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閱讀|改變人生的第一顆原子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今天我們來聊聊《原子習慣》這本書,我第一次認識到這本書,是去年在網路上看到別人分享到它的一張圖,然後就借了這本書回來閱讀。

拍攝自《原子習慣》

拍攝自《原子習慣》

也因為讀了《原子習慣》之後,決定開始要重拾閱讀的習慣,也弄了了一個小社團,分享我自己的讀書紀錄。雖然中間有一搭沒一搭的,但這本書總是幫我起了個頭,引爆了我很久沒閱讀的世界。也因為開始有在閱讀並分享一些書摘,認識了「閱讀前哨站」這個部落格,所以才有機會參加「化輸入為輸出」還有「爆文寫作課」,認識了很棒的老師們,目前我也踏上了閱讀以及寫作的這條道路。

只要聊到習慣一定都會提到《原子習慣》這本書,所以分享這本書的讀書心得筆記也非常多了。今天我想跟你分享的是,這本書帶給我的3個觀念,以及我為因為這本書,而做了些什麼改變。

第一個觀念就是:

【 複利效應讓小習慣造就大不同】

在過去我一直以為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必須做出最好、最棒的決定以及改變的行動,做到這些「完美改變」還要靠強大的自律以及意志力去完成。

但說實在話,我們的大腦其實非常的偷懶,能輕鬆就不會想要勤勞,能坐著何必站著,能躺著要幹嘛坐著呢?

我之前有寫過一篇的討論完美與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文章,其實在《原子習慣》的第十一章提到一個故事:一個攝影的課程把學生分為質組跟量組,質組的學生成績決定於作品的品質,整個學期只需要繳交一張照片,要拿高分必須近乎完美;而量組的學生成績決定於作品的數量,繳交的數量越多分數越高。

結果發現最傑出的照片都出自於量組,質組的學生則因為思索如何拍出完美的作品,所以弄到最後只交出一張沒有努力過程,只靠理論的平庸照片。

這裡有寫到一段話:「嘗試找到改變的最佳計劃,往往都讓人綁手綁腳...略...我們太執著於想出最棒的方法,到頭來根本沒有著手去做。」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 我想成為更好的人,並不用一開始就變成那個最好的人。我們常常會覺得說,做了什麼改變就會馬上得到怎樣的結果,其實未必。回到前面提到的那張圖有寫到,1.01的365次方會變成37.78,這些微小的變化,累積下來其實也會造成巨觀的結果。我們有句古話說:「積沙成塔,滴水穿石」,這些觀念以及這些金句我們其實都知道,但怎麼用在自己身上呢?

這就帶到了第二個觀念:

【改變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改變身份的認同】

閱讀前哨站最近分享了一則圖片,提到了自律、自然以及自願的關係,也啟發了我重新思考、重新複習了這本書,我就想到為什麼我們會需要自律啊?

我認為需要自律,表示我們想要做一個我們之前沒辦法做到的事情,比如說我之前沒有閱讀、寫作的習慣也沒有運動的習慣,

可是我想要增加閱讀、寫作、運動到我的生活之中。在還沒養成習慣之前,我需要靠自律來達成這件事情,這個就是《原子習慣》裡面講到改變的第一層次是「 改變結果」。

在這個部分,有時候我們會覺得難以達成、難以自律,有可能是我們目標設得太高,當這個改變的結果我們沒有達成,就會覺得怎麼這麼難以自律。

要怎麼樣才能把想做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做出來呢?這就讓我想到《原子習慣》裡面講到改變的第二層次是「 改變過程」。這一層是在講說改變習慣以及系統,來幫助我們做到這些事情。又不得不提到一句老話:「 習慣成自然」,當我們習慣了閱讀、習慣了寫作、習慣了運動,我們就不需要靠自律來做到這些事情。講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早上起來刷牙洗臉、換完衣服、吃早餐...這已經是非常習慣的事情了,你不需要自律就會去做這些事情。

那什麼又是自願呢?自願其實就是發自內心,願意去做某一件事情。這一點其實我覺得很困難,也是《原子習慣》裡面提到改變的第三層「改變身份認同」。簡單來說:「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閱讀不是為了讀完一本書,而是我想要成為一個透過閱讀改變自己的人;我不是要成為一個運動家,而是想透過運動維持自己身體健康的人。

當我意識到,我這種身份認同的改變的時候,我發現自律的強迫性降低了,我變得更自願地去做這些事情。但也發現就算我自願想做這些事,有時候也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這就讓我反思回到第二層,需要建立習慣以及系統化的運作方式

這就帶到我覺得對我有幫助的第三個觀念:

【 最小努力原則】

我前面有提到我們大腦其實是很偷懶的,但其實大腦原本的設定就是盡可能地節省能量。如何花費最少的努力或是作為,可以得到最大的價值,所以說我們都會挑容易的事情來做

書裡面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棒:

