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論語》公案——吾道一以貫之

更新於 2022/05/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一則《論語》,從字面看,好像沒什麼值得深思的地方。但,要是把這則《論語》放在情景教學上,就可能變成一則有趣的公案。
話說有一次在課堂上,學生都到齊了,孔子突然對其中一個年紀輕輕的學生——曾參說:「參啊!我平日所講的道,雖則千頭萬緒,皆可以用一個理、一個概念、一個中心思想等等來貫通的。」
這裡先賣一個關子,介紹介紹曾參(讀深)這個學生。曾參比孔子小四十六歲,是孔子晚年歸魯後所收的學生。他的父親就是曾點,而曾點是孔子的髮小,也是孔子比較前期的學生。那麼,曾參年紀輕輕,而且資質相當魯鈍,說好聽一點,就是品性憨厚。
那為什麼孔子偏偏對曾參這樣說呢?孔子其實可以對全班學生說:「各位同學,我平日所講的道,雖則千頭萬緒,皆可以用一個中心思想來貫通的。」如果是對全班這樣說的話,接下來,孔子可能就把「一以貫之」詳細地補充說明。
問題在,孔子當時就只對這個老小這樣提點,而曾參的回應說:「唯」,即點點頭說:是、是的。
大家想一想,老師提了個問,高年級同學不知所以,沒回應,反而被一個低年級的同學回應說:是、是的。那麼,高年級的同學會怎樣反應?喂!細佬,唔好扮嘢!
當曾參回應「唯」後,孔子就離開教壇了,也許剛好要下課,又也許既然連曾參都懂得「吾道一以貫之」,就沒什麼可以講下去了,那倒不如下課吧。
其他高年級的同學怎麼辦呢?馬上圍著曾參問個究竟:「何謂也?」
曾參好像胸有成竹地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先不要說這個是否孔子心中的答案,光是後面三個字——而已矣,就有相當的質疑啦。
所謂「而已矣」,即「罷了」。整句翻成白話:「噢!夫子之道,就是忠恕兩個字罷了。」
各位,曾參這樣的語氣,會不會覺得「難以服眾」呀?忠恕是兩個概念呀,又怎能「一以貫之」呢?這就是一個公案啊!
【原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15】
(寫於2020年10月5日)
下一講:再談「吾道一以貫之」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3會員
    817內容數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今早寫文,提起莊子所描述的「支離疏」的人,他面貌醜陋、形軀怪異;但他心靈平和隨適,既已之,則安之。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總有許許多多的無奈的,比如:天生醜陋、形軀殘缺,又或因言獲罪,含冤受屈,憂鬱終老…然則,如何撫平這些人生的無奈呢? 究竟如何撫平這些人生的無奈呢? 共勉之。
    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來咒罵老人,是相當缺德的;如果用來咒罵年老親人的話,簡直無人性。但,這句話就偏偏出自孔子的口,是不是匪夷所思?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46】 那麼,孔子當時是不是咒罵故友,自行判斷啦!
    樂與憂,是相對的。如果樂與憂是屬於感性的、情緒的,這樂必定是短暫的、是變幻的;相對的,這憂往往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而且同一件事,是樂是憂,是因人而異的。 然則,怎樣的「樂」才是永恆的呢? 外表寬容,內心欣悅,精神充實,不假外求,自證自足,這種生命的樂,才是永恆的。 再問:如何才能獲得這個樂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4】 這則《論語》,過去講過的人相當多,有字面解釋的,有學術疏釋的,深邃通俗,不一而足。筆者嘗試以另一個角度,配合孔子的身世,盡量析述其心路歷程。 孔子的人生自述,有沒有值得借鏡的地方?
