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媽媽之外,也要看見、理解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一學年我因為在高中開「文學、影劇中的性別與愛情」選修課的緣故,所以常有機會跟學生聊母親角色的事情。

這學期印象比較深刻的有當看完《82年生的金智英》後,我設計了一個討論問題,讓學生回顧一下:「妳小時候的照顧者是? 據妳觀察,妳的照顧者如何調整個人職業生涯與親職照顧工作? 而這樣的調整,給妳什麼樣的思考?」,發現出生於2003-2004年的我校學生,多半出身於雙薪家庭,她們許多人小時候給公嬤、姑姑/阿姨或保母照顧; 也有許多人的媽媽,是先辭掉工作帶她們,等她們長大後再復職找新工作;也有人的媽媽是轉換比較能照顧小孩但薪水較低的工作……總而言之,沒有調整生涯的多半是有堅強的托育支持系統; 而有調整生涯的,多半是家裡的媽媽而非爸爸(我改完的學習單裡,只有一、兩位寫到爸爸有調整工作)。

因此有些人在學習單上寫:遇到很好的保母,所以沒有感到不是媽媽親自照顧,有什麼差別,長大後也跟媽媽關係不錯,反而是媽媽自己有點歉疚,而這歉疚真是沒必要的; 也有人寫看到媽媽為她們犧牲如此多,所以自己以後不想生小孩;或者是希望媽媽能更為自己活、過得更好一些……等等。

而在看完《我和我的T媽媽》之後,有人受到片中導演與媽媽深度對話的啟發,回家和媽媽展開兩個多小時的深度對話,因而更理解了媽媽,覺得媽媽能一路走到現在真是不容易。

不過有趣的是,當問到她們如果像北歐國家那樣高稅收,政府投注更多社福在托育、托老支持,她們同意嗎? 也有一半的人不同意。理由是:她們以後不想生小孩,不會用到XD 高中生這樣正要展翅高飛的年紀,當媽媽是很重的羈絆和責任吧! 確實我們的社會也把過多教養責任放在媽媽身上,給予的支持又不夠多,難怪不在她們的人生選項之中。(不過台灣社會要這樣少子化到亡國滅種嗎?)

總之,我滿高興經過觀賞與討論這些影片,學生能更看見母親的多種樣貌,理解媽媽的困境,甚至能跟自己的母親深度對話。

母親節將至,大家感謝媽媽之外,或許也應該看見媽媽、理解媽媽,思索是什麼樣的社會結構,造成「當媽媽」是一個如此不容易的選擇,這樣或許能更體貼和靠近自己的媽媽吧!

