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製造者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其實,對我而言,都是人的問題居多,並非是人製造出來的問題居多。人當然會製造問題,而這問題不能說是「問題」(problem),而是需要深深思考的「問題」(question)。英文的單字從以上來看,就有兩個意思,但中文可不一樣。所以在這邊,請不要用「英文」方式去思考它的定義,而我真的更想要從中去解釋我想要看到的「問題」。
  人的問題是什麼?從缺點看,自私,挑剔、貪婪、盲目、迷思、固執、易怒等等都是,當然還有很多,七宗罪已經解釋很明白,當然還有它的相反,七美德。慈悲、善良、同理、尊重、樂觀、堅強、付出不求回報等等,這些都是。人有很多種,經歷了這麼多的歷史情節,我們相信我們已經學到了很多,包括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續影響全世界的經濟與生活,我們舊有的生活是回不去了!在台北街頭的那一霎那,突然想起《末日之戰 Z》的一開始故事情節,就改變了所有人,我們不知道病毒從何而來,哪一隻動物身上含有此種病毒,疫情已經過了一年,病毒已經變種,就好像你平常的熟悉街頭,人身上都夾帶著什麼不知情的東西突然朝你而來。
  我們都會害怕,這次的疫情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既有的生活做了什麼改變,我們被迫失業,在家生活,依賴能夠在街上趴趴走的工作人員,一些員工幫我們送餐,只能准許一個人出門,保持與對方的距離,連擁抱都變成了奢侈。
  也因為害怕,我們在思考自己的生活時,人的內在也不得不改變。人的問題不是人本身,而是我們製造出來的本身。如果真的從事情去看,例如擇偶,我們在男女這層關係上,其實都不是經濟本身的問題,因為就從男女關係去思考男女分工,我們不得不去分配什麼角色。男生也好,女生也罷,男生向來就被冠上什麼「男人」應該有的本分,女人當然也是。研究性別的學者寫了再多的書,也是力不從心去改變這世界的性別分層結構。男女是回不去了,因此,就在男女本身去看男女,依舊還是男女。
  我認識女生這麼久,還是維持我是男生,對方是女生這樣的角色在循環下去。我應該去扮演男生,我們是男人,應該怎麼做,女生呢?還是有需要有依靠的時候,即使對方是男性化的女人。男女,最簡單,也是最複雜的關係,說了再多性別,現在的問題是出在什麼地方,我相信你看得出來,也很明白。社會不是缺少男女這樣的性別結構,而是在男女的某種,我們只是「男女」。
  看看你的外表,然後再看看你的「內在」,你覺得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沒有中間地帶,即使你是第三性。畢竟,定義從男女開始,而非第三性中間定義。然而,也因為這樣,外表去定義男生,或是女生,只是說明,一開始就得面對這樣的兩邊問題——男女。
  每次總幻想,自己真的是女人,會不會有男生來追求我這樣從來不變的問題,如果有個男生都來關心我,我應該是高興,還是該排斥對方?男女的追求似乎是在好感的吸引度上,所以少子化的問題,你大概也可以知道什麼。
  其實專家們都知道,也提議給政府官員知道,但他們只會撒錢補助,不管辦聯誼,還是生子,都沒有用。聯誼的問題是我們有太多的選擇,內向的人要面對這麼多的對方,其實自己真的不知道想要什麼,如果被打槍,他們只會更加懷疑自己。然而,認識這麼多的對方,其實都只是希望在男女之外,可以從這層「朋友」開始談起,但我們交朋友這層關係上,卻很難做得好。
  很多人都提倡做你自己,害羞的我真的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尬聊。得到了對方的資訊,其實都只希望可以認識你的內在,但場面話說久了,其實反而更顯得尷尬,讓人覺得又真又假。現代人在人際關係的連結上,不是往更內層去,就是往更外層去。
  我們都希望能夠做自己,多愛自己一點,自己是了解自己最深處的所在,個體無不去合理化,在個體主義上,這層只有自己與別人的那層界限,與沒有界限,只是某種了解而已,誰真正在乎你,又愛你?該關心你全部,或者其實是你的生活的瑣事都跟我沒有任何連結關係?連邊都沾不上?
  既然是這樣,人層關係的某種,或是政治的某種就是強出頭。當政治不再只是「政治」,而是兩派的對抗,或者更大的光譜拉鋸時,我們好像只有在某些去挑選某些,就是在各種好的,各種連結五顏六色的管線上,適當地站在我們所熟悉的位置,這就是人目前的處境。因為說真的,人的問題,是人自己在社會連結上被產生的問題給思考不住,造成了更大的思考在衝擊我們的大腦。誰真正想要什麼?是三享,還是更大的夢想抱負?是真正想要成功,財富自由,抑或是當我們往進步的光芒照耀時,其實都想要在刺眼的光芒都可以分到一點?
