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主義者只有 XX 件衣服,是不是假議題?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年輕的我對事情抱著非黑即白的肯定態度,彷彿很清楚自己是誰,以及想追尋的人事物。隨著年紀增長,漸漸地看見了灰色地帶與學會了事緩則圓。現在回頭看發現,這種年輕時的肯定態度,原來並非僅限於年紀。
剛開始學習與練習極簡生活,我很肯定地追求「減少數量」,著迷於各種方法,如每天斷捨離一物、30天極簡挑戰……。也喜歡看 Youtube 影片的標題是「只有 XX 件衣服」之類的吸睛標題。
然而,我卻無法忽視一種慢慢累積的不舒服。「只有多少件物品」這個議題,真的是我想要投注心力與追求的嗎?
少物很好,但這個數量的少,是不是也落入了某種陷阱?
世人追求愈多與好,反向追求愈少愈好,不也是一種追求?
我有沒有可能為了追求數量得少,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內在方向感?

你有選擇

我想說的並非是數量不重要,回到一開始說的灰色地帶,我想說的是──減少數量重要,卻也不重要
如果覺得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滿意,也喜歡擁有很多物品的人,減少物品的數量就不重要。少物生活是很多生活方式的其中之一,是否要選擇它完全看個人(或家人之間的意願與協調)。
大家說得好,不見得對你來說就好。願你記得永遠有選擇。

若選擇少物生活

如果想要選擇極簡/少物生活,總是要從什麼地方開始。此時,數量便是很好下手的地方。在許多相關書籍與紀錄片中,整理師請案主把所有的衣物集中到床上,幾乎每個人都會被嚇到──原來我擁有這麼多衣服。
才發現,有意識地清楚自己周遭圍繞了多少物品,原來也是如此困難的事。整理完才會發現家中有 5 把剪刀、10 卷膠帶、20雙襪子、200件衣服。
思考一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用(完)這些物品
每天穿一雙襪子,可以穿 20 天,但仔細看看,可能總是只穿其中的 3-5 雙。會重複想穿這些襪子,一定有什麼原因。可能是材質或是剪裁很舒服,可能是顏色或樣式,可能是厚薄度。
這就是了解自己最好的途徑與時機。了解自己喜歡怎樣「特定」的襪子。

了解自己

聽起來可能會很瑣碎,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襪子有什麼重要呢?
最務實的層面來看,接下來你就不會買錯襪子了,而你確定不喜歡的襪子,也許也不會選擇繼續堆積在衣櫃深處。如果還是全新的,可以問問家人朋友有沒有需要。
你可以每天都穿自己喜歡的襪子出門,不會流腳汗悶得臭臭的,感到舒適,需要脫鞋的時候能有自信。
精神層面的光譜移動,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襪子、衣物、桌椅、空間等等實體物質的人,是不是也有比較高的機率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樣的伴侶、職業、人生呢?
這就是《斷捨離》作者山下英子說的:
從冰山「看的見」的部分開始整理,漸漸地會進入「看不見」的部分。
練習斷捨離的一路上,我的確感到這樣從具體到無形的進程。

從冰山「看的見」的部分開始整理,漸漸地會進入「看不見」的部分。

數量作為路標

數量可以做為清晰的指標,像是路標一樣讓我知道自己大約在什麼地方不至於迷失方向。從一開始的超過百件衣物(四季衣物),漸漸地到 80 件,然後到現在的 60 件。
我很喜歡一本極簡的書,作者在書中盤點了四季所有衣物共 75 件。以前的我覺得「好少啊!好厲害」。當我無意間再次讀了那本書,才驚覺自己的衣物已經少於作者。
當下有種成就感,像是拍拍自己的肩膀,對自己說:「你做得很好呢!」
成就感的來源並不完全來自於數量,而是我感受到了從過去到現在的改變與進步。

預告

今天先聊到這邊,下一篇再來聊聊,有沒有可能落入了追求數量的陷阱?什麼狀態代表斷捨離過頭了呢?有沒有可能為了追求數量得少,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內在方向感

