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不是你的競爭對手😑

新旅遊/K社長-avatar-img
發佈於下一个旅遊10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任何一個工業都有競爭,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做天下全部人的生意,同行相輕幾乎就成為了每個工業的固有現象。

但,同行相輕恰恰是一個暴露愚蠢又對經營無實際輔助說明的行為。
相反,一個捨棄的真相是大多數同行都不是你的競爭對手。同行相輕是中國式話語裡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字面的意思是因為所處相同的工業和競爭環境裡,相互看不起,甚至提防和詆毀。😓
1.定位劃分競爭

很多人覺得自己所在工業的一切商業體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在旅游業,你是一家旅行公司,其他的旅行公司一定和你構成競爭關係嗎?

不是的。

一個常常聽到的感嘆是:今年這條線路低價的太多了,做品質的旅行公司競爭不過。

這裡捨棄的大前提是用戶群體是同一批人,但喜歡低價游和喜歡品質旅行的不是相同群體,被低價游吸引的人確實越來越多,但即便沒有低價,他們也不會選取你。
定位是長期選擇,定位劃分競爭、篩選人群,定位之外的熱鬧與荒涼其實和你關係不大。
2.自身太小的時候不構成競爭

旅行業是供給極度分散的工業,很多體量小的旅行公司,一年的營收百萬,規模上億的公司可以算是頂腰部以上。

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有一批一年百萬營收的公司天天關注同行,擔心着競爭。

十幾家加在一起湊不到一兩個千萬的生意,放到旅游的大盤裡不足為道。

3000~4000億的生意,你只做了幾百萬、幾千萬,真的還太小了。

1個用戶沒有選擇A公司,很大概率也不會選擇你天天關注的和你定位相同的B公司,他們可能選取了另外的99.99%。

就像班級裡排名第2的同學需要競爭的不是班級裡的第1,應該是更大空間裡全國級的競爭。
商業競爭中無數個經濟體圍繞用戶需求不斷的優化迭代,你和你的同行都死了,需求還在,關注同行不如關注用戶。

如果身處相同的賽道,大家圍繞同一批用戶群體共同努力和探索,適應變化着的用戶需求,共同做大市場的增量,面對同行不妨格局大一些,開放一些,這個時候都是朋友,至於競爭,等長大了再說。