  男女的問題,不是經濟本身,而是個體在連結問題上,有著更大的斷層連結,造成你想要往上爬,而我們只想要更好的進步之間的鴻溝所造成的拉扯與空洞。如果你真的去思考進步,好而更好,或是樂觀上的進步,是否只是進步上在拉動我們之間很難有著更同樣的連結,而你只看到這種斜槓,是擺在你看得到的位置,其他人則看不到,或是所忽視?
  貧窮的問題也不是在錢,因為「真正」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照理說「應該」可以解決,但你覺得實際上呢?政治上的困境,國家的治理,社會的束縛,還有文化的制約,都會造成整個問題是「問題」(problem),而不是該思考的問題(question)。
  然而這層問題漸漸成了懷疑論者的出發點,畢竟問題也有質疑的意思。質疑這一切,是我們現在該從頭到來所思考的基本的東西,是否該反轉的時刻?因此,基本的,基本上也已經破裂,或是被撕裂。為什麼現代人會去反民主?因為民主本質已經被改變,為什麼「被改變」?因為右派崛起,為什麼右派崛起?因為人們被要求團結的說法已經很老套,右派的人士已經受不了,已經擠壓到他們的生活,不管是難民危機,還是人道危機,右派人士,或是保守派人士變成了需要團結的時刻,對抗這種老是「吹噓」的道理。我有說過,擠壓過後的保守派變成了我們在對抗左派的利器,愛國主義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當極端越是往極端方向走去,有一派的右派就是質疑這樣陰謀論的說法從來沒有變過。
人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而是麻煩製造者製造出來的問題,我們是嗎?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那為什麼歐洲的垃圾要遠渡重洋到另一個世界去?電子垃圾的麻煩,森林的危機,以及海洋漂浮的微粒,我們都可以知道。
  所以總統是外星人統治的說法,繪聲繪影。現在的世界,哪管月球是假的,或是其他各種陰謀的說法,都在這個時候趁虛而入,因為這是很容易插入的時刻,假新聞滿天飛,是是非非的真真假假都在新聞裡面誇大又愛說笑。誰真的說出事實,是因為事實本身,或是新聞給你的衝擊而寫不得而知,連媒體都要挑左右兩派,你說新聞的專業是新聞電視台的信任度,而是該相信新聞的單一事件而寫出那真正該有的程度?
  這就是該思索的問題。人的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而是麻煩製造者製造出來的問題,我們是嗎?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那為什麼歐洲的垃圾要遠渡重洋到另一個世界去?電子垃圾的麻煩,森林的危機,以及海洋漂浮的微粒,我們都可以知道。環保的現狀,如果你有關注地球生態,相信生態本身的影響,不單單只是經濟而已。畢竟沒有生態,就沒有經濟。但我們只關注股市漲了多少,該買哪一支股票,該關注哪一個熱賣商品,該在乎哪一個產品熱銷應該多下注訂單等等經濟問題,喔,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真正的問題是人在經濟扶搖直上出來之後又製造出來的問題(problem)。
  那我們不是麻煩製造者,或是說問題製造者?因此,人的問題是人本身,或是事情本身?憲法修正案的「修正」是因為時事需要,或者是很容易成為各種人士有利的辯詞,他們可以依照憲法第五條修正案說出不想發言的「理由」。任何憲法「修正」過後是真正好的開始,或是另一個攻防危機?我不得而知,但問題出來的憲法,或是因為國家因為誕生之後的任何人性基本,在現代社會已經「動搖」。
  捍衛人性是很需要,是真的很需要。但問題製造者,我們的真正人性該是對抗我們自己,或是整個人性在我們本身已經變掛?捫心自問,好好去想想此時此刻,我們的社會是不是已經在往上層時,只是往上,或是往下?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3會員
21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ornik Tsai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當然情願多愛你自己一點,勝於努力去愛別人,關心別人較多,除非是你本性,否則愛你自己的快樂,大概沒有整天關心別人的生活來得居多,畢竟我們有大愛裡的小愛——而大愛,就是以眾生皆為平等為原則,處處擺在一個中間界線,畫出一個「人」,而非身份地位的象徵,例如位階。
當我看著股市投創的經理人在電視上講著我聽不懂的術語,什麼今天上漲了幾點,收盤落在哪裏,還有什麼 K 線之類的話,我完全也不懂。什麼時候該進場,什麼時候該買回,以及什麼時候該下單,喔!我通通不知道,我對於股市的概念是,有漲有跌,「很正常」。
不過說真的,人真的要變,當然不是只有單方面這麼簡單,要了解敵人在想什麼,不是把他們當成「敵人」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在共思贊成與反對方,能否大方向與小方向去思考,不過也說真的,政治光譜已經拉了這麼大,要拉回原來的線段,維持同樣比例,右派與左派都有理由去相信誰真正是對的,誰又是荒謬的。
  該怎麼說今年這一年是什麼樣的一年,新型的冠狀病毒讓我們看到人類的自私,國家的自私,政治的自私,以及最你我醜陋上的自私是有多自私,是病毒讓我們產生了改變,讓我們不能用最以前熟悉的方式過生活,平靜地一如往常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是病毒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過渡的方式,用全新的思維過一種「新生活」。
即使已經都瞭解了,大腦科學家仍然無法製造出一個「人工大腦」出來,模擬出我們大腦的整體運作的所有方式,為什麼?因為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雖然佔比百分之二,耗掉百分之二十的能量,你那一點多公斤的重量佔了你所有的想法,甚至是你的意識,但卻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物質存在,而這裡的物質是指看得到的東西。
當一切變得泛意義時,這一切的意義,幾乎沒有意義可言。當我說這句話時,你可能覺得很饒舌,很矛盾,很叫人不解,直問著什麼意思?喔,就一切的意義變得很虛化,幾乎稱不上意義。有意義重要嗎?你可能接著問,當然重要,可是呢?事實上,當一切變得沒有那麼意義,你只是想著自己生活的正中心,是否有著意義可言?
