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獎勵迴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孩子從國小升上國中,面對突然倍增的課業、考試壓力,銜接上多會需要一段不短的適應期。

拿到國中的第一張大考成績單,通常會有不少小朋友唉嚎表示:「怎麼會這樣?我明明就很認真呀!⋯噢~難以接受啦!」

想當初,孩子國小時,只要在考前衝刺一下,通常都可以拿到還不錯的成績。

但現在怎麼變成後段班了?

試試

帶孩子學習「安排讀書計畫」吧!

大考前安排讀書計劃,

讓孩子思考自己如何準備考試,練習訂出兼顧理想與現實的時間規劃表。

其實正是培養時間管理、建立自學能力的最佳時機!

在第ㄧ次段考的洗禮後,導班果然不意外的唉聲遍野。

心想,帶孩子練習規劃讀書計劃的好時機到了!

我開始帶孩子認識正確的讀書方法、學霸學習法及讓班上成績表現優異的同學分享自己的讀書方式。

認識完學霸們的讀書方式,

接著帶孩子了解「安排讀書計畫」的重要及學習該怎麼樣安排才是最適合自己的計畫表。

時間抓在第二次段考前兩週,

我讓每位同學依照指導設計的原則,回到家裡找父母一起參與,討論一個適合自己家庭作息的「考前兩週讀書計畫表」。

各科要考哪些範圍?

預計花多少時間準備呢?

有科目想要多加強嗎?

目標是準備拿幾分?

打算怎麼複習?

扣除補習、洗澡、吃晚餐等,每天實際可拿來運用時間有多少?

計畫表完成後,更重要的是執行與驗收。規律照表操課囉!

讀書計畫表可以是彈性的,每天睡前或周末必須要有一段留白時間,可以給自己緩衝調整。

這樣執行過程中,覺得有困難,隨時可以有調整空間。

考後,記得要將讀書計畫表進行檢討,寫下心得。

這也是整個過程,最有價值的部分了!

孩子可依這次的學習、規劃、執行的經驗,進行反思,將經驗化為智慧的養分。這樣下回大考來臨前,就可以更安心、較完善的準備。

總是好有默契的朋友分享來的「多巴胺獎勵迴路」YouTube 影片,正巧是用大腦神經學的角度,呼應正確安排計劃的好處!

https://youtu.be/5AL-bxW1U3k

我們都知道,人類在達成目標後,大腦會分泌多巴胺。

這個神奇的化學物質,可以讓人感到雀躍、滿足。

影片告訴我們,

許多人之所以對目標失去動力,是因為對目標的距離感受太過遙遠,所以在獲得快樂喜悅之前先選擇了放棄!

設定大考前的讀書計劃,就可減少想要提早放棄的窘境。

好的讀書計畫,是將大目標切成每日的小目標,朝著大目標方向,清楚的安排。

將起點與終點之間切分成無數的段落,使得每一段的距離變得微小容易。

每個小目標的達成,大腦都將獲得一次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充滿信心、朝氣、希望!

每一次的成功,不但距離目標越來越近,更重要的是逐漸養成的自信與習慣。

有了持續的高峰體驗,會形成一個導向目標的慣性,不想停下來了!

這就是為什麼,身邊竟然會有孩子時常主動熬夜讀書,也不覺得苦。父母反而煩惱孩子會不會讀得太累了!

設定好的讀書計畫,讓學習有穩定的前進動力,達成理想目標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讀書計畫讓原本被說沒頭的我班也衝出了好幾位大學霸

