實踐的反映,經由調動作品主導展演界線,映照出新的公共層次秩序,這不光試圖重新劃分藝術與生活之間界線,以及積極地整構觀眾視角,更是在專業上重新配置策展人和藝術家之間的關係。

藝術是一場遊戲

「操演性策展」同時反映在九零年代由策展人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宣稱「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之藝術創作,例如提爾芬尼亞(Rirkrit Tiravanija)在紐約303 畫廊的作品《無題(自由)》(Untitled:Free, 1992)。他利用畫廊空間作為藝術家烹飪及分享食物的場所。這類作品以「設局」模式重新調度藝術家、作品與觀眾之間關係,如同布西歐宣稱:「藝術是一場遊戲[1]」。作品計畫在不同遊戲規則下塑造彼此不同情境,並藉著與觀眾合作、參與、討論過程,以及調動展演地點與拓樸關係,從展覽內部重新操演展演方法以實現藝術作品本身。策展人與藝術史學家歐布希特(Hans-Ulrich Obrist)及范黛琳(Barbara van der Linden)共同策畫《實驗室》(Laboratorium, 1999)一展,出現許多與作品及展演主題有動態關係的展陳設施,彰顯以不同「實驗」為名的作品純粹狀態。之後更有《烏托邦站》(Utopia Station, 2003)這樣採取海報、戶外表演、教育行動…等途徑的展覽。這些策展人重新檢驗展演作為公眾媒介的課題。受邀藝術家必須遵守策展人方針,將藝術家工作/作品視為與觀眾互動的媒介,彈性擴張作品之餘,有機地界定藝術實踐有效性,更在不同都會空間進行各式各樣的介入,如《移動的城市》(Cities on the Move, 1997-),以及以教育活動為主的第三屆廣州三年展《與後殖民說再見》(Farewell to Post Colonialism, 2008)。操演性策展指定新的展演機構關係,將策展作為一種操演方式。2005年,策展人霍夫曼(Jens Hoffmann)提出三個版本的展覽《下個文件展必須讓藝術家策展》(The Next Documenta Should be Curated by an Artist),要求藝術家以展演反思藝術家與策展人之間關係。更重要的是,藝術家為了想像展覽與作品,概念性回應創作者逾越自身工作/作品的命題,以及生產藝術作品的動機。藝術家在此角色迎向策展人的「去專業化」,呼應藝術家作品作為展覽組件。霍夫曼認為當代藝術家必須與策展人位置抗衡,經由藝術與相關論述的界定作為策展實踐,並提出對於擁有意義者位置的批判。
王雅慧,藝術家影院—暗之面。紙雕塑、燈光裝置、影院座椅。台北,2010。
操演性策展經常以事件或情境干預的形式實現作品。實踐性的實驗方法作為自我反省的機制,也讓藝術公共性以公領域(public sphere)途徑展開對話和討論;藝術家作品採功能取向的方式,達到展演本身的錯置、添加、移置或機構內外部移動。這一類策展實踐不但端賴展演本身透明性,以及策展與藝術生產的戰略結合,也依據公眾透明且直接的反應。過程才是這一類展演呈現核心。委託製作(commission)轉變為展覽現實,九零年代蓬勃發展的雙年展現象使得上述策展策略更加激烈,也提供更多嘗試超越博物館官僚主義操作範圍的機會。操演性策展展覽場合經常出現由藝術家設計的實用性空間(functional space),作為一作品的藝術實踐。這種「藝術家—設計師」(artist-as-designer)為展場設計酒吧、閱讀區或辦公室等概念,是以開放敘事取代美學成果(aesthetic resolution),不具反思性。如林德邀請奧利維雅.普蘭德(Olivia Plender)在巴德學院設置公共空間,乃至2010年台北雙年展作品《Google辦公室》(Google office, 2010),無一不打造一個混合展示、演講、娛樂、休憩及工作的公共場合,並於其中舉辦多場預定節目與即興表演,同時邀請藝術家自我策展,展出各自作品,一如Google倫敦辦公空般結合「工作」與「遊戲」。當它出現在美術館時,進一步提升為集合會議室、等候室、遊戲室、活動室及「討論平台」(discussion islands)…等複合娛樂及生產功能的多元空間。美術館觀眾處在藝術與非藝術交匯點,不能依循過往傳統分類,必須走向彈性、非專業化的生產情境。《Google辦公室》操演性意義在於解放參與者自身對工作與遊戲的分野、調度自身位置、鬆動藝術現場與作品媒介,以及創造從藝術出走的多元環境場域。
Olivia Plender, Google Office. Mixed Media. Taipei, 2010.
為進一步閱讀操演性之於策展實踐的意義,以釐清操演性「操演」中挪用的藝術關係,演繹關鍵概念係源自八零年代酷兒研究(Queer studies)。朱蒂.巴特勒(Judith Butler)宣稱「性別」僅僅是個操演行為[2],因為性別是一個由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的重複風格化行為,所逐步形成特定的認同。如同早被寫好的劇本,性別是一個「總是早已」(always already)被排練與分派演出的角色,以實現和再現為社會劇場的真實感。為了理解在一致的社會性行動中的類型,以及融入社會場景中的複雜組件,巴特勒區分並指出符合社會主宰「異性戀結構」(heterosexual matrix)的性別行為。這種重複在於主體經驗對既有制定和社會建立的意義營造,日常性和儀式化形式受社會公約明確支配、懲罰和監管,建立出「我應該」(I-should)的必然合法性。這意味操演之於社會是一種表達性別核心及身分的手段,執行程度符合預期性別認同及社會競爭發展;身體變成一種既有的歷史存在,取決於特定姿態和動作的重複表演與生產。此種操演關乎社會觀感,是個人與社會照本宣科的相互對照,同時透過每個人的操演而作為理所當然的認同習慣。

