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50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8.1 良因法師 隨筆

朱世英問晦堂曰:
「君子不幸,小有過差,而見聞指目之不暇。小人終日造惡,而不以為然。其故何哉?」
晦堂曰:
「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內,必見於外,故見者稱異,不得不指目也。
若夫小人者,日用所作,無非過惡,又安用言之。」
《章江集》

【演蓮法師譯文】
有一天朱世英晦堂禪師說:「做君子真是不幸,稍微有點過錯,人們便在背後指指點點,說個不停。而那些小人天天作惡多端,人們卻視而不見,從不當一回事。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
晦堂禪師就對他說:「君子的品德,如同白玉無瑕,如果裡面稍有一點瑕疵,外面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能引起人們的注意。
至於那些小人,整天為非作歹,無惡不作,如同碎石垃圾一樣,又有什麼值得人們去說呢?」
良因贊曰:
依佛法的觀點:造罪本身是不幸的,造罪而常不為人知更是不幸。
依世間法的觀點:造罪而得到利益是幸運的,造罪後不為人知更是萬幸。
但當我們見造罪之人,現世或身陷囹圄,
或身罹重患,或失去一切不義所得…之愁苦;
再觀察經論所說來世地獄、餓鬼、畜生…種種慘烈之苦。
由此深愍世人,愚癡實在是苦!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鋼骨佛心
鋼骨佛心
苦志勞筋骨,大任乃克將。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