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易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一對母女來做腳底按摩,女兒年紀莫約只有國中左右,在我們店裡這樣的年齡族群是相當少的,多半是家人有需要才一起前來。也是,在他們的年紀裡,我們出社會的人是懷念且羨慕的,回頭過去看那段日子,雖然不敢說完全沒有傷痕,但總比出了社會之後的疼單純多了。

「最近壓力會不會很大?」因為腿上的肝、脾經很多氣節,我出於習慣的問了她一句。

「呃……可能有點」女兒說。

「讀冊囝仔是會甚麼煩惱。」在一旁的媽媽說。臉上的表情充滿了對於學生壓力很大的不以為然,但我可以確定這句話對於學生來說一定相當的不適。果然,女兒的表情突然變得複雜,但又在轉瞬間消失,聳聳肩後繼續埋首於手機。

並不是完全不認同媽媽說的這句話,不可否認的,大人要面對的問題確實更加複雜且矛盾,但是我覺得不能用這樣的方式去衡量一個人面對問題的痛。大人之所以慢慢變成了大人,中間一定經過各式的磨練,家庭的、職場的……,自然而然一個還只需去上學的小孩子所提出來煩惱,顯得一文不值。可是我覺得長輩在經過之後,也許是相對的久遠了吧,在和他們相同年紀的時候那種「成長痛」的感覺,慢慢的被他們給淡忘掉了。

可是想到這裡,又突然顯得糾結,怕的是自己是不是就是這麼的軟爛、脆弱、易碎。如同那些大人口中所說的,沒有辦法承擔或是面對這些對他們而言來說,不值得一提的壓力。說起來,到底是害怕這麼親近的人都無法認同自己的努力,還是來自於社會那種割劃在皮膚上的壓力?

無從知曉,得過且過可能就是種最好的麻痺。
avatar-img
2會員
7內容數
從事推拿按摩業的紀錄。 在這個行業裏,客人往來,看到的是在這此時當下各種生活著的狀態。對我來說,身體是一個紀錄生活的地方,不論生理心理,牠會為你記下很多被日子和你所遺忘的。而我希望的,就是能去慢慢的讀懂牠所說的,讀懂這個現實社會正在向我說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崧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對於那些一個月薪水沒有超過三萬塊的人,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活下去的。」有個客人曾這樣對我說過。
「對於那些一個月薪水沒有超過三萬塊的人,真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活下去的。」有個客人曾這樣對我說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媽媽,你們大人怎麼手都粗粗的?"這是前幾天,兒子Van摸了我的手後,對我說的一句話。 簡短一句話,讓我突然驚覺:原來,我已經不知不覺變成手粗粗的大人了!?在還未結婚前,可是有人還摸著我的手說過,好嫩啊! 然後,我看著我的手,脫皮斑紅的痕跡,已無情的散落在左手食指和無名指,以及右手大拇指、無名指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中年之路》這本書裡討論到了年屆中年會面臨各種關係的崩壞與重建:與工作、與原生家庭、與伴侶、與小孩。 中年人的孩子們大多進入青春期:一個正達到生命的高峰後往下走、大腦幾近僵固,一個則是正在往上走、大腦正在重建、第一次在尋找「我是誰」的真正定義。 衝突是必然的。 年屆中年的我們,能如何應對呢?
以前的她世界很小,總圍繞的父母;現在的她世界寬廣,充滿了驚奇與樂趣,該學習信任,放手讓她盡情探索了!
Thumbnail
看到一位幼兒園老師分享的溫暖文章,看到她說孩子們如何做得比大人更好,我不禁想起三四歲時的一個片段回憶。 那時爸媽帶我去一個阿姨家,我坐在桌邊不知在做什麼,但我看見爸媽在大聲吵架,然後又看見那個阿姨一副我說不上來的表情,再看看爸媽完全沒有自覺,忽然覺得有點丟臉,冒出一句:「你們要吵回家再吵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媽媽,你們大人怎麼手都粗粗的?"這是前幾天,兒子Van摸了我的手後,對我說的一句話。 簡短一句話,讓我突然驚覺:原來,我已經不知不覺變成手粗粗的大人了!?在還未結婚前,可是有人還摸著我的手說過,好嫩啊! 然後,我看著我的手,脫皮斑紅的痕跡,已無情的散落在左手食指和無名指,以及右手大拇指、無名指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扶老 一位同學談起年邁母親安養的問題。論老年人所面臨的不只是健康惡化的問題,還有齡老孤獨的寂寞,兒女都成家立業了。有各自的家庭,當老伴還在時,兩人生活上互持與依託,心靈上還不至於空虛,ㄧ旦ㄧ方離世,那種頓然若失,孤寂感不時的襲來,沈浸在思念與對未來的徬徨。如似禁錮在暗黑牢籠,既無助又絕望,只有日日
Thumbnail
這是一封給孩子的信,分享我們對未來的思考和期許,當我們進入老年並需要照料時,請不要把我們接到你們的小家庭住,即使我們有這樣的要求。這樣做對於我們的自尊和尊嚴來說並不好。
Thumbnail
心理、情緒是時代的新課題,過往的歷史中並沒有紀錄有關如何照顧「老小孩」的資料,無法可依循。倒使得大齡眾有自身更大的心理問題要面對。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我們都在學習放手,尊重彼此是成年人的存在 有一位朋友跟我聊天的時候說:「我爸媽生活作息不好。我媽常常會熬夜,晚睡晚起,讓我很擔心她的身體狀況。我爸每次房間不收拾乾淨,每次看到他把自己活在這麼髒亂的環境就很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