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我對事情抱著非黑即白的肯定態度,彷彿很清楚自己是誰,以及想追尋的人事物。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地看見了灰色地帶與學會了事緩則圓。現在回頭看發現,這種年輕時的肯定態度,原來並非僅限於年紀。
剛開始學習與練習極簡生活,我很肯定地追求「減少數量」,著迷於各種方法,如每天斷捨離一物、
30天極簡挑戰……。也喜歡看 Youtube 影片的標題是「只有 XX 件衣服」之類的吸睛標題。
然而,我卻無法忽視一種慢慢累積的不舒服。「只有多少件物品」這個議題,真的是我想要投注心力與追求的嗎?
少物很好,但這個數量的少,是不是也落入了某種陷阱?
世人追求愈多與好,反向追求愈少愈好,不也是一種追求?
我有沒有可能為了追求數量得少,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內在方向感?
你有選擇
我想說的並非是數量不重要,回到一開始說的灰色地帶,我想說的是──減少數量重要,卻也不重要。
如果覺得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滿意,也喜歡擁有很多物品的人,減少物品的數量就不重要。少物生活是很多生活方式的其中之一,是否要選擇它完全看個人(或家人之間的意願與協調)。
大家說得好,不見得對你來說就好。願你記得永遠有選擇。
若選擇少物生活
如果想要選擇極簡/少物生活,總是要從什麼地方開始。此時,數量便是很好下手的地方。在許多相關書籍與紀錄片中,整理師請案主把所有的衣物集中到床上,幾乎每個人都會被嚇到──原來我擁有這麼多衣服。
才發現,有意識地清楚自己周遭圍繞了多少物品,原來也是如此困難的事。整理完才會發現家中有 5 把剪刀、10 卷膠帶、20雙襪子、200件衣服。
思考一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完)這些物品。
每天穿一雙襪子,可以穿 20 天,但仔細看看,可能總是只穿其中的 3-5 雙。會重複想穿這些襪子,一定有什麼原因。可能是材質或是剪裁很舒服,可能是顏色或樣式,可能是厚薄度。
這就是了解自己最好的途徑與時機。了解自己喜歡怎樣「特定」的襪子。
了解自己
聽起來可能會很瑣碎,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襪子有什麼重要呢?
從最務實的層面來看,接下來你就不會買錯襪子了,而你確定不喜歡的襪子,也許也不會選擇繼續堆積在衣櫃深處。如果還是全新的,可以問問家人朋友有沒有需要。
你可以每天都穿自己喜歡的襪子出門,不會流腳汗悶得臭臭的,感到舒適,需要脫鞋的時候能有自信。
往精神層面的光譜移動,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襪子、衣物、桌椅、空間等等實體物質的人,是不是也有比較高的機率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伴侶、職業、人生呢?
這就是《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說的:
從冰山「看的見」的部分開始整理,漸漸地會進入「看不見」的部分。
練習斷捨離的一路上,我的確感到這樣從具體到無形的進程。
從冰山「看的見」的部分開始整理,漸漸地會進入「看不見」的部分。
數量作為路標
數量可以做為清晰的指標,像是路標一樣讓我知道自己大約在什麼地方不至於迷失方向。從一開始的超過百件衣物(四季衣物),漸漸地到 80 件,然後到現在的 60 件。
我很喜歡一本極簡的書,作者在書中盤點了四季所有衣物共 75 件。以前的我覺得「好少啊!好厲害」。當我無意間再次讀了那本書,才驚覺自己的衣物已經少於作者。
當下有種成就感,像是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你做得很好呢!」
成就感的來源並不完全來自於數量,而是我感受到了從過去到現在的改變與進步。
預告
今天先聊到這邊,下一篇再來聊聊,有沒有可能落入了追求數量的陷阱?什麼狀態代表斷捨離過頭了呢?有沒有可能為了追求數量得少,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內在方向感?
更新頻率:每周1-2篇,預計總共更新至少48篇文章。此專題已累計60篇文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贊助、分享,感謝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