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二 1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5.6.13 良因法師 隨筆

raw-image

佛鑒謂龍牙才和尚①曰:

「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不疑,則庶無怨恨。

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

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

《山堂小參》

【注釋】

①龍牙才和尚:宋朝潭州龍牙寺・智才禪師舒州安徽潛山)人,俗姓。年十八從靈隱恒詮受業,後嗣佛鑒禪師。住嶽麓,遷龍牙。三十年以清苦勵眾,為人所歸仰。後寂於雲溪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龍牙寺智才禪師說:

「叢林中新任住持想要革除前任住持留下來的積弊,不能一下子完全革除,應該因一事而除一弊,這樣才不會使小人產生疑惑。

我曾經說:『作住持的人有三法。第一,見一切事理如杲日當空,沒有絲毫隱蔽。第二,義所當行的事,要如大象渡河,能勇往直前地去做。第三,剖斷是非如明鏡當台,賞善罰惡,果斷處理,決不徇私。』

這三法中若缺一法,則見事不分明,就會被小人怠慢而取辱,使住持的道法不能振興。」

raw-image

良因贊曰:

格前人之弊難,只因往往德不足服眾。

與其如此,還是先從格己身之弊下手吧!

如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

(如果殺掉惡人,延攬好人,怎樣?)

孔子回答:「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您治理國家,何必要殺人呢?如果您善良,人民自然也就善良。

領導的品德像風,群衆的品德像草,風在草上吹,草必隨風倒)。

格己之弊方能「見事,能行,果斷」,也才能格前人之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2015.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高菴臨眾必曰:『眾中須知有識者。』 予因問其故。 高菴曰:『不見溈山道:舉措看他上流,莫謾隨於庸鄙。』 平生在眾,不沈於下愚者,皆出此語。 稠人廣眾中,鄙者多,識者少。鄙者易習,識者難親。 予終身踐其言,始得不負出家之志。」 《廣錄》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5.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雪堂曰: 「高菴臨眾必曰:『眾中須知有識者。』 予因問其故。 高菴曰:『不見溈山道:舉措看他上流,莫謾隨於庸鄙。』 平生在眾,不沈於下愚者,皆出此語。 稠人廣眾中,鄙者多,識者少。鄙者易習,識者難親。 予終身踐其言,始得不負出家之志。」 《廣錄》 良因贊曰:
Thumbnail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Thumbnail
2013/9/27 良因法師 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須審勢、擇人。 『專欲難成,眾怒難犯。』——此八字,不獨妄動邪為者宜慎, 雖以至公無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須調劑人情,發明事理, 俾大家信從,然後動有成,事可久。 蓋群情多暗於遠識,小人不便於私己,群起而壞之,
Thumbnail
2015.6.13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龍牙才和尚①曰: 「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不疑,則庶無怨恨。 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 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 《山堂小參》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對龍牙寺智才禪師說:
Thumbnail
2015.6.13 良因法師 隨筆 佛鑒謂龍牙才和尚①曰: 「欲革前人之弊,不可亟去。須因事而革之,使小人不疑,則庶無怨恨。 予嘗言:『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 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 《山堂小參》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佛鑒慧勤禪師對龍牙寺智才禪師說:
Thumbnail
2014.12.24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 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 惟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與文主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4.12.24 良因法師 隨筆 圓悟曰: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從上皆稱改過為賢,不以無過為美。 故人之行事,多有過差。上智下愚俱所不免。 惟智者能改過遷善。而愚者多蔽過飾非。 遷善則其德日新,是稱君子。飾過則其惡彌著,斯謂小人。 《與文主薄》 【注釋】 【演蓮法師譯文】
Thumbnail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Thumbnail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Thumbnail
2014.12.2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聞覺範①貶竄嶺海②,歎曰: 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 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 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注釋】
Thumbnail
2014.12.2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聞覺範①貶竄嶺海②,歎曰: 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 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 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注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