性別是個操演行為

性別作為一種「操演性」概念始於語言學。哲學家奧斯丁(John L. Austin)「言行理論」(Speech Act Theory)試圖討論言語效應[3],「操演言說」(performative utterance)讓言語不再是再現事實、描述與陳述世界的工具,而是事實/現實本身。語言成為改變現實的行動。上述種種皆須仰賴慣常程序的習俗與社會情境,特定時空下人、事、物的言語使得社會儀式成為事實,確保所有人皆完整且正確執行及參與,並符合社會公認的制裁和禁令。巴特勒採取一種如哲學家黑格爾(G.W.F. Hegel)提出「主奴辨證」(master-slave dialectic)的途徑,作為社會主體的他者之屈從關係,性別並非固定認同或各種行為動力所在,因此必須顛覆原本「異性戀結構」,作為第三性操演——站在不可定位的第三性位置,創造性操演「社會劇本」之外的酷兒劇本,以模糊掉原本性別機制的相互依存互動,並強調操演重要性。論述意義上的表演性,是在既有的性別之「內」(典範、異性戀、合法)與「外」(酷兒、扮裝皇后)的穩定界限,進行「顛覆」(subversion)及「去自然」(denaturalize)的策略性修辭。第三性在操演性別概念下,繼續演繹自身不可定位的性別,去除規範,從社會既定性向獲得解放。操演性並非僅僅呈現「表演」(performance);這種字面意義運用的操演,忽略展演背後的社會「劇本」的美學政治意義,而在藝術場景中以慣常手法呈現固定的藝術與生活之區分。值得注意的是,巴特勒強調「扮演」(enact)而非演出(act),是鬆動性別機制的技術,以產生模糊性別建構的多元可能性[4]

