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修學述要》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raw-image

空觀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問:學佛的人應該如何將生命歸零?歸零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答:當然剛開始你會覺得有矛盾,因為你歸零是空觀嘛,離一切相。但是佛陀他是這樣,我們調心之道是兩個方法,兩個操作:第一是從假入空,這個心中沒有相,沒有惡的相,沒有善的相,但是空觀也不能待太久,待太久有兩個過失:第一個,忘失大悲第二個,不樂修善。但是空觀對你初學者很重要,因為他必須要破執,那你懺悔的時候不能修空觀,修空觀怎麼懺悔?你要起慚愧心啊!懺悔的時候修假觀,思惟你造了很多罪業。

所以你修什麼法門,你的心態要跟這個法門相應啊!我再講一次,懺悔的時候要修假觀觀想你業障深重,你懺悔的時候,你不能想我造了很多善業,造了善業怎麼會懺悔?你不是在開玩笑,對不對?懺悔要思惟自身的罪業,善業這塊先不要去想,雖然你造了很多善業,但先不要想,而是要想你不好的這部分,你才有辦法改變嘛!

所以懺悔的心態是思惟今生已經造的罪業,但是臨終的時候,要想你好的那一面,真的!對你有好處!臨終的時候要思惟你自己不簡單啊!這一路走來造了不少善事,一路走來也發了菩提心,我現在要到淨土去,臨終的時候要鼓勵自己。

注意啊!臨終的時候不要想到你過去做了什麼錯事,這個要放掉,臨終要起善念。平常懺悔的時候,你可以思惟你不好的部分,把它發露出來,在前發露出來,一個東西一發露,一見光,就像那個水溝一打開,它的細菌就消失掉了;你要覆藏,它的細菌就滋生。

所以你看我們造善要蓋起來,你跑去洗廁所,出來的時候都不要讓別人知道,對啊!陰德天報之,陽德享盛名。你看你掃廁所出來,掃得很辛苦,人家拍拍手,福報就沒了,因為享盛名了嘛。但是出來時稍為躲躲看,看沒人,趕快跑出來,陰德天報之,上天要報答你了,要做陰德;陽德的時候,你一散發,一曝光就散掉了,可惜了!

raw-image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有何方便來補救?

問: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答:哦,這個很麻煩!因為癡呆症,第六意識,最重要是第六意識,你沒辦法跟他溝通。第六意識,一個人癡呆以後,他第六意識的門幾乎關掉了,完全要靠自己了,看他自己的善根了,溝通無門,因為你跟他講什麼,他聽不懂啊!所以癡是很麻煩的。你看一個人他造很大的惡業,他煩惱很重,只要這個人還有辦法跟他溝通,佛法就有辦法救他。

央掘摩羅,今生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他本來要殺一千個人,最後想殺佛陀佛陀跟他講幾句話,他就證得初果了,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證得初果。我們沒有殺人,我們沒有證得初果,因為他遇到佛陀,當然這個人肯定善根深厚。

所以,這個癡呆不好啊!其實我們一個人,你平常修行,你要發願:要麼身體健康,要麼早點走,臨終的時候,病不要拖太久,真的!因為病痛拖久,你的心念會慢慢失去意志力,色身會影響心。

我看過有幾個老和尚,平常很用功,但他病痛拖的太久,在床上躺得太久,後來他都沒什麼念頭了,散掉了,病痛比死亡更可怕,從往生的角度更可怕!要麼就健健康康地活著,要麼就早點走,在這兒拖著,把你的正念都拖沒了。因為第一個,他不可能再聽經了;第二個,他也沒辦法做功課了。所以,他的正念,一個人的正念不是進步就是退步,他就不斷地退失當中,退失當中,正念不斷地退!如果拖到三年以上就不好了,不好了。

所以,我們平常修點福報很重要,願我臨終無障礙,其實最大的障礙就是病痛,病痛的折磨。

raw-image

六齋日可以補受嗎?

問:那麼受了菩薩戒的弟子,時間上不可能方便,如受六齋日,其他的六齋日補救可以嗎?

答:可以。我們曾經問過海公,說在家居士菩薩戒受六齋日,如果六齋日是上班時間怎麼辦呢?海公說:「調到禮拜六、禮拜天,找一個最近的禮拜六、禮拜天去受就可以了。」海公說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因為佛陀主要是讓你這六天體驗出家的生活嘛,既然是這個精神,你禮拜一體會跟禮拜六體會有沒有一樣?差不多!我今天體會,我改成明天也可以吧,對不對?所以海公說可以,你可以一個月選擇六天就可以了,選擇你方便的時候受,海公說是可以的。好,我們看最後一個問題。

raw-image

拜懺一年沒有見好相,菩薩戒可以重受嗎?

