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本春秋戰國時代的小說要做什麼功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想寫一本正常的歷史軍事鬥智小說,準確還原一個時代的情境,確實不容易。既要把歷史上本來就存在的精彩鬥智情節保留下來,還得思考當事人之所以能想出這些策略、招數背後的原因。是環境提供了靈感,還是上天賜予的智慧?但最難的,卻其實是對這整個時代的理解。這個時代的人是怎麼生活的?就春秋戰國時代而論,類似強國魏國這種包容了數十萬軍隊的大城是怎麼供水的?怎麼維持基本生活、衛生與秩序的?更重要的是,這時代的人重視什麼?
春秋戰國時代最重視的莫過於四種物件:玉、劍、馬、車。每一樣都跟身分地位的象徵有關。相關的概念有些多達數十個(玉的種類、車的部件)的,那些貴族的青銅食具、穿著布料、祭祀的用品也花樣百出,各有專門術語(專名)。但這些概念隨著這個時代的消失,戰亂造成的斷層,鐵器的發展,技藝的失傳,便也消失在歷史舞台之上了!絕大多數的專名過了這個時代就沒人使用了。
而不幸的是,這個時代流傳下來的書籍沒有幾本,很多都在歷代的書厄之中毀滅了。更不幸的是,這個時代的歷史,除了《左傳》能比較詳細的記錄了春秋時代的樣貌,貴族之間的往來,並沒有其他書籍能詳細的記錄戰國時代的風貌。即使東晉盜墓賊挖出的《竹書紀年》也在歷代的傳承中發生了變異。想要理解這個時代的貴族生活都難,遑論那些曾經不值得被記載下來的平民生活點滴。
但翻開《周禮》、《禮記》,我們就不難發現這個時代的貴族,生活非常講究;工匠也很專業,分工非常細膩。所以關於「劍」就產生了專業的鑄劍師、相劍師、製作工藝的技術分析;關於「馬」有專門的養馬人、專業的相馬師還有專業的獸醫「馬醫」,更有「賽馬」競賽;關於「車」不僅也有專門的工匠,就連不同的空間用什麼車都有講究,譬如有分沼澤地用的還是上山用的,相關的輪子形式、車轂的長短都有考量。自然也有「賽車」的情節出現!
就更別提墨子搞出的能飛天的木鳶、公輸般搞出的自走車、鬼谷子稱的指南車(採玉人必備)以及列子描述的機器人了!
翻閱一下這個時代的著作,諸如《文子》、《關尹子》、《列子》無不充滿豐富的想像力,其所創造的譬喻有很多也都是圍繞在這個時代的人們所熟知的事物與概念之上,譬如老子說:
〈文子.上德〉:
老子曰:……蓋非橑不蔽日,輪非輻不追疾,橑、輻未足恃也。
其中的「蓋」相當於車上的「傘」,可以拆卸、可以調整方向。「蓋、橑、輪、輻」都是車子的配件。
至於古代貴族如何回應對方的問話,譬如〈禮記.曲禮下〉:
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山澤之所出。問大夫之富,曰有宰食力,祭器衣服不假。問士之富,以車數對。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
問你多富有,不同的階層還有不同的回覆方式。其中問「士」富不富有就拿「擁有的車子的數量」來回答。又如貴族在春夏之間去世,能用冰冷藏遺體,於是貴族又被稱為「伐冰之家」,能在春夏享用冰塊也是一種身分地位的象徵。那麼這時代的人哪些職業是低賤的、被瞧不起的,都可能成為劇情中的一環。
如果要描寫戰場,還得理解這個時代的主要戰爭武器「車兵」,這些人用什麼武器作戰?有多少種武器可用?每一種武器各有什麼用途?野戰與攻城戰有什麼區別?攻城武器有哪些?戰爭中哪些情況會觸發賞罰制度?將軍、軍師打仗時主要採用什麼策略?
刺客怎麼找到?行刺活動怎麼進行?那時候的劍術有哪些理論?酒店等建築最高能有幾層?貴族與平民平常有哪些娛樂活動?(賽馬、鬥雞、下棋)
當然最重要的恐怕是那時候的人的飲食習慣了,他們都吃些什麼東西?哪些是貴族菜色、哪些是平民菜色?有哪些調味料?能吃冰嗎?喝酒時有什麼講究?不同階層有什麼禮儀必須遵守?
這些都可能是有意思的地方。
但更重要的是這時代的眾多思想家與實踐家的言行舉止,春秋末年老子、孔子、孫子、文子、楊朱、關尹子、墨子,都有很深刻的思想在其中;戰國時代,商鞅、孫臏、尸子、鬼谷子、尉繚子、張儀、莊子、惠施、申不害、孟子、荀子、韓非又是一道道思想高峰。一本本專著,動則數千,多則數萬字,都蘊藏著這些作者的智慧與思維模式。想要描寫這些人卻忽略他們的書與思想,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越深入的理解這個時代的生活點滴,越深入的理解這個時代的思想家,就越發現要寫好這個充滿智謀、科技與想像的時代還真是不容易啊!
