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前請學會自私:一昧的溫柔並不是好事《情緒寄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還記得上次我推薦了一本用60個實驗理性分析各種情緒帶來的影響,並且用其中的三種情緒轉變成正能量拯救世界,今天,我們來拯救自己!

Hello guys,歡迎回來NeKo嗚喵的說書時間,嗚喵!

如果你有追蹤我的IG,應該會被我這張照片燒到過,然後應該會在這張照片底下看到抽獎資訊( 您看看是不是該加一下IG和粉絲團了呢 ),對!《情緒寄生》是一本從封面開始就徹徹底底打動我的自我成長類型書籍,換句話說就是心靈雞湯,和艾爾文這本新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等等等等,我知道你聽到雞湯就想轉台,但給我一個機會,這本真的不一樣,因為這本雞湯書是用作者的眼淚熬出來的。在開始講這本書之前,我先坦承我最近被情緒寄生的很嚴重,經前症候群+憂鬱,讓我變得非常情緒化,暴躁,暴飲暴食,我甚至刪掉好多我有點後悔刪掉的東西,像是通訊錄或者好友名單之類的,真的是hen嚴重。

等到我平靜下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我不曉得你們會不會這樣,跟朋友吵架吵得不可開交,然後不知道怎麼和解,

於是就再也沒和解了?

恩...至少我目前還沒順利地跟任何人和解過,我是個吵架只會用冷戰解決的人,所以諸方youtuber好友們請不要跟我吵架,巴托。別說朋友,跟家人或者跟情人,我不知道該怎麼道歉,所以我只好,

一直道歉

這聽起來很弔詭,

有時候其實不是對方不原諒自己,而是自己不放過自己

心中有個怒氣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就往最親密的人身上丟過去,然後我看了這本書才發現我們從小在學習面對自己的情緒,對象都是來自於父母親,而父母親又是來自於他們的父母親,也就是,情緒它雖然與生俱來,但它的茁壯卻是世襲傳承。有點像天賦樹,每個人該有的東西都有,只是我學的技能跟你學的技能不一樣,哀...宅宅就是只會用遊戲比喻。

我必須說單親的孩子雖然很堅強,但從小在混亂中長大對我的影響其實不小,尤其我爸媽是兩種完全截然不同類型的人,當初湊他們在一起的那個人應該要下地獄,而且他還建議我媽把我丟掉,所以從小我看到那個長輩都這樣笑(皮笑肉不笑)。

我很情緒化也非常愛抱怨,但我都是私底下發洩,關係跟我越好,越是容易聽到我的崩潰,直到我的情緒滿到像搖過的汽水瓶一樣,在也關不住之後,就是你們之前在我IG動態上看到的各種瓊瑤式離騷發言,下次又看到就知道我MC快來了~不用問我怎麼了。

然而這種壓抑情緒的方式壓根就跟我娘一模一樣,我們都是吃虧不敢吭聲,抱怨都私下自己來,想想我的阿姨們幾乎都是愛做又愛念,然後再想想我外婆,一個女人拉大五個小孩,辛苦了一輩子,也把這些辛苦都掛在嘴上一輩子,這無關乎對錯,只是要闡明

情緒是一種會世襲的產物

而且這種東西會影響個性、思考、行為,乃至於整個人生規劃,

您說情緒是不是該好好重視呢?

可是有情緒的時候該怎麼辦?人非聖賢,孰能無過,PM打電話來問我,為什麼world檔裡面的jpg不能直接複製出來用,我又不能對著電話透露出太明顯的怒氣,這時候除了深呼吸還能怎麼辦?很可惜,這本書沒教你怎麼應付生命中的那些需要重度關懷的朋友們,但許皓宜寫出了

如何原諒自己
如何放下過去的遺憾
如何面對從父母那裏承襲下的傷痛
如何用34則小故事和心理學

解釋現在面臨的狀況。

這些故事有的來自於她諮詢的人、有的來自於她身邊的人、更多是來自於她自己本身的故事,感受得出來一字一句都是血淚交織,至少,我看了其中幾篇頗有感觸。

裡面有一句話很深

「不論有多麼艱難,我們終究得承認,每個人一生真正承擔得起的,只有自己的人生」

這句話只是在某一頁插圖上方的小字,並且放在融合效應這一篇的結尾,所謂融合效應就是:

