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之我的美食文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看了這作者寫的內容,我就想到我的美食文化習慣。

因為從小在外婆身邊長大,外婆的廚藝更是一絕,她總是不承認她是客家人,但她有客家人的手藝,而我媽是老大,手藝也是自然不錯,那我從小在她們身邊晃啊晃的,就算廚藝沒有一絕,但在吃東西上,是非常挑剔,不好吃的,我實在是食不下嚥。

外婆有幾道拿手菜,這些菜以前對我來說叫家常菜,直到長大了,我才知道,這些是拿手菜,不是一般人可以煮的出來的。

【鹹蜆仔】

這個是大家所謂的下酒菜,在外婆的桌上,三不五時就會出現,我們當作一般的小菜,因為她總是做個5斤的量冰來吃,總是無限量供應。

老爸總是叫我,要把那道學起來,這是絕活。我曾經自己做過一次,味道一樣,但蜆仔就是不張嘴,可見我的功夫還差的遠的咧。

【白斬雞又稱鹽水雞】

小時候,那還是可以殺雞的年代,買個幾隻活雞,自己抓回來殺,外婆就是這樣,所以我小時候還比較有膽時,會看她殺雞。

家裡,時不時,就會有一隻白澄澄的雞肉上桌,聞起來沒啥味道,吃起來卻是很有鹹味,也很juicy,外婆特別疼愛我,總是會給我吃雞腿。

我習慣,啥都不沾,直接就拿起來啃,特別有味,多汁。

長大後,才想問,怎麼弄的。至今,我還是沒有認真問,這怎麼弄的,她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就煮一煮然後熟了就抹鹽。

【滷筍絲】

這道,更是厲害了,非常費功,光前置作業就很功夫,筍絲買回後,要洗,還要一片一片的把老的部份撕掉,然後要一直洗,一直洗,洗n遍,因為外面賣的都會加漂白水(阿嬤是這麼說的)。

然後,開始燙,燙幾次我不曉得,至少燙個一、兩次,把漂白水燙掉,然後再開始料理。阿嬤總是會加豬油,沒有豬油,味道就會澀澀的,阿嬤是這樣子說的。

至於,細節怎麼料理,我還真不知道,我只知道,她每次都很費功夫的,弄一大鍋,然後大家吃的津津有味。

【清粥小菜】

這道不是什麼特別料理,只是我家的清粥小菜就真的只是清粥小菜。

以前外公在時,外婆總是早上把前一晚沒吃完的飯加上水,煮成粥,但這個粥上面又會有一層薄膜,叫"暗",阿嬤每次都說吃不下粥,弄一點暗。但我最不喜歡吃那個"暗"。

用大蒜炒盤簡單的青菜,不論是空心還是地瓜菜,或是高麗菜。又或者,直接用燙的青菜,弄一點醬油膏,沾著吃。

再拿出醬菜,常出現的有大豆麵筯、大茂黑瓜、辣豆腐乳等等,還有我最愛的豆棗跟三重廣真香肉鬆。

然後,再煎個沒熟的蛋,弄一點醬油。

我會先把沒熟的蛋放在粥上,但我通常不撈粥的湯("暗"),淋上醬油,再把蛋弄破,讓蛋黃沾滿醬油,把它跟粥混一混,可以直接先嗑掉一碗粥。第二碗加上肉鬆跟豆棗,也是把它跟粥混一混,再夾上幾個醬菜,又吃掉一碗。第三碗則是夾上辣豆腐乳,再幾個配菜。大概這樣子,早上可以吃掉最多四碗粥。雖然這樣子看似吃很多,但很快就餓了。

