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人類學──甚麼是文化?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文化,一個常見於各領域的名詞,但定義過於模糊,以至於要形容甚麼是文化,覺得甚麼都是文化,可是細究起來,又充滿不確定。

文化,就是形塑你我認知的元素,從我們的穿著、言語、使用的器物、生活模式、思考邏輯到社會型態,它無處不在。

人類學家葛茲(Cliggord Geertz)把文化定義為:植基於文化學習與象徵的一些概念。把文化描寫成許多「控制機制」──計畫、秘訣、規則、步驟──所構成的組合。

所有的動物都能從經驗學習,在經由訓練後,狗也能聽從指令。但人類與眾物種不同的是,我們能憑藉「象徵」(註1)的能力學習文化,並透過濡化(註2)來吸收各種計劃、秘訣、規則跟步驟。在徹底瞭解了一套前人已樹立好的意義與象徵體系後,人們運用這套文化體系作為評判標準、定義世界觀和表達情感。

象徵能力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基礎,關於象徵能力表示甚麼,人類學家懷特提出了解釋:對一件事物或事件,產生並賦予意義;且相對應地掌握與理解這些意義。象徵就是某種口語地或非口語地事務,在一個特定的語言化文化中,用以代表某些其他事情。

我們經由觀察和被教導來學習文化,在有意識無意識間,觀察他人的行為動作和思考模式來意識自身所處的文化所認定的是非對錯。

「人類的心智同一性 the psychic unity of man」:即使存在個體差異(如情緒和智力方面),但所有人類"群體"(populations)都有同等的文化能力,人們可學會任何一種文化傳統。如同現代美國,由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後代組成,如今共同擁有一個國家文化。

我們共享文化──「共享的信念、價值、記憶和期望,連結了在同一個文化中成長的人群。」人們藉由互動、觀察、交談和傾聽來學習文化,「濡化過程藉由提供我們許共同經驗,使人們具有一致性。」這個特性有利於文化的傳播,縮小範圍來表示的話,就是看到有人吃火鍋加芋頭後,我吃火鍋也加芋頭了。

生物本能與文化──吃是生物本能,但吃甚麼、怎麼吃則由文化決定。你的早餐是吐司還是蛋餅?天氣冷時,吃薑母鴨、喝補氣的中藥嗎?文化決定了我們在面對生理需求時選擇的物品種類。

包羅萬象的文化──不只侷限在精緻文化,文化包含了許多常被視為不重要或不值得審慎研究的特徵,如通俗文化。但在人類學裡面,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一樣重要,人類學家蒐集精緻文化的資訊,也不會放過研究電視、流行音樂、運動和賭博。

文化是一體的──文化是一個有模式可循的體系,如果某個部份發生變遷,其他部分也會改變。牽一髮動全身,當女性就業率升高,晚婚、「同居」和離婚也越來越常見。

文化是工具性的──文化適應手段,發明科技來適應生存環境。我們不像動物一樣有厚厚的毛皮或油脂來抵禦寒冬,但能獵捕耐寒動物,用牠們的毛皮做成外衣防寒。當然,在現代,人工皮草是更友善環境的選擇。

生活隨處可見文化的脈絡,從觀察自己每天的飲食和使用的物品來了解自己所身處的文化吧!



