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別錄》10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raw-image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以免過急而錯損對方的心,反成傷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鋼骨佛心的沙龍
77會員
641內容數
內含照因老和尚略傳及甘露法語上、下兩冊 由四眾弟子們編輯整理,緬懷老人家往日行儀,俾令見聞者普潤法雨。祈願老和尚早日倒駕慈航,廣度群品。
鋼骨佛心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10/19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開示:「那些隨順自己自由意識生活的人,往往會失敗;不會作卻裝會的,也會失敗。」 「自以為是,從文字般若上去學佛而不躬行的人,終為文字所縛,心不得解脫。」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它雜思想,便能預知時至。若還有其它思想,妄念障住,雖念佛也無法預知時至。」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老和尚對某某師開示:「學佛要具足信、願、行,僅有信還不夠,還須要有成佛度眾生的願力,這樣遇到業障逆境時,才有辦法以這個願力來堅定自己, 不致退心。 只有信念而無願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的。遇到逆境時要以念佛來克服它。」 老和尚對信徒開示:「用齋時默念:『願斷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2022/09/26
良因法師 著 廣欽老和尚語錄: 苦行 「念佛是最簡便的,不像持咒還須費腦筋, 無論做什麼事,心內默念佛號, 有念像沒念似的,恒常如此,才能有成就, 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寺裡某某師到客堂來,吐訴一些人事煩惱,人去後,老和尚便對某某師開示說:「一個人對事情不論是好是壞、是對是錯,嘴裡不要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14/4/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惠不在大,在乎當厄。怨不在多,在乎傷心。」 良因曰: 真正以慈悲心,即使只是在他人失意時,幾句溫馨鼓勵的話,一個微笑, 都可能鼓舞他人再次生起對未來的勇氣,而價值萬金。 相對的,有意無意間觸動對方的痛處,或許不是甚麼大事, 但深深地傷害,將生生世世結怨。
Thumbnail
2014/4/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惠不在大,在乎當厄。怨不在多,在乎傷心。」 良因曰: 真正以慈悲心,即使只是在他人失意時,幾句溫馨鼓勵的話,一個微笑, 都可能鼓舞他人再次生起對未來的勇氣,而價值萬金。 相對的,有意無意間觸動對方的痛處,或許不是甚麼大事, 但深深地傷害,將生生世世結怨。
Thumbnail
2014/3/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習氣,要用理智,以苛求他人的心,調伏自身; 面對他人的習氣,須運慈悲,以原諒自己的心,包容他人。 若能以此自他相換,則君子可成,佛道可期。
Thumbnail
2014/3/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己性不可任,當用逆法制之,其道在一忍字。 人性不可拂,當用順法調之,其道在一恕字。」 良因曰: 面對自己的習氣,要用理智,以苛求他人的心,調伏自身; 面對他人的習氣,須運慈悲,以原諒自己的心,包容他人。 若能以此自他相換,則君子可成,佛道可期。
Thumbnail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Thumbnail
2014/1/2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良因曰: 指責他人之時,應當先注意自己是為了慈悲教育,還是為了發洩不滿? 如果已經情緒波動,還是先三緘其口好,以免說出的話又後悔。 即使是慈悲教導,也要注意不能急躁,希望速見成效。
Thumbnail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Thumbnail
2014/1/19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 「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體。」 良因曰: 凡人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 此時固然不宜壓抑,但也不能放縱,必須盡快以理智調伏。 在尚未心安之時,能令大喜大怒之境,能迴避則當迴避, 以免因逞一時之快,而使日後有悔。
Thumbnail
2014/1/1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精明須藏在渾厚裡作用。 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 良因曰: 所謂不可太皎潔,並非要同流合污, 而是要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陷,以及這世界的垢污。
Thumbnail
2014/1/10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持身不可太皎潔,一切污辱垢穢要茹納得。 處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賢愚好醜要包容得。」 「精明須藏在渾厚裡作用。 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 良因曰: 所謂不可太皎潔,並非要同流合污, 而是要能夠包容他人的缺陷,以及這世界的垢污。
Thumbnail
2013/11/2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損陰騭處。」 「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怒則言難入也。 善化人者,心誠色溫,氣和辭婉; 容其所不及,而諒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體其所不欲; 隨事講說,隨時開導。 人非木石,未有不長進者。 良因曰:
Thumbnail
2013/11/24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使人敢怒而不敢言者,便是損陰騭處。」 「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怒則言難入也。 善化人者,心誠色溫,氣和辭婉; 容其所不及,而諒其所不能;恕其所不知,而體其所不欲; 隨事講說,隨時開導。 人非木石,未有不長進者。 良因曰:
Thumbnail
2013/11/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責善要看其人何如,又當盡長善救失之道。 無指摘其所忌, 無盡數其所失, 無對人,無峭直, 無長言,無累言。 犯此六戒,雖忠告非善道矣。」 良因曰: 「無指摘其所忌」,是尊重他人的尊嚴與隱私。 「無盡數其所失」,是避免他人深陷於懊悔,而不可自拔。
Thumbnail
2013/11/22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責善要看其人何如,又當盡長善救失之道。 無指摘其所忌, 無盡數其所失, 無對人,無峭直, 無長言,無累言。 犯此六戒,雖忠告非善道矣。」 良因曰: 「無指摘其所忌」,是尊重他人的尊嚴與隱私。 「無盡數其所失」,是避免他人深陷於懊悔,而不可自拔。
Thumbnail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Thumbnail
2013/11/17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呂新吾云: 「愧之則小人可使為君子,激之則君子可使為小人。」 「激之而不怒者,非有大量,必有深機。」 「處事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 「曲木惡繩,頑石惡攻。責善之言,不可不慎也。」 良因曰: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 但也不要隨意考驗一個人,即使是君子。
Thumbnail
2013/11/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良因曰: 莫要輕信一面之詞,而隨便評論,以免被他人誤導,或者利用, 這來自定慧的功夫。 激勵他人改過向善時,內心真誠的關懷多呢? 還是厭惡嫌棄的心理多呢? 如果負面情緒多,還是先看好自己的心吧!
Thumbnail
2013/11/16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輕信輕發,聽言之大戒也。愈激愈厲,責善之大戒也。」 良因曰: 莫要輕信一面之詞,而隨便評論,以免被他人誤導,或者利用, 這來自定慧的功夫。 激勵他人改過向善時,內心真誠的關懷多呢? 還是厭惡嫌棄的心理多呢? 如果負面情緒多,還是先看好自己的心吧!
Thumbnail
2013/11/1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 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 良因曰: 大乘行人,應當悲智雙運。 因為慈悲所以寬厚,但同時要有智慧, 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也保護他人不造惡業。 因為智慧所以精明,但同時不失慈悲, 所以常能體會他人的感受,而處處與人留餘地,不充滿肅殺之氣。
Thumbnail
2013/11/15良因法師格言法談 「寬厚者,毋使人有所恃。 精明者,不使人無所容。」 良因曰: 大乘行人,應當悲智雙運。 因為慈悲所以寬厚,但同時要有智慧, 保護自己不受傷害,也保護他人不造惡業。 因為智慧所以精明,但同時不失慈悲, 所以常能體會他人的感受,而處處與人留餘地,不充滿肅殺之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