發展與觀眾的關係

同樣操作在酷兒政治中的策展技術,是一種「非彼非此」的開放,避免藝術機制的單一性,作為一種複數多元性的展演形式。策展人與藝術家的固定位置是否進一步關注相關概念和理論的建立?操演性策展必須重新發展與觀眾的關係,強調參與展演觀看習慣的改變;這是一回應制式展覽的形式。操演性拉開與既定機制的距離,並和機制管理者有所區分。獨立策展人的眾多角色,如研究、收藏、呈現、經理、財務…等,必然不同於官僚/管理機制採取方式。換言之,操演性策展「懸置」(suspend)了美術館既定且獨斷權力的安排,也不同於系譜學下藝術史鋪陳對藝術發展的調查,而是在概念、美學、知識生產中冒險,透明化過程與成果。這一策展行為回應展覽本身的歷史及意識型態。在此意義下,「藝術作品」與展演概念是一有機狀態,常常在作品之外呈現作為展演的意義。作品單一語義之外,展覽作品的作者(藝術家)與策展的作者(策展人)位置遭逢重疊,作品必須以另一種方式顯示意義。這些展演形式往往不是作品的集結以表達單一議題,反倒創造出論壇、辦公室、問卷、調查、文件、計畫書、影片放映行動、資料庫、社會行動…等形式。平行對應這類展演在台灣的興起,不難發現其中蘊含這些行動對「策展機制」關鍵字的實踐式回應,若非反省策展行為,至少是對制式展演的反動,不光批判展覽形式本身,更重要的是,策展人以作者身分藉策展主題對作品的詮釋範疇。
如果展演真以單一機制訂定作品、創作者、策展人與觀眾…等身分位置,那麼一固定成套而不受挑戰的慣習模式不難想見——觀眾成為被給予藝術意義的對象,思維藝術成為早已規範的社會行為。當機制開放及移轉作為展演策略時,必須思量「操演性」政治面向並不訴求統合道德、美學、政治、社會價值…等意識型態。對展演而言,這些價值往往透過再現來生產。藝術作品及展演的作者權歸屬爭議早在策展人扮演當代展演重要角色前就已出現。與藝術家的合作關係、作品間的灰色地帶…等促成機制移轉,並試圖反思策展人身分;作為藝術與非藝術的區別,操演性策展是一移動於固定機制之外的「創作」。林德的「衛星計畫」(sputnik)試圖在既有展演組織上,安排、監督與進行各式各樣介入展演方式的運作,並思考一個「全知」展演的不可能。
Chris Evans, Cop Talk. Perpormance. Taipei, 2010.
如同性別是特定時空場景的組合,操演性策展往往必須設想在地脈絡與特殊性、地方經濟與文化成因、特定結構與社會行為規範…等。就此而言,展覽規劃、意義、樣態形同社會軌跡。此外,操演性展演通常重新發展觀眾關係,強調參與習慣的改變以形成一非常態展演。這一策展行徑回應展覽本身歷史及問題,形式往往不是作品的集結,而是議題呈現。如藝術家伊文斯(Chris Evan)在紐約、倫敦及台灣…等地藝術學院舉辦《警察談話》(Cop Talk, 2005-)[5],邀請警界代表在年輕學子面前進行警察招募說明會,以此解釋「客觀反諷」(objective irony)情境:1)講究制式的警察絕不會到追求自由的藝術大學進行招募;2)相對警校生畢業後全投入警界,僅少數藝術系所畢業生從事藝術創作。這個在學院與業界之間生產關係以及藝術系統的操作,因這操演性計畫付諸實現。反諷(irony)是操演性策展成為策展機制介入的普遍語境,同時存在建言(正面)與批評(反話)。這一諷喻的特定修辭方式,不但回應「展演機制」與評論「藝術系統」,也是產、官、學規訓的愉悅/逾越,更是在一個任何形式都有可能成為展演的今天,被動觀眾轉向主動的另一種思考。另外一個例子, 是塞庫拉的《學校即工廠》(School Is Factory), 使用攝影小說的方式他與學生共同美國教育體制中,種種因為種族、性別、經濟問題上的不公,尤其是反應在藝術教育以及技職體系的偏差待遇, 作為國家生產意識形態的工具。
[1] Nicolas Bourriaud, Relational Asethetics, Trans., Simon Pleasance. Paris: Les Presses du réel, 2002. 11.
[2] Judith Butler. “Performative Acts and Gender Constitution: An Essay in Phenomenology and Feminist Theory.” Theatre Journal 40 (December. 1988): 519-531.
[3] John L. Austi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Pragmatics Critical Concepts, Volume 2: Critical Concepts Speech act theory and particular speech acts. Edited by Asa Kash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7-26.
[4] 這也意味著必須在異性戀的母體外,建立移置的第三性的性別政治。見:Judith Butler. Gender Trouble: Feminism and the Subversion of Identity. London: Routledge, 2006. 101-180.
[5] 比方2010年6月國立台北藝術大學舉辦一場《警察演講》,作為2010年台灣雙年展先行會外展。見:林宏璋與提達.佐赫德(Tirdad Zolghadr). 2010台北雙年展. 台北: 台北市立美術館, 2010. 75.
(本文節錄自《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一書)

