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心理|為什麼溝通容易誤會?-「素樸實在論」

2022/03/2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翻譯年糕:你腦子有問題嗎?
在社會上我們經常會遇到談判觸礁或溝通失敗的案例,最核心的關鍵在於「我們認為其他理性的人,看事情的方式也應當跟我們一樣。當察覺另一方對議題有不同的理解,任何一方都認為對方存有偏見,下意識會以自己的這一方才是客觀的,且自己的觀點應該作為解決問題的依據。」
簡單說就是,老娘才是對的。
這是一位知名心理學家 Lee Ross 所發現的「素樸實在論」(naïve realism),當不論是在討論同一社會案件、同一工作專案、同一件感情問題,人類都會下意識先入為主對方的認知水平應該和自己一樣,再透過溝通中開始將自己的答案作為基準,衡量對方的回答是否能去對焦。常見案例就是:『我又不是你肚子裡的肥蟲?』
後續延伸出後實證主義(post-positivism),就是大家口中說的『有憑有據』,透過實際證明去校正彼此的認知,這也是我們經常在討論工作項目時可以採取的方式。

了解這有什麼意義?

第一是學會認知到每個人真的都不一樣;第二是學會用實證去幫助溝通。許多談判學的基礎都建立在「相同語言」,對同一名詞的理解程度不同會造成後面溝通誤判。最常見就是在設計對稿中,沒經驗的PM就會提出:「我想要更活潑一點,更明亮一點。」結果往往出來的設計稿,就能發現兩人對於活潑和明亮之間有著差距,輕則重工、重則會產生衝突。
我們容易溝通一失敗就會先覺得對方腦子有問題。但退一萬步去想,對方的成長歷程、知識水平、對事件的理解程度、目前所處在的位子,都會造就他們的回答會如此。但談判或溝通的屢屢失敗,不會幫助事情解答。因此唯獨成熟且有智慧的覺察、善意溝通、理性談判,才能在每一次的對焦中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3會員
6內容數
看著他們吃得很快樂,所以就忍不住想等看完電影後也去吃一口。 有時候是追求美味,但更多是沈浸在跟電影相同的故事氛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