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我希望妳是真的自由。

更新於 2022/03/0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顫動的靈魂
在去年展出的時候,我對塩田千春一無所知,對展品背後象徵的意義也只略懂皮毛。但當時腦海中就一直在想,她身體裡的內核到底是快樂的還是悲傷的?
要是她快樂的話一定很自由自在吧,因為她所有的東西太珍貴了,就算是被沈重畫布蓋住全身淋滿紅色顏料,但我覺得她看向鏡頭的那雙眼睛一閃一閃著很漂亮的光,像是在說什麼都阻撓不了我,像是下一秒她就能披著畫布飛到那個遼闊世界,然後在無人知曉的世界中間跳舞,在那個只是用線支撐起的小宇宙既堅固又安全,沒有人可以打擾,只要一艘小船就哪裡都可以去。
但我又覺得她好像很悲傷,悲傷到整個人空空如也,空虛到要用就算只有幾條棉繩也想要把自己包起來和世界隔絕,洞穴裡密不透光望不見天空,空虛無望的世界裡只能看到薄弱的光,透過破掉的窗投射。
她的所有只剩下被火燒焦的鋼琴和沒有底座的椅子,好像這個世界沒有她的任何一個位置,然後她要把空虛的內核和絕望赤裸地展現,希望大家能夠懂她。
或是想要把大家的內核都隨著那些線條一起從血液裡抽出來,似乎這樣的話就能填補身體裡某個破掉的洞。
但其實我希望妳是快樂的,因為我看見妳的眼睛裡有好漂亮的光,閃著自由,我希望妳能一直自在的飛,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3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ren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個愛她的男孩,死在他們相遇的那年冬天。
Christine是一名就讀於天主教高中的學生。她對自己的人生十分不滿:無趣的家鄉、無聊的學校、天天對著她碎念的媽媽,因此自命不凡的她一直夢想著去「真正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上常青藤名校,認為那才是她的歸屬。然而現實是,她的家庭十分拮据,父親失業並患抑鬱症,母親必須一肩扛起家計。
這首歌講述了兩隻毛毛蟲的故事。 一開始,他們即使貧困交迫,依舊陪伴在彼此身邊沒有離別,一同經歷過風和日麗和狂風暴雨,卻因為生活太過安逸幸福,所以害怕改變。 但是,小毛毛蟲只有在分開後,才能破繭而出成為「蝴蝶」,所以即使痛苦,他們都知道只有離開對方才能真正綻放,飛向沒有彼此,但屬於自己的未來。
「最愛」講述十五年前一場失蹤案,在多年後因為一具屍體的出現又再次將當年的事件關係人拉起千絲萬縷的聯繫。 為了守護最愛,所有人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為了守護最愛,他們又會做出什麼?
幸好這個意外不是沒有解決方法,畢竟現在是個用手機就能連結你二十四小時私密生活的高科技社會,只是政府只把這件事情當作政治手段操弄的冷漠、觀眾比起地球毀滅,對名人的婚姻狀況更感興趣的荒唐,和如此重要的訊息淪落到只能在八卦節目公開的諷刺,都在在顯示了這個問題沒辦法那麼容易解決。
那個愛她的男孩,死在他們相遇的那年冬天。
Christine是一名就讀於天主教高中的學生。她對自己的人生十分不滿:無趣的家鄉、無聊的學校、天天對著她碎念的媽媽,因此自命不凡的她一直夢想著去「真正有文化底蘊」的城市上常青藤名校,認為那才是她的歸屬。然而現實是,她的家庭十分拮据,父親失業並患抑鬱症,母親必須一肩扛起家計。
這首歌講述了兩隻毛毛蟲的故事。 一開始,他們即使貧困交迫,依舊陪伴在彼此身邊沒有離別,一同經歷過風和日麗和狂風暴雨,卻因為生活太過安逸幸福,所以害怕改變。 但是,小毛毛蟲只有在分開後,才能破繭而出成為「蝴蝶」,所以即使痛苦,他們都知道只有離開對方才能真正綻放,飛向沒有彼此,但屬於自己的未來。
「最愛」講述十五年前一場失蹤案,在多年後因為一具屍體的出現又再次將當年的事件關係人拉起千絲萬縷的聯繫。 為了守護最愛,所有人都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為了守護最愛,他們又會做出什麼?
幸好這個意外不是沒有解決方法,畢竟現在是個用手機就能連結你二十四小時私密生活的高科技社會,只是政府只把這件事情當作政治手段操弄的冷漠、觀眾比起地球毀滅,對名人的婚姻狀況更感興趣的荒唐,和如此重要的訊息淪落到只能在八卦節目公開的諷刺,都在在顯示了這個問題沒辦法那麼容易解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十七世紀,歐亞兩大帝國大清與俄國於西伯利亞相爭,最後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東西伯利亞的勢力範圍。從此相安無事百餘年。但到此,我想有些人可能自然產生了一個困惑: 「清朝方沒人懂俄語和當時俄國的宮廷、教會語言「教會斯拉夫語」。反過來說,俄國也沒人懂滿語或北京/南京官話。這談判怎麼談的?