註1 象徵:某個口語或非口語的事物,代表著另一件事物。
註2 濡化:文化跨越世代而被學習與傳承的過程。


參考書目:Conrad Phillip Kottak(2013)《文化人類學》徐雨村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舒雅的沙龍
6會員
30內容數
舒雅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04
在我27歲、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外出工作時,才開始學習怎麼「在外面吃飯」。  又或者你可以理解為如何「健康地餵飽自己」。 在桃園跟新同事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在出差地新竹縣史館外面繞呀繞,那陣子有時吃套餐有時吃拉麵。但吃得飽跟吃得健康是不一樣的價錢。一餐到底幾塊台幣算貴呢?在老家隨隨便便都能吃得
2025/02/04
在我27歲、第一次真正意義的外出工作時,才開始學習怎麼「在外面吃飯」。  又或者你可以理解為如何「健康地餵飽自己」。 在桃園跟新同事上班的第一天,我們在出差地新竹縣史館外面繞呀繞,那陣子有時吃套餐有時吃拉麵。但吃得飽跟吃得健康是不一樣的價錢。一餐到底幾塊台幣算貴呢?在老家隨隨便便都能吃得
2023/09/30
偶爾,看看自己的肥嘟嘟的腳小拇指指頭和很久沒修長長的眉毛尾端,我會想起遠在苗栗苑裡的外公。 在他過世後還是有種恍惚感,很難想像再到那棟半新的房子中卻再也看不見那個老人的感覺。總覺得他就應該在那裡,坐在離大門近的單人座沙發上,把那雙農人的、不喜穿鞋的腳跨在一旁二人座沙發的扶手上………..
2023/09/30
偶爾,看看自己的肥嘟嘟的腳小拇指指頭和很久沒修長長的眉毛尾端,我會想起遠在苗栗苑裡的外公。 在他過世後還是有種恍惚感,很難想像再到那棟半新的房子中卻再也看不見那個老人的感覺。總覺得他就應該在那裡,坐在離大門近的單人座沙發上,把那雙農人的、不喜穿鞋的腳跨在一旁二人座沙發的扶手上………..
2023/07/26
「小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每次要跟老媽講什麼,她都用這個回我,意思就是小孩子學的快,但老了就很難再學東西,所以不要教她新東西。漸漸地就形成觀念上的隔閡⋯⋯
2023/07/26
「小孩子就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每次要跟老媽講什麼,她都用這個回我,意思就是小孩子學的快,但老了就很難再學東西,所以不要教她新東西。漸漸地就形成觀念上的隔閡⋯⋯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深入剖析「個人與文化」的關聯,揭示了文化知識在個人心靈中的作用。雖文化影響人,但個人也積極塑造文化。筆者引用Keesing的研究,強調文化知識僅是個人知識的一部分,主動作用不容忽視。多樣文化中,個人角色與適應亦被探討,強調價值觀重構的多樣性。文章最後呼籲尊重文化與個體差異,促進社會多元融合。
Thumbnail
本文深入剖析「個人與文化」的關聯,揭示了文化知識在個人心靈中的作用。雖文化影響人,但個人也積極塑造文化。筆者引用Keesing的研究,強調文化知識僅是個人知識的一部分,主動作用不容忽視。多樣文化中,個人角色與適應亦被探討,強調價值觀重構的多樣性。文章最後呼籲尊重文化與個體差異,促進社會多元融合。
Thumbnail
當我們確認了文化屬於經驗性的事物,並且是在人具有一定限度的自由意志的選擇認知下才能辦認出文化的特殊性之後,關於「文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被人們關聯起來的?」,這個問題將是理解文化本身最核心的部分。
Thumbnail
當我們確認了文化屬於經驗性的事物,並且是在人具有一定限度的自由意志的選擇認知下才能辦認出文化的特殊性之後,關於「文化是以什麼樣的形式被人們關聯起來的?」,這個問題將是理解文化本身最核心的部分。
Thumbnail
文化在我們意識當中產生了概念,首先是因為我們能夠理解到人類在意志層面上似乎是有「選擇」能力的,而這樣的選擇也同樣牽連到其他一群人的選擇,彼此環環相扣。然而,單單只是意識到選擇的連環效應還是無法說明文化的存在。
Thumbnail
文化在我們意識當中產生了概念,首先是因為我們能夠理解到人類在意志層面上似乎是有「選擇」能力的,而這樣的選擇也同樣牽連到其他一群人的選擇,彼此環環相扣。然而,單單只是意識到選擇的連環效應還是無法說明文化的存在。
Thumbnail
(四)語言學的轉向
Thumbnail
(四)語言學的轉向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包覆著人對外在世界當中人類表象的一切認知,人類透過文化掌握關於人類「普遍」行為的邏輯和知識,文化構成了人類個體尋找生命出口的道路,沒有文化的認知,人們便無法得知其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文化包覆著人對外在世界當中人類表象的一切認知,人類透過文化掌握關於人類「普遍」行為的邏輯和知識,文化構成了人類個體尋找生命出口的道路,沒有文化的認知,人們便無法得知其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
Thumbnail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