作為戰國篇的第一冊《孫龐鬥智》,雖然已經接近完工,但想要繼續思考的細節還有不少,整體上要能達到自己滿意的程度,恐怕還要個把月吧!感覺還得再拖一拖了!在此期間,應該會發表一些關於「春秋戰國時代的日常生活」之類的小文,如果讀者有興趣寫這個時代的小說,也可以參考一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6會員
149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朔雪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啊!東郭逡,是海內最有名的狡兔啊!有一次,韓子盧去追逐東郭逡,繞著山跑了三次,爬著山跑了五次。最終兔子在前面虛脫了,狗在後面報廢了。狗與兔子都疲憊而死。有一個農夫看到他們,沒有嘗到疲勞困倦的苦,卻獨自佔有了捕抓狗與兔子的功勞!
徐州之戰,齊威王最終擋下了來自楚國的重大攻擊。接下來就是對交戰期間不進行支援的盟國魏國動刀的時候了。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馬陵之戰的後續重點事件: 二、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繼位,商鞅被殺。商鞅從封君到死,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商鞅幕僚尸佼逃入蜀國。申不害死。兩大法家的重要思想奠基人物,相繼去世! 三、張儀受到東周昭文君的資助進入秦國尋求發展。張儀與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時代即將來臨!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戰國時代最精采的部分當然在謀略的使用之上。有分析國際形勢的,有用自身思想改造國家的,也有用口才謀取自身利益的。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商鞅、申不害、惠施、莊子)、軍事理論家(孫臏、尉繚子)都活躍在這個時代,許多經典的橋段也發生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兩場大戰之中。
韓子盧,是天下跑得最快的狗啊!東郭逡,是海內最有名的狡兔啊!有一次,韓子盧去追逐東郭逡,繞著山跑了三次,爬著山跑了五次。最終兔子在前面虛脫了,狗在後面報廢了。狗與兔子都疲憊而死。有一個農夫看到他們,沒有嘗到疲勞困倦的苦,卻獨自佔有了捕抓狗與兔子的功勞!
徐州之戰,齊威王最終擋下了來自楚國的重大攻擊。接下來就是對交戰期間不進行支援的盟國魏國動刀的時候了。
越王無疆原本打算攻打齊國,被齊威王的使者說服後,便也只能轉而直接先攻擊楚國,而非退兵!越王被說服明顯是認為分散的楚國軍隊比已經備戰的齊國軍隊更好對付!可惜,算盤打錯了,一次就把自己玩完了!
馬陵之戰的後續重點事件: 二、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繼位,商鞅被殺。商鞅從封君到死,只有不到三年的時間。商鞅幕僚尸佼逃入蜀國。申不害死。兩大法家的重要思想奠基人物,相繼去世! 三、張儀受到東周昭文君的資助進入秦國尋求發展。張儀與公孫衍「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的時代即將來臨!
惠施的時代是與孫臏(《孫臏兵法》作者)、商鞅(《商君書》作者)、尸佼(《尸子》作者)、申不害(《申子》作者,韓國陣營)、尉繚子((《尉繚子》作者)、莊子((《莊子》作者)、鬼谷子(《鬼谷子》作者,張儀、蘇秦的老師)孟子(《孟子》作者)同時的。這些人都生活在馬陵之戰前後的時空之中。
戰國時代最精采的部分當然在謀略的使用之上。有分析國際形勢的,有用自身思想改造國家的,也有用口才謀取自身利益的。許多著名的思想家(商鞅、申不害、惠施、莊子)、軍事理論家(孫臏、尉繚子)都活躍在這個時代,許多經典的橋段也發生在桂陵之戰與馬陵之戰兩場大戰之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清照.E得到了父親首肯,便回到自己閨房開始冷兵器的製造大業。 林燃拿出手機,翻了翻維基百科後悠悠說道。「嗯!宋朝其實冷、熱兵器都不差呢!所以我建議先不用研發新武器,在舊有的弓弩、炮彈上改良即可。」 「也是,宋朝最大的問題是皇帝和亂臣。戰爭嘛!就是兵卒參差不齊和良駒的不足;看來我嫁進去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行軍」、「火攻」兩篇是「軍爭」篇的實戰操作 「行軍」開篇即是「處軍相敵」:處置軍隊、觀察敵情。這當然已是在戰場上。一支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軍隊,在戰場上的運動,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單純的移動、紮營、埋鍋造飯,絕非夏令營那種遊戲。「行軍」應當解釋為「軍隊移動、行動、行進」。 「火攻
