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受到時局動盪的影響,最近還滿想閱讀一些軍事的書籍,增進自己的軍事基本知識。
在網路上看到《火藥時代: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一書,可以說打動我的心。大概是感受到中國對國際局勢的影響日益壯大,不僅是從國際新聞上讀來的干涉野心,從媒體識讀層面也能感受到大外宣的龐大野心。除了藉由資訊操弄干涉選舉,更廣設孔子學院,宣揚中國文化。雖然各國皆有外宣的媒體和教育單位,如各大媒體皆在多國設立,CNN、BBC、紐時和德國之聲都有中文版,台灣也有德國學術交流總署。但孔子學院可以說是最具爭議的。
我個人在閱讀這一年多的新聞感受是,如今的局勢與書籍副標恰好相反,儘管西方目前仍是世界強權,但相比過去式微不少,而中國則是日益崛起。所以對本書的興趣可以算是以古鑑今,想知道當時的分流如何出現?今日的多極時代,以及德國總理Scholz所說的Zeitenwerden又是如何形成的?
這本書的作者是歐陽漢(Tonio Adam Andrade),是美國漢學家與東亞史學家。
「據說」,拿破崙曾經說過:「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
不過我對這句話挺存疑的,畢竟拿破崙未曾到過中國,怎麼能斬釘截鐵地評價中國?尤其當時歐洲在各地建立殖民地,儘管當時尚未提出社會進化論,但也不難想像歐洲人的優越感已經開始萌芽,不太可能肯定中國。
作者提及一位在明葡海戰期間被拘捕的葡萄牙商人瓦斯科.卡爾沃(Vasco Calvo),曾於獄中寫下系列書信,宣稱只要2、3000個葡萄牙人即可拿下中國,即使在1521年發生的第一次明葡海戰(又稱屯門/珠江口海戰)中,明朝獲勝,他也因此次戰事被俘虜。不難看出當時的歐洲人自視甚高,甚至罔顧現實證據。
最重要的是,唯一能「證明」這句話出自拿破崙的文獻僅有阿美士德(William Pitt Amherst)的日記,他曾經於1816年率訪華使團出使中國。
從網路上找尋相關資料,似乎也不太認同此話出自拿破崙之口。我倒覺得更可能是阿美士德自己說的,只是藉一個有名將領之口,讓這句話更有說服力。
國外研究?專家說?到底是出自誰口?你知道怎麼讓自己「很有說服力」嗎?
原來錯誤資訊來源不是現代產物!?來看看莊子是怎麼說服人的吧!
許多學者認為,火藥在中國並沒有作為兵器發展,但歐陽漢提出了不少文獻,可供證明宋元時代,火藥被運用在戰場之上。
火藥在中國宋朝的戰場多為小型的輔助武器,例如將火種綁在鳥身上的火鳥。軍事器物書籍也可見其它火藥軍器,如爆炸型的火蒺藜,還有射程武器如火炮、火箭、火銃、火槍、鐵炮、神機箭等等。
管形火器用以瞄準敵方軍士,且一直至明初都是輕便短小的武器。
至於火槍陣的發展,中國早於歐洲。歐洲也是在操練火槍之後才逐漸增加戰場上的使用頻率。至明朝初年,軍隊中配有1/10的銃手,在後來的軍事發展中也逐步提升比例。
火槍陣發展較慢的原因,是國家體制。中古歐洲並沒有中央集權,沒有常備軍、官僚和財政,因此沒有固定軍演。
在整體發展上,許多時候是勢均力敵的。某些技術確實落在西方之後。以下有一些原因。
因為科學革命,西方找到了火藥的統一配方,並且提煉出純物質。相反的,中國的配方並無統一標準,且常常摻有雜質,導致品質不穩定。
這裡也有一些地利元素。歐洲工匠無法取得純的硝石,使用硝酸鉀並且將火藥磨成顆粒。這樣同時降低火藥的反應時間,降低館內壓力升高速度,所以管壁不容易破裂,可以改造成薄壁,加速散熱,也方便填裝彈藥,讓火器更加便利。
大砲在1375年的法國問世,1377年法國利用大砲奪下歐德魯伊克碉堡後,大砲成為歐洲的重要軍備。
中國城牆又高又厚,大砲打不穿砸不爛。且城牆分成內牆與外牆,之間相隔一段距離。西方的城牆相較於中國,厚度較薄,高度遠遠不及,工法源於羅馬時代,以石灰岩將混凝,加入碎石與礫石。當巨型大砲問世之後,攻方勢如破竹,守方只有被大砲打的份。
中國的城牆以夯土為基底,可以吸收砲彈撞擊。雖然會使城牆出現孔洞,但城牆依然兼顧。
牆面也非垂直而是有傾斜角度,有利於抵禦平射飛彈。
這項假說是作者少數給予正面評價的假說之一,但作者也提出一些反駁,指出大一統時代並不等於承平。
中國真正的承平時期,只有在清中期,從乾隆開始,至道光帝在位期間發生鴉片戰爭為止,歷經約百年的時間。期間仍有不少反叛勢力,但不危及國本,因此作者仍視為「承平時期」。
明末到清初,各個勢力崛起,最有名的兩位是闖王李自成與女真人,硝煙四起,打了將近百年的抗爭。1645年清朝入關後,明朝勢力仍持續反抗,直到1684年明鄭勢力瓦解。
首先,必須得說,這本書並沒有滿足我的閱讀初衷:鑑古知今,對於今日世界局勢的討論也不多。
當然,一部分原因也可能得考量此書的出版年份,原文於2016年出版,中文版則是2017年。
本書使用大量的文獻資料佐證作者觀點以及還原時空背景,針對眾家學者不同假說,發表作者個人意見,某些假說獲得作者部分贊同,並使用各種歷史文獻推翻他所不認同的假說。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影響是,打破「西盛東衰」的固有印象。
這個問題也造就如今的種族偏見。台灣人常常覺得白種人各方面都很好,而東南亞人不如台灣人。這情況嚴重到,來台灣第五天的義大利籍朋友也和我說,台灣人對歐洲人太友善了,但對東南亞人是另一回事。
閱讀此書,讓我感受到所有的事件是天時地利人和,才會朝向某一特定方向。人並不是唯一影響歷史發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