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分享:買了補習班雲端課程後反悔求退費,但課程都上架了還能退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現今補習班為了因應民眾忙碌生活與網路搭配3C產品帶來的便利,開班型態已從傳統固定時間班別轉變為多元化之教學模式,例如:線上教學、授課錄影等方式替代面授教學,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應避免群聚的影響,越來越多人會選擇上雲端課程,但是傳統的補習班退費機制常以「開課前後幾日」、「已經開幾堂課或開課占總課程時數比例」來計算退費金額,惟此種退費機制套用在雲端課程在解釋上就容易會出現退費爭議,以下就用最近發生的案例來跟大家分享消費者保護法有關定型化契約的概念以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



raw-image

案例分享:女信貸6萬上補習班拚國考 4天後悔求退費遭拒

  • 事實概述

高雄蔡姓女子為捧公職鐵飯碗,去年9月信貸6萬買了公職補習班課程,但才簽約4天,蔡女因故不考了,向補習班申請解約退費,但該班卻以雲端課程已有3分之1堂上架,依規定不得退費,蔡女討不回學費,還得揹負信貸還款壓力,她不服提告爭取權益。(新聞來源:https://udn.com/news/story/7321/6197794 )

  • 高雄簡易庭111年度雄小字第279號民事判決

該判決審理認定補習班應返還部分學費給蔡姓女子,判決理由簡單臚列於下:

  1. 補習班與蔡姓女子間訂立之補習班契約為消費者保護法所規範之定型化契約,依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
  2. 依高雄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自治條例規則第15條之內容,該條文所稱之「逾全期或總課程時數3 分之1 」,雲端與面授都是屬於原告購買之課程,僅係上課方式不同,則相關退費之標準,亦應比照面授課程之標準,換言之,應以學員已開始使用雲端課程之時間到終止或解除契約之期間來計算是否符合逾全期或總課程時數3 分之1 ,而非以課程上架之時間來判斷。
  3. 本件消費者與補教業者訂約時,業者早已將雲端課程上架,若以上架課程數來判斷是否達1/3 而非以消費者實際使用課堂數來判斷,恐將生既使消費者於訂約當日解除或終止契約,全然未使用雲端課程之際,僅因訂約當日,業者已上架之課堂數達逾全期(或總課程時數)1/ 3,而生消費者仍無法退費之不合理情況。是系爭契約關於雲端課程退費約定,卻限制學員請求退費時間之權利,僅以上架時間來判斷,於消費者權益有重大不利益,雖經原告簽名締約,依前揭消費者保護法規定,該定型化契約條款應認為無效。

(完整判決:https://bit.ly/3u2uwhV)

定型化契約

  1. 定型化契約是指以企業經營者提出之定型化契約條款作為契約內容之全部或一部而訂定之契約,消費者保護法第2 條第第9 款定有明文。
  2. 定型化契約依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於民法第247條之1以及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定有明文:
    民法第247之1規定:「依照當事人一方預定用於同類契約之條款而訂定之契約,為左列各款之約定,按其情形顯失公平者,該部分約定無效:一、免除或減輕預定契約條款之當事人之責任者。二、加重他方當事人之責任者。三、使他方當事人拋棄權利或限制其行使權利者。四、其他於他方當事人有重大不利益者。」;
    消費者保護法第12條亦詳細規定:「(第1項)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違反誠信原則,對消費者顯失公平者,無效。(第2項)定型化契約中之條款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推定其顯失公平:一、違反平等互惠原則者。二、條款與其所排除不予適用之任意規定之立法意旨顯相矛盾者。三、契約之主要權利或義務,因受條款之限制,致契約之目的難以達成者。」。
  3. 最高法院96年度台上字第1246號民事判決意旨:「定型化契約應受衡平原則限制,係指締約之一方之契約條款已預先擬定,他方僅能依該條款訂立契約,否則,即受不締約之不利益,始應適用衡平原則之法理以排除不公平之「單方利益條款」,避免居於經濟弱勢之一方無締約之可能,而忍受不締約之不利益,是縱他方接受該條款而締約,亦應認違反衡平原則而無效,俾符平等互惠原則。」。

補習班的退費規定

按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9條第1項第4款規定,補習班的費退規定由中央主管教育行政機關為準則規定(即: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準則);其相關管理規則,並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教育行政機關依上開準則定之。補習班補習服務契約書應記載事項第12點也規定,依教育部訂定之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準則及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訂定之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自治法規之相關規定辦理;如直轄市、縣(市)政府訂定更有利於消費者之規定者,從其規定。因此,補習班的退費標準會因所在直轄市、縣(市)而有不同,例如:臺北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第33條、高雄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自治條例規則第15條。