將軍,馬後炮形殺招,無解! 士卒,車前兵進絕路,難逃! 大局,王不見王策略,巧妙! 兵法,步步為營謀略,無雙! 將帥為二人之心,不能直接映照,會有怪事發生,以前的一个想法。By Tuya 車兵乃一體之力,需同心協作,方能克敵制勝,後來的深悟。By ChatGPT
Thumbnail
「作戰」當是介於「謀攻」與「五變」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花費需要「計算」——有「校之以計」之分;「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計勢互交而成「作戰」。 十萬之師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馳車一千、革車一千、裝甲戰士十萬、千里(五百公里)輸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戰國時代的六國宰相蘇秦不但有深刻的憂患意識,並且善用根基與危機糾結的態勢,養著危機做根基,使危機存而不得作怪。 三、請將不如激將 張儀,戰國時代魏國人,與蘇秦都是鬼谷先生的學生,不過,蘇秦一直覺得自己的才學不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賽馬,一個看似離台灣人很遙遠的活動,只會出現在電視上或是某政治人物(?)的口中。但實際上在日治時期,台灣人也曾站在馬場邊,觀看馬兒載著騎手在跑道上奔馳,並期待著自己下注的馬兒能替他們贏下獎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清照.E得到了父親首肯,便回到自己閨房開始冷兵器的製造大業。 林燃拿出手機,翻了翻維基百科後悠悠說道。「嗯!宋朝其實冷、熱兵器都不差呢!所以我建議先不用研發新武器,在舊有的弓弩、炮彈上改良即可。」 「也是,宋朝最大的問題是皇帝和亂臣。戰爭嘛!就是兵卒參差不齊和良駒的不足;看來我嫁進去的第一件事,
Thumbnail
本書最棒的地方就在於作者以淺顯易懂的筆法,將國中小的課本裡談到的甲骨文,補充了更多當時的社會背景、文化脈絡與文字的發展。社會課本裡教我們的甲骨文,是一種雕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而且多是紀錄商朝時有關占卜術的結果。我也是閱讀完書籍之後才知道,原來要篆刻甲骨文文字還得靠如此龐大的人力物力、階層體制。
Thumbnail
錢穆針對清季學者研究兩漢經學區分今古文經的偏執態度已到了走火入魔的光景,他在導正這方面時弊的著作之一〈兩漢博士家法考〉,指出漢代人的「古文」,指涉了兩種意涵,分別是: 史記中之古文 東漢之所謂古文 漢代是一個國祚頗長的帝國,從西元前202年從楚漢相爭最後一場大戰勝出的高祖劉邦,算到西元後220
Thumbnail
「行軍」、「火攻」兩篇是「軍爭」篇的實戰操作 「行軍」開篇即是「處軍相敵」:處置軍隊、觀察敵情。這當然已是在戰場上。一支數百人、數千人、甚至數萬人的軍隊,在戰場上的運動,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即使是單純的移動、紮營、埋鍋造飯,絕非夏令營那種遊戲。「行軍」應當解釋為「軍隊移動、行動、行進」。 「火攻
將軍,馬後炮形殺招,無解! 士卒,車前兵進絕路,難逃! 大局,王不見王策略,巧妙! 兵法,步步為營謀略,無雙! 將帥為二人之心,不能直接映照,會有怪事發生,以前的一个想法。By Tuya 車兵乃一體之力,需同心協作,方能克敵制勝,後來的深悟。By ChatGPT
Thumbnail
「作戰」當是介於「謀攻」與「五變」之間,可類比為少陰或少陽。何解?花費需要「計算」——有「校之以計」之分;「不盡知用兵之害,則不能得用兵之利矣」——有「乃為之勢、因利而制權」之分。計勢互交而成「作戰」。 十萬之師 總而言之,運用軍隊打仗的方法:馳車一千、革車一千、裝甲戰士十萬、千里(五百公里)輸
「養敵人作自己樁腳」這種事,雖然能作,而且不得不作、非作不可,但是,又豈能播之於口? 戰國時代的六國宰相蘇秦不但有深刻的憂患意識,並且善用根基與危機糾結的態勢,養著危機做根基,使危機存而不得作怪。 三、請將不如激將 張儀,戰國時代魏國人,與蘇秦都是鬼谷先生的學生,不過,蘇秦一直覺得自己的才學不
Thumbnail
連載 戰國縱橫門派:鬼谷稗闔 -- 蘇秦篇 : 全球各地的華人在追本溯源的文化底蘊中只能透過春秋戰國的百家思想遠遠的觀望人生所追求的答案,找尋失落已久的獨立自主意識和自由思想。但認清自己真實的一面是不容易的,能看明白世間一切問題的解決能力更不容易。
Thumbnail
從今天開始,我們將要進入中國幾千年古代史中,堪稱最難寫的一個系列。 我們要和一部膾炙人口的偉大小說打擂台。 它雖然三分真七分假,但它偉大到了讓後人們以為那些藝術的加工就是真實的歷史。 這部小說大家都知道,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 沒有這部小說,這段歷史不會有今天的這個知名度與歷史地位,提到
Thumbnail
賽馬,一個看似離台灣人很遙遠的活動,只會出現在電視上或是某政治人物(?)的口中。但實際上在日治時期,台灣人也曾站在馬場邊,觀看馬兒載著騎手在跑道上奔馳,並期待著自己下注的馬兒能替他們贏下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