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和解信|和解主題:標籤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三月和解信|和解主題:標籤

raw-image


每月一封和解信|三月、標籤

訂閱和解信 ✍🏻https://www.instagram.com/selfcare_freewriting/

https://l9x96e9wfq4.typeform.com/to/iccjMrQP



嗨,三月的你:

又是一次季節輪替。2022晃著晃著來到四月,春天若即若離,溫度忽冷忽熱;天氣好了又壞,雨傘收了又開。在繁忙的日出日落裡,我遺失了好多東西,除了貼在自己身上的大小標籤一個也沒少。啊,還有週期性來襲的低潮。

//

本來想寫的主題是跟「自己」和解,不過後來發現「自己」這個主題是太過龐大複雜的存在,沒有辦法一次解決。做人不能太貪心。「自己」包含了被貼在身上的標籤、自我價值感的定位、原生家庭的影響、存在焦慮等。我依然深信有一天,會終將能夠與所有自身相關的元素和解,只是需要時間,需要一步一步慢慢來。

三月再一次和好友A的對談中,他告訴我,隨著越來越開闊的眼界,讓他發現這世界上實在有太多愚蠢的人事物,很容易覺得煩躁。提到自己可能有些自傲,就是受不了那些很笨的東西;偶爾會不經意散發出認為自己高人一等的感覺。有些人會覺得他難搞、不好惹,容易厭惡周遭的愚笨事物;他在思考,這樣的個性究竟是他對周遭的接受度太低,還是因為他容易用高標準、放大檢視身旁的事物;抑或源自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寫到這,突然特別想感謝他每次都做我的誠實榜樣,「對自己誠實」的這份人生功課,我找不到比他做得更好更徹底的人了。)

沈默了一下,我跟他說:「會不會有時候我們對他人的厭惡啊,或許是來自我們想要證明自己足夠優秀。」就像我自己,也拼命地想撕掉一些被貼上的標籤;害怕自己在別人眼中,沒有成為我自己所認為最體面的樣子。然而弔詭的是,有些我想撕掉的標籤,甚至是「正面的標籤」。因為我認為那不是我,只是大家眼中的我的樣子。也許這是一種冒牌者症候群心裡的展現。

那天晚上,我反覆咀嚼與好友A的整段對話。我發現,雖然我不喜歡別人往自己身上貼標籤;自己卻常常在不知不覺中、透過下意識幫別人貼標籤(儘管不一定會說出口)。當我意識到這點之後,那些貼在自己身上的標籤,突然變得輕盈。因為發現這些標籤,不過都是彼此互相貼在對方身上的自以為;正因太容易被貼上、因此當然也可以隨心撕下,不用太較真。我們會被貼上自己不喜歡的標籤,也可能會為別人貼上他不喜歡的標籤;聽起來像個惡性循環,但我想至少至少,我們能去意識到、標籤的誕生有多麽隨意,所以當然能夠理直氣壯地撕下自己的標籤。

