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雜記] 點火正時量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某次無聊逛老車買賣社團時,突然看見有人在賣鈴木雜料(就是大量清倉的那種),好奇之下就點進去看看有沒有什麼特別的小物可以收來收藏,點到最後一張照片就看見這組點火正時調整用的百分規。

說實在當下根本沒有多想,甚至連能不能用、價錢多少完全不在意,第一時間就直接買下來。大概拍賣文剛發出不到五分鐘就已經一堆人在排收(有時候速度真的很重要XD)。


raw-image

每本Suzuki維修手冊上都會看見這個工具,但我從來沒有看過它的實體,I mean...既然維修手冊上有記載需要這個特殊工具,那應該要有一定程度的可取得性吧。目前自己知道除了我現在有一組外,東哥那裡也有~

raw-image

寄來的時候包裝盒還算完整,上面印著代表Suzuki周邊部件的「SGP」,意思是Suzuki Genuine Parts;下面有打上正時百分規的英文:Ignition Timing Gauge。

raw-image

內盒可以從右邊抽出來,打開後發現這組百分規的狀況比我預料的還要好,紙盒本身沒有受潮爛掉外,金屬部件也沒有氧化或生鏽,或許上點油就能作動了。

上圖中左下的錶就是百分規本體;右邊的六角柱是轉接座,可以把百分規轉接到引擎火星塞座上;上面一長一短的桿狀物是活塞推桿,概念就是活塞頂到推桿,再透過推桿帶動百分規顯示移動距離(游標卡尺的感覺)。

raw-image

組裝方式是挑選適合長度的推桿(看用的是長牙或短牙的火星塞)鎖進百分規底下的洞,接著再將六角柱轉接筒套到百分規上,將側方的螺絲轉緊卡住。完成後就如上圖般~

raw-image

如何讀取數值呢?

點火正時量規量測的是「推桿移動距離」而非活塞位置,所以是要計算相對移動量。以這個量規的錶來說,外錶盤一個刻度是0.01mm,因此長針轉一圈就是1mm;左下方的短針所指的刻度單位是1mm,也就是長針每轉一圈、短針就會移動一個刻度,這個量規最多可以測量到5mm的移動量。

所以以上圖來說,此時錶面的數值是3.24mm。注意這不是推桿移動量哦,因為一開始沒有歸零,所以只能說是「目前顯示的值」。

(印有Suzuki原廠的百分量規真的好有質感XD,信仰增!)


用正時燈調整點火正時不好嗎?

Good question, glad you asked!

我之前有寫過用正時燈和三用電錶調整點火正時的文章,這裡附上方便對照:


因為使用白金對正時是看曲軸驅動的曲軸記號有沒有和引擎case上的點火正時記號對齊,然而這個正時記號在有些車上是可以用螺絲微調校正的,通常會在引擎大拆大整要重組的時候校正,而此時的校正方式就是看活塞的位置決定精確點火時機,未來再用正時燈調整白金才會有個基準。

所以點火正時量規適用於點火記號不明原因消失、記號明顯不正確、正時燈打了但還是懷疑正時不對的狀況。


raw-image

賀!對於百分規有一點認識後,我們就來試著實踐維修手冊上寫的調整方式吧~

翻閱維修手冊,內文都有每台車點火正時的調整方式,在此就以Suzuki GT380的右缸作為範例(因為白金盤也在右邊比較方便XD);但同時注意,有些車的電盤是在左邊,拆之前要先知道什麼東西在哪裡。

手冊裡通常都會告訴使用者點火時機在活塞到達上死點前的多少距離,也就是上面手冊中「Ignition timing」所寫的B.T.D.C. 3.0mm(2.52~3.76mm),其中B.T.D.C.指的是「Before Top-Dead-Center到達上死點之前」,單位可以是活塞到上死點前的距離、也可以是曲軸到上死點前的角度(如下手冊)。

raw-image

點火時機不是一個固定值,而是有個容許範圍內可以微調,如上方手冊所示,最多可以提前到3.00+0.76mm(或是+3°),不過我這次想調到範圍內就好了,主要因為這台GT380的點火系統被大改了,能不能調在手冊範圍內還是個未知。

raw-image

鈴木GT的引擎大部分都有Ram Air System的汽缸蓋外蓋,先把它拆下來視野比較好,找到右缸的火星塞忽然發現竟然被裝了8號的火星塞,手冊是寫7號,之後再一起更換~

raw-image

把火星塞拆下來,順便把螺紋附近的油垢擦一擦。

raw-image

接著拿出點火正時量規的六角轉接座,鎖進火星塞的位置,基本上有鎖緊就好了。

raw-image

將活塞推桿鎖進百分規本體後,將百分規套進六角轉接座,利用轉接座側邊的螺絲將百分規卡緊,避免活塞推動推桿時把量規一起推出來,這樣就不準了。

raw-image

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先找到活塞上死點。可以用手壓踩發桿或是轉動白金盤的凸輪軸讓活塞慢慢頂到量規,此時量規的指針會開始移動;第一次量測時建議慢慢操作,因為如果活塞還未到達上死點,量規的短針就已經指到5mm,表示選用的推桿太長,要換成短推桿再重新測。

