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廉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5〈廉恥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頃讀顏氏家訓,有云:「齊朝一士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吾時俯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願汝曹為之。」嗟乎!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

廉恥

一、字音字形測驗

01.書「疏」:

02.「」讀顏氏家訓:

03.正氣「」然:

04.絳:

05.「」擊時「」:

06.造「詣」:

07.小「宛」詩人:

08.「」禮犯義:

09.「」然「」於世:

二、注釋

01.「悖」禮犯義:

02.書疏:

03.棄禮義,「捐」廉恥:

04.管生之「能言」也:

05.汝曹:

07.松柏後凋於歲寒:

08.「閹然」媚於世:

09.伏事:

10.則天下「其」有不亂:

11.一朝一夕:

12.若由此「業」,自致卿相:

三、填充題

01.〈廉恥〉一文中引《五代史》的哪兩句話分述禮義和廉恥之重要?

答:(    )、(    )

02.〈廉恥〉一文強調廉是(    )的大節,恥是(    )的大德,廉恥一旦淪喪,世風衰敗,國族將隨之覆亡。

03.顧炎武生當明末,眼見當時士大夫不顧國家存亡,紛紛變節,屈膝求官,內心十分沉痛,因而提出(    )的古訓,強調一切禍敗亂亡,皆由於寡廉鮮恥所致。

04.禮、義,(    );廉、恥,(    )。蓋不廉則(    ),不恥則(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05.  當前社會,弊案連連,被起訴的達官顯貴多自謂「我乃清白」,醜揚國際,辱國誤國;若顧炎武在世必批曰:「(1) !」歐陽脩則感嘆:「蓋不廉則(2) ,不恥則(3)。人而如此,則(4) ,亦無所不至。」孔子看到他們的態度,更要再次痛言:「我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若後唐明宗主政,定當嚴懲不赦,並曰:「食我厚祿,盜我倉儲,蘇秦復生,說我不得!」

06.〈廉恥〉一文的作者是顧炎武,《日知錄》是其(    ),名稱取自(    )之言。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括萬事萬物,內容可見著者學問之博,見識之廣。他另有一本著作(    ),是研究明代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著作。

07.人之不廉而至於(    ),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    )。

08.〈廉恥〉一文選自(    )一書,旨在說明(    )和(    )興衰的關係,本文雖是(    ),實為評論(    )的文章。

09.顧炎武,字(    ),本名(    ),明亡,改名炎武。他在學術研究上,反對(    )之學,強調(    ),開清代樸學之風。除《日知錄》一書外,另有(    )一書,收集各種書中有關國計民生之資料及實地考察之心得。

四、配合題

01.〈廉恥〉之作者為顧炎武,世稱「亭林先生」,試問,下列人物各有何稱號?

(1)白居易 (2)周敦頤 (3)曾鞏 (4)王安石 (5)朱熹 (6)方孝孺 (7)宋濂 (8)黃宗羲 (9)袁枚 ()方苞 ()韓愈 ()司馬光

參考選項:(A)望溪先生 (B)陽明先生 (C)臨川先生 (D)伊川先生 (E)濂溪先生 (F)考亭先生 (G)隨園先生 (H)南豐先生 (I)昌黎先生 (J)潛溪先生 (K)涑水先生 (L)正學先生 (M)南雷先生 (N)明道先生 (O)醉吟先生

答:

02.下列人物各有何「先生之稱」?

(   )白居易 (   )周敦頤

(   )曾鞏  (   )王安石

(   )朱熹  (   )方孝孺

(   )宋濂  (   )顧炎武

(   )袁枚  (   )方苞

參考選項:(A)望溪先生 (B)陽明先生 (C)臨川先生 (D)伊川先生 (E)濂溪先生 (F)考亭先生 (G)隨園先生 (H)南豐先生 (I)昌黎先生 (J)潛溪先生 (K)涑水先生 (L)正學先生 (M)亭林先生 (N)明道先生 (O)醉吟先生

03.〈廉恥〉一文中的「閹然媚世」指「用不光明的行為,曲意迎合,以博取世人的歡心」。請就下列文句,從參考選項選出最適合填入空格中的成語:

(1)在兵荒馬亂的年歲,往往(   ),十分淒慘。

(2)有些人平常耀武揚威,但一遇危險,就(   )不敢言語。

(3)做事若只憑(   )之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4)這件令人頭痛的工作,一交到他手中,竟如(   ),迎刃而解。