//

自從開始接觸諮商後,時常覺得大多數的人都值得被體諒,

因為長大路上,我們一定都被人傷害過、也傷害過別人;後來帶著傷痛然後成長,找到一些可以互相扶持的夥伴,繼續生活。

祝好

Maggie

//

如果你與剛好想寫一封信給自己,但覺得無處安放,歡迎私訊給我,安置所有不想面對的情緒、或想好好和解的事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he Maggie Shih
14會員
65內容數
每月一封和解信,獻給這個月也很努力過日子的你;讓我們一起從生活的縫隙裡,找尋與自己和解的契機。 - 如果你與剛好想寫一封信給自己,但覺得無處安放,歡迎私訊給我,安置所有不想面對的情緒、或想好好和解的事情✍🏻💛
The Maggie Shih 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都已經上了慢車,不妨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享受這個過程吧。這輛車也是自己選的啊。」四月中後,我撿起散落一地的、對人生、對未來的安全感,跟自己打勾勾。在偌大的世界、漫長的探索與建構,我想陪你慢慢走。 
Thumbnail
2025/04/29
「都已經上了慢車,不妨欣賞一下沿途的風景,享受這個過程吧。這輛車也是自己選的啊。」四月中後,我撿起散落一地的、對人生、對未來的安全感,跟自己打勾勾。在偌大的世界、漫長的探索與建構,我想陪你慢慢走。 
Thumbnail
2025/04/29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4/29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2/25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那些曾經滋養自己長大成人的能量,都能夠持續拿回,為生命進補。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2025/02/25
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那些曾經滋養自己長大成人的能量,都能夠持續拿回,為生命進補。只要我願意,不管幾歲,就出發、與那些自己覺得重要的人保持聯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好像都是這樣,有些事情放著放著蒙上灰塵就以為自己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它就不在了。 可是有天發現這些灰塵讓自己有了嚴重的過敏體質,遇到在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發炎、發癢ㄧ整天。天可見憐,天可見你愚昧、逃避的可憐。 自從開始接觸冥想後,內心潛藏的過往是越發清明。有些「景」、有些「妄」、有些「執」通通
Thumbnail
人好像都是這樣,有些事情放著放著蒙上灰塵就以為自己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它就不在了。 可是有天發現這些灰塵讓自己有了嚴重的過敏體質,遇到在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發炎、發癢ㄧ整天。天可見憐,天可見你愚昧、逃避的可憐。 自從開始接觸冥想後,內心潛藏的過往是越發清明。有些「景」、有些「妄」、有些「執」通通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两年前的3月,我写了“所谓社交”,总结嘲笑自己像個孩子一樣笨拙地開始社交生活。 去年7月,写了CH带给我的政治抑郁。 10月,写了“人为什么说谎”,来治愈自己被身邊最親近信任的关系背叛的痛苦。 11月,开始在爱的体验里 感受和表达。 所有的这些都像是一个轮回。 发现,一个循环 无论我希望它来的多快,
Thumbnail
當一個人陷入自我迷茫 . 自大傲慢的世界時 , 不用跟他說太多大道理或自己的 (第一人稱視角) 認識 , 這樣只會讓他更討厭你而已。 一個人做錯時 , 通常只會一錯到底 , 而且會死不認錯 , 不願意打臉自己說過的話 通常做錯事情或者遇到事情總是想用逃避或憤怒解決的人 , 都是因為自己對自己不夠自信
Thumbnail
當一個人陷入自我迷茫 . 自大傲慢的世界時 , 不用跟他說太多大道理或自己的 (第一人稱視角) 認識 , 這樣只會讓他更討厭你而已。 一個人做錯時 , 通常只會一錯到底 , 而且會死不認錯 , 不願意打臉自己說過的話 通常做錯事情或者遇到事情總是想用逃避或憤怒解決的人 , 都是因為自己對自己不夠自信
Thumbnail
聽完這篇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反而不是如何不自我貼標 而是更深度去思考自我貼標這件事,以及讓我開始改變與自我貼標的人的相處方式 如果你是不自信或是常幫自己貼標籤的人,希望你看完這篇可以慢慢開始嘗試改變不再幫自己貼標籤 即便你不會為自己貼標籤,你也可以更瞭解貼標籤的前因後果,更能跟不同的人相處,以及幫助
Thumbnail
聽完這篇我覺得我最大的收穫反而不是如何不自我貼標 而是更深度去思考自我貼標這件事,以及讓我開始改變與自我貼標的人的相處方式 如果你是不自信或是常幫自己貼標籤的人,希望你看完這篇可以慢慢開始嘗試改變不再幫自己貼標籤 即便你不會為自己貼標籤,你也可以更瞭解貼標籤的前因後果,更能跟不同的人相處,以及幫助
Thumbnail
  人字兩撇,簡單卻難做,不論怎麼做、如何做,都有不喜歡你的人給你批評指教。小時候的我總被教育要替別人著想,以至於著想到都忘了自己是如何的精疲力盡,對別人有愛是好事,但我卻忘了先照顧我自己。 也許我做的不夠好,但又有誰能完美? 一切都是選擇。  
Thumbnail
  人字兩撇,簡單卻難做,不論怎麼做、如何做,都有不喜歡你的人給你批評指教。小時候的我總被教育要替別人著想,以至於著想到都忘了自己是如何的精疲力盡,對別人有愛是好事,但我卻忘了先照顧我自己。 也許我做的不夠好,但又有誰能完美? 一切都是選擇。  
Thumbnail
三月和解信|和解 「會不會有時候我們對他人的厭惡啊,或許是來自我們想要證明自己足夠優秀。」 // 我們會被貼上自己不喜歡的標籤,也可能會為別人貼上他不喜歡的標籤;聽起來像個惡性循環,但我想至少至少,我們能去意識到、標籤的誕生有多麽隨意,所以當然能夠理直氣壯地撕下自己的標籤。
Thumbnail
三月和解信|和解 「會不會有時候我們對他人的厭惡啊,或許是來自我們想要證明自己足夠優秀。」 // 我們會被貼上自己不喜歡的標籤,也可能會為別人貼上他不喜歡的標籤;聽起來像個惡性循環,但我想至少至少,我們能去意識到、標籤的誕生有多麽隨意,所以當然能夠理直氣壯地撕下自己的標籤。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因為害怕自己沒有朋友,我總是忽略自己的感受以求和他人和平共處,甚至討好別人。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