「對所愛之人的喜怒哀樂過於感同身受所產生的焦慮感,因而想要為對方多做些什麼」

乍看之下沒有什麼不好,這種互相依賴的關係存在在情侶、朋友、親子之間可以說幾乎是無所不在,拿《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小說裡其中一段,有一個女孩就故意不學習假裝自己什麼都學不會,因為這樣獨守空閨的媽媽才有重心,能夠找家教好好的照顧她,彼此互相需要,卻不是正常健康的方式在索求慾望,這就叫做融合效應。

在情侶之間有可能變成我只需要你的金錢,而你只需要我的溫柔和體溫等等,但換句話說,我們也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替自己著想,看到這個章節我冷汗直冒,多年來我以為我的溫柔體貼通通都只是一種未分化的心智狀態,在人與我、本能與本能之間沒有清楚的界限,所以,我異常需要依賴某些人,當我體會到其實大家都不需要我的時候

(醒醒吧,沒有一個人少了另一個人是不能活的)

我就像離了水的魚一樣窒息發瘋。

我以為我是為了你好,其實我只是為了自己好,長成大人的第一步:學會自私。我不蓋你們看完這章節,我失眠兩個晚上,找時間真的建議可以翻翻看。

其他還有分離效應啦、眼盲效應啦...我覺得我好像任督二脈被打通,一邊看書一邊回想著過去發生的點點滴滴,完全茅塞頓開、身心舒暢同時匱乏。

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強推這本書的理由,你看這封面,你看這附贈的明信片,然後每一大篇還會整理出八個重點,懶人包都幫你準備好了,到底還有什麼不看書的理由?34篇小故事,每一篇都兩三頁搞定,白話文,連猴子都看得懂,卻又字字句句打臉打得很腫,睡前看個兩三節,臉腫腫的睡剛好,恩...如果沒有看完失眠的話啦。

感謝那天我在粉絲團許願,剛好被路過的小編看到一秒贈書予我,而且還多送了兩本給我的粉絲們,已經順利的在IG和FB送出了,還沒追蹤我IG和粉絲團的你,是不是該順手點一下了呢?如果你喜歡我的影片,請記得用訂閱代替掌聲,或者幫我按個喜歡以及分享,別忘記開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其他很用心剪的廢片喔!

那麼,我們就下個星期二,同一時間晚上八點,說書時間再見,大家掰掰。

結果我後來聽許皓宜老師的直播,發現她跟《壞掉的大人》的陳老師是朋友啊,果然作者之間都互相認識耶,啊!就跟youtuber圈一樣嘛?對吧!酷斃啦!