「 讓習慣簡單到就算沒有意願也會執行至關重要」。

舉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之前覺得寫作很困難,因為我認為寫作就是要有起承轉合、要結構嚴謹,直到後來我參加課程,知道了框架的輸出方式,也聽到一個觀念叫做「自由書寫」,我才發現寫作其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開始嘗試並且實踐寫作,也發現寫作帶給我自我對話以及改變的樂趣。

我再說說我另外一個例子,我很久沒跑馬拉松了,其實也很久沒有好好的運動了。但是我為了改變我現在的這個習慣,我回頭把我以前的國術撿回來,可是我這麼久沒運動了,你現在叫我打一套套路,還沒打完我就氣喘噓噓,甚至連步法都站不好。所以我復健的方法不是回頭練套路,而是從基本功練起。而基本功最重要的是馬步,老師說馬步就是要蹲5分鐘,可是我沒辦法一次就五分鐘啊!所以我把它先拆解成每天3分鐘然後是1分鐘做3次,這個門檻相對低了很多,我更好地把它做到,所以我就更願意去做。

目前在我臉書粉專,我也記錄了我的日日字更以及馬步復健。我不去設定我的目標是要做10天100天還是1000天,我就只是想要單純記錄我這樣子的作為能夠持續多久。

今天分享這本書,我嘗試用自己的經驗連結這本書,分享給大家知道這本書對我真正的幫助是什麼,因為這本書實在是太多人分享了,不管是重點節錄,或延伸發想。如果你還沒看過這本書,你可以去看看別人的書評或許對你很有幫助。

但如果你想知道這本書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改變,我只能,這本書真的是給我人生帶來變化的第一顆原子彈!

改變沒有一蹴可及,都是從細小的變化開始累積。
raw-image

--

如果你想購買這本書,歡迎從這個連結購買:(2022圓神暢銷書展,任選兩本75折)我能得到些微的回饋,這筆回饋我會用在購買書籍,持續閱讀分享。


#閱讀筆記心得輸出系列
#閱讀寫作帶來正能量
#歡迎觀看肥龍的生活札記
#我是喜愛傳統文化的字更儂
#用文字分享喜歡的生活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homas Tang-avatar-img
2022/05/09
連結的部分好像出了問題
肥龍的生活札記-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09
謝謝你,已更新
avatar-img
肥龍的生活沙龍
56會員
176內容數
歡迎來到「肥龍的生活沙龍」,這裡主要分享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文化生活」,偶爾分享「閱讀心得」以及「字言字語」等雜談想法。若是剛好我的文字讓你有所共鳴,很歡迎你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肥龍的生活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2
來到職場跟社會團體也不例外,怎麼做都很有非議你的人存在;換做任何一種創作者,就是有黑粉跟酸民。 但有陰影的地方,必然有光明照耀,他人一定會評論你的言行,即使家人也不例外。
Thumbnail
2023/08/02
來到職場跟社會團體也不例外,怎麼做都很有非議你的人存在;換做任何一種創作者,就是有黑粉跟酸民。 但有陰影的地方,必然有光明照耀,他人一定會評論你的言行,即使家人也不例外。
Thumbnail
2023/07/31
然而在真實的自然界中,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長得快的比較好還是長得慢比較好?花朵大好還是花朵小好?顏色要鮮豔好還是黯淡好?
Thumbnail
2023/07/31
然而在真實的自然界中,並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長得快的比較好還是長得慢比較好?花朵大好還是花朵小好?顏色要鮮豔好還是黯淡好?
Thumbnail
2023/07/21
「哇!原來你會射箭,感覺好帥啊~那你會去參加射箭比賽嗎?」   我練習傳統射箭,比起準度或威力,我更喜歡練習過程的進步,以及從中體會人生的一些道理,那是一種「生活禪」的概念。   尤其在看完奧根•海瑞格的這本《箭藝與禪心》(原譯:《箭術與禪心》),真的愛不釋手。
Thumbnail
2023/07/21
「哇!原來你會射箭,感覺好帥啊~那你會去參加射箭比賽嗎?」   我練習傳統射箭,比起準度或威力,我更喜歡練習過程的進步,以及從中體會人生的一些道理,那是一種「生活禪」的概念。   尤其在看完奧根•海瑞格的這本《箭藝與禪心》(原譯:《箭術與禪心》),真的愛不釋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有朋友問說「要怎麼自我覺察」、「如何更了解自己」等問題,這是個很棒的主題,因為認識自我是隨時進行的功課,不分歲數、無關處在哪個階段。 Heibon曾經分享過幾項自己努力執行的事情,例如將看過每本書摘錄自己的心得、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有靈感便自由書寫、100天練習,隱含想法可連結《原子習慣》核心概念
Thumbnail
序 我曾閱讀過《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當時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重讀此書,更深刻體會到細微改變的重要性,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遠超想像。 克利爾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並提升了我的生活技巧。
Thumbnail
序 我曾閱讀過《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當時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近重讀此書,更深刻體會到細微改變的重要性,發現習慣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遠超想像。 克利爾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他人的互動,並提升了我的生活技巧。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Thumbnail
透過理解並應用習慣養成的原則,可以改變我們的日常行為,實現目標,創造我們熱愛的生活。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