    門前哪三顆九里香樹是要剪型的,修剪前與修剪後有啥不一樣? 回應有三種: ①樹就是樹啦,有啥不一樣?閑著沒事幹! ②啊!是有點兒不一樣呀!沒事找事。 ③樹還是樹啊!本來無一物嘛! 朋友,您是哪一種境界呀? (寫於2020年8月18日) 下一講:蘇軾的三重人生境界
    當人生陷入逆境,又或面對惡人當道的時候,如何自處? 我們看看【否卦】對人生的啟示。 【否卦】的組成是坤下乾上,即下三陰,而上三陽,剛剛與泰卦相反而又相錯相綜。(抱歉,欠圖解) 【否卦】的﹝卦辭﹞曰: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卦】的坤下,對身處於惡劣的大環境下,提供了幾點人生的啟示:
    今早寫文,提起莊子所描述的「支離疏」的人,他面貌醜陋、形軀怪異;但他心靈平和隨適,既已之,則安之。 在人生的道路上,難免總有許許多多的無奈的,比如:天生醜陋、形軀殘缺,又或因言獲罪,含冤受屈,憂鬱終老…然則,如何撫平這些人生的無奈呢? 究竟如何撫平這些人生的無奈呢? 共勉之。
    用「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來咒罵老人,是相當缺德的;如果用來咒罵年老親人的話,簡直無人性。但,這句話就偏偏出自孔子的口,是不是匪夷所思?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憲問46】 那麼,孔子當時是不是咒罵故友,自行判斷啦!
    樂與憂,是相對的。如果樂與憂是屬於感性的、情緒的,這樂必定是短暫的、是變幻的;相對的,這憂往往是如影隨形,揮之不去的。而且同一件事,是樂是憂,是因人而異的。 然則,怎樣的「樂」才是永恆的呢? 外表寬容,內心欣悅,精神充實,不假外求,自證自足,這種生命的樂,才是永恆的。 再問:如何才能獲得這個樂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4】 這則《論語》,過去講過的人相當多,有字面解釋的,有學術疏釋的,深邃通俗,不一而足。筆者嘗試以另一個角度,配合孔子的身世,盡量析述其心路歷程。 孔子的人生自述,有沒有值得借鏡的地方?
    門前哪三顆九里香樹是要剪型的,修剪前與修剪後有啥不一樣? 回應有三種: ①樹就是樹啦,有啥不一樣?閑著沒事幹! ②啊!是有點兒不一樣呀!沒事找事。 ③樹還是樹啊!本來無一物嘛! 朋友,您是哪一種境界呀? (寫於2020年8月18日) 下一講:蘇軾的三重人生境界
    當人生陷入逆境,又或面對惡人當道的時候,如何自處? 我們看看【否卦】對人生的啟示。 【否卦】的組成是坤下乾上,即下三陰,而上三陽,剛剛與泰卦相反而又相錯相綜。(抱歉,欠圖解) 【否卦】的﹝卦辭﹞曰: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否卦】的坤下,對身處於惡劣的大環境下,提供了幾點人生的啟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自從有了google評論以後,很多商家、飲料店、各種場所因此有了評價的概念,讓有些店面一舉成名,而大型的醫療體系醫院,也就此成了眾多罵名的成分存在了,就開始會相互討論哪家醫院好,那家醫院插評而不去,往往成了看診的壞習慣。
    Thumbnail
    PDCA四要點,分別為Plan(規劃)、Do(執行)、Check(檢查與修正)、Act(行動);與《 原則》一書提到成功5原則之中相似與雷同之處,供參考學習醒發。
    Thumbnail
    這裡介紹的專題討論,是指老師或科系會要求學生挑一篇或一些相關Paper,彙整成簡報,來向其他學生報告的場合。 在準備專題報告的場合,常遇見的問題是,到底要找什麼樣的題目的文章來看??一點方向都沒有呀?? 在這邊野人獻曝的提供幾個找題目的建議
    Thumbnail
    左邊的人說 「現在的孩子真的非常難管教,你沒有小孩不懂,打是不得已時的必要之惡」 「以前的父母哪一個不是威權打罵教育」 . 右邊的人說 『對小孩施暴還發文討拍,用文字包裝自己的惡行』 『暴力零容忍! 動手就是不對! 受苦的都是孩子』 . 感覺一下,你更想往左站,還是更想往右站? . 當你在心中選邊站
