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下一半的標籤

2021/02/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好想跟著朋友去較遠的地方玩,但每說到要在外面過夜,家人就是一副我再也不回家似的,阻止我答應這個行程。」
「說起我想完成的夢想,家人一副我做不到的冷笑,請給我一點尊重吧 !」
「從小我的成績不錯,家人要我再花點時間找找薪水更高的工作,他們會比較有面子。」
被貼上各種奇特的標籤後,彷彿揹著幾公斤重的殼,我過的是自己的人生嗎?

父母與小孩間模糊的界線

很多來自長輩的要求,這些多半也是他們無法完成的事,甚至是說不出這些事對生活的意義,儘管如此仍往他人身上推疊著。來自他人的匱乏,深不見底的黑洞是永遠也填不滿的。
很多父母是沒有真正為自己活過的,因此沒想過小孩會希望自己是個獨立個體
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有不同想法,若父母沒意識到孩子的改變,並適時調整教養方式與界線,很容易無法與孩子和諧相處。但往往這些無形中的壓力在造成大反撲之後,心理還沒有強大力量的孩子,容易在反覆嘗試追求自我,然後一次一次的失敗中感到無力。

沒完全撕掉的標籤,我的愧疚感仍存在著

「現在的社會自我與課題分離已經深植我們的心,但為什麼面對家人時,仍對父母的需求感到困擾呢?」
「小時候,把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完成這件事視為理所當然的事,這樣的習慣一直延續到成年的我們。就像是儘管成人的我,父母仍是多半帶著命令的口吻與我說話。」
在我們的生活是沒有成年禮這個儀式,很多時候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是個能獨立生活的人,而孩子即使擁有想要主導自己生活的想法,也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但還沒完全接受自己的改變,以及面對還沒轉換心態的父母,只能繼續讓自己停留在原點,達到一個假性的平衡。

累了,那就先關上門吧! 走向我想要的生活

家人間容易自然而然要對方接收所有他想說的話,無法避開的同時,心理也承受著無盡的壓力。就如同工作壓力可以透過運動釋放,那麼親人間的壓力也是要尋找讓自己避免接收大量負面感受的方式,了解真正的愛是不會透過傳遞對方會感到痛苦的能量。
一個看似簡單但仍會讓大多數人難以確切回答的問題。「你想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呢? 這樣的生活是滿足且發自內心的舒適平靜。」
當我們能有自信打理好自己的生活,是不是更能不那麼在意他人的想法與話語呢? 我們曾經是個孩子,而現在是個有能力決定一切的成人,他人的建議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給才是好建議
SheepCloud 生活記事本
SheepCloud 生活記事本
Hi 我是棉花羊,喜歡探索心靈領域,從閱讀中療癒、滋養自已,想用文字記錄下生活中美好的片刻。原來,能夠自我覺察是一件幸福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