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考上台大的明星高中生獨白(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何會寫下這篇是因為在twitter上偶然看到一則tweet,寫到「在正常形況下,只有成功者有話語權,失敗者通常不願意公開苦悶的遭遇」,我想了想,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因此我想分享自己少年時期(也就是幾年前的事,我沒有很老)的挫敗,希望文章能給正在經歷跟我當時相似經驗的年輕的朋友一點幫助。當時的心態和做法或許有些不成熟,但那是我當時最真實的想法。

我先自我貼上幾個標籤,我曾經讀過建國中學、現在讀老牌私立大學(編按:後來轉學到基隆)。想必大家看到這邊會有很多疑問,例如高中時你發生什麼事,怎麼會考到這裡?失常也不會發生這樣的慘案吧!!摁,一切就讓我娓娓道來:


人生時常失敗,偶爾成功

人生時常失敗,偶爾成功

我覺得就讓我從我剛升上國中說起吧!不過這邊註明,因為我現在離我國中時期有一段時間,記憶有點模糊,所以就講個大概,細節可能有錯誤,請多諒解謝謝~先說一下我的背景知識,我媽是放任主義,然後平常要上班,所以對我沒要求,只要我健康就行;但我爸會對我的課業關注,然而他的職業是跑船,因此幾個月才會回家一次,所以也不會時時關注到我,而我自己是一個比較聽話/乖的學生,個性蠻內向的,但和同學間處得還行,而自己的興趣大概就是讀小說,體育或是其他才藝好像都不怎麼樣,學校教的內容我放學後都有複習,自己理解力也算中上,所以課業都沒什麼問題。

到了國中,面對新環境、課業也變多和雜,老實說,剛開始我不怎麼適應,由於內向,和同學、老師也都沒什麼互動,下課沒有補習,所以就下了課回家吃飯,過著單純的日子,而成績大概就中間上面一點點,沒什麼突出。國一的我可真是邊緣人的典範呢哈哈。

升上國二的暑假,父親看到我中間的成績,而且升上國二後就有理化,聽說會比較難,他挺擔心我能不能應付,且也希望我成績能更好一點,未來可以考上高中(高中和高職無貴賤,只是要學的不一樣,然而就那時的氛圍,成績好的都讀高中,分數沒那麼好的才選高職)。所以我和父親就選了一家補習班補理化,而很幸運的,選的那家補習班的老師很會教,而且是挺有魅力的一個老師,我當時真的對他很崇拜,所以就很用心地在學,而理化也因為我的努力,所以成績都挺高的。理化算是國中最難的一個科目,所以我這科考得高,班上的排名自然會變高,而當我對理化的用心程度,也渲染到其他科目上面,我開始抓到學習的訣竅,其他科目也漸漸上來。另外,到了國八有很多班級活動,因此我開始和同學們有很多互動,也開始和他們以及各個任科老師熟悉了起來,也交了好朋友(等了一年時間哪哈哈)。而我們班成績也特別好,每次段考的班平均或是校排前60名都比其他班高和多,特別是我們班還有兩個學霸長年佔據校排一、二,班上可說是附有讀書氣氛。整體來說,我就進入到一個正向循環。我努力的讀書,分數、排名也給我好的回饋,好的回饋也讓我更加努力讀下去。我成績不知不覺也能在校排前幾名。本來我自認是個沒什麼優點的人,自己自信心不足,但是突然間,我發現我有讀書這個優點。當有的同學是說話幽默、有的籃球好、有的人緣好、有的音樂好,我可以很自信地說我則是讀書還不錯。每個人都有其擅長之處,我在很多方面都普普通通,但至少我找到我做得不錯的東西了。本身自信心不夠的我,也越來越有自信了,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有著一些些想法。

時間也飛快的過去,到了國三,大家開始準備考高中的考試-會考,老師、家長和環境的氛圍告訴著我們,撐過這一關,一切會海闊天空,若沒考好,你似乎會完蛋。我相信了這些蜜語,對自己也催眠著,你要撐下去,撐過這一次就行,於是我真的非常努力的準備。

這邊我先插個話,當時我的第一志願是附中,為何是附中呢?我現在也有點忘了,但好像是因為附中是男女合校=.=,然後班上也有幾位同學也是以附中當作目標,而且選擇北市第二志願的學校,在準備會考時壓力不會太大,不用到每科都必須A++。

