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聽說過一句話「小時候我們覺得甚麼都是真,非常的較真;再長大一點,又發現原來甚麼都是假的;又到後來,我們又發現原來,世界上是有真有假,到最後,我們已經無所謂真假。」
初見自己的家庭
去到大四那年,那年有一門課程是在說家庭對整個家庭成員如何互相的影響,以及是如何被影響。那個時候的我,已經開始覺得「自己有被家庭裡的環境與教育影響了」,不同的是以前的我認同它,現在我有了自己想要的新模樣,盡管它的那一套的教育會讓我在社會成為一個君子,我也不要。
我家裡那些大一輩的人,基乎都勤奮、而且有責任感、有承擔,由其我的媽媽,我長這麼大沒聽她說過誰的壞話,如果她和我們提起某人,她提起的也是她已經做了或是發生了的事;我也基乎沒聽她抱怨、指責過誰(除了我爸外),我也很少聽到她在抱怨上天或者推卸責任,她永遠都是向前看,勇往直前,未不回頭,也不會因恐懼而止步,永遠都能看到她在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若果是沒有錢了,那就去想辦法賺錢;是沒有地方住,就去想辦找地方住;就是如果缺了甚麼那就去找、去掙取,而且每每都會讓她找到方法。我就是在這麼強的媽媽身邊長大的孩子。我從小就覺得我媽媽很帥,工作上的人雖然會怕她,但同時又會喜歡她、人很惡,但沒甚麼敵人、很敢說,但又很少得罪人、顧客都喜歡她直爽,直接性格,而且特立獨行,有原則,不在意旁人眼光,那時的她是我心目中想要成為的樣子。
因此高中時候的我,有一半是模仿她而形成的。到大學後,我明白到,我並不是我媽,成為她並不會讓我快樂。努力工作,不斷賺錢,為了生活四處奔波,沒有了自己的時間,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人生,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自由。我以前覺得我媽媽很瀟灑、很自由,但長大之後就發現她被生活所困,一點也不自由。
大學可以說是我的一個叛逆期,我開始找到我真正想要成為的模樣,我想要的是自由,但不是我媽媽這種,我其實也不想要負甚麼責任,也不想承擔甚麼,只想做一個天真活潑,任性不講理的小孩,隨心所慾的小孩,但我卻是在大學的時候才開始叛逆期,而我又比其他人晚了讀大學。那時候,我的年齡,我的處境已經不允許我叛逆了。
我想要「補償」
上了這門課後,我才知道自己現在做叫做「補償」。原因是,小時候做為小孩子的那一部份需求沒有被滿足,到長大後,開始意識到這件事後,會想辦法希望把它補償回來,大四之後的那幾年我都一直維持在這個狀態,不斷的在成長與補償之間徘徊。
但是,回到我前面所提,時間是不等人的,你的年紀該負的責任你還是要負,你要面對的問題還是要面對,已經不是到了想不想成長,想不想長大的的問題,而是一定要成長,一定要長大,除非我選擇放棄我自己的需求和慾望,要不然就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和面對挑戰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成長是其中一樣很重要的要付出的代價。
當我踏上了自我療癒的這段路開始,其實我就是踏上了一條回家之路。
很多人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會賞試很多種方法,愈往深處走就發現有挖不完的東西,挖愈深我們就會追求愈多,可能有人會激起情緒、又些人可能會像我一樣想要補償、也有人是完全變了一個樣,會有很多種不同的反應,但這些人不管怎樣走,走去那,好像都會回到自己的「家」,看見自己的「家」。
家是我們的根,如果不從根源根治,很難真的切底療癒自己,我之前都不太談我家,因為我不覺得我家有影響到我「我家很開放」、「我家很理想」、「我想成為我媽那樣」、「我很認同她」、但漸漸我就發現,其實我心裡也是有那麼一塊,我自己也不想碰觸的地方,那就是我的家。
情緒的多元性
人類的情緒是很豐沛,天生我們就擁有各種的情感,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會又會有更多不同的情緒表達來豐富我們的生活。情緒是對我們來說很重要,他對於我們的作用可以說是是一種提示,提示我們身處於現在的處境是怎樣的一種體會和態度。是開心的?還是傷心?是享受?還是討厭?而成長其中一種領悟就是漸漸明白到,對於一件事、一段關係、一個人的態度和情緒並非二元對立,非黑即白。