問:請問法師,弟子受菩薩戒,但因邪見……

答:邪見很嚴重啊!因為,你因煩惱還有救,邪見很嚴重啊!

問:邪見破了,邪淫的重罪,經法師的指導,拜懺一年可滅罪,然後可以重受菩薩戒,弟子以後天天拜佛,一個小時懺悔,不敢稍為放鬆,但沒有見好相,如此受戒可以重受嗎?

答:拜完一年可以重受,但是一年不能斷啊,每天都要拜,你應該不會一直邪見吧?一直妄想吧?邪見所造的罪是比較重的,但是佛弟子不太可能一直邪見,你不可能說造這個沒有因果,你可能是一時的煩惱,邪見造的罪是很重的,所以你看外道造罪特重。外道說雞鴨魚肉本來就是天下的一道菜啊,對啊,這種人殺業就很難懺悔了!所以你看我們今生的時候,有些人病痛,他拜個三個月八十八佛就好了,他的果報沒有很堅固;有些人他病痛的時候,他拜了一年都還沒好,這個業特別重,特別堅固。

不要一直邪見,所以,你看,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明知故犯比較重還是比較輕啊?

對!比較輕,正知正見!明知故犯比較輕,你學了佛你還造惡業,學了佛造了惡業比你沒有學佛還輕,因為他多少會有懺悔慚愧心,就算他造的時候沒有懺悔慚愧心,他方便時可能沒有,正造的時候沒有,他造了以後,幾天以內一定會起懺悔心,除非這個人都沒有學教理的,只要他知道道理,他造了以後,幾天以內一定起懺悔心,這個懺悔心生起的時候,他就折損罪業的力量,那麼外道在造業是盡情的造業。

raw-image

所以,在《唯識學》上說,貪瞋癡,我殺一只雞,佛法講「諸法因緣生」,過程很重要,你看,我喜歡吃它的肉而殺它,這是第一、依之貪欲;第二個、依之瞋心,我看這隻雞不順眼把它殺了,瞋心;第三個、愚癡,我為了要祭祀,這個雞本來就要殺的,殺掉。哪一個最重?從大乘角度,愚癡最重;第二個,瞋心。在《菩薩戒》裡,貪欲是最輕的,癡是最重的,第二個是瞋,第三個是貪。

聲聞戒,貪欲比瞋恚還重,因為聲聞戒它重出離,貪欲正好障礙出離;菩薩戒重菩提心,瞋心傷害菩提心,貪心還不傷害菩提心。你說,我受了菩薩戒,我很喜歡喝咖啡,沒事,輕微的貪欲它不障礙菩提心的,他大悲心嘛。