(5)這都是遠從家鄉帶來的土產,(   ),聊表一點心意。

(6)他們如此低劣的行徑,根本就是(   ),無所差異。

(7)他退休後獨自隱居山林中,(   ),生活十分閒適。

(8)自從他加入本公司後,公司(   ),氣勢更壯大起來。

(9)那人長得(   ),行動又鬼鬼祟祟,一定不是什麼好人。

()賭博的人,一聽到警察來抓賭,個個驚慌失措,(   )。

參考選項:(甲)一丘之貉 (乙)九牛二虎

(丙)亡羊補牢 (丁)來龍去脈

(戊)兔死狗烹 (己)初生之犢不畏虎

(庚)千里鵝毛 (辛)汗牛充棟

(壬)噤若寒蟬 (癸)哀鴻遍野

(子)河東獅吼 (丑)如虎添翼

(寅)屋烏之愛 (卯)庖丁解牛

(辰)尖嘴猴腮 (巳)投鼠忌器

(午)抱頭鼠竄 (未)暴虎馮河

(申)鹿死誰手 (酉)梅妻鶴子

五、語譯

01.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譯:

02.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譯:

03.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

譯:

04.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譯:

題目取自苑裡高中古文三十篇講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咕醬的沙龍
79會員
603內容數
文言文養成
安咕醬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7/16
14〈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一、 字音字形測驗 1. 保無「」之休: 2. 「」憂: 3. 「」蔽: 4. 「」遊: 5. 求木之「長」者: 6. 「樂」盤遊: 7. 「」賞: 8. 「壅」蔽: 9. 「黜」惡: 10. 「」惡: 二、 注釋 1. 「殷憂」而道著: 2. 謬賞:
2022/07/16
14〈諫太宗十思疏〉 唐 魏徵 諫太宗十思疏 一、 字音字形測驗 1. 保無「」之休: 2. 「」憂: 3. 「」蔽: 4. 「」遊: 5. 求木之「長」者: 6. 「樂」盤遊: 7. 「」賞: 8. 「壅」蔽: 9. 「黜」惡: 10. 「」惡: 二、 注釋 1. 「殷憂」而道著: 2. 謬賞:
2022/07/16
〈燭之武退秦師〉 春秋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二、注釋
2022/07/16
〈燭之武退秦師〉 春秋 左丘明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二、注釋
2022/06/06
16〈始得西山宴遊記〉 明 張岱 自余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2022/06/06
16〈始得西山宴遊記〉 明 張岱 自余爲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漫漫而遊。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幽泉怪石,無遠不到。到則披草而坐,傾壺而醉,醉則更相枕以臥,臥而夢。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覺而起,起而歸。以爲凡是州之山水有異態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世上一切,「『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執著諸欲的眾生很難「了」,因此很難「好」。《廿字真經》在闡述廿字的下一節經文,便說「以廉與明,而治貪污」。 「廉」以治「貪」,不僅是道德層面的訴求,其實也是通向美好人生的途徑。
Thumbnail
世上一切,「『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須是『了』。」 好便是了。了便是好。執著諸欲的眾生很難「了」,因此很難「好」。《廿字真經》在闡述廿字的下一節經文,便說「以廉與明,而治貪污」。 「廉」以治「貪」,不僅是道德層面的訴求,其實也是通向美好人生的途徑。
Thumbnail
考黜的意思,是引導「善」,廢除「惡」。 明智的君主在上,內心如同蒼天一樣清楚明白,察知天下所有的善惡。即使是最小的官員,或是平民老百姓,也在蒼天的眷顧之下。 任用賢能善良的人,廢去貪心懦弱的人。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讓更多的賢人聚集過來。這就是引善除惡所帶來的好壞。 欸?哪裡講到壞了?
Thumbnail
考黜的意思,是引導「善」,廢除「惡」。 明智的君主在上,內心如同蒼天一樣清楚明白,察知天下所有的善惡。即使是最小的官員,或是平民老百姓,也在蒼天的眷顧之下。 任用賢能善良的人,廢去貪心懦弱的人。兢兢業業的治理國家,讓更多的賢人聚集過來。這就是引善除惡所帶來的好壞。 欸?哪裡講到壞了?
Thumbnail
納言篇很簡單,其實就是順著視聽篇,講究「廣納諫言」。 四個字就講完,諸葛亮為什麼要寫一篇? 就讓我們繼續來扮演諸葛亮的弟子吧!
Thumbnail
納言篇很簡單,其實就是順著視聽篇,講究「廣納諫言」。 四個字就講完,諸葛亮為什麼要寫一篇? 就讓我們繼續來扮演諸葛亮的弟子吧!
Thumbnail
我們如果把仁宗親政時,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上奏的“手疏陳八事”稱為老八條,範仲淹新政稱為新十條,放在一起來看,更可以看出,所謂新政不過是新瓶舊酒的政策宣示而已。
Thumbnail
我們如果把仁宗親政時,呂夷簡(979年-1044年,字坦夫。北宋壽州[今安徽壽縣,一說鳳台縣人]人)上奏的“手疏陳八事”稱為老八條,範仲淹新政稱為新十條,放在一起來看,更可以看出,所謂新政不過是新瓶舊酒的政策宣示而已。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4.26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 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服。
Thumbnail
禪林寶訓 2014.4.26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 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