當代藝術策展實踐面對的是開放的公眾關係,以及經由「教育轉向」所發展的自我技術所蘊含的民主價值;從策展的字源意義作為一種「照料」他者與自我的技術,是將藝術展演本身視為啟發智性的公共性行動。這個思考取徑在於將策展從起源學的意義,進行對其歷史、專業、責任與機制關係的變革等綜合考究。
本書書名挪引亞里斯多德的《詩學》(Poetics),乃是強調策展之實踐創造性,如同詩學作為一種「從無到有」的「生成」。《詩學》係指一個「如何」創作戲劇的創造方法與認知,因此,「即興/創新」是重要的創造技巧。在此意義下,本書所集結的文章在於強調策展本身的創作論,同時也是進行對「策展技術」的思考,包含策展中發生的寫作、形式、空間拓樸、主體性等思辨面向。本書書寫原則上建立在作者對於大量國際雙年展的觀察,其中也包括作者所協同策展的台北雙年展。因此書中除了有許多相關理論收集整理之外,還包括很多的策展案例摘要,無疑是一本台灣近年來討論策展的重要著作。
策展相關選書
《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 https://bit.ly/3GJAyal
《策展簡史》​ https://bit.ly/3Lu6bZd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 https://bit.ly/3sGlO74
《策展人工作指南》​ https://bit.ly/3FYPq5u
《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https://bit.ly/3BkFeSZ
《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

相關活動

典藏出版✕女書店|操演性策展|遊戲、性別、公眾關係

在藝術與社會之間作為照料對象的策展,經由展演作為不斷前進的方式之餘,同時是回應及批判社會的力量。本次講座邀請策展人林宏璋,從其著作《策展詩學》展開論述,提示出展演機制與參與藝術之可能。​

【主講】​
林宏璋​
紐約大學藝術人文博士,身兼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家、評論者、表演者、獨立策展人,至今已累積豐富的策展與指導經驗,現亦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所研究國際當代藝術策展文化的線上書寫平台《策展學/Curatography》作者。曾策劃臺北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以及國內外當代性展演計畫等,更曾榮獲紐約藝術協會獨立展覽策劃獎。研究專長為跨領域藝術、美學政治、當代藝術思想等面向。藝評寫作散見國內外期刊雜誌,著有《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界線內外:跨領域藝術在台灣》、《書寫於在地之上》、《策展主體:當代展演》等書。​

【活動資訊】​
時間|2022 / 3 / 5(六)14:00-15:30​
地點|女書店(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56巷7號2樓)​
講者|林宏璋(紐約大學藝術人文博士,身兼藝術教育工作者、藝術家、評論者、表演者、獨立策展人。)​
費用|當天入場收費100元,可全額折抵典藏藝術出版品。座位有限,請先報名 https://forms.gle/TJYi89yUT6EHpNR68

【藝起愛閱讀!典藏藝術學校開課~ Vol.01藝術學院】 ​
女書店X策展系選書: ​
《策展詩學:教育、諸眾與民主之後》​ https://bit.ly/3GJAyal
《策展簡史》​ https://bit.ly/3Lu6bZd
《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 https://bit.ly/3sGlO74
《策展人工作指南》​ https://bit.ly/3FYPq5u
《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https://bit.ly/3BkFeSZ
《身體現象學大師梅洛龐蒂的最後書寫:眼與心》​ https://bit.ly/36dM1T9
*2022三月新書《博物館策展人工作指南》