在旅游工業,有雄獅還有可樂、有KKday還有Klook、有易遊網還有Asia、有還有背包客、有Booking還有Airbnb,誰在誰和競爭?3.同行不是競爭對手,變化的需求才是應該關注的競爭不是同行,而是用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市場是足夠大的,沒有人可以做全部人的生意,把足夠的目光和注意力放到用戶和自身的經營上,才是最該考慮的事。
能力不夠的時候,把別人當對手,你的對手太多了。😇
---EN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疫情的反復導致旅行社業務的持續低迷,今天的話題并非討論開展副業來保證企業的持續生存,而是聚焦旅行社的核心產品,團隊遊業務該如何發展,如何最大程度的避開疫情的影響…… 疫后旅行社市場的變化值得我們細心觀察小心應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資訊介紹 價值傳達 品牌滲透
定位和用戶選擇相同、產品和服務沒有說的清楚的實際差異是今天旅行消費業缺少品牌的主要原因。 服務鏈條過長、售前和服務分離、執行環節不可控、人才瓶頸、以及規模限制是旅遊工業難有品牌的深層原因。 內文 1.品牌定位 2.產品同質 3.服務差異 4.複雜交付 5.高頻單次非標~
〈新旅遊〉K社長,創始人,長期關注“全世界新旅遊型態與人文地理的新旅遊自媒體”,分享旅遊互聯網資訊內容和創業內容經營成長,期望下個10年,讓旅遊更美好。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可以用聽的😃 內文
源於:新旅遊 整理:K社長敬請關注訂閱期待更好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去年外出參加了一些會議,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增長,如何獲得持續增長成為2020年很多企業關心的話題,聽到身邊的朋友反覆提起“私域流量”這樣一個新詞,認真學習了一下,發現對於流量變化的了解在底層上其實是一致的,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從去年到今年,我對流量的變化也有一些自己的觀察和嘗試。 圖
為什麼選擇了團建話題進行討論? 旅行團建是一個疫情期間比對容易起量的業務,選地接交流群內有過很多次激烈的討論。 面對團建這麼大的增量市場,我們也看到很多旅行社確實不知如何下手,不夠了解用戶,也缺少策劃能力。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中國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資訊介紹 價值傳達 品牌滲透
定位和用戶選擇相同、產品和服務沒有說的清楚的實際差異是今天旅行消費業缺少品牌的主要原因。 服務鏈條過長、售前和服務分離、執行環節不可控、人才瓶頸、以及規模限制是旅遊工業難有品牌的深層原因。 內文 1.品牌定位 2.產品同質 3.服務差異 4.複雜交付 5.高頻單次非標~
〈新旅遊〉K社長,創始人,長期關注“全世界新旅遊型態與人文地理的新旅遊自媒體”,分享旅遊互聯網資訊內容和創業內容經營成長,期望下個10年,讓旅遊更美好。 長期希望能夠影響和改變旅遊的旅行體驗和經營效率,堅持: 可以用聽的😃 內文
源於:新旅遊 整理:K社長敬請關注訂閱期待更好 1.只建議優質旅遊資源及創新玩法。 2.所建議資源只做純粹旅行體驗合作咨詢。 3.如建議資源實際合作中有服務缺失就如何公開。
去年外出參加了一些會議,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增長,如何獲得持續增長成為2020年很多企業關心的話題,聽到身邊的朋友反覆提起“私域流量”這樣一個新詞,認真學習了一下,發現對於流量變化的了解在底層上其實是一致的,流量是一切生意的本質,從去年到今年,我對流量的變化也有一些自己的觀察和嘗試。 圖
為什麼選擇了團建話題進行討論? 旅行團建是一個疫情期間比對容易起量的業務,選地接交流群內有過很多次激烈的討論。 面對團建這麼大的增量市場,我們也看到很多旅行社確實不知如何下手,不夠了解用戶,也缺少策劃能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很多「小品牌、小商家、小公司」,做行銷時, 常覺得 #自己的營業規模還很小, 所以常會說: (1) 我們只是小商家,不太需要架官網吧? (2) 我們只是小商家,SEO不需要做吧? (3) 我們只是小公司,不需要經營社群吧? (4) 我們只是小公司,地圖評論很少沒差吧? (5) 我們
公司是B2B & B2C 電商,有簽約物流公司A,如果物流公司B在競標贏了公司A,公司必須全面替換成物流公司B,在營運端有哪些影響? 如何透過資料分析降低這些衝擊?
公司是B2B & B2C 電商,有簽約物流公司A,如果物流公司B在競標贏了公司A,公司必須全面替換成物流公司B,在營運端有哪些影響? 如何透過資料分析降低這些衝擊? 第三方物流商相關專案是在下在外商時常遇到的問題,也常製作成面試問題來測試商業分析師面試者,而有些外商的面試問題不會給太多數字,而是要
Thumbnail
曾經我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多、人多我廉」的最後一句話常開玩笑的是「人廉我跑」,也就是當市場上大家都在削價競爭的時候,這塊餅就該放棄了。會講這句話的思維主要還是因為我的行銷邏輯跟面對的客戶,最終還是以品牌建立為主,不是說削價競爭無法成就品牌,只是我比較不想讓我的客戶變成以價格戰為主的品牌。
