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從「村人款待」到「村人叮囑」——〈桃花源記〉教學筆記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結尾的問題

今天把〈桃花源記〉做了結尾,用了以前備課時的幾個問題收束:
在文中,作者並未敘述桃花村裡有村長或統治者的存在,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桃花村裡的人見到於人的反應是?而該如何解釋對於「避秦時亂」的群體而言,見到了陌生人卻不設防的原因?
桃花村裡的人如果要保全村裡的太平,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若有則為何不做?
而在進入到這些題目的討論與思考之前,先歸納了之前的「象徵」與「細節構築」的手法。
第一年教書時學生的作品

象徵手法的教學步驟

象徵手法固然是每位老師都會提到的(而且考卷也很愛考的)「船」、「桃花林」、「山洞口」、「中無雜樹」以及「漁人」,但我更在意的是由象徵手法帶出的細節堆疊,以及與學生自身的連結。因此,在前一天第八節課時,安排了象徵手法的課程:
  1. 先以幾張圖片帶起學生的經驗:鴿子象徵?玫瑰花象徵?橘子象徵?紙船象徵?
  2. 介紹維基百科上對於「象徵」的定義,再回頭去看那些照片中是否都符合定義?(若是沒有,發生了什麼?)
  3. 透過〈開場告訴了我們哪些線索? — Now You See It〉讓學生練習從電影的開頭抓到「象徵」的意義。
    (這部分原本要用之前所看過的一份教案「用蘇打綠〈故事〉教象徵」,但再三思索後覺得一則有點牽強,二則這首歌的意思好像只是因為裡面用了很多〈桃花源記〉的梗,便作罷了;但我所挑的電影,似乎也不是直接與象徵對接,但總是一種詮釋的練習,容之後再設計)。
  4. 用《雲端情人》作為最後的收束與練習。
因為前一天有先做過這堂課了,所以學生在今天的收束上顯得頗有興致以及進入狀況;而在「細節」的歸結上,則有以下兩點:
  1. 象徵手法
  2. 不合理但又順理成章之處