    ★朋友讓你失望、同事與你不對盤、主管處事不公、家人難以溝通、老師吹毛求疵,另一半忘了你的生日…。 即便他們的理由爛到難以置信,但肯定都是有原因。 ●你幫助他人越多,你自己也會活得越快樂。祕訣在於「讓周圍的人快樂」。沒錯,無論是抱怨連連的同事、過度緊張的家人,還是吹毛求疵的大學教授,只要方法運用得宜,
    Thumbnail
    「我將一生獻給毛和中國,但我現在成了真正的無產者。我用哀痛的心情完成數十萬言的著作。我寫這本書,是為了紀念與我患難與共的愛妻嫻,也將它獻給所有珍惜自由的讀者。我要此書成為在毛澤東的極權統治下,平民百姓生靈塗炭,以及善良知識份子,為了求生存,不得不扭曲良知、犧牲理想的歷史紀錄,申訴給公眾。」
    Thumbnail
    《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的書名非常特別,冒號的左邊「獲利的法則」看似是要分享賺錢的方法,但冒號右邊「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卻是要教怎樣才能不要賠錢。 為什麼虧損了還不認賠? 「我現在不能棄守,因為已經虧太多」--賠錢者最常說的話 風險的心理謬誤 我們可以從作者的慘痛教訓得到什麼?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自由的界限,應當是他人的自由開始之處。』~ 約翰·斯圖亞特·米爾 米爾是在其的名著《自由論》(On Liberty, 1859)一書中詳細闡述了“害人原則(Harm Principle)”。其核心思想是,個人的自由只有在其行為對他人造成實質性害處時才可受到社會的限制。
    Thumbnail
    自從有了google評論以後,很多商家、飲料店、各種場所因此有了評價的概念,讓有些店面一舉成名,而大型的醫療體系醫院,也就此成了眾多罵名的成分存在了,就開始會相互討論哪家醫院好,那家醫院插評而不去,往往成了看診的壞習慣。
    Thumbnail
    PDCA四要點,分別為Plan(規劃)、Do(執行)、Check(檢查與修正)、Act(行動);與《 原則》一書提到成功5原則之中相似與雷同之處,供參考學習醒發。
    Thumbnail
    這裡介紹的專題討論,是指老師或科系會要求學生挑一篇或一些相關Paper,彙整成簡報,來向其他學生報告的場合。 在準備專題報告的場合,常遇見的問題是,到底要找什麼樣的題目的文章來看??一點方向都沒有呀?? 在這邊野人獻曝的提供幾個找題目的建議
    Thumbnail
    左邊的人說 「現在的孩子真的非常難管教,你沒有小孩不懂,打是不得已時的必要之惡」 「以前的父母哪一個不是威權打罵教育」 . 右邊的人說 『對小孩施暴還發文討拍,用文字包裝自己的惡行』 『暴力零容忍! 動手就是不對! 受苦的都是孩子』 . 感覺一下,你更想往左站,還是更想往右站? . 當你在心中選邊站
    ★朋友讓你失望、同事與你不對盤、主管處事不公、家人難以溝通、老師吹毛求疵,另一半忘了你的生日…。 即便他們的理由爛到難以置信,但肯定都是有原因。 ●你幫助他人越多,你自己也會活得越快樂。祕訣在於「讓周圍的人快樂」。沒錯,無論是抱怨連連的同事、過度緊張的家人,還是吹毛求疵的大學教授,只要方法運用得宜,
    Thumbnail
    「我將一生獻給毛和中國,但我現在成了真正的無產者。我用哀痛的心情完成數十萬言的著作。我寫這本書,是為了紀念與我患難與共的愛妻嫻,也將它獻給所有珍惜自由的讀者。我要此書成為在毛澤東的極權統治下,平民百姓生靈塗炭,以及善良知識份子,為了求生存,不得不扭曲良知、犧牲理想的歷史紀錄,申訴給公眾。」
    Thumbnail
    《獲利的法則: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的書名非常特別,冒號的左邊「獲利的法則」看似是要分享賺錢的方法,但冒號右邊「一個操盤手的虧損自白」卻是要教怎樣才能不要賠錢。 為什麼虧損了還不認賠? 「我現在不能棄守,因為已經虧太多」--賠錢者最常說的話 風險的心理謬誤 我們可以從作者的慘痛教訓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