#多巴胺是最有效果的獎勵而且不用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茶米老師的沙龍
12會員
127內容數
當一個大人(教師)懂得使用正確的對話方式,孩子(學生)會喜歡跟你在一起,你也會更喜歡孩子。正確的對話讓人生命經驗一致性的連結,教育只要往這個方向走,問題將不會是問題了。茶米老師的校園日誌,分享校園對話的實際案例,也紀錄茶米老師的成長。
茶米老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1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Thumbnail
2025/04/11
老師們講得氣憤,大家都為那位倒霉的同事抱不平。 某學生在段考夥同同學一同舞弊,依照校規,該生及配合的同學,均予以記過並且段考分數打折計算。 經過冗長的處理確認,接下來就是要通知家長了。該生家長接到電話通知的當下,直說他簡直無法相信, 定是老師搞錯了。 「老師,我管教孩子一
Thumbnail
2025/01/19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面對孩子(他人)的負面情緒, 你很認真的學習並嘗試專家們教的:『先關注情緒』 什麼要注意的說話方法呀,步驟呀,合適的場景等等, 都一一照做了。 奇怪? 怎還總是踢鐵板呢?! ◾️ 情緒對話為什麼備受關注呢? 為什麼要先關注情緒呢? 因為 只有
2025/01/19
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面對孩子(他人)的負面情緒, 你很認真的學習並嘗試專家們教的:『先關注情緒』 什麼要注意的說話方法呀,步驟呀,合適的場景等等, 都一一照做了。 奇怪? 怎還總是踢鐵板呢?! ◾️ 情緒對話為什麼備受關注呢? 為什麼要先關注情緒呢? 因為 只有
2024/12/24
畢業多年的學生P傳來訊息,說想要來找我, 說有事情想找我談, 還說電話不好講, 比較想見面聊。 誒? 是什麼事情這麼嚴肅,非得當面談? 我特意敲了連兩個空堂的時段,跟P約在學校見面。 P準時赴約, 一見面就告訴我,他現在也在學校教書,也當上老師了。 P說很喜歡這份工作,教書的過程
Thumbnail
2024/12/24
畢業多年的學生P傳來訊息,說想要來找我, 說有事情想找我談, 還說電話不好講, 比較想見面聊。 誒? 是什麼事情這麼嚴肅,非得當面談? 我特意敲了連兩個空堂的時段,跟P約在學校見面。 P準時赴約, 一見面就告訴我,他現在也在學校教書,也當上老師了。 P說很喜歡這份工作,教書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面對即將要上小學的女兒,我發現我有些緊張!畢竟幼兒園只希望孩子玩的開心、喜歡上學、學習和同學相處。但上了小學,希望可以開始建立好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時間的運用...總覺得不能馬虎啊!
Thumbnail
面對即將要上小學的女兒,我發現我有些緊張!畢竟幼兒園只希望孩子玩的開心、喜歡上學、學習和同學相處。但上了小學,希望可以開始建立好孩子對於學習的態度、時間的運用...總覺得不能馬虎啊!
Thumbnail
高一的年紀,要懂得自己未來真的想要做甚麼工作的有多少呢? 面臨許多考試,還有複雜的考試制度,當課業上沒有成就,寒暑假還要去學校暑修,時間都被暑修時間卡住,因而無法去參加校外營隊,沒有孩子想要這樣,但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認真,只是在此刻,分數不一定眷顧他們,高中的課業感覺比國中難上許多。之前我
Thumbnail
高一的年紀,要懂得自己未來真的想要做甚麼工作的有多少呢? 面臨許多考試,還有複雜的考試制度,當課業上沒有成就,寒暑假還要去學校暑修,時間都被暑修時間卡住,因而無法去參加校外營隊,沒有孩子想要這樣,但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認真,只是在此刻,分數不一定眷顧他們,高中的課業感覺比國中難上許多。之前我
Thumbnail
讀書就是這樣,追求解題技巧度過眼前這關,在聯考時代還有點可能,走到基測、會考後,難題的比例下降,使得平日累積比重提高,也就是穩定性更重要。 真的不行,請家教,或是送安親班,依照經濟能力而定。筆者不想騙各位家長,好像照某種方法就可以成功拉起來,沒這種事。
Thumbnail
讀書就是這樣,追求解題技巧度過眼前這關,在聯考時代還有點可能,走到基測、會考後,難題的比例下降,使得平日累積比重提高,也就是穩定性更重要。 真的不行,請家教,或是送安親班,依照經濟能力而定。筆者不想騙各位家長,好像照某種方法就可以成功拉起來,沒這種事。
Thumbnail
(一)考試技巧 考試要高分,是有些小技巧的。 比如說,有些題目,真的不清楚正確答案,這時就會揣測出題老師的想法,他出這個題目是想考什麼? 通常有意義的考題一定是要測驗我們「重要但很容易搞混」的觀念,因此,若以選擇題來說:「正確答案一定不會是最明顯個那個」怕有陷阱,所以要特別注意。 也有許多出題老師不
Thumbnail
(一)考試技巧 考試要高分,是有些小技巧的。 比如說,有些題目,真的不清楚正確答案,這時就會揣測出題老師的想法,他出這個題目是想考什麼? 通常有意義的考題一定是要測驗我們「重要但很容易搞混」的觀念,因此,若以選擇題來說:「正確答案一定不會是最明顯個那個」怕有陷阱,所以要特別注意。 也有許多出題老師不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就是在面對一項困難的事情時,會想要嘗試各種可能性,然後持續不斷地朝向目標邁進。例如:慢跑設定20圈的目標,當來到第10圈的時候,如果已經體力下滑,開始有種想要放棄的念頭,頓時間一轉念,「告訴自己再堅持一圈吧! 」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就是在面對一項困難的事情時,會想要嘗試各種可能性,然後持續不斷地朝向目標邁進。例如:慢跑設定20圈的目標,當來到第10圈的時候,如果已經體力下滑,開始有種想要放棄的念頭,頓時間一轉念,「告訴自己再堅持一圈吧! 」
Thumbnail
這篇我想寫給平常陪伴孩子學習,寫功課,讀英文的家長們 哈~其實也是給我的自我提醒 因為孩子今年升小二與小三,回家作業的繁重感漸漸出來,英文的學習比重提升,常常在家中不時上演「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逼我寫功課」的崩潰戲碼 自己內心有時那種權威心態會跑出來,然後搬出以前怎樣怎樣,所以你們要怎樣怎樣,但理
Thumbnail
這篇我想寫給平常陪伴孩子學習,寫功課,讀英文的家長們 哈~其實也是給我的自我提醒 因為孩子今年升小二與小三,回家作業的繁重感漸漸出來,英文的學習比重提升,常常在家中不時上演「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逼我寫功課」的崩潰戲碼 自己內心有時那種權威心態會跑出來,然後搬出以前怎樣怎樣,所以你們要怎樣怎樣,但理
Thumbnail
孩子從國小升上國中,面對突然倍增的課業、考試壓力,銜接上多會需要一段不短的適應期。 拿到國中的第一張大考成績單,通常會有不少小朋友唉嚎表示:「怎麼會這樣?我明明就很認真呀!⋯噢~難以接受啦!」 想當初,孩子國小時,只要在考前衝刺一下,通常都可以拿到還不錯的成績。 但現在怎麼變成後段班了? 試試
Thumbnail
孩子從國小升上國中,面對突然倍增的課業、考試壓力,銜接上多會需要一段不短的適應期。 拿到國中的第一張大考成績單,通常會有不少小朋友唉嚎表示:「怎麼會這樣?我明明就很認真呀!⋯噢~難以接受啦!」 想當初,孩子國小時,只要在考前衝刺一下,通常都可以拿到還不錯的成績。 但現在怎麼變成後段班了? 試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