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的職涯嚮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自從孩子升上國中後,課業學習強度大幅升級,不再像小學一樣可以輕鬆學習,要投入一定的時間練習才會有成果,覺得讀書很痛苦,數學、英文都好無聊,到底為什麼要讀這麼多?感受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因為課業壓力而變的消極,希望能夠引導他,找到為何而戰的動力。

記得自己國中的時候,讀書就是為了高中聯考、大學聯考,對未來沒有什麼想像與探索的機會,但我知道兒子只有對於自己想追求的事,才會有自主學習的動力。媽媽在意的是孩子能有成長心態,不要太快放棄現階段不擅長的科目,考試成績是檢驗學習成效,而不是要追求的生涯目標。身為職涯發展引導師的媽媽,試著引導孩子對於未來有一些思考,協助在教育場景裡缺乏成就感,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辛苦的讀書,感到空虛與迷茫的孩子,能展開探索,為自己添加燃料。分享我自己運用的幾個方式:

1. 透過孩子偶像的經驗分享,開啟對話

知道孩子不喜歡聽大人「講道理」,就找了孩子平常很喜歡的Youtuber六指淵寫的書《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給他看。曾經沉迷打電動,課業吊車尾的六指淵,分享了自己如何找到興趣,自主學習成為YouTuber創作者的歷程。佩服六指淵因為清楚自己的強弱項,靠技優甄審上雲科大數位媒體設計系,學校沒有教的,就看國外影片自學。書裡面有一些話是媽媽想跟他說的話,但透過偶像來說,孩子才聽的進去,也有了意願和我展開對話。

📖若要讓興趣變成吃飯的工具,你必需練到很行,而變強最快的方式,就是跟厲害的人在一起,你可以看到強者是怎麼精進自己的。(六指淵上在大學遇到很多強者同學)

📖如果你對未來還沒有想法,可以先把心力放在讀書上,讓你在探索出專長之前,保留人生的選擇權。讀書是為了讓我們有做選擇的條件,且擁有立足社會的基礎知識,考試是為了驗證你的知識水平和平常努力的成果,升學是為了爭取更高學習權益的方法。

📖把你現在對生活的厭倦和不滿化為動力,想辦法去證明自己,讓自己成長吧!(六指淵因為同學質疑其實剪輯影片並不難,他決定要做出別人無法輕易模仿的影片,從此一頭栽進特效的世界裡,也曾因為想轉移被女生拒絕的痛苦而瘋狂練習特效)

2. 看見孩子課業之外的興趣,幫忙搭建舞台讓他發揮

一方面希望孩子不要放棄課業,正向面對學業的挑戰,另一方面也希望從小有創意、喜歡畫畫的他,可以持續創作,不要因為學業而停滯了,所以也試著為兒子搭建打磨創作力的小舞台,例如:促成他和朋友的孩子合作,為小作家睿又的原創小說《山.海易》畫插圖;幫忙設計對應何倫碼的魔法道具,讓我在大學生的職涯探索課程中運用。搭建舞台讓他發揮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激勵他為了要在舞台上有所發揮而去自主精進能力,只有願意投入時間精神來精進能力,未來興趣才有可能成為職業。

3. 拓展視野,認識多元職業

升國二的暑假參加了「直覺職掘生涯探索營隊」,這個營隊邀請職人現身說法,並且透過動手實做的體驗活動,讓孩子對職業有進一步的認識,過程中團隊工作人員也用心陪伴和引導,讓孩子不是被動學習,還要學習向職人提問、進行辯論比賽,培養孩子的思辯能力。

孩子總共探索了四個職業:藥師、程式設計師、攝影&影片剪輯師、互動設計師,他覺得有一些體悟,但沒有辦法自己梳理感受,所以媽媽提出了幾個問題,引導他做了回顧與整理:

💡這些職業可以發揮什麼能力?(這題不容易回答,用了能力亮點卡輔助)

💡對這些職業感興趣的程度?(一顆星到五顆星)

💡國中哪些科目,可能與培養這份職業所需的能力有關呢?