─​
主辦單位|典藏藝術家庭​
合辦協力|女書店​
贊助單位|文化部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將自然作為「藝術物」(objet d’art),作為創作的領域,並不能立即表示詩意的觀點就是生態的。這種投入自然領域的唯一動機,如果真有一個動機的話,會是逃脫主義。我們逃脫,為了去藝術還沒有到達的地方。為了遠離其習慣的地方。
我思考千尋和像謎一般存在的無臉男之間的關係,不也是很關鍵的一點嗎? 無臉男究竟是「誰」? 戴著面具,像是半透明影子般存在的無臉男,為什麼會這麼執著地糾纏千尋這種極為普通的女孩呢? 油屋的員工是看不見無臉男的姿態的,連白龍和湯婆婆都看不見。從一開始注意到無臉男,一直到最後都照顧著無臉男的只有千尋。
檢視這些法規改革背景及貫穿其中的理念,可以見到日本政府益發重視博物館可以締造的文化藝術經濟效益,並亟欲使博物館與異業結盟,創造多樣的文化資源。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法人」儼然成為最夯、卻也令各館感到最慌的詞彙。 驚慌來自於許多情緒的疊加,有莫名從公教體系被逐出的背叛感:同樣都是鐵飯碗,為何一夕之間藝文機構竟然應該跟政府保持一臂之距(arm’s length principle) 呢?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應該了解的是,建築是一種非常困難的藝術。理想的建築是外形與內部空間配合良好,毫無遺憾。
行政法人法於2011年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時,人事行政局局長吳泰成曾說行政法人法是政府組織改造案中的「最後一塊拼圖」,不過,在行政法人法改採由董事長對外代表法人的新制後,長臂距未必是一種恩賜。
將自然作為「藝術物」(objet d’art),作為創作的領域,並不能立即表示詩意的觀點就是生態的。這種投入自然領域的唯一動機,如果真有一個動機的話,會是逃脫主義。我們逃脫,為了去藝術還沒有到達的地方。為了遠離其習慣的地方。
我思考千尋和像謎一般存在的無臉男之間的關係,不也是很關鍵的一點嗎? 無臉男究竟是「誰」? 戴著面具,像是半透明影子般存在的無臉男,為什麼會這麼執著地糾纏千尋這種極為普通的女孩呢? 油屋的員工是看不見無臉男的姿態的,連白龍和湯婆婆都看不見。從一開始注意到無臉男,一直到最後都照顧著無臉男的只有千尋。
檢視這些法規改革背景及貫穿其中的理念,可以見到日本政府益發重視博物館可以締造的文化藝術經濟效益,並亟欲使博物館與異業結盟,創造多樣的文化資源。
從中央到地方,「行政法人」儼然成為最夯、卻也令各館感到最慌的詞彙。 驚慌來自於許多情緒的疊加,有莫名從公教體系被逐出的背叛感:同樣都是鐵飯碗,為何一夕之間藝文機構竟然應該跟政府保持一臂之距(arm’s length principle) 呢?
博物館與建築之間存在著一種矛盾的關係。博物館人員自收藏與展示功能的觀點,極不重視建築,甚至有反建築的傾向;而在博物館的大眾形象方面,又極重視建築,時常把建築物的外觀做為該館的標誌。 應該了解的是,建築是一種非常困難的藝術。理想的建築是外形與內部空間配合良好,毫無遺憾。
行政法人法於2011年在立法院三讀通過時,人事行政局局長吳泰成曾說行政法人法是政府組織改造案中的「最後一塊拼圖」,不過,在行政法人法改採由董事長對外代表法人的新制後,長臂距未必是一種恩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參觀的展覽「關係人」,展覽圍繞著#METOO事件,展現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議題。以互動式情境遊戲和影片營造真實感。做為一名靈氣師,因為接觸過個案的能量場,了解過性暴力對個案遺留的侵蝕,也讓我對性暴力更加難以忍受並有著更多的關注和感觸。
Thumbnail
當提到「當代」時,這個詞背後潛藏的是不得忽略之時間性。策展時,考量過往作品如何編排與整理外,還需關注現下參觀的觀眾,這就是製作展覽時間性的根源。因此,除空間之外,展覽也利用了時間。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指在特定空間中創作出的三維藝術作品, 其目的是與觀眾互動,引起他們的思考和感觸。 這些作品可以採用各種材料和媒介, 包括金屬、木材、塑料、布料、玻璃、聲音、影像等, 通常是為了創造一種具有獨特氛圍和情感的體驗。 裝置藝術與傳統的雕塑或平面藝術有所不同,
