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一個常見於各領域的名詞,但定義過於模糊,以至於要形容甚麼是文化,覺得甚麼都是文化,可是細究起來,又充滿不確定。
文化,就是形塑你我認知的元素,從我們的穿著、言語、使用的器物、生活模式、思考邏輯到社會型態,它無處不在。
人類學家葛茲(Cliggord Geertz)把文化定義為:植基於文化學習與象徵的一些概念。把文化描寫成許多「控制機制」──計畫、秘訣、規則、步驟──所構成的組合。
所有的動物都能從經驗學習,在經由訓練後,狗也能聽從指令。但人類與眾物種不同的是,我們能憑藉「象徵」(註1)的能力學習文化,並透過濡化(註2)來吸收各種計劃、秘訣、規則跟步驟。在徹底瞭解了一套前人已樹立好的意義與象徵體系後,人們運用這套文化體系作為評判標準、定義世界觀和表達情感。
象徵能力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基礎,關於象徵能力表示甚麼,人類學家懷特提出了解釋:對一件事物或事件,產生並賦予意義;且相對應地掌握與理解這些意義。象徵就是某種口語地或非口語地事務,在一個特定的語言化文化中,用以代表某些其他事情。
我們經由觀察和被教導來學習文化,在有意識無意識間,觀察他人的行為動作和思考模式來意識自身所處的文化所認定的是非對錯。
「人類的心智同一性 the psychic unity of man」:即使存在個體差異(如情緒和智力方面),但所有人類"群體"(populations)都有同等的文化能力,人們可學會任何一種文化傳統。如同現代美國,由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後代組成,如今共同擁有一個國家文化。
我們共享文化──「共享的信念、價值、記憶和期望,連結了在同一個文化中成長的人群。」人們藉由互動、觀察、交談和傾聽來學習文化,「濡化過程藉由提供我們許共同經驗,使人們具有一致性。」這個特性有利於文化的傳播,縮小範圍來表示的話,就是看到有人吃火鍋加芋頭後,我吃火鍋也加芋頭了。
生物本能與文化──吃是生物本能,但吃甚麼、怎麼吃則由文化決定。你的早餐是吐司還是蛋餅?天氣冷時,吃薑母鴨、喝補氣的中藥嗎?文化決定了我們在面對生理需求時選擇的物品種類。
包羅萬象的文化──不只侷限在精緻文化,文化包含了許多常被視為不重要或不值得審慎研究的特徵,如通俗文化。但在人類學裡面,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一樣重要,人類學家蒐集精緻文化的資訊,也不會放過研究電視、流行音樂、運動和賭博。
文化是一體的──文化是一個有模式可循的體系,如果某個部份發生變遷,其他部分也會改變。牽一髮動全身,當女性就業率升高,晚婚、「同居」和離婚也越來越常見。
文化是工具性的──文化適應手段,發明科技來適應生存環境。我們不像動物一樣有厚厚的毛皮或油脂來抵禦寒冬,但能獵捕耐寒動物,用牠們的毛皮做成外衣防寒。當然,在現代,人工皮草是更友善環境的選擇。
生活隨處可見文化的脈絡,從觀察自己每天的飲食和使用的物品來了解自己所身處的文化吧!
註1 象徵:某個口語或非口語的事物,代表著另一件事物。
註2 濡化:文化跨越世代而被學習與傳承的過程。
參考書目:Conrad Phillip Kottak(2013)《文化人類學》徐雨村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