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內容」的多元性對自我覺察很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好難下標的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所要講的概念,可以幫助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容易做到「自我覺察」這件事情。我覺得不論是要解決問題、煩惱還是面對課題,要去完成的前提都是先要有「自我覺察」。

我一直以來都以為自己很會自我覺察,近年來才發現我其實並不是一個特別會自我覺察的人,只是一個比較承受不住挫折的人。(亞瑟比較會,但他忍痛能力高)因此,驅使我前進的都不是自我覺察,而是我必須透過某個挫折才能「開始讓我覺察」,而且發生挫折以外的主題,我幾乎不會去注意。大家可能也會誤以為我很會觀察,但事實上我很遲鈍,我只是很會「找線索」而已,這些線索,如果我沒有放注意力「開始找」我就根本不會發現他們的存在。但只要我開始找,我就有能力把事情連結跟貫通。

例如在我失戀之前,我完全沒有察覺到我其實不相信有情侶可以在一起超過五年還激情不退的。(這個源頭來自於我觀察爸媽的關係,雖然感覺好像很明顯,但我就是遲鈍到沒察覺到這件事,直到挫折發生我才開始去探討。)我的遲鈍甚至到了,我在某天跟亞瑟約定好要倒垃圾,結果我在倒垃圾的時間愉快的安排了諮詢,我完全沒把這兩件事情想到會衝到,直到倒垃圾的時間時,我才驚覺我把兩件事排在同一個時間。不要問我為什麼我這麼白痴沒想到,我就是沒想到。

這兩個特質有好有壞,承受不住挫折的我,不會讓自己太痛,也不會讓自己痛太久。所以會逼自己很快地就走出陰霾,也會因為小挫折就「開始覺察」,因為不想累積之後更痛。我的遲鈍,也會讓我在我有放注意力的事情上面特別的集中跟徹底。

要做到自我覺察,也要有一些先決條件,最重要的,就是要知道自己「與別人不一樣」。與別人不一樣,並不是指你是天之驕子或是很特別的意思,而是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我們平常不會討論的「理解某個主題的內容」上面。這樣講可能很難懂,舉例來說,當我們聽到「聰明」這個詞的時候,每個人心中浮現的對於「聰明」的內容是不太一樣的。有人認為聰明的人是很會賺錢的人,有人認為聰明的人是很會唸書的人,有人認為聰明的人是很會鑽漏洞的人。對同樣的詞彙,每個人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有人覺得聰明是正面用詞,有人覺得是負面的,甚至不太能光用正面負面去區分對詞彙的感受,感受也分很多不同的細節。

例如認識我的人會覺得我擁有聰明這個特質,但我也會發生前面那種白痴事件,所以我到底聰不聰明?聰明的「內容」有很多不同種切入的角度,但我們普遍不會去談論到我們對聰明的定義,或是去核對別人嘴巴裡講的「聰明」跟我自己認為的「聰明」有沒有不一樣。

或是聽到「蘋果」這個詞彙的時候,如果現在聽到這個詞彙的人聚集了全世界不同國家的人,每個人腦海中浮現蘋果的樣子都不一樣。或是那個國家根本沒有蘋果,也不知道「蘋果」到底是啥鬼。就算是同一個國家的人,所浮現蘋果的內容可能也不同,也許是熟度的不同,顏色的不同,或甚至是觀看那顆蘋果的角度的不同。(例如FB以前的通知符號是一個地球,突然有一天FB把地球轉向,不再以亞洲為中心之後我就突然不知道那是什麼東東了)

或是當我們在說「再等一下」的時候,每個人定義的時間長短是不一樣的。

但每個人都不會察覺到,別人心裡想的「蘋果的內容」與我想的內容是不一樣的,甚至不會想到竟然有人不知道蘋果是什麼。這就是我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而我們去想,我們表面上在用的詞彙、概念有多少,就知道我們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其實是這些細微差異的集合體。而這些細微對不同概念定義的差異,其實就是影響到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遇到的事情、人生的結果如此不同的原因。拿大家最在意的金錢來說,對於金錢定義的不同,就會影響到結果的不同。