不是黑就是白,亦即就是不是真的就是假,世上只有真與假,對一個人、一段關係,不是喜歡就是討厭,不是討厭就是喜歡,永遠都只有這兩個選項,以當我明白到其實你對於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喜歡但亦存有討厭。很多人對於家庭其實就存有著這樣一個複雜的情緒,既愛又恨。
但我們很多時候就會在這裡卡住了,因為對我們來說一個生我們育我們的人怎能去恨!?又或者一個一直打我、虐待我的人,我怎會期待他愛我?!我怎會對她還有愛!但事實上就是有。你恨打你的人,你同心底處也愛他,也期待他愛你;對於生你育你的人,你愛他,但同時心底處也有恨他的地方。
當我們看見自己心裡有著這樣矛盾又複雜的情緒在,並同時允許它存在,這時我們會大開另一個世界的大門,會見很多新的可能性,同時療癒也就此展開。
我自己而言,一開始就是無法接受自己有恨我媽媽的部份存在「我媽媽為我們犧牲了太多,付出了太多,他負責任,給了我們安穩的生活,在衣食住行給於我們豐餘的物質生活,以我們的家庭環境來說已經是很好了,我還有甚麼不滿,這樣是很不孝。」但其實我心裡有那麼一個地方是對我媽十分之恨的,只是我不敢承認。
讓小孩做回一個小孩
如果各位有讀過類似家庭系統結構的東西,當中有提到一個家庭裡面,小孩子就應該當回一個小孩子,不要讓小孩過早的承擔大人的事情,像是父母間的感情,家庭的經濟狀況,爸媽的情緒壓力等,這些盡量不要讓小孩子過早的去接碰,更加不要加把孩子拉進父母親的生活壓力當中,這樣的話孩子原先一些需求或是感受沒有辦法被好好照顧,因為他要逼著長大。
小孩比我們想像中更愛父母,他們不願意看見父母難過,也不想看到父母親不開心,也會想幫輕父母的,當孩子看見父母這麼辛苦,甚至要去承擔父母親的情緒時候,他們會很矛盾,他們有他的性格、愛好,小孩愛打鬧,會任性,會不講理,會去踩對方的底線,這都是很正常,他們就是要好好展現他們原本的性格好好的學習社會化,學會如何平衝自己和社會間的界線。
但如果小孩心裡有別的顧忌,他心裡會多了考量,會因顧及了爸媽的需求而委屈他自己,但是他們的生理生長還不夠去控制情緒,這樣就成了一個很大的拉扯,因情緒衝動做錯事,事後又會因此自責、委屈,但又不懂處理,只能有發脾氣,暴力的激動的方式發洩,有一些連脾氣也不會發,默默的不作聲,然後大人就會給這些默默不作聲,不搗蛋,也不鬧事的孩子送上一句「你好懂事」。然後,這些被說「很懂事的孩子」往往容易在沉默中爆發。
不是他們「懂事」而是他們也不知道要怎樣面對這麼複雜的情緒,所以只好先隔離,等到有一天到了臨界點,或是生理發育的更完善的時候,再來處理,我們常常說的青春期,很多時候小孩會在心理有很大的長變並不是因青春期而來,而是小時候他們不懂發聲,到了大一點把小時孩沒有發聲補回來而已,這也是一個很重要去建立自我概念的時期。
而我了就是就常我剛剛所說的長大過來,只是我是到大學才開始心理上的「青春期」而不是初中或高中。
開始「回家」
我恨我媽,這麼多年來都沒有滿足過來情感上的需求。從他嘴裡只會聽到「錢、錢、錢」一切都是錢。冷氣開太久浪費錢,盡管你快熱死;生病看醫生也是錢,盡管你快病死;答應了我的事情不做,又是因為錢,對我承諾卻不重要;大學讀書天天被說做錯了決定,這又是因錢,一切都是圍繞「錢、錢、錢」。我很小時候我媽就把經濟壓力加在我身上,每天回來都罵我們浪費電,告訴我們物價又多高,說我們浪費,說我們不知她有多辛苦,把情緒發洩在我們身上。
這樣的被逼著長大,我不能任性,因為任性也沒有用,她只會把我丟在地上自顧自的走,你哭也沒有用,她決定的東西不會改;你有事找她打給她,第一句先罵你,而不是關心你,久而久之我就知道,我在我媽這裡是得不到關愛,得到的只有物質得不到愛,因此我也只有需要錢的時候才找她,因為對著她只有壓力,沒有愛。
我媽是不是真的沒有愛,不是的,她的愛是一份責任,她對我們的愛放在努力工作上,努力賺錢,把我們養大,但同時他也把這份責任裡的情緒發洩在我們身上,希望我們可以體會她的痛苦。
但她忘了,我們只是孩子,盡管我知道你上班很辛苦,我又能做甚麼,放棄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覺得你愛錢多過愛我們,逼著我們去關燈、關冷氣外,又能怎樣!我不是不支持環保,但不能本未倒置吧!環保前還是要先照顧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吧,不是嗎?!
我內在的恨漸漸的被我看見,因為看見了,因此我也需要開始去尋找與他們共處的方式,療癒自己的童年,是一件很不好受的事情。首先,你沒有辦法叫你的父母親改變,你只好接受他們就是如此,之後你再來改變自己的思維,進行自我療癒,得不到的愛,你也只能透過自己給自己,當然這是之後慢慢學會的事,現在就只是剛剛看見,還是在停留積存的情緒被揭露出來,發洩、爆發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