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化學、特權、背景、下水道、交流、哲學、肯定、說明、希望、命令、斷交、投資、抗議、自然淘汰、動脈硬化……
以上這些詞彙相信中文母語人士都能看懂,但是如果說日本人也能看懂,即使發音與中文不同,他們也能充分理解這些文字代表的意思。大家會不會覺得有少許訝異!?多數人應該會說,那是因為日本人早年就借用了漢字,所以他們也能看懂,這不過是一般常識,有什麼好說嘴的呢!
那麼如果我說這些詞彙其實是日本人創造的,是不是訝異的人會多一些。不過,我在這裡面偷偷地安置了一個圈套,其中有一個詞是近代1百多年前才在中國被創造出來的👉「化學」。
其實寫這篇文章並不是要考大家,只是自己在閱讀相關資料時覺得好玩,想做筆記而已。筆記只是自己看又覺得沒意思,乾脆再加工一下,發表出來給大家瞧個新鮮。
日本大多數的漢字,自然是由中國傳過去。古時候日本的知識階層必須掌握漢字才算得上讀過書,能識字。他們學習久了,不只能寫漢詩,自然也能發明新漢字。底下這些漢字是日本人自行創作,沒在中國流行開來,咱們看不懂是正常的。
舉例,凪、躾、糀、辻、👉這個字重點說一下,《鬼滅之刃》作者的筆名就用上這個字「吾峠呼世晴」。有些中文詞典寫道「“”古同“卡”」,但是沒見到來源出處,康熙字典、漢語大字典也未收錄這個字。仔細看這個字,由「山上下」三字組成,意即登山時過了這個點開始往下,中文意思也就是【山道的最高點】。
與頭文字D合作的「峠の釜めし」/Motor-Fan
近代大量創造新詞主要集中在清朝後期。當時西方列強滿世界尋找海外市場及殖民地,自然也看上擁有大量人口的清朝。他們憑藉船堅炮利順利打開以清朝為首的一干亞洲國家的國門。清朝、日本等國打不贏西方列強,那就學習他們強大的原因。欲學習他國的先進技術,必須先懂外語,這道門檻可不容易跨過。(自己學了這麼多年英語還不會活用😅)有志之士自然而然會將外語翻譯成本國語言,但是新的技術必定伴隨新的詞彙,本國語言很難找到現有能相匹配的用詞,那就不得不自己創造新詞。
中日兩國大致在同時期創造出各種新詞,互相流傳普及後,如今如果不是特地去查詢來源,泰半不會覺得那是外來語,直覺當作本國語言。
中文自古以來採用的外來語總數約有1萬出頭,其中約莫1千個左右來自日語,多數是近百年這段時期傳入。數據出自1984年出版的《漢語外來語詞典》。其中讓我感到最驚訝的是,擁有創造新詞能力的結尾詞,居然多數來自日語。舉例、化、式、炎、力、性、的、界、型、感、點、觀、線、率、法、度、品、者……約23個字。具體例子看下方截圖。
中国語の中の日本語/日文研フォーラム陳生保
而近代中國也有少部份新創用語傳入日本。中文名「丁韙良」(美國人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50年由美北長老會派遣來到中國,自此旅居中國長達62年,首創以拉丁字母拼寫寧波方言,幫助其後來到中國的外籍人士學習寧波話,開設了中國最早的英語補習班北京同文館,並且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首任總教習,也就是北大的第一任校長。在他眾多貢獻中,最重要的貢獻應當是翻譯了大量西方書籍,其中翻譯惠頓所著的《萬國公法》一書,創造了這些新詞,主權、權利、責任、法院、人民、國體、賠償、自治、限制、章程、邦國、政治、選舉、司法、爭端、國會、制憲、領事、利益、管轄等。後來,漢譯《萬國公法》傳到日本,也讓這些新詞的其中一部份變成日語。
另外一種情況,中日兩國各自創造新詞,經過優勝劣汰,只有受到眾人認可的新詞彙存活下來。
「economics」現在大家都知道中文翻譯成「經濟學」,嚴復將它翻成計學,而梁啟超翻譯為資生學富國學平準學平準一詞出自《史記》,物價便宜時由官府買入,物價高漲再賣出,藉此平穩物價。而日本人借用中國古書中出現過的經世濟民,取出「經濟」兩字賦予新意,等同economics。「經世濟民」原意為治理天下,救濟百姓。清末戊戌政變後,改革科舉制度,開「經濟特科」,就是沿用了「經濟」的本義,此時仍未有現代的「經濟學」語意。
梁啟超所寫的文章中如有使用到當時中國人還不認識的新詞會特地標註說明。
【今西人製造物品之原料(即天產之物)……】
【希臘之地形半島也(三面環海、一面連陸者謂之半島)】
大翻譯家嚴復也新創不少詞彙,主要取用中國古書上的用詞,物理學稱為格致學;社會學稱為群學;形而上學稱為玄學。
