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3):其為人也孝悌-儒家社會的「底層代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論語》是語錄體。孔子講學遊歷時,他的弟子記下了他的言行,弟子的弟子又記下老師的言行,後來編撰成書。可能孔子去世好多了年後,他的徒子徒孫忽然想到,應該將孔門的言論好好整理歸納一下,流傳後世。於是將各自的上課筆記歸攏起來,刪去重複的,挑選完整準確的。那時記錄文字還是竹簡,編撰工作肯定極為繁重。與我們現在電腦的快捷處理相比,簡直無法想像。所以,難免還是有些地方重複,例如「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這條語錄在《論語》中就出現過兩次。

《論語》總共分為二十篇,皆取本篇第一段話前兩個字或三個字為篇名。看得出來,編排是以內容為標準,內容相近的歸為一篇,內容重要的篇章放在前面。但並不十分嚴格。有些段落看得出來相互間有連貫性,有些沒有。也許有,但已無法得知編者的意圖了。

那麼緊接著「學而時習之」後,「學而第一」篇第二段話,也是整部《論語》的第二段話是: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raw-image

這段話承上啟下,極其重要,極其重要!可以說是《論語》一書的核心思想。

上段話「學而時習之」,孔子闡明瞭學的快樂與教的態度。那這段話就是告訴學生要學什麼?就是要學習以「孝弟」行事。闡述了「孝弟」的重要性,為什麼要以「孝弟」行事?

有子是孔子晚年的學生,姓有名若。《論語》中,孔子的學生中,只有曾參和有若被稱為「子」,其它學生都用字稱呼。合理的推測,《論語》即由曾參和有若及其門下弟子主編。

有子講,既孝順父母又聽從兄長,卻喜歡冒犯頂撞尊長,這樣的人很少。「上」,泛指所有年長者和位尊者,如天子、諸侯、貴族、官員、上級等等。而不好犯上,而敢於和尊長爭搶,這樣的人是沒有的。比如說一塊吃飯,下級和領導爭位子,搶飯菜。又如坐公車,年輕人和老年人搶坐位。君子要從根本處做起,有了根本,其它事自然就有可循之道。孝弟就是行仁的根本吧?

關於「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朱熹的解釋是,「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為仁,猶曰行仁」。程頤則解釋道:「論性,則以仁為孝弟之本」,「仁是性也,孝弟是用也」。「行仁自孝弟始,孝弟是仁之一事」,「然仁主於愛,愛莫大於愛親,故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孝弟行于家,而後仁愛及於物,所謂親親而仁民也。故為仁以孝弟為本。」他們的邏輯是這樣,仁為孝弟等其它行仁行為的根本,但孝弟又是其它行仁行為的根本,如孟子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樣解釋最為可信,符合孔子的整個思想體系。

孔子孜孜以求想為人們建立一套行為規範,為社會建立一種穩定有效可持續的秩序。通過不斷地觀察、學習、思考和實踐,提出了他的一套比較完整東西。

簡單說來,孔子認為人有天然的友善之心,「仁」就是兩人相處的象形。仁心的表現首先就是孝弟,以血緣關係為基礎為根本。「仁者人也,親親為大」。以孝弟的行為準則為基礎,然後推衍出其它的行為準則,忠君尊上,如此來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衝突,從而使得整個社會能夠平穩運行。

《易經·序卦》相傳為孔子所作。有言道,「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也很清楚地表明瞭孔子將自然現象映射到社會關係,父子關係映射到君臣關係的思想。顯示了孔子學說的哲學根基和內在邏輯。

也就是說,孝弟是本,忠是目的。畢竟當社會擴大後,非血緣關係更普遍,對維繫社會平穩運行也更重要。處理非血緣關係更困難也更重要。那如何處理非血緣關係呢?孔子認為血緣關係中,子應當孝順服從父母。那麼以此推及非血緣關係,就是下服從上,臣服從君。後來漢朝大儒董仲舒提出了「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可以說是對有子這段話的提煉和補充。

如果我們將社會看成一個電腦運行系統,那儒家「三綱說」就相當於儒家社會運行的「底層代碼」。就好比阿西莫夫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規定了機器人的基本行為準則。機器人的任何行為都不能違反這三條規定。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盡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仿照機器人三定律,「三綱說」的完整意思可表述為:

第一定律:所有人都必須服從君王的命令;