(資料來源:https://cpc.ey.gov.tw/Page/99E57A84ABE1694F/2ff45c5a-2226-483d-9441-9906ef4d7b30 )

針對補習班退費爭議,消基會提醒政府主管機關正視退費問題,呼籲應詳細規範,並建議:

  • 無論是實體或線上開課,都應該為「不適應者」保留一段猶豫期,否則目前開課日起2~6日但未逾1/3,申請退費即扣50%學費作為違約賠償金,以動輒數萬或十數萬元起算的補習費用來說,似有處罰過高之嫌。
  • 中央和地方教育局對於退費相關辦法都應再修整,以縮短違約金賠償差距,降低爭議發生比例;至於退費比例,建議參照「旅遊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不得記載事項」以每10天為一退費計算基礎,以達衡平原則。
  • 明確記載補習資訊:補習業者除應於契約明確記載契約起訖期間(明訂實際開課日期、上線登錄日期)、服務項目(包括補習堂數、課程內容與補習方式,如實體或錄音、線上等)、總金額、指定講師姓名等外,特別是補習費用是否有履約信託、補習場所容留人數及補習場所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之重要資訊均應清楚揭露。

(資料來源:https://www.consumers.org.tw/product-detail-3061404.html )

小結

補習班退費一直是消基會申訴排行榜的前五大排行,爭議的關鍵字總有「開課日」、「1/3」、「線上課程」……等字眼,所以建議大家找尋補習班、買課程時,除了要注意學程、教師、教學方式、保證升學等資訊的定義,還務必要注意到停課、退費等相關條款,以避免突然遇到無法使用課程的狀況而只能浪費掉已經繳交學費的窘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家怡起說法律的沙龍
8會員
22內容數
2022/06/19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取得支票的原因例如有:別人開支票來支付價金、借錢給朋友,朋友開支票作為還款時間跟證明,但是,拿到支票就代表一定可以換到現金嗎?以下就簡單跟大家分享支票的時效問題,以及逾越時效的支票用處。
2022/06/19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取得支票的原因例如有:別人開支票來支付價金、借錢給朋友,朋友開支票作為還款時間跟證明,但是,拿到支票就代表一定可以換到現金嗎?以下就簡單跟大家分享支票的時效問題,以及逾越時效的支票用處。
2022/06/07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Thumbnail
2022/06/07
自2022年6月1日起,跟蹤騷擾防治法已經上路,無端監視觀察、尾隨接近、寄送物品等等跟蹤騷擾行為,再也非無法可管,受害者也可依法向警察機關報案,嗣後若加害人仍有跟騷行為時,受害者亦可向法院聲請核發保護令。
Thumbnail
2022/05/04
餐廳有締約相對人選擇自由,可以選擇要與何人締約、以何種方式締約等等,然而,米其林公司以秘密客的方式,派遣評鑑員至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後以其主觀心得用正面詞彙撰寫並出版《米其林指南》,係米其林公司之言論與出版自由,應受憲法之保障,縱使以匿名用餐之手段,並無侵害餐廳隻商譽、營業自由。
Thumbnail
2022/05/04
餐廳有締約相對人選擇自由,可以選擇要與何人締約、以何種方式締約等等,然而,米其林公司以秘密客的方式,派遣評鑑員至餐廳用餐,用餐完畢後以其主觀心得用正面詞彙撰寫並出版《米其林指南》,係米其林公司之言論與出版自由,應受憲法之保障,縱使以匿名用餐之手段,並無侵害餐廳隻商譽、營業自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作為完全透過網路起家的NLP創業者、許多服務都是先收款、再提供服務的。像是NLP專業執行師課程、催眠療癒啊、身心靈課程啊,通通都是這樣。 錢沒到位、服務不會展開。 我也自然不會延伸出這篇文章的問題---客戶爽約、怎麼辦?
Thumbnail
我作為完全透過網路起家的NLP創業者、許多服務都是先收款、再提供服務的。像是NLP專業執行師課程、催眠療癒啊、身心靈課程啊,通通都是這樣。 錢沒到位、服務不會展開。 我也自然不會延伸出這篇文章的問題---客戶爽約、怎麼辦?
Thumbnail
小夥伴來法律諮詢,詢問內容為: 「我原本想學泰拳,與健身房一名泰拳教練簽約後,練習約兩週,教練就詢問我要不要再買80堂課程,一次購買,可以便宜算6折,而且只要會籍存在,就算過期,也可以繼續上課。 考慮到教練這兩週來的耐心與價格優惠,我毫不思考就簽了下去,沒想到該教練在三個月內就離職,
Thumbnail