到達上死點時量規會顯示一個最大值,過了上死點指針就會往回轉。多試幾次就可以找到那個最大值在哪,並且把那個數值記下來。找到上死點後要不要轉動錶面歸零我覺得不是很重要,當然有會比較方便,但重點是要知道上死點在那個位置。


以上圖和影片來說,上死點位於百分量規4.21mm處,所以對照手冊的理想正時是減3.00mm,得到提前點火的位置是量規指到1.21mm(這過程中都不能再去移動錶盤,不然參考數值就沒意義了)。

raw-image

找到上死點與提前位置後,接下來就要校正點火正時。這台GT380被不知道哪任車主改成CDI點火,所以白金盤上的是三顆拾波線圈,驅動軸換成順磁性的訊號盤(有個凸點記號)。

注意驅動軸轉動方向:以GT380來說是逆時針轉(因為它透過一個齒輪與曲軸連接,所以旋轉方向與曲軸相反)。

raw-image

將傳動軸「順時針」轉到剛剛記下來的那個點火提前的活塞位置(邊轉軸心邊注意百分規的數值),要注意不能轉錯方向,不然會變成延後點火,到時就不好笑了。


這邊跳出來說明一下!

raw-image

因為這台車之前不知道被誰改了KDU CDI(不可思議吧),而CDI本身還會再提前點火,所以點火角變得很複雜。以這顆CDI來說,特定轉速到了會再自行提前15°點火。

所以上面我內文雖然寫預計調整到4.21-3.00=1.21mm的位置點火,但實際上我並沒有提前那麼多,只是為了撰寫這篇文而用理想值XD。

所以現階段我真正的點火角是這樣決定的:從手冊容許值中(24°+/-3°)取最大27°,再扣除CDI會自動提前15°,最終設定怠速時的點火角為提前12°,想必起步會沒力。

未來我會把它改回白金點火!


好!回到理想世界XD~

raw-image

假設CDI都不會點火提前,也就是都點火在訊號凸點的最後方(如上圖)。找到提前點火的位置後就要放鬆固定白金盤的三顆螺絲,將整個白金盤轉到像上圖那樣的狀態:訊號凸點準備離開拾波線圈的磁極。如此一來,理論上就可以獲得較正確的點火正時了~

對了!上圖補充一下,照片中可以看見訊號盤的後方有一片金屬上面刻著R的記號,那是原本這台車的右缸白金點火記號。在正確的點火正時下,這個記號應該對齊引擎case正下方的一條直線記號(反正就是在六點鐘方向就是了),看這偏移量可知這顆引擎在重新組裝時,內部的齒輪也都沒有對到記號,表示正時不可信。

這也是為啥我要用點火正時量規校正這台GT380的點火正時主因了!


後記:

我隔了兩天決定試一下車,但原車的油杯真的已經疽疽了,所以就拆GT185的油箱暫時擺到這台GT380上試發動。

我宣稱這車可以順利發動,但沒有錄影記錄,苦無證據QQ...

