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前請學會自私:一昧的溫柔並不是好事《情緒寄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還記得上次我推薦了一本用60個實驗理性分析各種情緒帶來的影響,並且用其中的三種情緒轉變成正能量拯救世界,今天,我們來拯救自己!
Hello guys,歡迎回來NeKo嗚喵的說書時間,嗚喵!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IG,應該會被我這張照片燒到過,然後應該會在這張照片底下看到抽獎資訊( 您看看是不是該加一下IG和粉絲團了呢 ),對!《情緒寄生》是一本從封面開始就徹徹底底打動我的自我成長類型書籍,換句話說就是心靈雞湯,和艾爾文這本新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等等等等,我知道你聽到雞湯就想轉台,但給我一個機會,這本真的不一樣,因為這本雞湯書是用作者的眼淚熬出來的。在開始講這本書之前,我先坦承我最近被情緒寄生的很嚴重,經前症候群+憂鬱,讓我變得非常情緒化,暴躁,暴飲暴食,我甚至刪掉好多我有點後悔刪掉的東西,像是通訊錄或者好友名單之類的,真的是hen嚴重。
等到我平靜下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我不曉得你們會不會這樣,跟朋友吵架吵得不可開交,然後不知道怎麼和解,
於是就再也沒和解了?
恩...至少我目前還沒順利地跟任何人和解過,我是個吵架只會用冷戰解決的人,所以諸方youtuber好友們請不要跟我吵架,巴托。別說朋友,跟家人或者跟情人,我不知道該怎麼道歉,所以我只好,

一直道歉

這聽起來很弔詭,
有時候其實不是對方不原諒自己,而是自己不放過自己
心中有個怒氣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就往最親密的人身上丟過去,然後我看了這本書才發現我們從小在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對象都是來自於父母親,而父母親又是來自於他們的父母親,也就是,情緒它雖然與生俱來,但它的茁壯卻是世襲傳承。有點像天賦樹,每個人該有的東西都有,只是我學的技能跟你學的技能不一樣,哀...宅宅就是只會用遊戲比喻。
我必須說單親的孩子雖然很堅強,但從小在混亂中長大對我的影響其實不小,尤其我爸媽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類型的人,當初湊他們在一起的那個人應該要下地獄,而且他還建議我媽把我丟掉,所以從小我看到那個長輩都這樣笑(皮笑肉不笑)。
我很情緒化也非常愛抱怨,但我都是私底下發洩,關係跟我越好,越是容易聽到我的崩潰,直到我的情緒滿到像搖過的汽水瓶一樣,在也關不住之後,就是你們之前在我IG動態上看到的各種瓊瑤式離騷發言,下次又看到就知道我MC快來了~不用問我怎麼了。
然而這種壓抑情緒的方式壓根就跟我娘一模一樣,我們都是吃虧不敢吭聲,抱怨都私下自己來,想想我的阿姨們幾乎都是愛做又愛念,然後再想想我外婆,一個女人拉大五個小孩,辛苦了一輩子,也把這些辛苦都掛在嘴上一輩子,這無關乎對錯,只是要闡明
情緒是一種會世襲的產物
而且這種東西會影響個性、思考、行為,乃至於整個人生規劃,

您說情緒是不是該好好重視呢?