💡對這些職業,有沒有什麼新的理解與發現?

💡如果未來想要從事這些職業,可以做些什麼呢?

雖然不會因為一次營隊活動就能決定志向,但是孩子對於未來有了更多的想像,打開了視野、開始思考學習的理由。幾個體驗的職業中,孩子對於「影片剪輯師」這個職業特別感興趣,所以今年寒假打算參加配音動畫冬令營,讓他進一步學習影片輯的技巧。

4. 連結生活經驗中的能力運用,從遊戲中學習

升國一的那年暑假,找了好幾個營隊問孩子想參加什麼,平常就對社會科比較有興趣的他,選擇了遊戲中設定的任務融入了社會與環境的議題的玩轉學校「逆轉未來線上夏令營」,透過議題式的情境遊戲,讓孩子扮演各陣營的重要職位(例如聯合國秘書長、國家總統/國防部長/財政部長、少數民族等),用有限的資源,想辦法解決危機(例如民族衝突、海洋圾垃等),並達成各自陣營的目標。

活動後用能力亮點卡,與孩子展開對話,希望能多聽聽他分享,陪他梳理參加活動的心得。很訝異他挑選了超多張牌卡,透過提問及引導(過程中帶著好奇心,保有輕鬆的談話氛圍是關鍵),聽他娓娓道來遊戲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會讓他連結到這些能力牌卡。當時很訝異孩子竟然能挑出十多項能力跟我分享,下圖摘錄其中幾項。

引導孩子梳理經驗的過程中,我才深刻體會到,原來孩子們在遊戲中,得運用許多能力才能完成挑戰啊!雖然不會因為參加一次營隊活動能力就明顯的提升,但在每一次運用能力的過程中,已經一點一滴的在累積。遊戲點燃了孩子的動機,在遊戲中活用關鍵能力,牌卡搭起了經驗的連結,讓我們能更清晰的看見。

雖然孩子一開始覺得麻煩,活動結束,還要討論這些做什麼?但我還是耐著性子,鼓勵孩子完成這些記錄。

覆盤和輸出,會幫助內化學習或體驗的過程,而一次次陪伴孩子梳理經驗的過程,也是一次次的自我探索。

引導孩子從國中就開始探索,並不是希望他國中就能搞清楚人生最終的方向,而是希望他能更認識自己,也開始思考未來。期待孩子能自主思考,學習連結生活經驗,具備探索自己和探索外在世界的能力,未來在職涯的路上,能夠知道如何為自己做選擇!

而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遇到挫折,可以如何陪伴孩子渡過撞牆期?
這位媽咪的經驗也很值得參考哦!
▶️【接住孩子的失落】編織情緒安全網
▶️【學習撞牆期,如何陪孩子練功打怪】-美語自信篇

==============================================

去年四季職涯發展學院應庭芳慈善協會的邀約,為北梅國中規劃的探索營隊,引導孩子們探索職涯發展的三個基本元素(興趣、能力、價值觀),並引導孩子真實地對應到現實職場的需求,一步一步帶領孩子們做全面性的探索。

