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的問題
今天把〈桃花源記〉做了結尾,用了以前備課時的幾個問題收束:
在文中,作者並未敘述桃花村裡有村長或統治者的存在,推測可能的原因是?
桃花村裡的人見到於人的反應是?而該如何解釋對於「避秦時亂」的群體而言,見到了陌生人卻不設防的原因?
桃花村裡的人如果要保全村裡的太平,有沒有更好的方式?若有則為何不做?
而在進入到這些題目的討論與思考之前,先歸納了之前的「象徵」與「細節構築」的手法。
象徵手法的教學步驟
象徵手法固然是每位老師都會提到的(而且考卷也很愛考的)「船」、「桃花林」、「山洞口」、「中無雜樹」以及「漁人」,但我更在意的是由象徵手法帶出的細節堆疊,以及與學生自身的連結。因此,在前一天第八節課時,安排了象徵手法的課程:
- 先以幾張圖片帶起學生的經驗:鴿子象徵?玫瑰花象徵?橘子象徵?紙船象徵?
- 介紹維基百科上對於「象徵」的定義,再回頭去看那些照片中是否都符合定義?(若是沒有,發生了什麼?)
- 透過〈開場告訴了我們哪些線索? — Now You See It〉讓學生練習從電影的開頭抓到「象徵」的意義。
(這部分原本要用之前所看過的一份教案「用蘇打綠〈故事〉教象徵」,但再三思索後覺得一則有點牽強,二則這首歌的意思好像只是因為裡面用了很多〈桃花源記〉的梗,便作罷了;但我所挑的電影,似乎也不是直接與象徵對接,但總是一種詮釋的練習,容之後再設計)。
- 用《雲端情人》作為最後的收束與練習。
因為前一天有先做過這堂課了,所以學生在今天的收束上顯得頗有興致以及進入狀況;而在「細節」的歸結上,則有以下兩點:
- 象徵手法
- 不合理但又順理成章之處
〈桃花源記〉的細節
回到收束的問題,我認為陶淵明在一開始安排村人「大驚、詢問、熱情款待」的全然信任,而後又以「叮囑漁人」的舉動寫出桃花村人信任中卻帶有矛盾的意味,其實很符合作者在當世的兩難。
怎麼說呢?
陶淵明少時受過儒家教育,且魏晉時期的思想是以儒家為底、道家為表的時代,但是在淑世的選擇背後,更多的是來自帝王的箝制與殺戮,使得士人的注意力轉向自身,但又好像與自己從小所受的思想教育抵觸,因而矛盾發生了、不一致產生了。有的人選擇透過行為宣洩,有的人則透過寫作抒發,總之得要找個出口才是。
村人的不設防與熱情,以及隨後的告誡與期待,我認為恰巧反映出了陶淵明的矛盾,而也是在這樣的矛盾中,陶淵明寫出了人性的光輝與明亮:
即便我有點擔心,但我依舊相信你。
(原發表於2021/11/04@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