你當然情願多愛你自己一點,勝於努力去愛別人,關心別人較多,除非是你本性,否則愛你自己的快樂,大概沒有整天關心別人的生活來得居多,畢竟我們有大愛裡的小愛——而大愛,就是以眾生皆為平等為原則,處處擺在一個中間界線,畫出一個「人」,而非身份地位的象徵,例如位階。
當我看著股市投創的經理人在電視上講著我聽不懂的術語,什麼今天上漲了幾點,收盤落在哪裏,還有什麼 K 線之類的話,我完全也不懂。什麼時候該進場,什麼時候該買回,以及什麼時候該下單,喔!我通通不知道,我對於股市的概念是,有漲有跌,「很正常」。
不過說真的,人真的要變,當然不是只有單方面這麼簡單,要了解敵人在想什麼,不是把他們當成「敵人」這麼簡單而已,而是在共思贊成與反對方,能否大方向與小方向去思考,不過也說真的,政治光譜已經拉了這麼大,要拉回原來的線段,維持同樣比例,右派與左派都有理由去相信誰真正是對的,誰又是荒謬的。
  該怎麼說今年這一年是什麼樣的一年,新型的冠狀病毒讓我們看到人類的自私,國家的自私,政治的自私,以及最你我醜陋上的自私是有多自私,是病毒讓我們產生了改變,讓我們不能用最以前熟悉的方式過生活,平靜地一如往常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是病毒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過渡的方式,用全新的思維過一種「新生活」。
即使已經都瞭解了,大腦科學家仍然無法製造出一個「人工大腦」出來,模擬出我們大腦的整體運作的所有方式,為什麼?因為大腦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系統,雖然佔比百分之二,耗掉百分之二十的能量,你那一點多公斤的重量佔了你所有的想法,甚至是你的意識,但卻沒有一個叫做意識的物質存在,而這裡的物質是指看得到的東西。
當一切變得泛意義時,這一切的意義,幾乎沒有意義可言。當我說這句話時,你可能覺得很饒舌,很矛盾,很叫人不解,直問著什麼意思?喔,就一切的意義變得很虛化,幾乎稱不上意義。有意義重要嗎?你可能接著問,當然重要,可是呢?事實上,當一切變得沒有那麼意義,你只是想著自己生活的正中心,是否有著意義可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照顧者的文章,重點有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挑戰和需求。作者廖福源分享了他對照顧者議題的看法以及推動去汙名的想法。文章中提到了照顧者的困境,以及如何在社會中創造理解和支持的環境。
Thumbnail
「論述的絕對至上,我覺得是一種濫用。」 - Georges Didi-Huberman 【誰是 Didi-Huberman?】 法國邊緣爭議美學家,喬治·迪迪–裕柏曼(Georges Didi-Huberman),新世紀以來,不斷挑動法國後現代學界的神經。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努力學習」,但如果沒有用對方法,光努力只會落得白費力氣的下場。 《精準學習》作者成甲曾被點評是「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這本書主要在探討如何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共有四章,分別是「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分法」、「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核心臨界知識
Thumbnail
一個罐頭其中高度為h,底部半徑為r,且 h/r=2 已知 容量V = 1(公升) 找到一組: h(高度) , r(底部半徑) 使得表面積最小 目的: 因表面積最小因此可以讓製造成本降低幫助企業省錢 算式如上 答案我也使用python驗證一下求出數值解 接下來換個角度跟工具
Thumbnail
雖然孩子上了大學之後,為人父母可以卸下大部分的教養工作,因為他們基本上已經是成年人,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是在放手的同時,我覺得父母應該也要陪伴他們一起去思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並且採取何種態度回應這個世界,我不希望孩子真摯的理想與純真受挫後,變成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也不願意孩子變得又功利又世俗,趨炎
Thumbnail
2019年11月26日記錄。澳洲媒體昨日揭露的中國間諜自白,引起香港、台灣二地極大關注。支持蔡英文的媒體和網路輿論,一致將結論導向「2020投給蔡英文,就是不讓中共陰謀得逞」。
Thumbnail
「老師,你有問過作者本人是這麼想的嗎?」課堂檢討閱讀理解題目時,常遇到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或是大考公布國文考題後,就會看見新聞報導,連被選入考題的原著都寫不出答案!然而解析文學作品以作者意見為尊真的是大忌,這不只是因為「作者已死」的問題,而是有的時候你問了作者,甚至還會得到一個完全相反的答案....
