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怵目驚魂28天》:也許我們沒有更好的選擇

2022/05/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怵目驚魂28天》作為一部20年前的經典cult片,常被網友們戲稱一定要看兩次;但意外地,我竟在第一次觀影就算參透了劇情架構與符碼,回想起過去的觀影經驗:《汪洋血三角》、《超時空攔截》、《我想結束這一切》、《穆荷蘭大道》......看來自己也被這幾年來的科幻電影訓練了不少,但換個角度說,其實這部較為困難理解的,僅僅是符碼運用以及一個巨大的宇宙觀基礎。
雖然電影最有名的或許就是那醜陋地、近似骷髏的兔子頭,然而,實際上驚悚要素卻不多,除了男主角東尼在浴室與兔子頭對鏡的獵奇效果,以及電影院展示的槍傷,大致上都僅僅是故弄玄虛。吸引我的,反而是東尼與女友葛芮琴兩人的關係,一個是厭世而洞見背面的少年,另一個是單親家庭的少女,彼此之間的相惜與照應,即使電影裡著墨甚少,但又都恰到好處,不論是常常被各個電影台詞專頁取用的第一次聊天、校園外的深吻,還是派對裡的安置,用了一種青澀而直接的方式去描繪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時常被電影台詞粉專節錄的片段。
當然在這之外,所謂困難的部分──導演所選用的隱晦而近乎祕密的符號,能夠讓劇情更有故事性,這些符號不勝枚舉,也是因為太多,湊起來才終成為網友口中的「一定要看兩次的電影」:Graham Greene的短篇小說《The Destructors》、與女友赴影院時上映的電影名、男主角母親在讀的書......不過,其實不懂這些,我想依然能夠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觀者不妨去專注在主角起心動念的轉變、面對死亡與他人的狀態,從恐懼,變成釋懷,再變成救贖者。
也因此結局頗為哀傷,同時亦揭示了一個更值得考驗的抉擇,不僅僅是「你的死能夠救活你的愛人與家人,你願不願意接受死亡?」,而是更架空地「你的死能夠救活你未來會愛上的人與家人,你願不願意接受死亡?」如今如數的時空題材談論過太多類似的層面,像是《蝴蝶效應》所諭示的「即使你可以改變過去,未來也不見得如你預期」,或是《明日邊界》裡阿湯哥深情地對emily說出:「I wish I didn't know you, but I do.」。
最後附上草東沒有派對《不都媽生的5.0》裡我好喜歡的一段台詞:「......通常會後悔呢是因為我們錯過了一個更好的選擇,但其實我並不知道我會不會有更好的選擇。」
關於選擇,我們需要謹慎;但關於無法選擇,我們需要接受。
〈Mad World〉,Gary Jules。電影片尾歌曲。
陳繁齊
陳繁齊
1993的臺北人,國北教語創系畢業。現專職文字工作,包括各式文案撰寫;個人創作領域包含詩、散文、歌詞,出版作品有散文集《風箏落不下來》、《在霧中和你說話》,詩集《下雨的人》、《那些最靠近你的》、《脆弱練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