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全名:語言本能: 探索人類語言進化的奧秘
英文書名: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
如同這本書的書名,平克承接現代語言學之父──諾姆˙喬姆斯基 (Noam Chomsky,或譯杭士基)「語言乃人類本能」之觀點,認為語言是人類這個物種特有的本能。我當初看到這個論點時,有些不認同,直覺會認為,語言是人類文化發展下,累積的智慧結晶,但看作者在這本書逐步提出一個個的論點與證據,有種原來如此的感覺(這本書講的語言,是指口語,而不是文字)。語言和其他技藝不同,人類有一種說話的本能傾向(幼兒學語),但卻沒有一個幼兒有釀酒、烤麵包、書寫的本能傾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三個主要證據:
如果思想依賴於語言,那我們怎麼創造出新的詞彙呢?
小孩又是如何學會第一個單詞呢?
平克否定語言決定論,他認為思維並不會受限於語言,語言只是思維其中一種方式,例如「控制語言就控制思維」等科幻小說的常見設定,有些言過其實。最著名的一個段子是說,愛斯基摩人有很多種描述雪的詞彙,英文只有snow。其實,對於雪的各種說法,其他語言並沒有比較少,是看你怎麼定義"雪"的範圍;而且,只要生活中會用到,自然就會產出更多詞彙,例如印刷工人,可能會有幾十種印刷相關的詞彙。有研究指出,北美印地安部落霍皮人的語言沒有時間,故沒有時間的思維概念,但其實這只是研究樣本太少所致,霍皮語中其實有時態與時間單位,只是計時方式和我們不同(基於日出日落)。
(註:至於愛斯基摩人到底有幾種雪的詞語,從一開始的七種,流傳到後面幾十上百個,平克稱之為「愛斯基摩語大騙局(Great Eskimo Vocabulary Hoax)」,更多闢謠內容可看維基百科:愛斯基摩語中關於雪的詞語)
平克進一步指出,沒有語言也可以有思維。有位天生聾啞人士,成長過程也未接受過文字,不會說話,也不會手語,可正常生活、理財等。在研究人員協助下,他在幾分鐘內便可學會數學加法;而在被教授手語時,才突然領悟萬物皆有名字。(此案例有寫成書籍《無語之人A Man Without Word》Susan Schaller)。除了聾啞人士的特殊案例,許多研究指出嬰兒已經了解簡單的心算;而且許多藝術家、科學家都是用視覺思考,很明顯,語言不是思考的唯一基礎,平克還在書中詳細(用英語)舉例,語言不適合心智計算,仍然需要大量的背景認知,這也是一開始AI發展自然語言邏輯陷入大瓶頸的原因──直到這幾年GPT出現(書寫時代還沒有GPT的突破,所以書中有一段在寫AI對語言理解的侷限,而在GPT中已不存在這些侷限)。
語言和物種的演化一樣,會有遺傳、變異、隔離的現象,這也是導致各地、各族群語言差異的三大原因。雖然許多政府、民間組織致力於保留傳統語言,但語言的消失和創新其實是很自然的事情。現實是,大多數語言都將消失:目前全世界只有大約600種語言較多人使用,即使樂觀估計,也將有3600~5400種語言(占全世界語言的90%)將在下世紀滅絕。就如物種一樣,我們不能奢望每種語言都被保存。
語言保存與否,是個複雜的道德與現實問題。保留語言,除了族群與文化認同,學術界最在意的是多樣性,語言的多樣性有助於研究包含語言學在內的腦與認知科學、人類學、人類進化生物學。語言學家Ken Hale:「失去一種語言給世界造成的損失不僅僅是其本身的消亡,更重要的是,它損害世界的多樣性。」語言差異會影響社會統一,人類傾向於藉由種種不同來將自己分群。在台灣,政府積極在國民教育推廣台語已久,也有學者編制台語可以使用的文字,或者羅馬拼音,但民眾接受度以及成效仍有限。如果整整一代的年輕人為了各自的群體認同,甚至是為了更好的經濟條件與社會地位,都轉而投身主流語言,我們是否有權強迫他們不要這麼做?而理由僅是保留古代語言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克勞斯:
「任何一種語言都是人類集體智慧獨一無二的結晶,
它和生命一樣,神聖、無窮又神秘。」
平克的《語言本能》這本書,出版距今已經過了30年,書中有些理論在語言學家的主流觀點中,也隨著時間有些變化。例如,平克在書中提出了普遍語法的概念(不同語言的基本文法具有普遍性)。然而,後來的研究顯示,不同語言之間的差異可能比他所認為的要大,許多語言的結構和功能並不符合普遍語法的假設。而平克與喬姆斯基的語言「天生假說」,也有學者提出質疑,認為基因與「語言獲得」之間的關係沒有平克描述的那麼簡單,社會互動對語言發展中也很重要。
總的來說,語言學領域已經發展出更為綜合的觀點,考慮到天生能力和社會環境在語言獲得和演化中的相互作用。我認為,與其講「語言」是本能,不如講人類天生就具有「學習語言」的本能,會更為精確。語言,乃至於文字,是多個因素機緣巧合下的結果,因為語言,我們能成為現在的人,以前我們是單獨的個體,語言可以讓不同大腦間實現聯繫,現在我們每個大腦都是網路中一個個的節點,因為這樣,我們的知識才得以迅速累積,進而發展出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