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林寶訓》卷一 00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14.4.26 良因法師 隨筆

禪林寶訓
明教曰:
「太史公讀《孟子》,至梁惠王問:
何以利吾國?不覺置卷長歎,嗟乎!利,誠亂之始也。
故夫子罕言利,常防其原也。
原者,始也,尊崇貧賤,好利之弊,何以別焉?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戾鬪諍,不顧死亡者,自此發矣,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且聖賢深戒去利,尊先仁義。而後世尚有恃利相欺,傷風敗教者何限。
況復公然張其征利之道而行之。欲天下風俗正,而不澆不薄,其可得乎。」
【演蓮法師譯文】
明教大師說:
「從前太史公司馬遷讀《孟子》一書,讀到梁惠王問孟子說:『你老人家不遠千里來到敝國,想必有什麼高明的辦法,能為我國謀利?』太史公不覺把書卷放在一邊,無限慨歎地說:『哎!梁惠王一開口便提出一個利字,豈知這個『利』字,正是天下禍亂的根源啊!』
所以,從前孔夫子教學,很少說到『利』這個字,也就是為了常常提防,避免產生禍亂的本原。
所謂原,也就是始的意思。要知道,無論是位居尊崇的帝王,或者是貧賤的百姓,如果一味的謀求私利,都將產生出各種不同程度的弊病,決不會有什麼區別和例外。
比如那些為公執政的人,如果取利不公正,國家的政策法令就會產生混亂。從個人方面說,若是懷著欺詐之心以謀取私利,處事就不可能公平合理。
處事不能公平合理,人與人之間就會爭鬧不休。國家的政策法令混亂,百姓就會對當今執政的人怨恨不服。
於是,所有叛逆、造反、暴動、鬪爭,甚至不顧死活的事,都由此而發生出來了。這樣說來,『利』這個字不正是一切禍亂的根源嗎?
所以聖賢總是深刻地警戒人們要去除利慾之心,而尊崇仁義。然而後世卻有許多人不但不肯遵行聖賢的教誡,而且還恃著自己的權勢,為謀取私利,做出許多有傷風化,敗壞禮教的事。
更何況還有人公然想以征利的辦法來治理天下,這樣,要使天下風俗純正,而不致於澆漓衰薄,又如何能夠呢?」
良因贊曰:
理論上知道爭名奪利不對,尚且控制不住習氣;
何況給自己千百個理由,將它合理化;
則不免敗家亡身,乃至國無寧日而已。
還是多體會憨山大師的《醒世歌》吧: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持手一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 富貴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與鬥勝 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一聲鑼鼓歇 不知何處是家鄉」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5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鋼骨佛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禪林寶訓》卷上 001 2014.4.19.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嵩和尚曰: 「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 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 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 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 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
《禪林寶訓》卷上002 2014.4.25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 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 故曰: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斯言學非辯問,無以發明。 今學者所至,罕有發一言問辯於人者, 不知將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
《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03 良因法師 法談《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良因曰: 或許初學者,對於「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這段話,沒有甚麼感覺。但是當我們學過《法華》、《楞嚴》等大教,再閱讀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稱性發揮,這時就會有深刻的覺受了,也會對佛陀施設淨土法門的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良因法師主講淨律佛學院 關於課程的部分,我今天算了一下,大概以後每個禮拜都要講三堂課,才能夠把《小止觀》講完。但講三堂課的前提是:不能夠每堂課都像我剛才發揮那麼多了;發揮那麼多,這樣也講不完。 好,我們再來看論文。剛剛狂跟愚都介紹過了。 下一段: 狂愚的過患,就過患的相狀小有不同。 看第二頁: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01 《密勒日巴大師傳》談注意緣起 密勒日巴: 「我向上師頂禮,把買來的大銅燈供養給上師。上師手裡拿著銅燈,閉著眼默思了一會兒,不禁流下淚來。他很歡喜、很感動的說道:『緣起太好了!這是供養大梵學者那諾巴上師的。』 你用空缽來供養我,表示將來在你修行的時候,會有食物困難,遭受饑餓的
《禪林寶訓》卷上 001 2014.4.19.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嵩和尚曰: 「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 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 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 伯夷叔齊,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 桀紂幽厲,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 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
