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好像在瀏覽維基百科的年度頁面,有時候我在理解一些事情時,會習慣去看看這一年世界上其他地方發生什麼事?就像當我在理解中國朝代歷史時,也一定會看看西方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有時候會很驚訝,因為時常會看到超乎想像的事情。
題外話,這樣感受超乎想像的情況,在近現代會越來越少,或許是因為全球化的影響,導致全球越來越趨近同步,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作者是德國人,雖然他是以整個歐洲的文化圈作為資料蒐集的標準,但我覺得作者還是以德國為中心建構他的論述。
作者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發生的前一年—1913年是關鍵年,因此他蒐集藝文,甚至科技相關的軼事,想去拼湊出一個脈絡,除了短短呈現出文字,有時候會加一點現代角度的回顧,多半有點小諷刺、小幽默。
BTW,1913年的維基百科上,5月2日美國率先承認新成立的中華民國政府。
以歷史學的角度,我認為這本書裡的臆測太多了,比方說,書中提到畢卡索、女友與寵物狗出遊前,寵物狗央求畢卡索帶上牠一起的畫面,這是怎麼樣臆測出來的呢?雖然可能並不影響這本書的論述主軸,也增加了一些趣味,但在閱讀上會稍稍影響了一點可信度。
裡面提到荀白克的部分倒是蠻有趣的,書中沒說是不是他的首次作品公演,但我想也許是,本來期待聽到浪漫派曲風到觀眾,聽到了意想不到的「噪音」勃然大怒,還有人上台去搧了荀白克巴掌。
我想到,好多好多年前看了電影《幻雨追緝》,記得當時本來要看的是別的電影,看到日韓兩大頂尖演員木村拓哉與李秉憲,(當時既哈韓又哈日的我馬上放棄本來的電影改看這部)又主打導演陳英雄的暴力美學,我很好奇暴力的美學有多美,其實蠻期待的。
結果...
同行說這部電影讓他留下終生陰影,在看電影的過程中,有一個人奪門而出就沒再回來,還有人乾嘔...
雖然我不是要說荀白克的無調音樂與陳英雄的暴力美學有任何關聯,但想像如果我是1913年荀白克音樂會的觀眾,聽到跟自己本來預期相差甚鉅的音樂時,
會安靜地聽完?還是奪門而出?還是衝上去打他兩巴掌?我應該是屬於安靜地聽完,往往我的接受度超過自我想像的宏大。
書本尾聲,也是1913年的尾聲,作者引了〈一九一三年總結〉(Bilanz 1913)的一段文字:
「如果迷信之人想要聲稱十三這個數字會帶來不幸,大可援引逝去的這一年為例。在世界各地假政治知名所發生的事反映出奴性、殘暴和愚蠢。對歐洲而言,一九一三年意味著所有政治手腕的失敗,使得對戰爭的恐懼在各國都引發了經濟災難,這些災難已經帶有戰爭的味道。各國不斷增加的軍力終將導致世界大戰的災難。」
完美的預言。
********************************🌑
《意猶未盡的黃金時代——追憶二十世紀初西方文明的盛夏》(1913 - Was ich unbedingt noch erzählen wollte)
作者:弗洛里安.伊里斯 (Florian Illies)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