場景換到了考試當天,當時有點緊張,但可能準備的已久,認為自己已盡全力,所以似乎也沒那麼緊張,考試時也就順順的寫下去。隔天上課,不對,已經沒上課了,大家都收起了書本,開始放鬆。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心中冒出很奇怪的感覺,前一天還這麼拼命,但後一天,就整個像在無重力的環境。不過呢,我也不再多想,就等成績拿到手的那天再想高中的事吧!
成績查詢的那天,我並沒有一大早就準時看,因為那時候一定塞車,成績這檔事,不會因為晚點看而有變化,所以我記得那天我還很悠哉地先到學校,然後到了學校,同學問成績,我就說我下節課再看。1小時過後,搜尋大考中心,查詢成績,---5個A++,我模考從沒這麼高分過..。當然同學和老師們看到後都恭喜我。但這時有了一個問題,我該選附中還是建中?當然,我國三那年,一直訂的目標是附中。但是突然間,可以選擇更高的,老師們、家長還有我自己也都開始問,是不是該填建中?
中間的一連串思考,交通時間差不多、男校/合校(但也發現男女不合班)、校風(當時以為附中校風自由,社團豐富,而建中感覺會有很多書呆子。當然我的幻想錯得離譜 呵呵)。最後也是覺得既然分數夠,何不選更好的(什麼是更好的呢?是分數的高低? 在未來我才知道只有適不適合自己,沒有最好的)