Thumbnail
疫情關係,大家都開始WFH了,這…真的是考驗烹飪水平的時刻呀 看著我「平淡」的廚藝,不禁想:難道居家辦公時,別人怕吃太多,我是要怕吃不下去嗎?   不過現在不用擔心了,救星緊急登陸! Chili Klaus-Asia 丹麥辣番茄醬  辣燒烤風味番茄醬8號   辣個男人盯著我做菜,感覺會比較認真(
多年以後,南洋的年輕技工們還流傳着一個傳說,說林恆花了1000塊買下英國人的船廠,廠子開工了一天就賺回了這筆錢。這當然是以訛傳訛造成的誇張效果。如果林恆後來寂寂無名,沒有人會信這種話。但林恆的一番作爲導致人們追尋他的根底,一些光環就套在了他年輕時的腦袋上。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照顧者的文章,重點有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挑戰和需求。作者廖福源分享了他對照顧者議題的看法以及推動去汙名的想法。文章中提到了照顧者的困境,以及如何在社會中創造理解和支持的環境。
Thumbnail
「論述的絕對至上,我覺得是一種濫用。」 - Georges Didi-Huberman 【誰是 Didi-Huberman?】 法國邊緣爭議美學家,喬治·迪迪–裕柏曼(Georges Didi-Huberman),新世紀以來,不斷挑動法國後現代學界的神經。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聽過「努力學習」,但如果沒有用對方法,光努力只會落得白費力氣的下場。 《精準學習》作者成甲曾被點評是「中國最會學習的人之一」,這本書主要在探討如何更有效的學習方法,共有四章,分別是「知識管理與認知優勢」、「掌握臨界知識的底層思維與分法」、「發現和應用自己的臨界知識」、「核心臨界知識
Thumbnail
一個罐頭其中高度為h,底部半徑為r,且 h/r=2 已知 容量V = 1(公升) 找到一組: h(高度) , r(底部半徑) 使得表面積最小 目的: 因表面積最小因此可以讓製造成本降低幫助企業省錢 算式如上 答案我也使用python驗證一下求出數值解 接下來換個角度跟工具
Thumbnail
雖然孩子上了大學之後,為人父母可以卸下大部分的教養工作,因為他們基本上已經是成年人,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但是在放手的同時,我覺得父母應該也要陪伴他們一起去思考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並且採取何種態度回應這個世界,我不希望孩子真摯的理想與純真受挫後,變成憤世嫉俗的年輕人,也不願意孩子變得又功利又世俗,趨炎
Thumbnail
2019年11月26日記錄。澳洲媒體昨日揭露的中國間諜自白,引起香港、台灣二地極大關注。支持蔡英文的媒體和網路輿論,一致將結論導向「2020投給蔡英文,就是不讓中共陰謀得逞」。
Thumbnail
「老師,你有問過作者本人是這麼想的嗎?」課堂檢討閱讀理解題目時,常遇到學生提出這樣的疑問。或是大考公布國文考題後,就會看見新聞報導,連被選入考題的原著都寫不出答案!然而解析文學作品以作者意見為尊真的是大忌,這不只是因為「作者已死」的問題,而是有的時候你問了作者,甚至還會得到一個完全相反的答案....
Thumbnail
疫情關係,大家都開始WFH了,這…真的是考驗烹飪水平的時刻呀 看著我「平淡」的廚藝,不禁想:難道居家辦公時,別人怕吃太多,我是要怕吃不下去嗎?   不過現在不用擔心了,救星緊急登陸! Chili Klaus-Asia 丹麥辣番茄醬  辣燒烤風味番茄醬8號   辣個男人盯著我做菜,感覺會比較認真(
多年以後,南洋的年輕技工們還流傳着一個傳說,說林恆花了1000塊買下英國人的船廠,廠子開工了一天就賺回了這筆錢。這當然是以訛傳訛造成的誇張效果。如果林恆後來寂寂無名,沒有人會信這種話。但林恆的一番作爲導致人們追尋他的根底,一些光環就套在了他年輕時的腦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