📚書籍資訊📚
只有當你也在意我時,你才會被我的情緒寄生。超越「情緒陰影」──接住情緒,就接住了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eKo嗚喵的沙龍
75會員
76內容數
NeKo嗚喵,youtube上的說書人 喜歡看書,喜歡聽故事 覺得文字很有趣,書評不應該硬梆梆 善用活潑肢體和誇張的口氣 拉近不愛閱讀的人與文字之間的距離 不暴雷的引發閱讀興趣,就是我的超能力
NeKo嗚喵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5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2024/03/25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本名為《逆習慣》的好書,講解了習慣對人生的影響,並分享了故事和心得。內容廣泛涉及習慣的形成、影響、以及改變習慣的方法,讀者可以從中汲取改變自己習慣的啟示。
Thumbnail
2020/01/18
在上次佛系世代的影片中,很多人對於「不要再說加油」這件事情很有感觸,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那我到底要怎麼安慰情緒低落的人啊?!我真的不知道要拿他怎麼辦啊,難道我就看著我女朋友哭嗎?嘖嘖嘖,只好讓我這個嘴砲系畢業的霸主來說說,面對敏感moment,我們能採取的行動了。
Thumbnail
2020/01/18
在上次佛系世代的影片中,很多人對於「不要再說加油」這件事情很有感觸,但也有不少人提出疑問,那我到底要怎麼安慰情緒低落的人啊?!我真的不知道要拿他怎麼辦啊,難道我就看著我女朋友哭嗎?嘖嘖嘖,只好讓我這個嘴砲系畢業的霸主來說說,面對敏感moment,我們能採取的行動了。
Thumbnail
2020/01/18
在影片開始前,請大家先看看這個畫面:請問你看到了什麼呢?把你的答案記住,讓我緩緩道來這個符號有什麼意義吧,記得要看到最後揭曉答案喔!
Thumbnail
2020/01/18
在影片開始前,請大家先看看這個畫面:請問你看到了什麼呢?把你的答案記住,讓我緩緩道來這個符號有什麼意義吧,記得要看到最後揭曉答案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的少女心母親和奇怪家庭│#5 【冷暴力】 前面幾篇分享的文章,分別以不同的小主題來描述我的母親和其原生家庭,並非單純想分享成長背景。真正想表達的,是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下,究竟如何深遠影響一個人。好的和壞的影響都有。
Thumbnail
接續上篇:我的少女心母親和奇怪家庭│#5 【冷暴力】 前面幾篇分享的文章,分別以不同的小主題來描述我的母親和其原生家庭,並非單純想分享成長背景。真正想表達的,是在那樣的成長背景下,究竟如何深遠影響一個人。好的和壞的影響都有。
Thumbnail
長期用情緒來控制他人的,其實內在非常需要被愛被在乎。
Thumbnail
長期用情緒來控制他人的,其實內在非常需要被愛被在乎。
Thumbnail
比起了解人性、了解心理學,我認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靈雞湯。
Thumbnail
比起了解人性、了解心理學,我認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靈雞湯。
Thumbnail
這篇應該算是《母愛的牽絆》這本書的心得,不過這本書比標題更遠與廣。我這一年多持續的處理自己的創傷問題,前幾天被推薦這本書後一天內斷斷續續地看完,夾帶著兩千字的傷痛回憶與兩公升的眼淚。
Thumbnail
這篇應該算是《母愛的牽絆》這本書的心得,不過這本書比標題更遠與廣。我這一年多持續的處理自己的創傷問題,前幾天被推薦這本書後一天內斷斷續續地看完,夾帶著兩千字的傷痛回憶與兩公升的眼淚。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
Thumbnail
今天想要來講一下,有關於情緒這件事。 前些年收了幾位學生,有好幾個基本上都是所謂的瘋子媽媽。 清一色情緒起伏大不用說,講沒兩句突然噴淚,不然就是靈媒體質、有的夫妻不和、幾乎天天爭吵,有的焦慮、憂鬱、過動、恐慌、壓抑、也有性生活不協調的。 我看起來這幾個媽媽的問題方向都挺一致,其中有幾位明顯的都指向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和理智是不相統屬的2國,理智無法「處理」情緒喔!情緒沒有不好,它在提醒我們有事情做/想錯了。當我們有情緒時,不要急著逃避、壓抑或轉移注意力,雖然暫時不見了,但不是真的不見,只是被壓下去了,將來要再挖出來處理,要耗費更多的心力,而且會在某個情境時,爆裂出來。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Thumbnail
情緒,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不管你是誰,都無法逃避。一個人對情緒的反應,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人生。 道理懂了,那如何做到不做情緒的奴隸,掌控自己的情緒呢?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時空凍結效應: 當情緒形成一種負面平衡時,我們會傾向認為外在造成負面的人事物不會改變,以免自己因為期待事情好轉而再度失望。
Thumbnail
時空凍結效應: 當情緒形成一種負面平衡時,我們會傾向認為外在造成負面的人事物不會改變,以免自己因為期待事情好轉而再度失望。
Thumbnail
還記得上次我推薦了一本用60個實驗理性分析各種情緒帶來的影響,並且用其中的三種情緒轉變成正能量拯救世界,今天,我們來拯救自己!
Thumbnail
還記得上次我推薦了一本用60個實驗理性分析各種情緒帶來的影響,並且用其中的三種情緒轉變成正能量拯救世界,今天,我們來拯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