小夥伴來法律諮詢,詢問內容為: 「我原本想學泰拳,與健身房一名泰拳教練簽約後,練習約兩週,教練就詢問我要不要再買80堂課程,一次購買,可以便宜算6折,而且只要會籍存在,就算過期,也可以繼續上課。 考慮到教練這兩週來的耐心與價格優惠,我毫不思考就簽了下去,沒想到該教練在三個月內就離職,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當你為了準備證照考試、進修語言能力或增加自身才藝,而報名補習班課程時,除非補習班有明確地告知課程屬於「保證開課」的類型,否則,即使你繳了課程報名費,但最終你也不一定能上到課喔!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莫名其妙?
Thumbnail
大家知道嗎?當你為了準備證照考試、進修語言能力或增加自身才藝,而報名補習班課程時,除非補習班有明確地告知課程屬於「保證開課」的類型,否則,即使你繳了課程報名費,但最終你也不一定能上到課喔!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莫名其妙?
Thumbnail
前言: 完全是本人的使用心得本篇大致分授課老師跟平台兩者作為評鑑,上課時間約是2022年7月的時候,為何最後選擇在AT平台退課原因。
Thumbnail
前言: 完全是本人的使用心得本篇大致分授課老師跟平台兩者作為評鑑,上課時間約是2022年7月的時候,為何最後選擇在AT平台退課原因。
Thumbnail
現今補習班開班型態已從傳統固定時間班別轉變為多元化之教學模式,例如:線上教學、授課錄影等方式替代面授教學,但是傳統的補習班退費機制套用在雲端課程在解釋上就容易會出現退費爭議,以下就用最近發生的案例來跟大家分享消費者保護法有關定型化契約的概念以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
Thumbnail
現今補習班開班型態已從傳統固定時間班別轉變為多元化之教學模式,例如:線上教學、授課錄影等方式替代面授教學,但是傳統的補習班退費機制套用在雲端課程在解釋上就容易會出現退費爭議,以下就用最近發生的案例來跟大家分享消費者保護法有關定型化契約的概念以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管理規則。
Thumbnail
今天,你們辛苦了。現在時間晚上九點三十分,是許多補教業同仁的下班時間,也曾是許多正在求學的孩子,披著夜色回家的時間。今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決議將「補習班」歸類至再度延長三級警戒的一類,讓補教業的這場生存之戰又多了兩周。 「很辛苦,但不以為苦」是許多人踏入教育界一直以來的初衷,就算看到警戒一而再的延長…
Thumbnail
今天,你們辛苦了。現在時間晚上九點三十分,是許多補教業同仁的下班時間,也曾是許多正在求學的孩子,披著夜色回家的時間。今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決議將「補習班」歸類至再度延長三級警戒的一類,讓補教業的這場生存之戰又多了兩周。 「很辛苦,但不以為苦」是許多人踏入教育界一直以來的初衷,就算看到警戒一而再的延長…
Thumbnail
「如果一樣的課程開線上課,費用要不要調降?」 當實體課老師不得不轉線上課程, 哪麼收費要比實體課多?還是少? 這陣子很多講師,轉開線上課程或是直播教學,好像都著重在「如何讓網路教學和實體課程有同樣的效果?」  教學的老師以為只是實體換線上,其他都會不變。就像實體店面的老闆以為商品上電商後,商品好就能
Thumbnail
「如果一樣的課程開線上課,費用要不要調降?」 當實體課老師不得不轉線上課程, 哪麼收費要比實體課多?還是少? 這陣子很多講師,轉開線上課程或是直播教學,好像都著重在「如何讓網路教學和實體課程有同樣的效果?」  教學的老師以為只是實體換線上,其他都會不變。就像實體店面的老闆以為商品上電商後,商品好就能
Thumbnail
教育部宣布停課延長到6/14,讓許多沒有長輩能幫忙顧小孩的單親家庭、以及雙薪家庭得繼續苦撐,擔心小孩獨自在家不安全,甚至偷跑出門造成染疫的風險,就勢必得考慮向公司請防疫照顧假,但是防疫照顧假並非有小孩就能請,即便請到了對家庭的經濟狀況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許多家長也會開始想,既然孩子都停課回家了,那
Thumbnail
教育部宣布停課延長到6/14,讓許多沒有長輩能幫忙顧小孩的單親家庭、以及雙薪家庭得繼續苦撐,擔心小孩獨自在家不安全,甚至偷跑出門造成染疫的風險,就勢必得考慮向公司請防疫照顧假,但是防疫照顧假並非有小孩就能請,即便請到了對家庭的經濟狀況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許多家長也會開始想,既然孩子都停課回家了,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