那現在,阿嬤顯少早上煮清粥小菜了,因為只有她自己一人,吃來多沒意思。早上舅舅們,都會給她買西式早點讓她開洋葷了。

所以,東區賣的清粥小菜特別貴,吃完一個人要花200元,我從來不去吃,因為在家也吃不到200元啊。

【麻油雞】

阿嬤的麻油雞是花重本下去的,全酒不加一滴水,以前冬天,天天都有一鍋麻油雞,小時候啥都不懂,每天都要來個幾碗,喝完,便是早早睡了。

長大才知道,原來我的酒量是這樣子訓練來的,雖然不是千杯不醉,但算是可以喝,頂多就是想睡覺而已。

阿嬤的麻油雞先把老薑爆炒,再將雞肉丟入鍋內拌炒到7-8分熟,直接先倒兩瓶米酒,不是料理米酒,滾了後,調味,再煮一下,整鍋酒氣上桌。

【炸豬油】

阿嬤的豬油不像別人,用買的,她都自己炸。買豬皮回來炸,一鍋滿滿的,總是可以用上一、兩個月。

現在的人,總說豬油不好,但我看完阿嬤的炸豬油,我發現,那才是天然的油,難怪她煮的東西都特別好吃,特別有味。

【滷肉】

作者寫的滷肉,其實跟阿嬤煮出來的顏色差不多,煮法也是差不多。

可能是生長環境差不多,所以連怎麼吃都一樣。

只是我不愛吃肥肉,也不怎麼愛吃豬肉,所以我就只會滷肉湯汁配飯,就這樣子,夠我吃好幾碗飯了。

---------------------------------------------------------------------------

其實阿嬤的拿手菜還有很多,我常說我去欣葉餐廳吃飯,都不知道要點什麼,因為跟家裡一樣,所以自然我也不會帶家裡去吃菜埔蛋這類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胖啾小妞的沙龍
3會員
19內容數
胖啾小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6
這本書,吸引我想購買的原因是,作者寫蘆洲的食物,讓我想要讀完並且有感觸。
2022/06/16
這本書,吸引我想購買的原因是,作者寫蘆洲的食物,讓我想要讀完並且有感觸。
2022/06/16
醫院裡有一位腎友,近100歲,他洗中班,總是有一位外籍看護陪著他,還有一個"兒子",總是會在家屬等候區等待四小時結束。
2022/06/16
醫院裡有一位腎友,近100歲,他洗中班,總是有一位外籍看護陪著他,還有一個"兒子",總是會在家屬等候區等待四小時結束。
2022/06/16
這天,來了一個新病友,是兒子帶著爸爸來,爸爸年約70歲。
2022/06/16
這天,來了一個新病友,是兒子帶著爸爸來,爸爸年約70歲。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是日晚餐:泡菜炒豬肉、鵝油香蔥炒地瓜葉、魷魚燒胡蘿蔔杏鮑菇、剝皮辣椒石頭雞湯、白飯,水果是芭樂。
Thumbnail
是日晚餐:泡菜炒豬肉、鵝油香蔥炒地瓜葉、魷魚燒胡蘿蔔杏鮑菇、剝皮辣椒石頭雞湯、白飯,水果是芭樂。
Thumbnail
我的作法是煸炒時,還會加上一些水跟可樂,然後小火至收汁即成。加可樂這習慣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好像是聽了哪位料理大家的建議,說碳酸可以軟化肉兼去腥,我這人有時對學問不求甚解,想想覺得有道理,也感到加了可樂後,肉質較滑嫩可口,於是在之後我很多紅燒的菜式,可樂就被我繼續使用下去了。
Thumbnail
我的作法是煸炒時,還會加上一些水跟可樂,然後小火至收汁即成。加可樂這習慣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好像是聽了哪位料理大家的建議,說碳酸可以軟化肉兼去腥,我這人有時對學問不求甚解,想想覺得有道理,也感到加了可樂後,肉質較滑嫩可口,於是在之後我很多紅燒的菜式,可樂就被我繼續使用下去了。
Thumbnail
2021.12.18 在廚房裡待了好些歲月下來,回頭張望,發現自己好像不知不覺在料理中找尋外婆的身影,在試著複刻什麼都不懂、對食材與調味懵懂無知的童年記憶中為之驚艷而心戀的滋味中,揣摩一個女人對食材虔敬尊重、對家人用心照拂的心情。
Thumbnail
2021.12.18 在廚房裡待了好些歲月下來,回頭張望,發現自己好像不知不覺在料理中找尋外婆的身影,在試著複刻什麼都不懂、對食材與調味懵懂無知的童年記憶中為之驚艷而心戀的滋味中,揣摩一個女人對食材虔敬尊重、對家人用心照拂的心情。
Thumbnail
年夜飯 外婆的「封肉」 封肉與情感的連結 燉煮回憶,重溫美好食光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愛心及追蹤我,並歡迎收藏文章或分享給其他朋友,分享和交流可以讓閱讀與寫作更豐富我們的生活,謝謝!
Thumbnail
年夜飯 外婆的「封肉」 封肉與情感的連結 燉煮回憶,重溫美好食光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按愛心及追蹤我,並歡迎收藏文章或分享給其他朋友,分享和交流可以讓閱讀與寫作更豐富我們的生活,謝謝!
Thumbnail
我這個學做菜的習慣依舊沒改,剛好遇到了廚藝超群的西班牙婆婆(米先生的母親),不過,我婆婆是位很有責任感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要擺設精緻,煮飯也不太需要我們幫忙,總是打發我們坐在客廳休息聊天即可,我除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沒幫忙之外,也很好奇這些料理如何完成,於是,我開口誇獎...
Thumbnail
我這個學做菜的習慣依舊沒改,剛好遇到了廚藝超群的西班牙婆婆(米先生的母親),不過,我婆婆是位很有責任感的家庭主婦,每天都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還要擺設精緻,煮飯也不太需要我們幫忙,總是打發我們坐在客廳休息聊天即可,我除了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沒幫忙之外,也很好奇這些料理如何完成,於是,我開口誇獎...
Thumbnail
熬煮到有點透白的湯頭,搭配清甜的竹筍,竹筍脆口,湯頭濃郁又帶有清香,試味道的時候我完全被驚艷了,原來奶奶跟外婆的味道就是這麼一回事啊!
Thumbnail
熬煮到有點透白的湯頭,搭配清甜的竹筍,竹筍脆口,湯頭濃郁又帶有清香,試味道的時候我完全被驚艷了,原來奶奶跟外婆的味道就是這麼一回事啊!
Thumbnail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
Thumbnail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
Thumbnail
料理是回憶的重播與復刻,是記憶的最佳連結。
Thumbnail
料理是回憶的重播與復刻,是記憶的最佳連結。
Thumbnail
麻油、米酒香和著雞肉的甜味,隨著電鍋的蒸氣孔一起飄散在空氣中,盈滿全室。台北的冬季濕冷,老薑與麻油的熱性總能趨走一身寒意。而這樣的香味也常讓我覺得媽媽就在身邊,有種被母親
Thumbnail
麻油、米酒香和著雞肉的甜味,隨著電鍋的蒸氣孔一起飄散在空氣中,盈滿全室。台北的冬季濕冷,老薑與麻油的熱性總能趨走一身寒意。而這樣的香味也常讓我覺得媽媽就在身邊,有種被母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