方格子專題「極簡理想生活」開放訂閱

更新頻率:每周1-2篇,預計總共更新至少48篇文章。此專題已累計60篇文章。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贊助、分享,感謝你的支持!
13.0K會員
904內容數
無法自我介紹的人🌿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秘密頻道《安納》 🌿 YouTube |Days of Joanna 喬安納 🌿《換日線》雜誌|拉拉手環遊世界專欄 🌿方格子|喬安納:2023 年起,記錄覺醒旅程「無人記得的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喬安納的房間 的其他內容
我想講的不是單純的丟東西而已,不是因為丟了一堆東西所以重生,而是在整個過程中,重新思考「我要的是什麼」,甚至於思考「我是誰」。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形?有時對家中的某個角落或房間不甚滿意,可能是堆置了雜物,或者鮮少使用。可能在其中生活久了,或者也沒有想太多,某個櫃子或抽屜總是堆放著一些很少取用的物品,簡直像是結界一樣,每個人都無視。
玄關是一個家進門後的第一印象。 若是玄關明亮、乾淨,或進而有質感,會讓自己或訪客第一眼就留下舒適的印象。 於是,我選擇第一天搬進來就先設置這區。 這次大整理預計從外而內,玄關→客廳→餐廳→廚房→自己房間→說書人房間。
不知道你家裡有沒有這樣的東西? 曾經想學、想鑽研、想讀,卻一直沒有開始,心裡逐漸累積壓力,覺得自己沒有行動力、沒有意志力,或者「浪費錢」。本來好像是開心有趣的事情,轉為酸澀。 重生的物品 你也許會想,是不是類似上述的、塵封已久的物品就得要放棄呢? 想一想 FB| 拉拉手。環遊世界
喬安納的「極簡理想生活:斷捨離練習」方格子專題,目前已有 60 篇文章。未來會分享 ✅如何進行整理的邏輯與思考 ✅整理過程(Before & After) ✅斷捨離練習 ✅從一個不擅整理的人如何進化的心路歷程 以及 ✅文章後提出一些整理的實做練習以供參考
這是《極簡主義》(Minimalism)紀錄片中介紹的主角Joshua和Ryan所提出的方法。我對這件事感到非常沒有把握。
我想講的不是單純的丟東西而已,不是因為丟了一堆東西所以重生,而是在整個過程中,重新思考「我要的是什麼」,甚至於思考「我是誰」。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這種情形?有時對家中的某個角落或房間不甚滿意,可能是堆置了雜物,或者鮮少使用。可能在其中生活久了,或者也沒有想太多,某個櫃子或抽屜總是堆放著一些很少取用的物品,簡直像是結界一樣,每個人都無視。
玄關是一個家進門後的第一印象。 若是玄關明亮、乾淨,或進而有質感,會讓自己或訪客第一眼就留下舒適的印象。 於是,我選擇第一天搬進來就先設置這區。 這次大整理預計從外而內,玄關→客廳→餐廳→廚房→自己房間→說書人房間。
不知道你家裡有沒有這樣的東西? 曾經想學、想鑽研、想讀,卻一直沒有開始,心裡逐漸累積壓力,覺得自己沒有行動力、沒有意志力,或者「浪費錢」。本來好像是開心有趣的事情,轉為酸澀。 重生的物品 你也許會想,是不是類似上述的、塵封已久的物品就得要放棄呢? 想一想 FB| 拉拉手。環遊世界
喬安納的「極簡理想生活:斷捨離練習」方格子專題,目前已有 60 篇文章。未來會分享 ✅如何進行整理的邏輯與思考 ✅整理過程(Before & After) ✅斷捨離練習 ✅從一個不擅整理的人如何進化的心路歷程 以及 ✅文章後提出一些整理的實做練習以供參考
這是《極簡主義》(Minimalism)紀錄片中介紹的主角Joshua和Ryan所提出的方法。我對這件事感到非常沒有把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無意中發現佐佐木典士這位極簡主義者,是在閲讀他的書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做到的習慣》時。 那是一本關於習慣養成的書,從書名、主旨、到大部分内容都並不會讓人聯想到極簡主義。不過,當作者提及自己的極簡生活降低了習慣養成的門檻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立刻對他產生了好奇和
Thumbnail
記得前幾年,很熱衷研究極簡主義的時候,我在Netflix上看了這部 Less is Now,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極簡主義二人組 The Minimalists 的第二部紀錄片。 第二部紀錄片和第一部的内容其實差不多,同樣是介紹他們兩位從拜金主義蛻變成極簡主義者的歷程,以及提倡極簡主義的能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不是為了科技而科技,而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了解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不要被框架綁住,掌握科技,而非被科技所用。誠如人類創造出來的各種工具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他們是被創造出來解決問題的。是好是壞,決定於「誰」來使用跟如何使用。科技也是,問題不是出在這些應用是否實用,而是出在你是否還握有自主權。