金錢是什麼?越是理所當然的東西,反而很少人會去思考定義。如果我們要掌握金錢,就得掌握金錢的本質,金錢的本質是我們手中拿的紙鈔嗎?還是是我們持有的物品嗎?金錢到底是什麼東西?交易的工具嗎?我曾經有去思考過這件事,開始思考之後才大驚,原來平常用的錢並不是錢的本質,是錢這個概念的延伸物。

而我們人生中會產生的問題,都是因為我們對事物的定義跟概念,跟我們實際想要的是有落差的。就像是程式一樣,你怎麼定義他就怎麼跑,他跑出來的不對,一定是定義有問題,程式寫錯了。也跟做菜一樣,放的東西不一樣,當然味道就不一樣。當然人生的結果並沒有對錯,這邊的對錯的基準,只是你能不能跑出自己想要的結果,不能就是錯,可以就是對。

一個人要怎麼定義蘋果可能對你的人生來說沒有什麼影響,但有些東西是會有影響的。例如如果妳的目標是想要減肥,想要有人魚線,那「腹肌」對你來說的定義就很重要。如果妳對腹肌的定義是「長出來」的東西,那麼你在執行上可能就會徒勞無功,因為你的定義,與人體的科學是有很大落差的。如果你定義的腹肌是:「每個人都有腹肌,只是明不明顯,有沒有被脂肪蓋住而已。」前者的定義會著重在去訓練腹肌,但如果剛好只注重訓練,不注重飲食,再怎麼樣都還是練不出來,都被脂肪擋住。但如果後者的定義,就會連帶地去注意飲食的部分。因此,詞彙、概念的內容,也就是定義就顯得非常重要。而且會失以毫釐,差之千里。

這個想法,運用在自我成長的層面的話,舉我本身的例子:我發現,當我知道我的課題是「臣服」,學習「示弱」時。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只知道概念,但是對於這個概念的內容很淺薄、而且並不完整。例如我知道示弱,我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可能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擺出很可憐的表情。但他媽的這種理解超級膚淺的,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沒什麼學過「示弱」的概念,所以對於示弱的「內容」,我乏善可陳。所以我就會嘗試用我能理解的方式去呈現「示弱」的概念。

這是我的課題,所以我會一直遇到企圖讓我去更加能全面性理解「示弱」、「臣服」的內容的挫折。並且挫折的出現本身就是可以讓更理解我臣服的助力。

對於對示弱、臣服有更接近本質的理解的人,他們就懂得用不同的方式去呈現,使人真正全面性的感覺到「示弱」(但他們本身不一定有意識他們做的這些事屬於示弱的範疇),而我在做的,其實只是「模仿」。(這也是為什麼光看文章有可能學不會的原因,因為知道詞彙、知道概念不代表知道「內容」,因為內容有可能包含文字無法表達的聲音、影像、無形的感受等等,所以還是要來上課喔>.^~)

