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咖啡案例 — 看新進咖啡業者的業態調整

2022/03/20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對咖啡這個產品來說,台灣應該是一個難度非常高的市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咖啡的主力供應者,便利商店的密集度太高了。台灣應該是世界數一數二便利商店密集度最高的區域,從人口數跟便利商店店鋪數的關係來看,日本前三大便利商店店鋪數雖然高達5萬2千店,比台灣前三大商店店鋪數1萬1千店還多了快五倍,但要是從總人口數來分配,日本是要2,300人才分配到一家家便利商店,但台灣只要2,000人就會有一家便利商店,台灣的便利商店可是比日本還密集,所以要買到平價&現煮的咖啡太容易了。
雖然咖啡這個產品在台灣的難度高,但還是有不少業者紛紛投入這個市場,其中也有從海外來的業者,最近有從海外來的咖啡業者標榜,科技,綫上點咖啡,快速取餐,或是可以網路訂咖啡後,快速送到你家等差異。但再在回到上面台灣驚人密集度的便利商店,應該無論你再怎麽快,可能從你現在的所在地點,走到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所花的時間應該還是最短最快的。所以在台灣如果咖啡銷售要主打便利以及快捷這件事,在便利商店密集度的天花板下,要打動消費者應該不是那麽容易的。
在試了市場水溫後,發現原本的訴求,要再花更大的投入才能讓消費者認同,如果你是品牌負責人,那要你要怎麽做?一般就會開始研究定位調整的可能,但要如何調整定位?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其他市場的業者怎麽做,再看一下是否自己也可以跟進,從下面日本的這幾個例子或許可以得到一些定位調整的靈感。
#產品 — 看得到的差異
説到產品,大部分都會從口味或是價格下手,但咖啡是嗜好品,應該大家的口味都不太一樣,所以靠口味要找到分母最大的共識,應該是要再花時間去培養的。而價格,最近看到台灣大型超市的熱拿鐵居然在搭配加價購下,20元就可以買到,所以要用價格來吸引顧客,小品牌的體力應該也很難跟進。
日本名古屋有家叫做みるめ Mirume 深緑茶房的日本茶專賣店,他們就提供一個叫做朝ボトル的服務,簡單來説,就是提供顧客構造上可以囘冲茶葉的玻璃水壺,而在裏面裝入喝完後,還可以充泡三次味道也不會變淡的茶葉,由於可以囘冲三次,所以容量在概念上就變成三倍相對便宜,并且喝完之後,不需要再洗,直接拿來歸還就可以。因爲這個差異是看得到的(容器&歸還服務),所以推出之後顧客的消費頻率也多了兩倍。
不過咖啡跟茶不一樣,那要如何做?其實類似的方向很多,大容量容器,限定口味,提供超大杯,濾掛產品,歸還服務,組合這些關鍵字,應該在進門前可以讓顧客用看的就知道你哪裏不一樣,如果產品是在水準以上,應該是有機會可以增加舊顧客的回購比例。
#氣氛 — 擴大利用情境
說到氣氛,氣氛一般會連動到利用情境,什麽是利用情境?下面這些就是情景,早餐,上班中,中餐後,下午茶,約會,等等,只要能讓顧客看到你的品牌時,讓顧客聯想到更多情境,就能引導他們到各種不同的場面消費,來客就可以增加。但要能擴大利用情景不是那麽容易,都要做某些改變,才能讓顧客用新的角度看待你,而“服務的地點”其實是容易影響顧客對你的看法一個元素。
日本有家叫做ダイオーズ(DAIOHS CORPORATION)的公司,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辦公室的周邊服務,從提供飲用水,辦公室清潔,除菌,還有提供辦公室内飲用的咖啡,茶類等,ダイオーズ在咖啡事業,也擁有自己的咖啡豆烘焙工廠,可以說投入不少資源在咖啡事業上。而在ダイオーズ的咖啡事業中,不只是提供一般企業咖啡而已,ダイオーズ另外也有咖啡的配套服務提供給共享辦公室,在共享辦公室的營運模式,一般負責共享辦公室管理業務的員工都不多,要這些負責管理的員工,再多負責咖啡業務其實很困難,而共享辦公室因爲開放式的設計還不少,氣氛上就很適合一邊喝咖啡討論或是一邊喝咖啡工作,并且人員流動性還比一般辦公室高,咖啡的數量相對也一般辦公室的潛在需求多。從營運端,跟使用端,都非常有咖啡的相關需求。
台灣目前也有不少共享辦公室,相信也跟日本也有類似的需求。開設街邊店咖啡雖然不錯,但因爲顧客都是通過外帶型爲主,初期比較難培養坐下喝的情景,如果可以開發這些有内用需求高的流動辦公室,開發的新的内用使用情境,除了比較容易確保基本來客數之外,流動辦公室的上下樓層也有機會變成潛在客群,而且在營業額的預測上也會比較容易,營業額如果好預測,費用也可以比較好規劃。之後再導流這些流動辦公室的顧客到街邊店,再去影響其他顧客,開發他們的内用使用情境。在共享辦公室之外,應該還有其他類似的“服務的地點”可擴大利用情境。
#服務 — 餐飲顧問服務
最後是服務,說到服務,其實咖啡店不止是服務消費者,其實也可以服務其他的餐飲業,特別是個人開設的餐飲店,個人店通常都沒有太多資源,或是Knowhow去開發複合的咖啡品項,而日本其實很多咖啡業者都在開發餐飲業者這塊通路,提供顧客相關KnowHow服務之後,換取顧客的咖啡訂單。日本UCC就成立了一個叫做UCC CAFE OWNER‘S CLUB的網站,裏面提供想開咖啡店人的各項咖啡資訊以及複合性協助。
但如果UCC已經在做這些咖啡顧問服務,那後進咖啡業者要如何進入這個市場?其實個人餐飲業者需要的顧問服務是非常多元的,哪些顧問服務是你目前的强項?其實都可以再檢視自己的營運,比分說如果你的APP點餐是非常有優勢的,那可以研究發展個人餐飲業者都可以把自己餐點放進去的APP機制等,機會還是存在,檢視如何運用自己目前在其他成功市場纍積的綜效,來找到進入這個市場的新利基。
台灣咖啡市場雖然看似飽和,但從跟其他國家的飲用量上看,應該還是會有成長的空間,海外的新進業者如果透過調業態調整,應該還是能找到其他的市場切入點,提供更多顧客所期待的咖啡服務。
商社男
商社男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