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第二 10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4.12.10 良因法師 隨筆

文正公謂琅琊和尚曰:
去年到此,思得林下人可語者。
嘗問一吏,諸山有好僧否?吏稱北寺瑞光,希茂①二僧為佳。
予曰:此外諸禪律中別無耶?
吏對予曰:儒尊士行,僧論德業。
如希茂二人者,三十年蹈不越閫,衣惟布素,聲名利養,了無所滯。
故邦人高其操履而師敬之。
若其登座說法,代佛揚化,機辯自在,稱善知識者,非頑吏能曉。
逮暇日訪希茂二上人,視其素行,一如吏言。
予退思舊稱蘇秀②好風俗,今觀老吏,尚能分君子小人優劣,況其識者耶。
琅琊曰:若吏所言,誠為高識,請記之以曉未聞。
《琅琊別錄》
【注釋】
①希、茂二僧:指北宋希禪師和茂月禪師二人。希禪師,其氏族何處,嗣法何人未詳。茂月禪師,嗣法大愚守芝禪師。
②蘇秀:蘇州和嘉興兩地。嘉興古稱秀水縣。

【演蓮法師譯文】
範文正公對琅琊和尚說:自從去年到蘇州上任以來,常想結識一位禪僧以便有所請益,便向一位老吏打聽這蘇州附近諸山有沒有道德高尚的出家人?老吏回答說:「住在城北瑞光寺的希禪師和茂月禪師,這兩位僧人道譽最佳。」
我又問:「除此之外,其它禪寺、律寺中還有沒有別的高僧?」老吏說:「儒家重視士人的學問品行,僧人則重視德業修持。像希、茂這兩位禪師,住在瑞光寺三十年不出寺門,身上只穿粗布衣,從不追求名聞利養,因此當地百姓對這兩位禪師高尚的品行操守極為敬仰。
至於那些能登座說法,代佛宏揚教化,而以機鋒辯才自在稱為善知識的人,那就不是我這愚笨的人所能知道了。」
及至閒暇之日,特往瑞光寺拜訪希、茂兩位禪師,一見之下,果然如老吏所言。
回來後仔細想一想,從來都說蘇州和嘉興這兩個地方好風俗,而今看這位老吏的見識,都能分辨出君子、小人的優劣,何況還有見識更高明的人呢。
琅琊和尚聽後高興地說:這位老吏所說的話非常精闢,應該把它記錄下來,好讓大家看到後從中得到啟發。
良因贊曰:
大修行人內心有道,自有外在威儀。
但是相對的,有外在威儀,未必心中有道。
如蕅益大師開示:
「無念處慧,著袈裟如木頭幡,禮拜如碓上下,
六度萬行,皆同外道苦行,無與真修」。
因此古德讚歎苦行,只為心中有道,並非但為苦行。
如釋迦牟尼佛示現同於外道六年苦行,只為降伏外道。
此中差別應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2014.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 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 夫用眾人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 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演蓮法師譯文】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2014.12.3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覺範曰: 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非不肖所望。 蓋文字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 病在依他作解,塞自悟門。 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難極妙證。 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 【演蓮法師譯文】 種障礙。
2014.12.2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聞覺範①貶竄嶺海②,歎曰: 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 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 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注釋】
2013/4/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良因曰: 表現在外的盛氣凌人,或者急於炫耀自己的才華, 往往是來自於內心的志得意滿。 因此雖說是三件事,其實也就是一個器識淺薄罷了! 一個人的驕慢來自於無知,所以只有擴展眼界,才不墮井蛙之見。
2014.12.9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近世作長老,涉二種緣。多見智識不明,為二風所觸,喪於法體。 一應逆緣,多觸衰風。二應順緣,多觸利風。 既為二風所觸,則喜怒之氣交於心,鬱勃之色浮於面。 是致取辱法門,譏誚賢達。 惟智者善能轉為攝化之方,美導後來。 如琅琊和尚①,往蘇州看范希文②。
2014.12.8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善住持者,以眾人心為心,未嘗私其心。以眾人耳目為耳目,未嘗私其耳目。 遂能通眾人之志,盡眾人之情。 夫用眾人之心為心,則我之好惡,乃眾人好惡,故好者不邪,惡者不謬。 又安用私托腹心,而甘服其諂媚哉。 私托耳目,而固招其蔽惑耶。 【演蓮法師譯文】