一個概念,可以藉由千百萬種不同的角度去切入,當你能用越多角度去解釋一個概念的時候,表示你對這個概念理解得越深。一個詞彙,如果你能更精準的去理解那個東西的本質與真相,就能夠讓你更事半功倍功倍的去達成自己想要的目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任性救贖》
28.9K會員
494內容數
曾經以「文飛(Dana)」這個名字創業、出書。為了更貼近自己,我成為嬋娜。希望我的一切創造,有機會觸碰到你的心。
《任性救贖》的其他內容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Thumbnail
2021/01/15
感謝各位這兩年對於這個專案的支持,我在這邊想要跟大家說這個專案將不再更新。但我也不會刪除這個專案,免費的部分還是會維持免費,而付費的部分則會維持單月訂閱的原價,用這個原價讓大家取得這個專案的永久閱讀權限。
Thumbnail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Thumbnail
2020/12/28
《問》 1. 發現自己沒有覺得自己很值得被愛,或者只值得怎樣的對待後,要怎做,才能改變自己的信念? 如果跟對方說,自己喜歡對方,但不喜歡他的對待方式,然後去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關係,能讓自己往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信念前進嗎? 2. 對方說他前女友幾乎都是有內涵或優秀類型的,希望我能找到自己的路(是關係
Thumbnail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Thumbnail
2020/11/30
愚人。 愚人從2018/9/11就一直在我心頭上了。當時因為跟前男友分手的關係,我發現我關於控制的核心議題。而我一直都知道我的課題是要讓自己漸漸可以活得像個愚人一樣。愚人是一個任何事情實體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動能的能量體,因為這世界上一切的組成都是能量,我們能夠把它想像成一件事情要顯化之前的那種充滿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開始明白《察覺》自己真的很重要,如果能早一點有察覺.....但千金就是難買早知道! 我更能認清,原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我催眠高估了自己,為了合理化所有的挫折,把自己困在一個編織綿密的安全網中,這個泡泡一點都不堅固,不用戳就會破,根本就是一種自卑產生的自信。
Thumbnail
我開始明白《察覺》自己真的很重要,如果能早一點有察覺.....但千金就是難買早知道! 我更能認清,原來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我催眠高估了自己,為了合理化所有的挫折,把自己困在一個編織綿密的安全網中,這個泡泡一點都不堅固,不用戳就會破,根本就是一種自卑產生的自信。
Thumbnail
她的特點是不把話表達完整,就要求別人達成。 但是我卻能『感覺』得到她要的是甚麼。 然後我總能拿出正確的東西給她。 我感覺到自己常常在『讀她』。 那是一種很明顯的、卻無法言說的運作方式。事情發生往往都在那一剎那的零點幾秒之間。
Thumbnail
她的特點是不把話表達完整,就要求別人達成。 但是我卻能『感覺』得到她要的是甚麼。 然後我總能拿出正確的東西給她。 我感覺到自己常常在『讀她』。 那是一種很明顯的、卻無法言說的運作方式。事情發生往往都在那一剎那的零點幾秒之間。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不認為「自我覺察」歸類為身心靈,它只是個人進步的其中一項工具。日常生活及工作,自己會發現自己有錯然後改正,這就是自我覺察。有時不用把幫助自我成長的工具神聖化,能夠持續用在現實生活才有意義。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在某些瞬間,我們突然醒悟,原來心中的想法是這樣的。 衝突就是在這個時間點發生的,人們油然而生的黑暗想法有時候會讓自己望之卻步。
Thumbnail
世界不是那麼公平,人又那麼不理性,偏見無所不在,也隨處可見,不過這是人類的天性。大部份的時間裡,我們都是靠著直覺來過生活的,想想看如果你看到紅燈才開始思考要不要停止的時候,應該已經來不及了。 不光只是個人生活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經由許多捷徑與偏見來判斷。曾經有一位朋友說了一句很睿智的話「所有的事
Thumbnail
世界不是那麼公平,人又那麼不理性,偏見無所不在,也隨處可見,不過這是人類的天性。大部份的時間裡,我們都是靠著直覺來過生活的,想想看如果你看到紅燈才開始思考要不要停止的時候,應該已經來不及了。 不光只是個人生活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也是經由許多捷徑與偏見來判斷。曾經有一位朋友說了一句很睿智的話「所有的事
Thumbnail
自我修正,與推翻自我 面臨到的最大挑戰 在我身上的體驗 往往,是源自於「自我定義」本身 就是說,將“我”這個東西 以「怎樣的形式」“如何”去 附著在什麼事物上 就是說,用什麼東西來定義自我 「我」是什麼東西 慢 直接用我慢去看待自我問題 直接用禪宗 「我執」“我慢”的角度,去切入問題 是最接近核心的
Thumbnail
自我修正,與推翻自我 面臨到的最大挑戰 在我身上的體驗 往往,是源自於「自我定義」本身 就是說,將“我”這個東西 以「怎樣的形式」“如何”去 附著在什麼事物上 就是說,用什麼東西來定義自我 「我」是什麼東西 慢 直接用我慢去看待自我問題 直接用禪宗 「我執」“我慢”的角度,去切入問題 是最接近核心的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Thumbnail
/「自學的本事有時比體制性的教育,更能讓人學自己所要的知識。」 /自己就能為自己探究的心理,原來藏在我體內 /諮商不是為了「變好」,而是為了「了解」。 /在聽的過程中,在說的過程中,我又了解了原本我不知道的自己。 /我要寫的這個不正常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因為不明白。 奇怪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