那麼你造了重罪以後,你如法的懺悔,最重要的你要斷相續心,就是你沒有想要造第二次的念頭了,那你懺滿一年,既便沒有見好相,弘一大師說可以重受,重新再受一次,從今以後你就不要再犯了!那麼那一次的業變成讓它自己沉澱下來,沉到阿賴耶識的大海深處的某一個角落,不要動它了,那就變成不增長業了,臨終它也不可能障礙你了,除非你後來又做。所以,你一旦做了以後,除懺悔以外,記得,你要斷相續心,你後面不能再做了,下面再做,又會把過去的加起來,你又把那個業又調動起來了,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今天先上到這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4/25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都有善惡念,我們怎麼去控制它呢? 所以,一個聖賢他如果是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變成一個狂妄的惡人;一個狂妄的惡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變成聖人。 那麼這一段是一個總說。總而言之,人要能夠善調心念,這個是一個關鍵。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
Thumbnail
2022/04/25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上淨下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都有善惡念,我們怎麼去控制它呢? 所以,一個聖賢他如果是放縱自己的心念,他就變成一個狂妄的惡人;一個狂妄的惡人他能克制心念,他就變成聖人。 那麼這一段是一個總說。總而言之,人要能夠善調心念,這個是一個關鍵。 法門沒有高下,成敗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善男子,菩提心者,成就如是無量功德。舉要言之,應知悉與一切佛法諸功德等,何以故?因菩提心出生一切諸菩薩行,三世如來從菩提心而出生故。是故善男子,若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則已出生無量功德,普能攝取一切智道,發心功德不可量,充滿一切眾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七支供養,是快速的積集資糧的七個方法! 好,我們看七支供養。那麼七支供養,是前面我們講增長善根這一塊,我們開出七支供養,我們把它簡單的說一下。 善根的增長,有七個方向,那麼分成四個部分: 修歸依: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是智慧跟
Thumbnail
2022/04/16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七支供養,是快速的積集資糧的七個方法! 好,我們看七支供養。那麼七支供養,是前面我們講增長善根這一塊,我們開出七支供養,我們把它簡單的說一下。 善根的增長,有七個方向,那麼分成四個部分: 修歸依: 請轉法輪,請佛住世。這個是智慧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10
Thumbnail
以下為蔡師兄現場請示開示時的精華淬句(由筆生紀錄並經過蔡師兄與多位師兄姐多次校正),歡迎多多流通分享!道理就這些,事實就是如此,務必持續看,哪天就突然開竅了! →電子檔案下載: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wjgPbqyYMQDnDT  10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庚四、「頌懺除業障」。 這個就是有相行,即事相上的事懺,包括對首懺(根據戒律的對首懺),還有大乘佛法的取相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梁皇懺這些的,都是依著一樣的原理來修懺。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迴向!
Thumbnail
良因和尚 2018宣講於道山寺 佛七 接著庚四、「頌懺除業障」。 這個就是有相行,即事相上的事懺,包括對首懺(根據戒律的對首懺),還有大乘佛法的取相懺——大悲懺、八十八佛懺、梁皇懺這些的,都是依著一樣的原理來修懺。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迴向!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一日(農曆九月三十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此先引慈舟老和尚的開示: 這樣,想想、聽聽、看看,要如何離一切識?至誠懇切,念一句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起一念惡,也是造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樣要如何? 學員問: 院長開示: 學員問: 院長開示:
Thumbnail
時間:民國九十四年十一月一日(農曆九月三十日) 地點:淨律寺客堂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阿彌陀佛!此先引慈舟老和尚的開示: 這樣,想想、聽聽、看看,要如何離一切識?至誠懇切,念一句佛,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起一念惡,也是造八十億劫生死重罪。這樣要如何? 學員問: 院長開示: 學員問: 院長開示: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修行是、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 前面兩個是一個思考模式,這個是講到修行的方便,就是講到事相的修學。修學的方便有四種,就是透過什麼樣的方便來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善根、大乘的善根呢?先看 第一個、行根本方便。 我們看第二個。 發起善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我們修行是、先從假入空、再從空出假! 前面兩個是一個思考模式,這個是講到修行的方便,就是講到事相的修學。修學的方便有四種,就是透過什麼樣的方便來增長我們菩提心的善根、大乘的善根呢?先看 第一個、行根本方便。 我們看第二個。 發起善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你要修兩個觀照,善根會增長煩惱會淡薄! 那麼,在這麼多虛妄顛倒妄想當中,佛陀的意思,就是你先不要管妄想,先在妄想中建立三道的光明,你一開始管妄想,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先把自己的功力先栽培起來。所以對治妄想是比較後面的,剛開始先栽培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2012年五月 淨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你要修兩個觀照,善根會增長煩惱會淡薄! 那麼,在這麼多虛妄顛倒妄想當中,佛陀的意思,就是你先不要管妄想,先在妄想中建立三道的光明,你一開始管妄想,你就不是它的對手了,先把自己的功力先栽培起來。所以對治妄想是比較後面的,剛開始先栽培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空觀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問:學佛的人應該如何將生命歸零?歸零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有何方便來補救? 問: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六齋日可以補受嗎?
Thumbnail
菩提心修學述要 上淨下界法師 宣講於洛杉磯淨宗學會 空觀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問:學佛的人應該如何將生命歸零?歸零和懺悔兩者是否概念上有矛盾之處? 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有何方便來補救? 問:若念佛人患有癡呆,臨終時請人助念,他有何方便來補救? 六齋日可以補受嗎?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   自從依照精舍佛菩薩開示的修行法門誦經修行後,身心靈越趨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六祖壇經》:「佛為一切迷人認五蘊和合為自體相。分別一切法為外塵相。好生惡死。念念遷流。不知夢幻虛假。枉受輪迴。以常樂涅槃。翻為苦相。終日馳求。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樂。剎那無有生相。剎那無有滅相。更無生滅可滅。」   自從依照精舍佛菩薩開示的修行法門誦經修行後,身心靈越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