第二定律:所有子女都必須服從父親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第三定律:所有妻子都必須服從丈夫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應該說,孔子及儒家為中國人設計的這三條底層代碼對維持社會運行,還是很有成效的,沿用了二千多年。但也有致命的缺陷,只能保持社會階段性的穩定秩序。時間長了,系統超載了,就會崩潰。崩潰會造成大幅度的人口財產損失,相當於系統資訊大量丟失,基本上就相當於格式化了。然後重建重裝,系統呈現週期性崩潰和重建。儒家社會也缺乏自我更新升級能力,每次崩潰和重建後,系統都不能超越前一階段水準。可能規模更大了,更複雜了,但沒有質的改變,發展始終處於停滯狀態。

在中國近代遭受西方文化的衝擊後,儒家的這三條代碼不得不進行一些修正和調整。目前看來,第一條有所加強;第二條第三條曾被局部短暫地廢除,但目前正逐步回復。但肯定不可能回復到近代以前的水準了。當今中國社會,可以看成仍然是以「三綱」為底層代碼,但打了若干強化、弱化或修正補丁的系統。


2017年2月20日

83會員
29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琴之森》小學生雨宮在看完阿海的天才演出後真的有辦法釋懷嗎?原作漫畫劇情討論/上篇‧小學生時期很多人都應該只看過《琴之森》電影版,頂多還有聽說有出動畫,不過其實原作《琴之森》是內容更加豐富並且已經完結的長篇漫畫作品。
Thumbnail
avatar
Noir
2023-10-13
關於紙性戀及其研究的說明:〈紙性戀處境及其悖論〉發表與「動漫遊台灣」研討會後心得撰文/SH Liao 很高興上周能在台灣ACG研究學會主辦的「動漫遊台灣(ACG Power in Taiwan)」研討會發表〈紙性戀處境及其悖論〉一篇文章... 發表後也受到許多同學們的提問,我相信粉專受眾們也有許多類似的疑問,所以包含王佩廸老師的評論,在這邊稍作釐清和回答。
Thumbnail
avatar
臺大宅研《球根|Rhizome》
2023-05-01
《黑豹2》:我終於不再害怕談論到黑豹了!與漫威共同道別CB,MCU史上最溫柔的篇章🖤在看《黑豹2》之前,是期待與擔心並存的,在Chadwick Boseman離世後,我心中的黑豹也跟著離開了,對於這個我非常偏愛的漫威角色來說,當時毫無疑問是一大打擊,以至於我不太敢再談論到他,深怕自己又陷入悲傷⋯⋯
Thumbnail
avatar
時光
2022-11-16
10dance心得 論馬克思與諾曼之必要(有劇透)我知道我講了一卡車諾曼的事情了⋯⋯可是我真的好愛好愛這個眼鏡仔唷。想克制一下別再發文了,但是老師的更新竟然又給了諾曼超乎想像的演出⋯⋯所以還是把這篇整理好po上來。
avatar
Niomi
2022-03-13
人可以改變嗎?從漫威首部華人英雄片《尚氣與十環幫傳奇》討論人的本質《尚氣與十環幫傳奇》觀後感 《尚氣與十環幫傳奇》—漫威史上第一部以華人為超人角色的電影。起初,我很直覺地認為這部是為了打入中國市場而設計的商業片,實則讓我意外。
Thumbnail
avatar
Vera Lin
2021-09-17
電影評論|城市創作的時代差距:以《戀戀風塵》與《千禧曼波》為例政治解嚴與開放將眾多創作的指向性消融,創作者瞬間發現自己落在了一個毫無目的性、衝突已然瓦解的社會中,而城市也成為了一個囊括了所有人的封閉系統,當中的權力結構牢不可破而不可撼動,使得各個創作者只能嘗試往新的路徑走 — —
Thumbnail
avatar
草莓叉
2021-06-17
奇幻漫畫推薦:《異種族語言學入門》以語言學去討論的硬核生物學之旅看似輕鬆的奇幻世界之旅外皮,卻包裝著非常硬實力的生物學…..呃其實是語言學的討論,看著主角煞有其事的遇見各種常見的奇幻種族之餘,同時研究各種生物的語言表達,非常輕鬆又非常嚴謹的有趣作品。
Thumbnail
avatar
大酸梅
2021-03-16
【慢島論壇回顧-文化復新1】農業本身,就是土地與文化的結合 Agriculture源自拉丁文中土地(Agri)與文化(Culture),遂而成為橫貫歷史三千年的浪漫想像......
Thumbnail
avatar
慢島生活
2019-09-30
[記]臺灣漫畫博物館與政策討論舊稿重貼。 把之前投稿給U-ACG的文章統整放在一起,對編輯改過的版本在這裡: (當初投稿的時間是2017年,所以內文中沒有特別標註提到年份的時間都是指2017年,請見諒。) 以下正文。
Thumbnail
avatar
九脩咻咻咻
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