成為極簡主義後的好處 時常有丟東西的慾望,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喜好,做事不拖泥帶水 物欲降低很多很多很多,更有餘裕體驗生活,買品質好的東西 人際乾淨,很會主動選擇頻率對的人,不會勉強參加不喜歡的局 購物和做事情會預想之後用到的可能性,幾乎不會衝動購物 成為極簡主義需要再思考的事情 人際超級乾
Thumbnail
極簡主義者為什麼要換新的錢包?極簡者如何挑選錢包?原來真正的極簡,不是不購物,是要精準的購物!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網絡作家,經常都要用電腦寫文章找資料和搜集靈感,而數位斷捨離則講求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兩者會不會背道而馳呢?我在網絡上寫著關於數位斷捨離的文章,會不會顯得十分諷刺、沒有説服力呢?
為什麼我會成為極簡主義者? 嗨 我是史蒂芬妮,大家今天過得如何 今天要聊聊我為何變成極簡主義者,每個改變背後,或許都有故事吧                                                                                     
Thumbnail
我以前不會太會煮飯,煮了也覺得不好吃,所以都是外食,但後來疫情期間必須待在家裡,因此開始學習自己煮,好在過去已經學習少食生活一段時間,因此就算不加調味料、不用什麼技巧的料理我也可以吃得很開心,也決定往後都盡量自己下廚,但是我發現自己煮真的需要很多廚房用品呢! 身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不喜歡管理太多物品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關注這位美國的極簡主義者媽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她的YouTube頻道我學到了許多整理的技巧以及極簡思維。 過去的我對極簡主義者有種錯誤的印象,認爲極簡生活只適合獨身獨居的人。是這位 Minimal Mom 改變了我對極簡的印象,並給了我許多啓發和動力,在極簡生活之路持續努力。 她的故事是這樣的
Thumbnail
無意中發現佐佐木典士這位極簡主義者,是在閲讀他的書 《我決定簡單的生活2:50個不勉强就能做到的習慣》時。 那是一本關於習慣養成的書,從書名、主旨、到大部分内容都並不會讓人聯想到極簡主義。不過,當作者提及自己的極簡生活降低了習慣養成的門檻時,初學極簡主義的我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立刻對他產生了好奇和
Thumbnail
記得前幾年,很熱衷研究極簡主義的時候,我在Netflix上看了這部 Less is Now,是美國赫赫有名的極簡主義二人組 The Minimalists 的第二部紀錄片。 第二部紀錄片和第一部的内容其實差不多,同樣是介紹他們兩位從拜金主義蛻變成極簡主義者的歷程,以及提倡極簡主義的能帶來的好處。
Thumbnail
不是為了科技而科技,而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了解這些東西背後的意義,不要被框架綁住,掌握科技,而非被科技所用。誠如人類創造出來的各種工具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他們是被創造出來解決問題的。是好是壞,決定於「誰」來使用跟如何使用。科技也是,問題不是出在這些應用是否實用,而是出在你是否還握有自主權。
成為極簡主義後的好處 時常有丟東西的慾望,更清楚知道自己的喜好,做事不拖泥帶水 物欲降低很多很多很多,更有餘裕體驗生活,買品質好的東西 人際乾淨,很會主動選擇頻率對的人,不會勉強參加不喜歡的局 購物和做事情會預想之後用到的可能性,幾乎不會衝動購物 成為極簡主義需要再思考的事情 人際超級乾
Thumbnail
極簡主義者為什麼要換新的錢包?極簡者如何挑選錢包?原來真正的極簡,不是不購物,是要精準的購物!
Thumbnail
身爲創作者、網絡作家,經常都要用電腦寫文章找資料和搜集靈感,而數位斷捨離則講求減少使用電子產品,兩者會不會背道而馳呢?我在網絡上寫著關於數位斷捨離的文章,會不會顯得十分諷刺、沒有説服力呢?
為什麼我會成為極簡主義者? 嗨 我是史蒂芬妮,大家今天過得如何 今天要聊聊我為何變成極簡主義者,每個改變背後,或許都有故事吧                                                                                     
Thumbnail
我以前不會太會煮飯,煮了也覺得不好吃,所以都是外食,但後來疫情期間必須待在家裡,因此開始學習自己煮,好在過去已經學習少食生活一段時間,因此就算不加調味料、不用什麼技巧的料理我也可以吃得很開心,也決定往後都盡量自己下廚,但是我發現自己煮真的需要很多廚房用品呢! 身為極簡主義者的我,不喜歡管理太多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