《禪林寶訓》卷上002 2014.4.25 良因法師 隨筆 明教曰: 「聖賢之學,固非一日之具。 日不足,繼之以夜,積之歲月,自然可成。 故曰:學以聚之,問以辯之。斯言學非辯問,無以發明。 今學者所至,罕有發一言問辯於人者, 不知將何以裨助性地,成日新之益乎?」
《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03 良因法師 法談《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良因曰: 或許初學者,對於「求其至圓至頓,最簡最易,契理契機,即修即性.....」這段話,沒有甚麼感覺。但是當我們學過《法華》、《楞嚴》等大教,再閱讀蕅益大師《彌陀要解》的稱性發揮,這時就會有深刻的覺受了,也會對佛陀施設淨土法門的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02 《靈峰蕅益大師宗論》卷第四之一 祖堂幽棲寺丁亥除夕普說 若真為生死持戒,持戒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聽經,聽經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參禪,參禪亦必悟道。 真為生死營福,營福亦必悟道。 專修一法亦悟道。互相助成亦悟道。 以因地真正故也 諸昆仲欲複本來面目,須破我法二執,欲破我法
良因法師主講淨律佛學院 關於課程的部分,我今天算了一下,大概以後每個禮拜都要講三堂課,才能夠把《小止觀》講完。但講三堂課的前提是:不能夠每堂課都像我剛才發揮那麼多了;發揮那麼多,這樣也講不完。 好,我們再來看論文。剛剛狂跟愚都介紹過了。 下一段: 狂愚的過患,就過患的相狀小有不同。 看第二頁: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01 《密勒日巴大師傳》談注意緣起 密勒日巴: 「我向上師頂禮,把買來的大銅燈供養給上師。上師手裡拿著銅燈,閉著眼默思了一會兒,不禁流下淚來。他很歡喜、很感動的說道:『緣起太好了!這是供養大梵學者那諾巴上師的。』 你用空缽來供養我,表示將來在你修行的時候,會有食物困難,遭受饑餓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當我們說馬列外來時,共匪說民主也是外來。我回應:中國文化裏蘊藏的民主渴求,既有充沛浩大之源,又有清晰可見之流。大要如下: 1、《尚書》: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2、《左傳》: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3、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4、孟子: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甯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魯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以知禮著稱。他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你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治辦,寧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傷。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早上,在公園散步。 邊散步邊胡思亂想。 突然想起很久以前讀過的一篇文章“深慮論”。 正好今天到公園散步,帶著手機。 就用手機,上網查一下,很容易就查到這篇文章。 現在有手機,查詢資料真方便。 這篇文章作者是明代的方孝孺,是他早年的文章。 在明太祖洪武七年(西元1374年)寫的。
當我們說馬列外來時,共匪說民主也是外來。我回應:中國文化裏蘊藏的民主渴求,既有充沛浩大之源,又有清晰可見之流。大要如下: 1、《尚書》:天聰明自我民聰明。 2、《左傳》:天之愛民甚矣,豈其使一人肆於民上,以從其淫,而棄天地之性,必不然矣。 3、孔子作春秋,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 4、孟子:
Thumbnail
 子曰:『放於利而行,多怨』(裡仁第四)。 放,按照。孔子反感依利而行,唯利是圖。認為違背了義,還帶來了不好的結果。依利而行,會患得患失,怨念多。沒有稱心如意得到想要的東西或利益,就怨恨他人或怨恨自己。 這顯然是小人行徑,道德上的小人和地位上的小人皆是如此。
Thumbnail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裡仁第四)。  適:適合,適從;莫,不肯;比,親近,靠近。  孔子說:『君子對於天下,沒有一定要適從的,也沒有一定要拒絕的,朝著義去做就對了』。  孔子所謂天下,就是指天下世道,講君子對於世道應當採取
Thumbnail
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裡仁第四)。 如果一個士人有志於仁道,卻以吃得差穿得差為恥,這種人不可與他探討仁道。惡,粗劣。  孔子看不起這種人,不願花時間和這種人交談。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士的身份,看上去也有為仁的志向,但卻是不合格的,只是
Thumbnail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裡仁第四)。  惡,怎麼;終食之間,一頓飯的時間。造次,倉促危急時。『不以其道』應當是『不處也』和『
Thumbnail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後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八佾第三)。 魯哀公曾問過孔子,『何為則民服?』(為政第二)。這次問的是孔子的學生宰予。宰予,字子我,亦稱宰我。他也是魯國人,據記載小孔子二十
Thumbnail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甯戚』(八佾第三)。 林放,字子丘,魯國人。與孔子同時代,以知禮著稱。他問孔子禮的根本是什麼?孔子回答道,『你這個問題意義非常重大!禮,與其奢侈,寧可節儉;就喪禮而言,與其鋪張治辦,寧可真情哀悼。』 易,治理;戚,悲傷。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