Thumbnail
  本系列為林奕華導演談論與分析舞台設計師恩・瓦斯維費爾德(Jan Versweyveld)設計的九個舞台空間,對應的戲劇與空間分別為:《羅馬悲劇》民主的空間、《源泉》建築的空間、《納粹狂魔》大時代的空間、《安東尼奧尼計畫》電影的空間、《橋頭遠眺》赤裸的空間、《呼喊與細雨》彌留的空間、《戰爭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分享在臺北當代藝術館參觀的展覽「關係人」,展覽圍繞著#METOO事件,展現了性暴力與性騷擾的議題。以互動式情境遊戲和影片營造真實感。做為一名靈氣師,因為接觸過個案的能量場,了解過性暴力對個案遺留的侵蝕,也讓我對性暴力更加難以忍受並有著更多的關注和感觸。
Thumbnail
當提到「當代」時,這個詞背後潛藏的是不得忽略之時間性。策展時,考量過往作品如何編排與整理外,還需關注現下參觀的觀眾,這就是製作展覽時間性的根源。因此,除空間之外,展覽也利用了時間。
Thumbnail
此次展覽的特色? 泰德現代美術館睽違六年再次移師高雄美術館,並與國巨基金會聯合展出。 展品多是20世紀初到近年的作品,而展品不全以傳統繪畫呈現,而有攝影、樹皮和網路印刷技術等不同風格來呈現創作者的表述。 本展援引蘇珊.桑塔格之語:「畫家創造世界,攝影師揭露世界。」來提示近代藝術史中兩者重要的動
Thumbnail
中途我突然理清楚這個展覽搞的是甚麼藝術了...「與一眾創作者的思維共建」即屬於 Collaborative curatorial practices... 參與式藝術體驗... 對於觀眾培養,從人文關懷層面培養藝術或藝團跟觀眾的需求關係所構成的社區文化,或是更深層的哲學上「觀者的存在」的影響...
Thumbnail
軌跡之上,是一場年輕藝術家的發問,探究什麼是模仿?我們是故意的?還是追尋所謂的「令人嚮往」的路途上的必經之途?以及其反抗的是否是真的反抗?還是只是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創意而成的意外?
Thumbnail
  展覽的標題很響亮-「超出建築」,然而,超出建築的是什麼?是否真的超出?   策展人、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王俊雄老師表示:「這次展覽最主要是要打破一般人對於建築觀念的框架,建築最重要的意義其實就是跟生活應該要結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在建築裡面生活,最重要的體驗應該是在談建築時最重要的主體,
Thumbnail
裝置藝術是一種藝術形式,通常是指在特定空間中創作出的三維藝術作品, 其目的是與觀眾互動,引起他們的思考和感觸。 這些作品可以採用各種材料和媒介, 包括金屬、木材、塑料、布料、玻璃、聲音、影像等, 通常是為了創造一種具有獨特氛圍和情感的體驗。 裝置藝術與傳統的雕塑或平面藝術有所不同,
Thumbnail
  本系列為林奕華導演談論與分析舞台設計師恩・瓦斯維費爾德(Jan Versweyveld)設計的九個舞台空間,對應的戲劇與空間分別為:《羅馬悲劇》民主的空間、《源泉》建築的空間、《納粹狂魔》大時代的空間、《安東尼奧尼計畫》電影的空間、《橋頭遠眺》赤裸的空間、《呼喊與細雨》彌留的空間、《戰爭
Thumbnail
《Curation策展的時代》重點內容: Social Media、興趣打卡APP和專業社群小圈子刊物更易打動目標 以加入不同app或圈子,打破資訊同溫層 在資訊爆炸年代,懂為資訊策展比產出大量內容更重要
Thumbnail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展覽活動成為品牌推廣和產品展示的有效手段。然而,一場成功的展覽不僅僅需要華麗的裝潢和吸引人的展品,更需要精心策劃的規劃,這就是策展規劃的重要性。本文將深入探討策展規劃的各個階段,從展示規劃、設計到製作,解析展覽策展的藝術和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