2014.12.4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曰: 學者舉措不可不審,言行不可不稽。 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 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 夫湖海衲子,誰不欲求道。於中悟明見理者,千百無一。 其間修身勵行,聚學樹德,非三十年而不能致。 物既如此,人亦宜然。
2014.12.3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謂覺範曰: 聞在南中,時究楞嚴,特加箋釋。非不肖所望。 蓋文字之學,不能洞當人之性源,徒與後學,障先佛之智眼。 病在依他作解,塞自悟門。 資口舌則可勝淺聞,廓神機終難極妙證。 故於行解,多致參差,而日用見聞,尤增隱昧也。 【演蓮法師譯文】 種障礙。
2014.12.2 良因法師 隨筆 靈源聞覺範①貶竄嶺海②,歎曰: 蘭植中塗,必無經時之翠;桂生幽壑,終抱彌年之丹。 古今才智喪身,讒謗罹禍者多,求其與世浮沉,能保其身者少。 故聖人言,當世聰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議人者也。 博辯宏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在覺範有之矣。 《章江集》 【注釋】
2013/4/2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氣忌盛,心忌滿,才忌露。」 良因曰: 表現在外的盛氣凌人,或者急於炫耀自己的才華, 往往是來自於內心的志得意滿。 因此雖說是三件事,其實也就是一個器識淺薄罷了! 一個人的驕慢來自於無知,所以只有擴展眼界,才不墮井蛙之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觀音山 會員在活動期間,發心隨喜護持──西藏三大寺之供燈、貼金、供法衣(三項)皆圓滿,即可參加限量100幅「如我一般蓮師像」幸運護持功德主結緣活動。光是恭敬凝視 蓮師的雙眼就能消除無量罪業,何況是能供奉慈悲 龍德上師親自加持開光之 蓮師,祈請 蓮師加持必定更為靈感立現!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南投縣國姓鄉大慈禪寺 ,由達傳長老開山。地址在:「南投縣國姓鄉大長路584之20號」 現在為第二任住持真智法師接棒弘法利生。 全寺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 設計寧靜幽雅 二樓大殿供奉華嚴三聖: 註:華嚴三聖,又稱釋迦三尊,指佛教《華嚴經》中華藏世界的三位佛、菩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在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傍晚時分,老道士帶著徒弟來到山腳下一處密林。通向樹林內僅有一條小徑,陌上雜草叢生,看上去並不易走。   「記住貧道說過的話,別踏出道。」
Thumbnail
夏蓮居老居士,慈智雙運、集錄經文成就《淨修捷要》三十二拜禮拜文。為一大藏教之指歸,為禪、律、密、淨精華之薈萃,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之心法,為末法修行之捷要。故恭敬讀誦禮拜觀想發願迴向,則於成就無上菩提大道有提綱擎領之用。可謂捷徑中之捷徑;用力少而收效宏;不知不覺即暗合道妙;於末法眾生最為契合。
Thumbnail
觀音山 會員在活動期間,發心隨喜護持──西藏三大寺之供燈、貼金、供法衣(三項)皆圓滿,即可參加限量100幅「如我一般蓮師像」幸運護持功德主結緣活動。光是恭敬凝視 蓮師的雙眼就能消除無量罪業,何況是能供奉慈悲 龍德上師親自加持開光之 蓮師,祈請 蓮師加持必定更為靈感立現!
Thumbnail
快樂,聰明,有品的念佛人(象山慶24.5.27)     現代禪雖然在2003年底隨著李老師的往生而解散了,但諸多弟子在李老師勸請下,直接轉入念佛法門,託付於慧淨法師的照顧與帶領,於2004年成立了善導流「淨土宗」。這個由(捨)禪轉(歸)淨的過程與結果,似乎是阿彌陀佛悲願的預記[1],也是中國佛教
Thumbnail
一個和尚,從靈隱山上的長泉寺,匆匆忙忙、沒命似地逃下山,一直逃,一直逃!直到他的頭髮長到可以高束,遠到人們不再記得他的法號……。       和尚年老的時候,有一個很談得來的小孫女,聰明伶俐。       老人家決定,把當年的秘密說出來。       內心畏顫顫地,他說,當
Thumbnail
我們觀音山 中華大悲法藏佛教會(大悲法藏)的具恩德祖師—阿貝仁波切,住世的時候對佛法的教法的通達,戒律精嚴,可說是無人出其右。許多偉大上師的上師、傳承宗教領袖法王,都在阿貝仁波切的座前受過殊勝的教法。
Thumbnail
九十歲的盤若智是泰國金寺裏得道的高僧。他的盛名不僅遍及這金色國土中的每一角落,甚至還遠達異邦的佛陀國度。人們提到他時,總將兩手合十,高舉過頂,以禮拜佛陀的姿勢,表達對這位高僧的虔敬。 不管拂曉與暮落,金色寺塔的內外,總聚集著無數的人們。他們聆聽梵鐘的沉落,思老禪師一身汗濕的睜開眼來,發現自己正好端
Thumbnail
南投縣國姓鄉大慈禪寺 ,由達傳長老開山。地址在:「南投縣國姓鄉大長路584之20號」 現在為第二任住持真智法師接棒弘法利生。 全寺採用仿唐式建築風格。 設計寧靜幽雅 二樓大殿供奉華嚴三聖: 註:華嚴三聖,又稱釋迦三尊,指佛教《華嚴經》中華藏世界的三位佛、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