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接觸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詞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題目會寫這麼長是因為我不想直接把相關詞語打出來,而在下文我也會避免將其明寫。此篇文主要探討的不是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意圖或行為,原因如題。


無法接觸的詞語

小時候在班上曾遇過一位同學,他無法忍受咬蘋果發出的聲響,只要一聽到就會渾身難受,所以大家都會避免在他附近吃蘋果。後來我又遇到一位不喜歡橘子的人,他不只是不喜歡看到或聽到橘子,就連「橘子」這個詞語他也不想看見。

雖然對於水果我只有好不好吃的感覺,但我也能體會他們的心情,每當我聽到或看到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詞語時。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那些詞語變成了刀刃,只要有所接觸,便會反覆的剖開我,將情緒盡數留在我的軀體。

所以我避免宣之於口,在網路上閱覽文章看到相關詞語時,也會馬上滑走或關閉頁面,避免自己因停留過久而難受。我並無想這麼做的意圖,但我仍將其視為洪水猛獸。

我不太擅長面對,不管是面對自己或是外界。我只能盡量規避並設法用迂迴的方式去理解自己,而這同時也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

詞語為何觸動我

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詞語為何會使我難受,我首先想到的是語言學中的「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

這個概念是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提出的,他認為「符號是語言的基礎單位」,而符號連接的不是名稱與事物,符號是「能指」之音響形象(sound-image)與其「所指」之概念(concept)兩者具任意性的結合。

「能指」是詞語本身的語音,而「所指」是詞語的概念,但這兩者並非是純粹物理性的,也是一種心理性的復現,因為「符號是可感知的物質形式,是意義的承載者」。

至於為何說「能指」與「所指」的結合具有任意性,因為詞語的發音是依約定俗成的習慣而能指稱為某種概念。以「蘋果」為例,它寫法取自梵語的近似音,如最早的「頻婆」、「平波」及「蘋婆」等,還有英文的Apple 等讀音皆是指稱「蘋果」這個水果。

而延伸到另一層面來講,「蘋果」這個詞語不僅是水果,它也可能是象徵誘惑的「禁果」或是3C產品的品牌名稱等。一樣的詞語在不同情況下會指涉不同東西,而每個人聽到或看到相同詞語時所作出的聯想與反應也不盡相同。

詞語所能引發的

人不同的感官之間可能會存有互相影響的生理現象,例如聽到某些聲音會起雞皮疙瘩,或是聞到某種味道會頭痛。

而有一種特殊的互通被稱為「聯覺」,是藉由感官刺激所產生的另一種感知,或是基於抽象概念所引發的感覺等,其方式與現象因人而異,且多是自發性的。比如有些人看到特定數字的同時也會「看到」與其對應的顏色,看到特定詞語時則會「聞到」對應的味道等。

「聯覺」是客觀存在的非病理現象,其根本涉及諸多領域,也有著許多不同的類型。此種現象雖非人人都有,但對於不同感官間的相互作用,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會是共通的,只是表現各異。

以詞語來說,其所能引發的反應是基於詞語所代表的意義,每個人對其會有不同的感覺或解釋方式。而感覺的移轉在修辭學則被稱為「通感」或「移覺」,是藉由聯想與生動的語言,將感覺從某感官移轉到另一感官的修辭手法。

如我在前篇的致青春|過往中寫到的-「指針上的分秒滴滴答答落在我的肩膀」即是聽覺(或視覺)轉觸覺的「移覺」寫法。與「聯覺」不同的是,我不是真的產生了這個感覺,我是透過想像進行連結後,寫下了對於一種感受的形容。

(雖然我寫的時候並沒有想著,喔我要用這個修辭囉,這裡要轉到哪個感官比較好呢?)

所以無法被接觸

我無法接觸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詞語,可能是因為其會引發我的聯想與情緒,而這種情緒於我產生了類似「聯覺」的反應,變成了具體的感覺。題目中的「接觸」,則是綜合了聽覺與視覺所產生的效果來講,而這又何嘗不是一次「移覺」的書寫。

關於前文寫到的語言學當中的「能指」(signifier)與「所指」(signified),是我直覺性的連結,但其實主要想引申的是其「符號」的概念。「符號」在物質形式上的呈現不僅是在詞語,還有影像、圖像等,而詞語的聲音與文字給我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所以我無法被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詞語所接觸。

而你是否和我一樣,也有無法接觸的詞語呢?