最後綜合考量下填了建中,並在九月開啟了三年的紅樓之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紅檜蘋果的沙龍
11會員
41內容數
Dare to know. 在這個專欄,主題包括書籍、podcast的評價,生活小技巧,旅遊指南,個人抒情。 但不只上述這些,視情況增加類別。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關於該不該用考試評斷學生,以前我總是覺得好啊!畢竟還算是會念書的我可以說是看重考試成績世道裡的既得利益者。 不用成績評斷的話,拼身世背景、品性才藝,我絕對穩輸的。 然而,我最近看了愈來愈多關於正向教養的書籍,其闡述了鼓勵內在動機,不用外部獎勵時,我反思了我的考試經歷,似乎有些道理。 我的大考運
Thumbnail
關於該不該用考試評斷學生,以前我總是覺得好啊!畢竟還算是會念書的我可以說是看重考試成績世道裡的既得利益者。 不用成績評斷的話,拼身世背景、品性才藝,我絕對穩輸的。 然而,我最近看了愈來愈多關於正向教養的書籍,其闡述了鼓勵內在動機,不用外部獎勵時,我反思了我的考試經歷,似乎有些道理。 我的大考運
Thumbnail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
Thumbnail
紀錄一下自己從學測結束到放榜的心路歷程 2023.06.23 大學入學有很多種方式 個人申請、分發入學、特殊選材...... 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前兩種 我就是其中一個 我的程式檢定與自主學習表現我自認丟特選會有學校收 但是都是很後段的學校 依我的程度隨便考都有更好的學校 頂尖校系的名額大多也會被有豐富
Thumbnail
高三時,當大家在準備學測指考時,我卻收起書本放進抽屜。老實說,我一點也不期待大學,因為我的眼中,我看不到我的未來。在那段期間,負面情緒壟罩在我腦袋,我嘗試求救,然而,在偶然和必然下,我落空了。
Thumbnail
高三時,當大家在準備學測指考時,我卻收起書本放進抽屜。老實說,我一點也不期待大學,因為我的眼中,我看不到我的未來。在那段期間,負面情緒壟罩在我腦袋,我嘗試求救,然而,在偶然和必然下,我落空了。
Thumbnail
「在正常形況下,只有成功者有話語權,失敗者通常不願意公開苦悶的遭遇」,因此我想分享自己少年時期(也就是幾年前的事,我沒有很老)的挫敗,希望文章能給正在經歷跟我當時相似經驗的年輕的朋友一點幫助。
Thumbnail
「在正常形況下,只有成功者有話語權,失敗者通常不願意公開苦悶的遭遇」,因此我想分享自己少年時期(也就是幾年前的事,我沒有很老)的挫敗,希望文章能給正在經歷跟我當時相似經驗的年輕的朋友一點幫助。
Thumbnail
國中會考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考試成績處於「眾數」的孩子們對未來是最茫然無措的。 考試升學不是唯一的路,卻是孩子還沒找到未來時,唯一能為自己做的事。 考大學如果是F1賽車,那考高中是排位賽,排位賽失利只是失去起跑優勢,不代表失敗。 我衷心希望,孩子也跟賽車手一般,重整自己腳步,穩穩迎向下一場比賽。
Thumbnail
國中會考放榜,幾家歡樂幾家愁。考試成績處於「眾數」的孩子們對未來是最茫然無措的。 考試升學不是唯一的路,卻是孩子還沒找到未來時,唯一能為自己做的事。 考大學如果是F1賽車,那考高中是排位賽,排位賽失利只是失去起跑優勢,不代表失敗。 我衷心希望,孩子也跟賽車手一般,重整自己腳步,穩穩迎向下一場比賽。
Thumbnail
我以前就是那種乖乖牌的學生,無不良好嗜好,直到現在也是 從國中開始、高中到大學,一直以來都是為了課業而努力向上的人 一開始讀普通科時,不管我怎麼努力讀,那些科目的成績永遠突破不了六位數,甚至還更低...我有些沮喪 國中算是我最不想提的黑歷史,令我難過的事遠比開心的事多更多
Thumbnail
我以前就是那種乖乖牌的學生,無不良好嗜好,直到現在也是 從國中開始、高中到大學,一直以來都是為了課業而努力向上的人 一開始讀普通科時,不管我怎麼努力讀,那些科目的成績永遠突破不了六位數,甚至還更低...我有些沮喪 國中算是我最不想提的黑歷史,令我難過的事遠比開心的事多更多
Thumbnail
「失敗很日常,成功才是不可思議」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簡瓅,在訪談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台大就讀時的迷惘。從原本國高中的名列前茅,到台大微積分課的巨大挫折、課堂專案的失敗及實習申請失利,四年裡他面臨重重挑戰,卻也因此發掘了自我覺察及多方嘗試的重要性,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Thumbnail
「失敗很日常,成功才是不可思議」 Alpha Team 共同創辦人簡瓅,在訪談中跟我們分享了他台大就讀時的迷惘。從原本國高中的名列前茅,到台大微積分課的巨大挫折、課堂專案的失敗及實習申請失利,四年裡他面臨重重挑戰,卻也因此發掘了自我覺察及多方嘗試的重要性,打造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路。
Thumbnail
現在正值一月初,身旁朋友都在期末的水深火熱之中,高三學生正在準備兩週之後的學測,一月象徵新的開始,以及學期的結束。對我來說,則是剛結束一段辛苦卻又充滿恩典的旅程。 一年多前,在得知我大學特殊選才落榜後,是一陣低潮。 一年之後,特殊選才放榜了,我正取了三間學校。
Thumbnail
現在正值一月初,身旁朋友都在期末的水深火熱之中,高三學生正在準備兩週之後的學測,一月象徵新的開始,以及學期的結束。對我來說,則是剛結束一段辛苦卻又充滿恩典的旅程。 一年多前,在得知我大學特殊選才落榜後,是一陣低潮。 一年之後,特殊選才放榜了,我正取了三間學校。
Thumbnail
我當下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慘到快沒有翻身的機會,終於開始好好認真念書,求的只是離開這個鬼地方。 不過對一個三年沒好好認真讀書的人來說,又要面對考試真的很沒動力。 而且對一個從零開始學日文的人而言,轉學考根本不可能贏過那些從小就會日文的人跟日本人。 所以,當我轉學考失敗後,才開始認清事實。
Thumbnail
我當下才意識到自己已經慘到快沒有翻身的機會,終於開始好好認真念書,求的只是離開這個鬼地方。 不過對一個三年沒好好認真讀書的人來說,又要面對考試真的很沒動力。 而且對一個從零開始學日文的人而言,轉學考根本不可能贏過那些從小就會日文的人跟日本人。 所以,當我轉學考失敗後,才開始認清事實。
Thumbnail
回顧一路下來的成長過程,是回憶、是學習、是見聞、是醞釀;其中有歡樂、有悲傷、有火花、有感慨。 記得在國小的第一次段考,只有國文、數學兩項科目的考試上,在班級內出現了同學A、同學B兩位滿分。 問題來了:誰是第一名?
Thumbnail
回顧一路下來的成長過程,是回憶、是學習、是見聞、是醞釀;其中有歡樂、有悲傷、有火花、有感慨。 記得在國小的第一次段考,只有國文、數學兩項科目的考試上,在班級內出現了同學A、同學B兩位滿分。 問題來了:誰是第一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