可是有情緒的時候該怎麼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PM打電話來問我,為什麼world檔裡面的jpg不能直接複製出來用,我又不能對著電話透露出太明顯的怒氣,這時候除了深呼吸還能怎麼辦?很可惜,這本書沒教你怎麼應付生命中的那些需要重度關懷的朋友們,但許皓宜寫出了
如何原諒自己
如何放下過去的遺憾
如何面對從父母那裏承襲下的傷痛
如何用34則小故事和心理學
解釋現在面臨的狀況。
這些故事有的來自於她諮詢的人、有的來自於她身邊的人、更多是來自於她自己本身的故事,感受得出來一字一句都是血淚交織,至少,我看了其中幾篇頗有感觸。
裡面有一句話很深
「不論有多麼艱難,我們終究得承認,每個人一生真正承擔得起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這句話只是在某一頁插圖上方的小字,並且放在融合效應這一篇的結尾,所謂融合效應就是:
「對所愛之人的喜怒哀樂過於感同身受所產生的焦慮感,因而想要為對方多做些什麼」
乍看之下沒有什麼不好,這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存在在情侶、朋友、親子之間可以說幾乎是無所不在,拿《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小說裡其中一段,有一個女孩就故意不學習假裝自己什麼都學不會,因為這樣獨守空閨的媽媽才有重心,能夠找家教好好的照顧她,彼此互相需要,卻不是正常健康的方式在索求慾望,這就叫做融合效應。
在情侶之間有可能變成我只需要你的金錢,而你只需要我的溫柔和體溫等等,但換句話說,我們也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替自己著想,看到這個章節我冷汗直冒,多年來我以為我的溫柔體貼通通都只是一種未分化的心智狀態,在人與我、本能與本能之間沒有清楚的界限,所以,我異常需要依賴某些人,當我體會到其實大家都不需要我的時候

(醒醒吧,沒有一個人少了另一個人是不能活的)

