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 起床時 身旁沒有人在 淺談人際關係之心理因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自我排擠』
一直以來 我都覺得我是一個孤獨的個體 一個自我孤獨的個體 不喜社交 討厭團體生活 這 可能是我這五年來一直自我懷疑 自我詬病的事情
我沒有辦法跟任何人解釋清楚我的情況 我不喜歡去學校 不是那種為了逃課而請假 也不是因為懶惰才不去 而是因為不想去到那個環境 一個令我神經緊繃 胡思亂想的牢籠 很壓抑 說壓力 恩 好像有點 每天 七點半 當我踏入班級前 我總是很緊張 三年了 一如往常 總覺得自己好像有病 好像又很正常 是緊張? 還是憂鬱?
我應該是那種高敏感族群的人類吧 總覺得沒人愛 有時又覺得自己愛的太多 太卑微 不願意付出不同等的 我一直視「最愛自己」為我的人生宗旨 認為世界上 不會有人對我的意義會超越自己 有時的我 應該很囂張 很任性吧 但我一直都沒說過 那可能是 我對外界的防備 因為 這個世界 總會讓我在愛過後 又深深地失望
對我來說 學校是沒有朋友的 電腦跟手機 給了我更好的陪伴 也為我和外界隔了一層透明的殼 將我鎖在裡面 也將我保護的很好 我不認我我活17年內 有誰真的愛過我 除了我爸媽 其他 好像也沒有那麼愛我 我很需要被傾聽 我需要被需要 就算我表現的 一個人很好 一個人看電影也很好 但 有時的我 真的很脆弱 一點點風吹草動 都可以讓我的心繚亂半天
下課時 我說:等我一下 我交個東西 轉眼一看 嗯 她和另個人 就走在前面 好像我的存在不是存在 偶爾我都會想 明明都是一個圈子內的 為什麼別人的存在就顯得比較重要 而我 卻可有可無呢?
avatar-img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幾天處理排代事情,要很常跟同事們互動,我才驚覺自己對人際關係這塊領域很陌生,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獨來獨往又孤僻,就是求學時代跟同學們很少互動,職場則是不太跟同事們互動,應該是說缺乏溝通與互動,但我不太在意,就默默上課上班就好,盡可能把自己當隱形,低調再低調,不求被關注。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感覺我會社恐是一件很沒道理的事情。 雖然我是個內向的人,沒什麼朋友,但也不到完全沒朋友的程度,過去在各學生階段也是有交到朋友。 不是沒有主動和人交朋友,也有過主動出擊的時候,可我為什麼還是會社恐? 那社恐的程度已經是到一個很嚴重的程度了。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這幾天處理排代事情,要很常跟同事們互動,我才驚覺自己對人際關係這塊領域很陌生,從小到大一直都習慣獨來獨往又孤僻,就是求學時代跟同學們很少互動,職場則是不太跟同事們互動,應該是說缺乏溝通與互動,但我不太在意,就默默上課上班就好,盡可能把自己當隱形,低調再低調,不求被關注。
在面對孤獨感和、面對與人相異的成長經歷時,我們隨時都能重新審視自己擁有的一切。分享自己從不同生活環境和人際關係中所感受到的自我發現:藉著思考過去的點滴,我們其實能夠意識到身邊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以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找到心中的平靜與力量。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一個人生活哲學的文章,描述作者從小到大在家庭、宗教和社會中的感悟和轉變,表達了對於自在和獨立的追求。作者分享了從學校霸凌到軍中壓迫的經歷,以及對於人性看法的轉變,最後表達了在自在中找到的美好和意義。文章富有個人情感和思索,適合愛好心靈成長和獨立思考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感覺我會社恐是一件很沒道理的事情。 雖然我是個內向的人,沒什麼朋友,但也不到完全沒朋友的程度,過去在各學生階段也是有交到朋友。 不是沒有主動和人交朋友,也有過主動出擊的時候,可我為什麼還是會社恐? 那社恐的程度已經是到一個很嚴重的程度了。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身邊的朋友很多,常常會一起出遊打鬧,相處起來很舒服,但內心其實容易感到寂寞?說不出是怎樣的感覺,只覺得心裡空空的。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那很有可能你是「內在孤兒」哦!! 「我知道他們愛我,但我就是感覺不到」內在孤兒對生活充滿破壞力 孤獨感是很常見的隱性主題,很多人不知道自
一個人一點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總在假裝自己很享受孤獨、很享受一個人,這個世界時常需要很多假裝,而人也害怕被別人知道自己其實有時候不那麼喜歡自己一個人。孤獨沒有什麼不好。使孤獨變得不好,是因為你害怕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