以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城市寫聲的沙龍
105會員
86內容數
生活在一座大城市裡,每天接收來自日間車水馬龍的市景、入夜時的夜生活、夜裡靜謐的巷口,日復一日地,找尋活在城市裡的獨自樂趣與必要元素。
城市寫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2/29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Thumbnail
2022/12/29
金狼這車一開始的取向和飛狼比較像是針對特定族群去開發的車種,而且金狼最早是125的版本的;而金狼150則是民國80年初才出現,根據東哥的資料,主要市場是針對公家機關用車,所以當時不是一般民眾可以買到的,撇開巨狼不說,這是野狼家族裡最早150cc級距的車。
Thumbnail
2022/10/02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Thumbnail
2022/10/02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在意那麼多,究竟一台在路上能見度極低的車,版本到底多重要。然而,對於曾經擁有過兩台雷霆125的自己來說,其一是本來就會在意自己擁有過的東西(合理!);第二則是從中能夠了解鈴木工業與石橋台隆合併之後的發展史。
Thumbnail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2022/08/23
風神100在臺灣不算是稀有的車種,甚至在民國六十多年還有一定的熱潮,但因為距離當時生產年代久遠,存活下來的相對少一點。而且保存得宜的風神可能平時不騎乘的時候是保存在室內,至少我還沒有遇過野生的SL就是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對筆者而言,這套計算工具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產物,既認為它並不正確,但在缺乏詳細資訊的情況,也僅能以此推估馬達特性。主要是因馬達產品的規格,部分廠商僅提供了功率數據,但更為直接的轉矩及轉速則不一定有;其中轉速較為容易使用轉速計獲取,但轉矩值的量測,除了要使用更為昂貴的轉矩計之外,還須將馬達拆卸為獨立個體
Thumbnail
對筆者而言,這套計算工具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產物,既認為它並不正確,但在缺乏詳細資訊的情況,也僅能以此推估馬達特性。主要是因馬達產品的規格,部分廠商僅提供了功率數據,但更為直接的轉矩及轉速則不一定有;其中轉速較為容易使用轉速計獲取,但轉矩值的量測,除了要使用更為昂貴的轉矩計之外,還須將馬達拆卸為獨立個體
Thumbnail
本文接續介紹IEEE所認可的輸入法(Input)以及直接量測法(Direct Measurement),兩種馬達量測方式。 輸入法: 馬達轉矩係經由計算馬達輸入功率後,再扣除馬達本體的損失,包括銅損、鐵損等等而得;如下列的數學計算式。其中,T為馬達轉矩,ω為馬達角速度,Pin為輸入功率、 Ptl為馬
Thumbnail
本文接續介紹IEEE所認可的輸入法(Input)以及直接量測法(Direct Measurement),兩種馬達量測方式。 輸入法: 馬達轉矩係經由計算馬達輸入功率後,再扣除馬達本體的損失,包括銅損、鐵損等等而得;如下列的數學計算式。其中,T為馬達轉矩,ω為馬達角速度,Pin為輸入功率、 Ptl為馬
Thumbnail
因為使用白金對正時是看曲軸驅動的曲軸記號有沒有和引擎case上的點火正時記號對齊,然而這個正時記號在有些車上是可以用螺絲微調校正的,通常會在引擎大拆大整要重組的時候校正,而此時的校正方式就是看活塞的位置決定精確點火時機,未來再用正時燈調整白金才會有個基準。
Thumbnail
因為使用白金對正時是看曲軸驅動的曲軸記號有沒有和引擎case上的點火正時記號對齊,然而這個正時記號在有些車上是可以用螺絲微調校正的,通常會在引擎大拆大整要重組的時候校正,而此時的校正方式就是看活塞的位置決定精確點火時機,未來再用正時燈調整白金才會有個基準。
Thumbnail
曲軸:主要是由一根會旋轉的長軸構成,在四衝程循環中,會在曲軸上加裝一飛輪,以維持曲軸上固定的角速度。在往復式活塞引擎中,將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動能轉化為旋轉動能的部件。 凸輪:一般是由凸輪、從動件和機架三個構件組成的高副機構。通常作連續等速轉動,從動件根據使用要求設計使它獲得一定規律的運動。
Thumbnail
曲軸:主要是由一根會旋轉的長軸構成,在四衝程循環中,會在曲軸上加裝一飛輪,以維持曲軸上固定的角速度。在往復式活塞引擎中,將活塞的直線往復運動動能轉化為旋轉動能的部件。 凸輪:一般是由凸輪、從動件和機架三個構件組成的高副機構。通常作連續等速轉動,從動件根據使用要求設計使它獲得一定規律的運動。
Thumbnail
缸徑:汽缸本體上用來讓活塞做運動的圓筒空間的直徑。 衝程:活塞在汽缸本體內運動時的起點與終點的距離。 排氣量:將汽缸的面積乘以衝程,即可得到汽缸排氣量;將汽缸排氣量乘以汽缸數量,即可得到引擎排氣量。 壓縮比:最大汽缸容積與最小汽缸容積的比率。
Thumbnail
缸徑:汽缸本體上用來讓活塞做運動的圓筒空間的直徑。 衝程:活塞在汽缸本體內運動時的起點與終點的距離。 排氣量:將汽缸的面積乘以衝程,即可得到汽缸排氣量;將汽缸排氣量乘以汽缸數量,即可得到引擎排氣量。 壓縮比:最大汽缸容積與最小汽缸容積的比率。
Thumbnail
引擎要能正確的運轉,所有零件都要能在最佳的協調下(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位置、做正確的事),發揮應有的性能。 正時都以曲軸旋轉角度做為基準:曲軸正時齒盤、正時皮帶與正時鏈條。
Thumbnail
引擎要能正確的運轉,所有零件都要能在最佳的協調下(正確的時間、正確的位置、做正確的事),發揮應有的性能。 正時都以曲軸旋轉角度做為基準:曲軸正時齒盤、正時皮帶與正時鏈條。
Thumbnail
雖然利用這工具來決定齒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剛加入圖表功能,我專門寫一篇來介紹好了 齒比計算機.xslx,他是一個基於EXCEL 2019的試算表檔案,如果你的版本比較舊的話,可以下載97-2003的舊版格式,但我不確定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下載連結在最底下) 打開試算表,會先看到主頁面,紅框處(橘
Thumbnail
雖然利用這工具來決定齒比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近剛加入圖表功能,我專門寫一篇來介紹好了 齒比計算機.xslx,他是一個基於EXCEL 2019的試算表檔案,如果你的版本比較舊的話,可以下載97-2003的舊版格式,但我不確定會不會出現什麼問題(下載連結在最底下) 打開試算表,會先看到主頁面,紅框處(橘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