#活動花絮👉https://bit.ly/3QyfY3h #學員心得👉https://bit.ly/3CA3T8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iffany Sun的沙龍
6會員
10內容數
Tiffany Su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4/21
有一天晚上收到學生捎來的訊息:「能和您聊工作發生的事情嗎?覺得情緒很糟糕~」那是上課總坐在第一排,也很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 我們通了電話,聽她娓娓道來實習時遇到的困境,因為在職場上遇到種種挫折,讓她很想退出實習...
Thumbnail
2023/04/21
有一天晚上收到學生捎來的訊息:「能和您聊工作發生的事情嗎?覺得情緒很糟糕~」那是上課總坐在第一排,也很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生。 我們通了電話,聽她娓娓道來實習時遇到的困境,因為在職場上遇到種種挫折,讓她很想退出實習...
Thumbnail
2023/03/24
曾經看過一個資料,全台灣共有3萬多個「淑芬」,是5、6年級生最受歡迎的女性姓名,直到進入7年級生的世代,才被「雅婷」取代。 曾經有一段時間,要跟別人介紹名字時,我總是會說:「淑是淑芬的淑,芬是淑芬的芬,排行第一的菜市場名」這樣的語言似乎種自我暗示:我是個平凡沒有特色的人...
Thumbnail
2023/03/24
曾經看過一個資料,全台灣共有3萬多個「淑芬」,是5、6年級生最受歡迎的女性姓名,直到進入7年級生的世代,才被「雅婷」取代。 曾經有一段時間,要跟別人介紹名字時,我總是會說:「淑是淑芬的淑,芬是淑芬的芬,排行第一的菜市場名」這樣的語言似乎種自我暗示:我是個平凡沒有特色的人...
Thumbnail
2022/12/21
你是否曾經遇過很雷的豬隊友?團隊合作時常有摩擦與衝突? 我們能主動做什麼來促進彼此的了解,好更有效的一起工作? 最近參加了一場工作坊:和人合作前,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工作使用說明書』,帶領人Tifa萃取過去與他人協作的經驗,包含了成功的經驗和慘痛的經驗,設計了這場工作坊。
2022/12/21
你是否曾經遇過很雷的豬隊友?團隊合作時常有摩擦與衝突? 我們能主動做什麼來促進彼此的了解,好更有效的一起工作? 最近參加了一場工作坊:和人合作前,建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工作使用說明書』,帶領人Tifa萃取過去與他人協作的經驗,包含了成功的經驗和慘痛的經驗,設計了這場工作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臺灣教育體制中,高中生在不了解自己的興趣的情況下,往往只為了升學而考取一所大學。 不管是高中老師還是家長,都不斷的告知自己的孩子,你要把分數考高,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學校。 但在學測或指考結束後,孩子們就要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想好決定自己未來一生的學校與科系。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考好」絕對無法成為孩子讀書唯一的動力來源,尤其對許多學業表現普通的孩子而言。然而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他們的未來,大人光是為他們擔心也沒用,所以當我看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時,我非常驚艷,覺得一定要帶領更多孩子們思考這些和人生相關的重要大事。
Thumbnail
成為大人的我們也知道,「考好」絕對無法成為孩子讀書唯一的動力來源,尤其對許多學業表現普通的孩子而言。然而每個孩子都必須面對他們的未來,大人光是為他們擔心也沒用,所以當我看到《我們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工作?》這本書時,我非常驚艷,覺得一定要帶領更多孩子們思考這些和人生相關的重要大事。
Thumbnail
感受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因為課業壓力而變的消極,身為職涯發展引導師的媽媽,試著引導孩子對於未來有一些思考,協助在教育場景裡缺乏成就感,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辛苦的讀書,感到空虛與迷茫的孩子,能展開探索,找到為何而戰的動力,為自己添加燃料...
Thumbnail
感受到孩子的學習態度因為課業壓力而變的消極,身為職涯發展引導師的媽媽,試著引導孩子對於未來有一些思考,協助在教育場景裡缺乏成就感,因為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而辛苦的讀書,感到空虛與迷茫的孩子,能展開探索,找到為何而戰的動力,為自己添加燃料...