祝天下的媽媽們/主要照顧者們母親節快樂^^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楊子霈的沙龍
15會員
26內容數
楊子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捧讀雄女學姐林剪雲老師的最新散文集《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我在恆春的童年回憶又在腦海裡鮮明湧現。     三到九歲時,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移居恆春鎮,在那裡直到讀完恆春國小三年級才搬到鳳山。三、四十年前的恆春半島,尚未觀光化,人煙稀少,天空和大海都無比湛藍遼闊,沙灘金燦純淨
2025/04/26
捧讀雄女學姐林剪雲老師的最新散文集《我的恆春 我的半島》,我在恆春的童年回憶又在腦海裡鮮明湧現。     三到九歲時,我因為父親工作的關係,移居恆春鎮,在那裡直到讀完恆春國小三年級才搬到鳳山。三、四十年前的恆春半島,尚未觀光化,人煙稀少,天空和大海都無比湛藍遼闊,沙灘金燦純淨
2025/01/07
在帶領學生閱讀〈桃花源記〉之後,對「烏托邦」的討論,我想可以先讓他們閱讀西方反烏托邦小說之後再延伸出問題來討論,藉此剌激他們對社會體制和世界的關心,相信經過這些討論,將能更深化他們對此議題的了解,也將使他們更能體會陶淵明虛構此一美麗桃花源背後的深深感慨。
2025/01/07
在帶領學生閱讀〈桃花源記〉之後,對「烏托邦」的討論,我想可以先讓他們閱讀西方反烏托邦小說之後再延伸出問題來討論,藉此剌激他們對社會體制和世界的關心,相信經過這些討論,將能更深化他們對此議題的了解,也將使他們更能體會陶淵明虛構此一美麗桃花源背後的深深感慨。
2024/11/11
雄女百年校慶轟轟烈烈地過去了,我個人還很想紀錄一下雄女自行出版的《燦爛青春:雄女人的故事》這文集。
Thumbnail
2024/11/11
雄女百年校慶轟轟烈烈地過去了,我個人還很想紀錄一下雄女自行出版的《燦爛青春:雄女人的故事》這文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雖然母親節已經過去,但我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媽媽的話題。周杰倫有一首歌叫做《聽媽媽的話》,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媽媽說過很多話,有些是碎碎念,有些是具體討論什麼事情,有溫和的,也有充滿情緒的。聽到這裡的你,可以想想媽媽曾經說過什麼話,讓你印象深刻呢? 我媽媽有3句話,影響我很大。
Thumbnail
雖然母親節已經過去,但我想和大家聊聊關於媽媽的話題。周杰倫有一首歌叫做《聽媽媽的話》,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媽媽說過很多話,有些是碎碎念,有些是具體討論什麼事情,有溫和的,也有充滿情緒的。聽到這裡的你,可以想想媽媽曾經說過什麼話,讓你印象深刻呢? 我媽媽有3句話,影響我很大。
Thumbnail
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一個女人,忘記了童年和少女時代的夢想。隨著孩子的成長,她逐漸失去了自己,成了單純的『媽媽』。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內在對自己很多批判不滿,對自己很多要求,投射於外,是難以善待他人的,但是多數的人,不會知道被頭腦記憶控制的自己,原來如此黑暗,原來擁有陰影。
Thumbnail
母親節將至,大家感謝媽媽之外,或許也應該看見媽媽、理解媽媽,思索是什麼樣的社會結構,造成「當媽媽」是一個如此不容易的選擇,這樣或許能更體貼和靠近自己的媽媽吧! (圖為女兒做給我的母親節卡片:)
Thumbnail
母親節將至,大家感謝媽媽之外,或許也應該看見媽媽、理解媽媽,思索是什麼樣的社會結構,造成「當媽媽」是一個如此不容易的選擇,這樣或許能更體貼和靠近自己的媽媽吧! (圖為女兒做給我的母親節卡片:)
Thumbnail
每個人生長在不同環境及家庭,看法及觀點自然不同,有時你覺得平常無奇再自然不過的家庭生活,卻可能是別人羨慕而不可得的。
Thumbnail
每個人生長在不同環境及家庭,看法及觀點自然不同,有時你覺得平常無奇再自然不過的家庭生活,卻可能是別人羨慕而不可得的。
Thumbnail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Thumbnail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Thumbnail
成為母親之後,儘管在婚姻裡孤獨,還是能找回媽媽的自由。 《成為母親之後》 還記得,自己在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根本無法想像成為媽媽的模樣,現在的我納悶著,怎麼學校都沒有告訴我們成為母親之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我讀了6年的女校,我為我是女生感到自豪,我們什麼都能做,只要我們想要的,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去面對
Thumbnail
成為母親之後,儘管在婚姻裡孤獨,還是能找回媽媽的自由。 《成為母親之後》 還記得,自己在驗到兩條線的那一刻,根本無法想像成為媽媽的模樣,現在的我納悶著,怎麼學校都沒有告訴我們成為母親之後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我讀了6年的女校,我為我是女生感到自豪,我們什麼都能做,只要我們想要的,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去面對
Thumbnail
身為「媽媽」就是這樣吧!孩子永遠放第一,從物質需求的照料,到心理層面的呵護,無非期待孩子平安快樂的成長,也期待往後行為的正向。有好幾次,聽著媽媽們絮絮叨叨地說著孩子的情況時,我都會拉回來先關心說話的媽媽本身,問問他們當下的心情,試圖陪他們聊聊背後那份無助的感覺。畢竟⋯⋯
Thumbnail
身為「媽媽」就是這樣吧!孩子永遠放第一,從物質需求的照料,到心理層面的呵護,無非期待孩子平安快樂的成長,也期待往後行為的正向。有好幾次,聽著媽媽們絮絮叨叨地說著孩子的情況時,我都會拉回來先關心說話的媽媽本身,問問他們當下的心情,試圖陪他們聊聊背後那份無助的感覺。畢竟⋯⋯
Thumbnail
在「82年生的金智英」此部電影中,女主角生完小孩,在家擔任全職家庭主婦一段時間後,開始思考是否要返回職場工作,然而,在著手進行復職的過程,也遭遇一些難題。 究竟女性如何在家庭、工作兩方面取得平衡,甚至兩得意?且讓我們聽聽諮商獅怎麼說吧!
Thumbnail
在「82年生的金智英」此部電影中,女主角生完小孩,在家擔任全職家庭主婦一段時間後,開始思考是否要返回職場工作,然而,在著手進行復職的過程,也遭遇一些難題。 究竟女性如何在家庭、工作兩方面取得平衡,甚至兩得意?且讓我們聽聽諮商獅怎麼說吧!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Thumbnail
|與母親的日日是好日,第14天| 媽媽窩在床上一天的畫面,標配電熱毯。 出生到18歲後,離家北上念書,過了12年,最長時間待在家裡的時間是工作與工作中休息的一個月。 我好奇每位跟我一樣離鄉背井工作的人,這怎麼看到這種模式,與過去農業世代不同,我們早就在工作後像是寄居蟹脫殼一下,尋找一個個新的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