附帶說一下,當時韓國的知識階層也是使用漢字,不知道為何沒有創造新的漢字新詞。個人瞎猜,或許是中日兩國先行一步,已經創造了新詞,拿來用就足夠,自己創造的需求自然就降低了。

總結,近代中日共通的新創詞彙的來源可分成3類。

  1. 明治時期以降,日本人創造新詞,由梁啟超、魯迅等人為首的留日學生引進國內。
  2. 中國人(含外籍中國通)創造之後輸出到日本。
  3. 借用中國古籍的用語賦予新含義,無論中日兩國都有人在創造。
第1點特意強調明治時期(1868~1912)以降,原因在於日本自從學會中國漢字後,一直在創造漢字詞彙,只不過明治之前,主要是替日本自古以來的日語添加漢字詞,本質還是日語。如,中文意思「火災」,日語寫作【火事】;中文意思「生氣」,日語寫作【立腹】;日本特有的概念制度,中文意思「指在日本切腹儀式中為切腹自殺者斬首,以便切腹者能更快死亡,減輕痛苦折磨的行為」,日語寫作【介錯】。
這類漢字詞對中文母語人士來說比較難理解,也就沒在日本以外地區普及流傳。
日本的外來語增加速度遠超中國,只可惜越接近現在,日本人的歐美化(歐美化三個字其實是日語,只是咱們似乎也能看懂。🤣中文應該是寫西方化)程度越深,外來語基本上已經全面改用音譯方式導入,也就是現在日語出現越來越多片假名形式的新詞。如果日本還願意採用意譯方式使用漢字命名外來語,咱們應該還能擴大共享相同詞彙,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更進一步。😆
畫蛇添足,補充一下。對日本人來說,漢字也是他們的外來語之一,只不過使用了上千年之後,漢字已內化融入日語,他們早已不將漢字當作外人。
2022/04/20 posted.
原文連結日本幕後觀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0會員
91內容數
這個世界很大,日本也不小,歡迎來到我的日本觀察筆記,認識更深入的日本。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元小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將近1/4日本男性終身未娶,非不能,應是不作為所致。
在日本需要先持有駕駛執照才能合法開車上路。(廢話😅)駕照過期還開車的話等同無照駕駛,過期太久,必須重考才能再取得駕照。 去年收到通知,駕照即將過期,卻一直忘了去換照,通知單被壓在一堆信件下面,直到某一天整理信件才發現駕照過期了!😵‍💫 拿到金色駕照有各種好處。 具體的辦理手續,記錄如下。
處理乞討問題,從來不是依賴自尊心、自我覺悟。依靠法治解決此問題的日本或許是一種參考範例。
昨日(3/23)新聞看到日元兌美元出現121.14日元兌換1美元的6年來新低記錄! 今年內日本應該會開放邊境,想來日本旅遊的朋友,趁現在日幣貶值可以開始考慮換日幣囉。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不過,本篇的主角不是這位最新出爐的日本小姐而是日本有照片記錄以來最早的選美小姐冠軍“末弘ヒロ子”(すえひろ ひろこ/HIROKO),只是成為選美冠軍卻為她帶來無妄之災!(其實更早期也舉辦過「八大行業」選美小姐XD) 不過,也有一說,末弘父親與野津道貫原本即關係良好,早早已安排好他們的婚事。
將近1/4日本男性終身未娶,非不能,應是不作為所致。
在日本需要先持有駕駛執照才能合法開車上路。(廢話😅)駕照過期還開車的話等同無照駕駛,過期太久,必須重考才能再取得駕照。 去年收到通知,駕照即將過期,卻一直忘了去換照,通知單被壓在一堆信件下面,直到某一天整理信件才發現駕照過期了!😵‍💫 拿到金色駕照有各種好處。 具體的辦理手續,記錄如下。
處理乞討問題,從來不是依賴自尊心、自我覺悟。依靠法治解決此問題的日本或許是一種參考範例。
昨日(3/23)新聞看到日元兌美元出現121.14日元兌換1美元的6年來新低記錄! 今年內日本應該會開放邊境,想來日本旅遊的朋友,趁現在日幣貶值可以開始考慮換日幣囉。
昨晚又地震了…… 雖然我居住的東京不是震央,離震央的距離有4、500公里吧。搖晃的時間太久,耳裡的半規管也失去平衡,比搭乘遊樂園的海盜船暈的更厲害。 關於日本的抗震基準可以參考以前的文章👉日本中長期住房問題的解決辦法-房屋狀態(小標題) 2022/03/17 posted.