Thumbnail
由《東京朝日》刊載的「野球害毒論」來勢洶洶,大力批判棒球這項運動,而且還拖出當初曾隨早稻田赴美遠征的河野安通志背書,藉由前選手現身說法來否定棒球,似乎讓此事更具說服力。然而,河野安通志本人在看到報導後,立刻駁斥「舊選手的懺悔」一文根本是條假新聞。押川春浪更以強烈的措辭,近乎逐條反駁各種指控。
Thumbnail
「我通常從天花板開始,用毛線覆蓋它。然後覆蓋牆面,將天花板和牆連接起來。當線足夠密集時,我將它們連到地板上,通過這些連接,創造一個密實結構。最後,我會順著一根單獨的線,尋找它的開頭和末尾,如果找不到,那麼我會覺得這件裝置,已經完成了。」 我在塩田千春的作品裡深刻意識到,身為「人」的獨一無二與共通。
Thumbnail
俗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 想當初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時候,壓根沒有集二簽的念頭,殊不知落地前三個月,面臨無工的窘境。為了實現看雪梨跨年煙火的人生夢想清單,就決定多待上一年,認真賺錢存旅費。 有了前車之鑑,這次紐西蘭打工度假,延簽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但先把功課做好準沒錯。
Thumbnail
在北美館的「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覽在10/17結束,雖然有疫情攪局,但是終究是成功舉辦了這次在台北的展覽,相較於許多巡迴展中停辦的城市要幸運許多。 之前透過廣播〈美好生活提案所〉我們錄了一集關於這個展覽的內容,並且稍微比較了該展覽在台北與東京的差異,當中也收錄了塩田千春小姐在台北親自導覽的聲音
Thumbnail
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Thumbnail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從生到死並不意味著滅絕,僅僅只是消融於更為廣闊的無垠。如果是這樣,那就無需畏懼死亡。死與生原是一體的兩面。   「千舟渡過,解離的形體仍不忘天命,向著世間一處前行。」第一件展品便是這樣,龐然的巨集,無所防備的划進眼簾。   塩田さん的作品具有強大的普世性,來到展間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作品所帶來的共鳴,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藝術展覽的事情了,但在升三級以前就很想看這個展,剛好這陣子降回二級,臺北市立美術館又再度開放參觀(網路預約制),於是被貓與貓的朋友們一起打包帶去看。(゚∇^d)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十七世紀,歐亞兩大帝國大清與俄國於西伯利亞相爭,最後簽訂「尼布楚條約」,劃定東西伯利亞的勢力範圍。從此相安無事百餘年。但到此,我想有些人可能自然產生了一個困惑: 「清朝方沒人懂俄語和當時俄國的宮廷、教會語言「教會斯拉夫語」。反過來說,俄國也沒人懂滿語或北京/南京官話。這談判怎麼談的?
Thumbnail
由《東京朝日》刊載的「野球害毒論」來勢洶洶,大力批判棒球這項運動,而且還拖出當初曾隨早稻田赴美遠征的河野安通志背書,藉由前選手現身說法來否定棒球,似乎讓此事更具說服力。然而,河野安通志本人在看到報導後,立刻駁斥「舊選手的懺悔」一文根本是條假新聞。押川春浪更以強烈的措辭,近乎逐條反駁各種指控。
Thumbnail
「我通常從天花板開始,用毛線覆蓋它。然後覆蓋牆面,將天花板和牆連接起來。當線足夠密集時,我將它們連到地板上,通過這些連接,創造一個密實結構。最後,我會順著一根單獨的線,尋找它的開頭和末尾,如果找不到,那麼我會覺得這件裝置,已經完成了。」 我在塩田千春的作品裡深刻意識到,身為「人」的獨一無二與共通。
Thumbnail
俗話說「計畫趕不上變化」。 想當初在澳洲打工度假的時候,壓根沒有集二簽的念頭,殊不知落地前三個月,面臨無工的窘境。為了實現看雪梨跨年煙火的人生夢想清單,就決定多待上一年,認真賺錢存旅費。 有了前車之鑑,這次紐西蘭打工度假,延簽不一定派得上用場,但先把功課做好準沒錯。
Thumbnail
在北美館的「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覽在10/17結束,雖然有疫情攪局,但是終究是成功舉辦了這次在台北的展覽,相較於許多巡迴展中停辦的城市要幸運許多。 之前透過廣播〈美好生活提案所〉我們錄了一集關於這個展覽的內容,並且稍微比較了該展覽在台北與東京的差異,當中也收錄了塩田千春小姐在台北親自導覽的聲音
Thumbnail
生與死、軀體與靈魂、消逝與存在、對立互斥或一體兩面,這些一直是古今往來許多藝術家與思想家持續探討的議題,有幸可以走進塩田千春女士設計與打造的場景裡,親身感受藝術家想要表達的體悟...
Thumbnail
看展的過程中我總會一邊感受自己的呼吸。像是要用整個身體去理解一樣,感受展覽的細節,感受空間布置、燈光;甚至包含身邊走動的人們,我也去感受他們的專注。展覽很完整地介紹了鹽田千春的創作歷程,從原本畫畫,到後來的行為藝術,再後來收集許多舊物;彷彿和她一起一層層撥開知覺的關卡,聆聽她如何分享對「存在」的體悟
Thumbnail
從生到死並不意味著滅絕,僅僅只是消融於更為廣闊的無垠。如果是這樣,那就無需畏懼死亡。死與生原是一體的兩面。   「千舟渡過,解離的形體仍不忘天命,向著世間一處前行。」第一件展品便是這樣,龐然的巨集,無所防備的划進眼簾。   塩田さん的作品具有強大的普世性,來到展間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作品所帶來的共鳴,
Thumbnail
因為武漢肺炎的關係,已經很久沒有寫關於藝術展覽的事情了,但在升三級以前就很想看這個展,剛好這陣子降回二級,臺北市立美術館又再度開放參觀(網路預約制),於是被貓與貓的朋友們一起打包帶去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