參考資料

  • 葉蜚聲、徐通鏘 著(2015)。《語言學綱要》台北:書林
  • 楊念文(2007, 12)。〈能指•所指•任意性-索緒爾語言符號任意性解讀〉。湖北文理學院學報,24,27-29。
  • 高志明(2013, 1)。〈聯覺一移覺一通感:學科歸屬與通感的構成維度〉。湖北文理學院學報,34,68-74。
  • 陳明珠(2008, 6)。〈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 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2,17-20。
raw-image
謝謝你的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想想的沙龍
6會員
14內容數
對生活的想像 保持尊重 儲存可能性後 寫下 若想像是現實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我們詢問甚麼是蘋果、房子或是花朵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網路上搜尋該物品實際圖片去解釋,但遇到時間、愛情或人生等等抽象概念時,我們無法用一個物品來直接解釋,這時類比的功能就出來了,我們可以用流水、戰爭或巧克力等等方式來形容這些抽象概念,我們為什麼自然而然的使用卻不自知?
Thumbnail
當我們詢問甚麼是蘋果、房子或是花朵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網路上搜尋該物品實際圖片去解釋,但遇到時間、愛情或人生等等抽象概念時,我們無法用一個物品來直接解釋,這時類比的功能就出來了,我們可以用流水、戰爭或巧克力等等方式來形容這些抽象概念,我們為什麼自然而然的使用卻不自知?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本討論關於說話的書(書名:關於說話的一切),從哲學、語言學、符號學和認知心理學等方面去幫助你點亮一些關於說話的整體架構來促使你對說話有一些樣貌,減少你對於架構模糊而帶來的焦慮感,進而更快讓你鼓起勇面對表達(無論是口頭或是書面)。由於篇幅有限,目前會先介紹雙方溝通大致會需要的元素並繪製成一張
Thumbnail
最近看到一本討論關於說話的書(書名:關於說話的一切),從哲學、語言學、符號學和認知心理學等方面去幫助你點亮一些關於說話的整體架構來促使你對說話有一些樣貌,減少你對於架構模糊而帶來的焦慮感,進而更快讓你鼓起勇面對表達(無論是口頭或是書面)。由於篇幅有限,目前會先介紹雙方溝通大致會需要的元素並繪製成一張
Thumbnail
這實在是一個關於創傷很奇怪的開頭,而且也会让人感到非常的無能為力,因為連開場白好像都還沒開始,就要面對這個世界越來越缺失的同理。
Thumbnail
這實在是一個關於創傷很奇怪的開頭,而且也会让人感到非常的無能為力,因為連開場白好像都還沒開始,就要面對這個世界越來越缺失的同理。
Thumbnail
此篇文主要探討的不是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意圖或行為,原因如題。
Thumbnail
此篇文主要探討的不是與結束自我生命相關的意圖或行為,原因如題。
Thumbnail
▓說明 ■資訊消化不良,表達能力片段籠統; ■陳述表達及接收思想有困難,看書有看沒吸收; ■思緒飄泊不定,不知落在何處,隨緣而定; ■佔地盤,生存力強。  
Thumbnail
▓說明 ■資訊消化不良,表達能力片段籠統; ■陳述表達及接收思想有困難,看書有看沒吸收; ■思緒飄泊不定,不知落在何處,隨緣而定; ■佔地盤,生存力強。  
Thumbnail
我們在上一篇有討論到「實證只存在於主觀」這件事。你如何證明蘋果可以吃?你可以把蘋果放到嘴裡,並且用某種方式拍攝蘋果被消化轉變成糞便的過程。或是在這過程中觀察到人體的葡萄糖值上升,或自己感
Thumbnail
我們在上一篇有討論到「實證只存在於主觀」這件事。你如何證明蘋果可以吃?你可以把蘋果放到嘴裡,並且用某種方式拍攝蘋果被消化轉變成糞便的過程。或是在這過程中觀察到人體的葡萄糖值上升,或自己感
Thumbnail
蘋果,有著和事情一樣的兩種觀看面向,而顯現的事物虛虛實實,你看見的是真是假或又是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呢? 溝通若只是單方面在說,那就只是在說話而已,並不是溝通;而溝通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雙方或多方講述自己的想法,乃至理解對方的想法、行為或亦是解決問題。 溝通是個進行中的過程 這個過程或許讓人難耐
Thumbnail
蘋果,有著和事情一樣的兩種觀看面向,而顯現的事物虛虛實實,你看見的是真是假或又是黑白之間的灰色地帶呢? 溝通若只是單方面在說,那就只是在說話而已,並不是溝通;而溝通最主要的目的在於讓雙方或多方講述自己的想法,乃至理解對方的想法、行為或亦是解決問題。 溝通是個進行中的過程 這個過程或許讓人難耐
Thumbnail
好難下標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所要講的概念,可以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容易做到「自我覺察」這件事情。我覺得不論是要解決問題、煩惱還是面對課題,要去完成的前提都是先要有「自我覺察」。 我一直以來都以為自己很會自我覺察,近年來才發現我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別會自我覺察的人,只是一個比較承受不住挫折的人。
Thumbnail
好難下標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所要講的概念,可以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容易做到「自我覺察」這件事情。我覺得不論是要解決問題、煩惱還是面對課題,要去完成的前提都是先要有「自我覺察」。 我一直以來都以為自己很會自我覺察,近年來才發現我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別會自我覺察的人,只是一個比較承受不住挫折的人。
Thumbnail
你能告訴我周遭的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會出現它? 我又為什麼能感覺得到這個周遭世界的物體?
Thumbnail
你能告訴我周遭的物質世界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為什麼會出現它? 我又為什麼能感覺得到這個周遭世界的物體?
Thumbnail
近年來,我可能在文章裡也提過了不少次,自己開始漸漸理解所謂象徵的意義。最近我更是在生活的各處發現了象徵影響我們生活之大,只是它可能不是肉眼所能觸及的領域。象徵與我們的潛意識息息相關,甚至牽涉到人類的集
Thumbnail
近年來,我可能在文章裡也提過了不少次,自己開始漸漸理解所謂象徵的意義。最近我更是在生活的各處發現了象徵影響我們生活之大,只是它可能不是肉眼所能觸及的領域。象徵與我們的潛意識息息相關,甚至牽涉到人類的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