不過,本篇的主角不是這位最新出爐的日本小姐而是日本有照片記錄以來最早的選美小姐冠軍“末弘ヒロ子”(すえひろ ひろこ/HIROKO),只是成為選美冠軍卻為她帶來無妄之災!(其實更早期也舉辦過「八大行業」選美小姐XD) 不過,也有一說,末弘父親與野津道貫原本即關係良好,早早已安排好他們的婚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很寬泛的形容詞。 打個比方說,中文領域中,一位學富五車的大教授、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學家、以及不學無術的在下我,都是「中文母語使用者」,但我們的中文水準一致嗎?顯然我比前述的兩位差多了。 那「母語水準」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想在語言學上,自有研究討論後天習得者和第一語言習得者間的差異。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頓珍漢」是什麼日文來著?為什麼日本人造出這種單字?」之後,又來了這一個非常神邏輯的日文漢字。它是日本人的成語嗎?還是又是哪個漢方中藥的牌子?這篇帶你解開有趣的日文奧義。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第一次聽到用三聲唸的「企業」是在國中的時候,一個班上功課特別好的同學。他一開始不是這麼說話的,但在他有意識地追求好成績的過程中,他學會了更多他概念中更「標準」的普通話讀法。聽到有人那樣說話的當下覺得有些驚訝甚至有些奇幻,「他認為這樣說能得到更好的評價」,只能寬泛地相信事情是這樣。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關一位研究員搜索山洞多年始終遍尋不著,直到有天黃昏,他扶著石壁慢慢往前,摸著摸著發覺不對勁,這凹凸不平滑的手感,是個「四」字。「有字啊!」......因為有字便有記錄,有紀錄就有歷史與故事,在漫長的一生中,當你終於摸到了先祖的證明、歷史的證明,那會是多麼的感動,就像摸到甲骨文而興奮的沈愷一樣。
我覺得,這其實是個很寬泛的形容詞。 打個比方說,中文領域中,一位學富五車的大教授、一位文采斐然的文學家、以及不學無術的在下我,都是「中文母語使用者」,但我們的中文水準一致嗎?顯然我比前述的兩位差多了。 那「母語水準」到底是什麼意思?我想在語言學上,自有研究討論後天習得者和第一語言習得者間的差異。
Thumbnail
繼上一篇的「「頓珍漢」是什麼日文來著?為什麼日本人造出這種單字?」之後,又來了這一個非常神邏輯的日文漢字。它是日本人的成語嗎?還是又是哪個漢方中藥的牌子?這篇帶你解開有趣的日文奧義。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九 歐洲現代語言學的興起約起步於公元十八及十九世紀之間,正是歐洲殖民主義的高峰期。在這個殖民和傳教的過程中,大量非歐語的語種逐漸出現在歐洲學者的眼前,並且引起歐洲語言學者的注意。不同語種的比較亦逐漸成為一門新興的學科。 不同語種的比較似乎必然地偏向不同語法的比較。首先
Thumbnail
導論:一個西方觀點的評述 二 伴隨著歐洲文明的向外擴張,歐洲中心主義亦邁向一個高峰。 在十九世紀的「時代精神」(Zeitgeist) 瀰漫歐洲大陸的此刻,歐洲的語言學家開始主導有關語言的論述﹕為世界語言做分類﹑為世界語言建立系譜﹑做世界語言的語法比較等。 如果我們用「壟斷」一語來描述這個時代
Thumbnail
清末民初,被外國人欺負,當時曾經有種想法,認為國家強弱和使用的語言有關。 而中國積弱不振,就是使用的語言造成。   因此,有人主張中文要改成拼音,如果無法立即改拼音,就先簡化,再改拼音。 中共簡化中文,目的就是要改拼音,早期有些簡體字,都附上拼音。   中文同音字太多,無法改拼音。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第一次聽到用三聲唸的「企業」是在國中的時候,一個班上功課特別好的同學。他一開始不是這麼說話的,但在他有意識地追求好成績的過程中,他學會了更多他概念中更「標準」的普通話讀法。聽到有人那樣說話的當下覺得有些驚訝甚至有些奇幻,「他認為這樣說能得到更好的評價」,只能寬泛地相信事情是這樣。
Thumbnail
 古人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說法,雖然在現代這個眾聲喧嘩的時代,言語溝通的真誠與意義已被糟蹋得慘不忍睹,但是某些字辭,某些句子,還是不斷影響著人,感動著人。   畢竟人是依著辭彙來建構我們的認知,透過辭彙來探索我們的思想,因此,傳說當倉頡造字時,天下紅雨鬼夜哭,想來也是其來有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