〈桃花源記〉的細節

回到收束的問題,我認為陶淵明在一開始安排村人「大驚、詢問、熱情款待」的全然信任,而後又以「叮囑漁人」的舉動寫出桃花村人信任中卻帶有矛盾的意味,其實很符合作者在當世的兩難。
怎麼說呢?
陶淵明少時受過儒家教育,且魏晉時期的思想是以儒家為底、道家為表的時代,但是在淑世的選擇背後,更多的是來自帝王的箝制與殺戮,使得士人的注意力轉向自身,但又好像與自己從小所受的思想教育抵觸,因而矛盾發生了、不一致產生了。有的人選擇透過行為宣洩,有的人則透過寫作抒發,總之得要找個出口才是。
村人的不設防與熱情,以及隨後的告誡與期待,我認為恰巧反映出了陶淵明的矛盾,而也是在這樣的矛盾中,陶淵明寫出了人性的光輝與明亮:
即便我有點擔心,但我依舊相信你。
(原發表於2021/11/04@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無法明確說出這齣戲到底有什麼樣的啟發與成長(最近改學生的作文一直用到這兩個詞,著實假道學),但會感覺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這就是我最喜歡吳念真導演的地方:傳達自己想說的故事,即便解讀與作者不同,但也能夠從中獲得正向的力量。 告訴自己,我是自由的。
作為一部成長電影,呈現出的成長歷程鮮明無比,從一開始較多關注自己的未來,到能夠在意他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死亡,能夠選擇原諒凶手,無一不是成長的軌跡,但因為這類的題材近幾年有些氾濫,以致需要更多出其不意的新意才不至於走入陳腔濫調裡。
這部片不是大開大闔的家國情感、民族存亡,是細細闡述、貼近生活的題材,讓人覺得親切之餘,也能夠回到自己身上想想。我覺得這應該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有關,因為平常太重視與他人的禮貌關係,因此這樣的題材才會在文學中顯現。 畢竟文學是寫出世人所缺乏的那一塊。
當初看到海報中十人排排站,心中隱隱然有股「糟了,該不會是韓團吧哈哈哈」;結束時想著「欸,為何10個人死了兩個,一個是頭頭一個好像沒什麼代表性」,再加上最後的統一意念畫面完全不對稱,使得強迫症有些微發作。 好不協調啊。
先說結論 片長大約一個半小時,前面10分鐘後我就入眠了20分鐘,硬撐著醒來後發現「嗯,跟八點檔一樣,只看頭尾也完全不影響理解劇情」。
我覺得整部片的關鍵詞是#愛、#自我認同、#執著以及#接受。雖然看起來好像隨便那個hashtag點進去都可以拉出一拖拉庫的片單,但要同時把這些事情說得動人的,這部片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無法明確說出這齣戲到底有什麼樣的啟發與成長(最近改學生的作文一直用到這兩個詞,著實假道學),但會感覺有股力量在體內流動。這就是我最喜歡吳念真導演的地方:傳達自己想說的故事,即便解讀與作者不同,但也能夠從中獲得正向的力量。 告訴自己,我是自由的。
作為一部成長電影,呈現出的成長歷程鮮明無比,從一開始較多關注自己的未來,到能夠在意他人,甚至是對於自己最親近的人的死亡,能夠選擇原諒凶手,無一不是成長的軌跡,但因為這類的題材近幾年有些氾濫,以致需要更多出其不意的新意才不至於走入陳腔濫調裡。
這部片不是大開大闔的家國情感、民族存亡,是細細闡述、貼近生活的題材,讓人覺得親切之餘,也能夠回到自己身上想想。我覺得這應該跟日本人的民族性有關,因為平常太重視與他人的禮貌關係,因此這樣的題材才會在文學中顯現。 畢竟文學是寫出世人所缺乏的那一塊。
當初看到海報中十人排排站,心中隱隱然有股「糟了,該不會是韓團吧哈哈哈」;結束時想著「欸,為何10個人死了兩個,一個是頭頭一個好像沒什麼代表性」,再加上最後的統一意念畫面完全不對稱,使得強迫症有些微發作。 好不協調啊。
先說結論 片長大約一個半小時,前面10分鐘後我就入眠了20分鐘,硬撐著醒來後發現「嗯,跟八點檔一樣,只看頭尾也完全不影響理解劇情」。
我覺得整部片的關鍵詞是#愛、#自我認同、#執著以及#接受。雖然看起來好像隨便那個hashtag點進去都可以拉出一拖拉庫的片單,但要同時把這些事情說得動人的,這部片可以算是其中之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前陣子一位做電影行銷的朋友J,突然去德國住一個月,考了一張花藝師證照回來,我跟身邊的朋友們一樣都是又驚又喜! 後來有機會碰面聊聊,原來是因緣際會接觸到花藝,後來希望在專案型的電影行銷工作之外,能透過另外一種方式來增加收入,並打造自己的品牌。 朋友J在電影行銷主要走的是實體宣傳的部分,對網路社群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教學紀錄,記錄了我在自我探索與設計思考課程的規劃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變化和不變,以及在教學中的一些試驗性的帶法。同時,因為即將參與TFT計畫到偏鄉當老師,這是我帶金甌的孩子們的最後一學期。
Thumbnail