我就像離了水的魚一樣窒息發瘋。
我以為我是為了你好,其實我只是為了自己好,長成大人的第一步:學會自私。我不蓋你們看完這章節,我失眠兩個晚上,找時間真的建議可以翻翻看。
其他還有分離效應啦、眼盲效應啦...我覺得我好像任督二脈被打通,一邊看書一邊回想著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完全茅塞頓開、身心舒暢同時匱乏。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強推這本書的理由,你看這封面,你看這附贈的明信片,然後每一大篇還會整理出八個重點,懶人包都幫你準備好了,到底還有什麼不看書的理由?34篇小故事,每一篇都兩三頁搞定,白話文,連猴子都看得懂,卻又字字句句打臉打得很腫,睡前看個兩三節,臉腫腫的睡剛好,恩...如果沒有看完失眠的話啦。
感謝那天我在粉絲團許願,剛好被路過的小編看到一秒贈書予我,而且還多送了兩本給我的粉絲們,已經順利的在IG和FB送出了,還沒追蹤我IG和粉絲團的你,是不是該順手點一下了呢?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記得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幫我按個喜歡以及分享,別忘記開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其他很用心剪的廢片喔!
那麼,我們就下個星期二,同一時間晚上八點,說書時間再見,大家掰掰。
結果我後來聽許皓宜老師的直播,發現她跟《壞掉的大人》的陳老師是朋友啊,果然作者之間都互相認識耶,啊!就跟youtuber圈一樣嘛?對吧!酷斃啦!
📚書籍資訊📚
只有當你也在意我時,你才會被我的情緒寄生。超越「情緒陰影」──接住情緒,就接住了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4會員
76內容數
NeKo嗚喵,youtube上的說書人 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 覺得文字很有趣,書評不應該硬梆梆 善用活潑肢體和誇張的口氣 拉近不愛閱讀的人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不暴雷的引發閱讀興趣,就是我的超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eKo嗚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賈伯斯一生風風光光,創立MAC,做出了很多看似瘋狂但正確的決定,一度瀕死的蘋果公司,到他的手裡有了重大改革,那你知道,現在你愛用的IOS系統其實是一個世紀變態大渣男的作品嗎?
年輕人遵循社會既定規則與父母教育方爭過日子,早已失去自己選擇與決定感覺,置身單一化體制,不再懂得在乎自己獨有的個性,只顧著埋首苦讀,最終罹患某種形式的「選擇障礙」。
面對愛情,常有人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而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種類型的人 專門利用愛情沖昏頭的特性 完成自己...等等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麼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大概是覺得撕裂一個人的心很好玩吧?
無論什麼事,只要不斷重複好幾次就換變得毫無意義 最後所有的意義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透徹地 永遠、永遠、永遠、永、遠 ㄩㄥˇ、ㄩㄢˇ
如果你現在非常非常低潮 很慌亂、無助 也許接下來的內容對你能有點幫助 至少,我覺得很受用
我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來談談憂鬱症了 以下是一個簡單測試憂鬱的適量表 1. 比以前更容易失去耐心 2. 比平常更容易煩躁 … 17. 覺得自己很差勁 18. 無法集中注意力 19. 對自己很失望 20. 想要消失不見
賈伯斯一生風風光光,創立MAC,做出了很多看似瘋狂但正確的決定,一度瀕死的蘋果公司,到他的手裡有了重大改革,那你知道,現在你愛用的IOS系統其實是一個世紀變態大渣男的作品嗎?
年輕人遵循社會既定規則與父母教育方爭過日子,早已失去自己選擇與決定感覺,置身單一化體制,不再懂得在乎自己獨有的個性,只顧著埋首苦讀,最終罹患某種形式的「選擇障礙」。
面對愛情,常有人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而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一種類型的人 專門利用愛情沖昏頭的特性 完成自己...等等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麼做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大概是覺得撕裂一個人的心很好玩吧?
無論什麼事,只要不斷重複好幾次就換變得毫無意義 最後所有的意義都會消失的無影無蹤,透徹地 永遠、永遠、永遠、永、遠 ㄩㄥˇ、ㄩㄢˇ
如果你現在非常非常低潮 很慌亂、無助 也許接下來的內容對你能有點幫助 至少,我覺得很受用
我覺得差不多是時候來談談憂鬱症了 以下是一個簡單測試憂鬱的適量表 1. 比以前更容易失去耐心 2. 比平常更容易煩躁 … 17. 覺得自己很差勁 18. 無法集中注意力 19. 對自己很失望 20. 想要消失不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一位個案在阿卡西紀錄中解讀過程中的經歷。反映出因繼母的管教影響,導致自信心缺乏與家庭關係的困擾。專家引導個案釋放情緒、建立自我優點意識,並學會自我安撫。此篇文章探討如何從創傷中重新自我認識,尋找幸福的過程。最後,個案也針對情感關係中的溝通障礙進行了深度分析與解決,適合有相似背景的人士參考。
爸爸的易怒性格讓我從小學會了迎合與避免衝突,以維持家庭和平。這種模式影響了我在家庭和職場中的行為,讓我常常順從他人,這導致不只是犧牲自己,甚至可能會犧牲到他人。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建議先閱讀上一篇文章,我的愛情為什麼不像童話故事?—介紹《親密恐懼》 1.辨別親密恐懼 2.療癒自己
Thumbnail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有關原生家庭對人的情緒勒索以及個人成長的故事,藉此讓大家意識到這樣的問題並尋求專業協助解決,同時也希望大家從童年的陰影走出來,找到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每個人一定都是值得好好被愛的。
Thumbnail
聽到「情緒化」一詞,相信多數人都會認為是偏向負面的形容詞,而我們不僅對於情緒化的人避而遠之,也極力克制自己成為一個情緒化的人,深怕因為這項特質而影響人際關係,進而讓自己陷入孤立的狀態。 然而,對於養育小孩的父母而言,肯定都經歷過孩子情緒激烈起伏的時期,也深深為此感到惱怒及煩心不已,但《情緒
Thumbnail
每個人在回溯原生家庭時,都能從中爬梳出負面的影響。本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覺察與療癒,打破慣性的迴圈,活出更好版本的自己。作者以自身經驗分享了對選擇性緘默症的體驗,並提出了辨認情緒以及面對憤怒的方式。同時,呼籲讀者成為自己的父母,覺察與療癒自己,讓悲劇在自己身上劃下句點,成為一個真正自由的靈魂。
Thumbnail
慕姿老師說在親子、伴侶關係中,因為情緒界限不清造成的各種無意識情緒勒索;菊仙老師說別擔心!孩子生氣,不是因為不愛你,該管就要管。這些我都知道,但我仍會因為擔心衝突減損了親子與伴侶關係的存款額度,導至關係失衡。該怎麼辦呢?我怎麼慢慢從惡性循環解套呢?請聽我細細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