Thumbnail
許多企業與店家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概念停留在競爭對手只是同行與同領域的商家或創作者。 但之前我提到過,短影音在tiktok上、IG上的表現方式是:用戶下滑後隨機撥放影片,也就是說影片是隨機進入觀眾視野的。 過去的人挑選媒體是用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現在觀看短影音的用戶是被平台強塞內容進視野,於
Thumbnail
低還要再更低!?只能殺價搶生意嗎!?如果這是你天天煩惱的事情,那千萬不要錯過 YT 這篇【一聽就董】系列文。了解「定位」的秘密,幫你擺脫對手殺價競爭的血戰!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競爭有很多種角度思考,以下分成三個範疇 1.功能面上競爭:指得是用差不多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這個也是通常大家在說的競爭對手,如不同的手機品牌本身為競品,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是品牌、效能、價格上的差異,但對於用戶來說,使用上大致上雷同。 2.問題面上競爭:指得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像是不
評估是否加入競爭時,除了競爭對手外,也需要考慮競爭對於客戶產生的影響。如果加入競爭對於客戶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可以思考即使最後無法拿到客戶,是否有機會從中獲得利益。如果競爭本身就有價值,就把競爭本身當作產品。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很多「小品牌、小商家、小公司」,做行銷時, 常覺得 #自己的營業規模還很小, 所以常會說: (1) 我們只是小商家,不太需要架官網吧? (2) 我們只是小商家,SEO不需要做吧? (3) 我們只是小公司,不需要經營社群吧? (4) 我們只是小公司,地圖評論很少沒差吧? (5) 我們
公司是B2B & B2C 電商,有簽約物流公司A,如果物流公司B在競標贏了公司A,公司必須全面替換成物流公司B,在營運端有哪些影響? 如何透過資料分析降低這些衝擊?
公司是B2B & B2C 電商,有簽約物流公司A,如果物流公司B在競標贏了公司A,公司必須全面替換成物流公司B,在營運端有哪些影響? 如何透過資料分析降低這些衝擊? 第三方物流商相關專案是在下在外商時常遇到的問題,也常製作成面試問題來測試商業分析師面試者,而有些外商的面試問題不會給太多數字,而是要
Thumbnail
曾經我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多、人多我廉」的最後一句話常開玩笑的是「人廉我跑」,也就是當市場上大家都在削價競爭的時候,這塊餅就該放棄了。會講這句話的思維主要還是因為我的行銷邏輯跟面對的客戶,最終還是以品牌建立為主,不是說削價競爭無法成就品牌,只是我比較不想讓我的客戶變成以價格戰為主的品牌。
Thumbnail
許多企業與店家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概念停留在競爭對手只是同行與同領域的商家或創作者。 但之前我提到過,短影音在tiktok上、IG上的表現方式是:用戶下滑後隨機撥放影片,也就是說影片是隨機進入觀眾視野的。 過去的人挑選媒體是用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現在觀看短影音的用戶是被平台強塞內容進視野,於
Thumbnail
低還要再更低!?只能殺價搶生意嗎!?如果這是你天天煩惱的事情,那千萬不要錯過 YT 這篇【一聽就董】系列文。了解「定位」的秘密,幫你擺脫對手殺價競爭的血戰!
產品氾濫年代,產品品質、功能都大同小異,客人的轉換成本幾乎為零。 如果,你仍停留在講解產品,接下來你可能會淹沒在時代洪流中。 顧問式銷售就是超業心法,你可以想像,你就是客人的「購物顧問」我們不直接談產品,我們更關心客人習慣、困擾、喜好等,透過分析、組織、說服力完成無痛成交。 成交的過程中,客人
延續上一篇關於競爭的關係,從另外一個面向來思考說明。競爭代表的是因為有東西相同,佔據到同樣的位置,所以才會產生競爭,只是是什麼東西相同呢? 1.競爭名詞:講到特定的名詞,如講到車子、化妝品,想要佔據相同名詞的人就會產生競爭。而為了避免競爭,或是劃分競爭場域,我們也可以將名詞往下切分,如:休旅車、轎
競爭有很多種角度思考,以下分成三個範疇 1.功能面上競爭:指得是用差不多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這個也是通常大家在說的競爭對手,如不同的手機品牌本身為競品,彼此之間的差異也就是品牌、效能、價格上的差異,但對於用戶來說,使用上大致上雷同。 2.問題面上競爭:指得是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像是不
評估是否加入競爭時,除了競爭對手外,也需要考慮競爭對於客戶產生的影響。如果加入競爭對於客戶可以產生很大的價值,可以思考即使最後無法拿到客戶,是否有機會從中獲得利益。如果競爭本身就有價值,就把競爭本身當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