穿戴美甲已經變得簡單又方便。擁有美麗的指甲可以讓我們更瞭解現在青少年流行的事物,也能創造話題討論,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放下一點父母高高在上的尊嚴,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嗨嗨,新年好呀。 2023年末的你有在社群分享年度覆盤嗎? 我就像是有強迫症般的,每年都希望自己在12/31跨年前可以完成這個壯舉。
Thumbnail
兒子把我叫進去房間,要我看他桌上的四包盲盒,分別寫著ACBD、BDAC、DCAB、CBAD...
Thumbnail
印象中是從高中時期開始,奶茶就是我早餐的固定班底。天才剛亮,睡眼惺忪地換上制服,頭昏腦脹地走到公車站,接著是四十分鐘的車程抵達學校,沿途飢餓感和睏意同步升溫。那時候台灣還不流行喝咖啡,高中生對於苦澀的鑑賞也尚未開竅,甜而濃郁的奶茶才符合熱血的青春。
Thumbnail
戰爭裡的行為往往非常殘忍野蠻,動輒無差別轟炸,大規模屠殺,讓人覺得戰爭罪是必要的,戰爭審判是正義的。但《從人到鬼,從鬼到人》這本書裡的三方觀點說明戰後的審判重點幾乎都不是出於正義,這樣的審判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逃過東京大審的戰犯不只天皇一人,還有中國總司令岡村寧次,他是日本在中國的主要領導人,屬於甲級戰犯,卻被判無罪。當時的首相岸信介也被判無罪,他的家族依舊在戰後的日本政壇如魚得水,後來又再出了三任首相。為什麼這麼多重要的日本領導人,可以逃過審判呢? 這一切都跟戰後的世界局勢息息相關。
Thumbnail
「與其說我關心霸凌,不如說霸凌是我人生中的一部份。」她說人是需要不斷自我探索,她亦是在這個過程中,才慢慢長成現在這個模樣。
Thumbnail
有時,寂寞難眠;有時,只想逃離現有的生活;有時,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社群網站上的「朋友」何其多,能夠聊上天的又有幾個?一同打屁聊天的朋友中,又有誰能夠託付心事?厭倦了虛假的人際關係,與總是掛著面具的自己。 這部作品就是獻給各位「大人們」的童話,帶領各位回到那個充滿著青澀、悸動、衝動與煩惱的時光。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前陣子一位做電影行銷的朋友J,突然去德國住一個月,考了一張花藝師證照回來,我跟身邊的朋友們一樣都是又驚又喜! 後來有機會碰面聊聊,原來是因緣際會接觸到花藝,後來希望在專案型的電影行銷工作之外,能透過另外一種方式來增加收入,並打造自己的品牌。 朋友J在電影行銷主要走的是實體宣傳的部分,對網路社群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教學紀錄,記錄了我在自我探索與設計思考課程的規劃和教學過程中的一些變化和不變,以及在教學中的一些試驗性的帶法。同時,因為即將參與TFT計畫到偏鄉當老師,這是我帶金甌的孩子們的最後一學期。
Thumbnail
穿戴美甲已經變得簡單又方便。擁有美麗的指甲可以讓我們更瞭解現在青少年流行的事物,也能創造話題討論,拉近與他們的距離。放下一點父母高高在上的尊嚴,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是很值得的一件事。
嗨嗨,新年好呀。 2023年末的你有在社群分享年度覆盤嗎? 我就像是有強迫症般的,每年都希望自己在12/31跨年前可以完成這個壯舉。
Thumbnail
兒子把我叫進去房間,要我看他桌上的四包盲盒,分別寫著ACBD、BDAC、DCAB、CBAD...
Thumbnail
印象中是從高中時期開始,奶茶就是我早餐的固定班底。天才剛亮,睡眼惺忪地換上制服,頭昏腦脹地走到公車站,接著是四十分鐘的車程抵達學校,沿途飢餓感和睏意同步升溫。那時候台灣還不流行喝咖啡,高中生對於苦澀的鑑賞也尚未開竅,甜而濃郁的奶茶才符合熱血的青春。
Thumbnail
戰爭裡的行為往往非常殘忍野蠻,動輒無差別轟炸,大規模屠殺,讓人覺得戰爭罪是必要的,戰爭審判是正義的。但《從人到鬼,從鬼到人》這本書裡的三方觀點說明戰後的審判重點幾乎都不是出於正義,這樣的審判真的有意義嗎?
Thumbnail
逃過東京大審的戰犯不只天皇一人,還有中國總司令岡村寧次,他是日本在中國的主要領導人,屬於甲級戰犯,卻被判無罪。當時的首相岸信介也被判無罪,他的家族依舊在戰後的日本政壇如魚得水,後來又再出了三任首相。為什麼這麼多重要的日本領導人,可以逃過審判呢? 這一切都跟戰後的世界局勢息息相關。
Thumbnail
「與其說我關心霸凌,不如說霸凌是我人生中的一部份。」她說人是需要不斷自我探索,她亦是在這個過程中,才慢慢長成現在這個模樣。
Thumbnail
有時,寂寞難眠;有時,只想逃離現有的生活;有時,只是想找個人說說話。社群網站上的「朋友」何其多,能夠聊上天的又有幾個?一同打屁聊天的朋友中,又有誰能夠託付心事?厭倦了虛假的人際關係,與總是掛著面具的自己。 這部作品就是獻給各位「大人們」的童話,帶領各位回到那個充滿著青澀、悸動、衝動與煩惱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