Thumbnail
2022年國語日報做了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統計發現兒少的前三名夢想職業中很多網路有所關連,例如電競選手、工程師及動畫師等,那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夢想有何想法呢?邀請知名 YouTuber ,同時也是《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作者的六指淵來跟大家聊聊
Thumbnail
2022年國語日報做了兒少大未來職業探索問卷調查,統計發現兒少的前三名夢想職業中很多網路有所關連,例如電競選手、工程師及動畫師等,那家長們對於孩子的夢想有何想法呢?邀請知名 YouTuber ,同時也是《你的夢想可能有點風險》作者的六指淵來跟大家聊聊
Thumbnail
很多家長會跟我說,孩子說他興趣是看Youtuber、喜歡打電動、喜歡打籃球,然後家長們也知道,應該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所以我是不是應該要尊重孩子選擇上述的興趣呢?」家長問。 我的建議是「不是唷,尊重孩子的決定對一半也錯一半。」身為家長我們尊重孩子的決定的確比較好,因為讓孩子擇己所愛,才會為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很多家長會跟我說,孩子說他興趣是看Youtuber、喜歡打電動、喜歡打籃球,然後家長們也知道,應該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所以我是不是應該要尊重孩子選擇上述的興趣呢?」家長問。 我的建議是「不是唷,尊重孩子的決定對一半也錯一半。」身為家長我們尊重孩子的決定的確比較好,因為讓孩子擇己所愛,才會為自己的選擇
Thumbnail
在陪伴孩子生涯探索的路上,除了透過多元活動的體驗,還能進一步做什麼引導呢?如果能夠引導孩子整合自己的經驗,看見自己的亮點,知道自己發揮了哪些能力、如何運用這些能力,從中去發覺自己的興趣熱情,對於未來想培養哪些能力也逐漸會有想法。
Thumbnail
在陪伴孩子生涯探索的路上,除了透過多元活動的體驗,還能進一步做什麼引導呢?如果能夠引導孩子整合自己的經驗,看見自己的亮點,知道自己發揮了哪些能力、如何運用這些能力,從中去發覺自己的興趣熱情,對於未來想培養哪些能力也逐漸會有想法。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Thumbnail
如果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機會」來練習,你會如何創造機會呢? 我的累,一個六歲的男孩能懂嗎,能因著理解而有所成長嗎?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前兩個禮拜幫國中生準備段考時,有個在班上吊車尾的孩子問我這個問題。他認為少子化的關係,以後的工作隨便找都有,何況現階段國中讀的各科裡的知識,能運用到未來裡的寥寥無幾,既然是這樣,為什麼現在還要讀這些冷冰冰的知識? 我簡單的用選擇和被選擇的比喻告訴他,若想要找到自己心裡滿意,也能滿足生活所需花費
Thumbnail
這兩天正在看楊照的「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看了會令人焦慮的書,過往就一直對於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苟同,所以一直不想讓孩子再次面對我們曾經所受的學校制度,甚至是教育局,整個社會所規範出來這樣的大環境。 對於自己的孩子未來要受的教育,我感到無助,甚至有點無力。
Thumbnail
這兩天正在看楊照的「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這本書,不得不說,這是一本看了會令人焦慮的書,過往就一直對於目前台灣的教育方式不是非常苟同,所以一直不想讓孩子再次面對我們曾經所受的學校制度,甚至是教育局,整個社會所規範出來這樣的大環境。 對於自己的孩子未來要受的教育,我感到無助,甚至有點無力。
Thumbnail
只要一張「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便能夠引導孩子歸納整理個人的經歷與興趣,並且從中發掘出專長以及對未來的期許,清楚看到自己的定位所在。不但可以輕易寫好〈自我介紹〉及〈自傳〉,更可以配合學習歷程檔案的建構,使檔案更加完備且聚焦。 還不快列印出來讓孩子自我評估一下?!
Thumbnail
只要一張「興趣/專長發掘評估圖」,便能夠引導孩子歸納整理個人的經歷與興趣,並且從中發掘出專長以及對未來的期許,清楚看到自己的定位所在。不但可以輕易寫好〈自我介紹〉及〈自傳〉,更可以配合學習歷程檔案的建構,使檔案更加完備且聚焦。 還不快列印出來讓孩子自我評估一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