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生熟之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雞蛋炒到滑潤盈亮,但無焦色那刻鏟起,在炒過雞蛋的鍋裡再放油,把剩下的韭菜段冬粉段小金鉤下鍋也炒香,隨後把炒好的蛋再攤進熱鍋內,趁熱混拌均勻,最後撒些香油,就可以起鍋盛盤,這是韭菜烙盒子的餡料。

烙盒子我看一般有長方形、跟半圓形兩種外觀,我外婆做的是半圓型。把剛才炒好的餡料放涼,然後桿出一個個圓形的麵皮,麵皮中央端正的碼好餡料,通常這種時刻,我外婆是不手軟的,她一湯匙一湯匙不斷把雞蛋粉絲金鉤韭菜填進麵皮裡,直到麵皮捏合不易的那種程度,她才會停手;而厲害的是,這韭菜盒子這麼豐滿,卻鮮少在烙的過程裡爆裂出汁,這便是外婆手路的高明所在。

一個個韭菜盒子,躺在不放油的平底鐵鍋裡,開火燒著,這叫烙。烙盒子記憶中,人得守在爐子邊,不放油,乾煎容易把麵皮燒出裂痕來,所以三不五時要用平鏟翻面,讓兩面麵餅都能輪流均勻受熱,這樣煎出來的盒子,麵皮才會香酥乾爽,入口才噴香有嚼頭。麵餅裡炒成一朵朵雞蛋的餡,在我外婆那還有個雅致的名字,黃花韭菜盒。

吃這項,要沾醋,外婆自有獨門的醋,用蒜頭糖泡出來的臘八醋,拿來就餃子、沾盒子,都相稱相宜、天造地設。外婆的兒女們相當喜歡這韭菜盒子,也就是我的舅舅與母親,每每提起總是無限懷念,就想再吃到一次媽媽味道的韭菜盒子,只有我,聽到這,只想天啊,這個軟爛的韭菜口感,多恐怖。

我不買單任何包著韭菜餡料的食物,韭菜豬肉餃子、韭菜包子、韭菜盒子,所以從小我就一直以為,我討厭著韭菜,因為韭菜在我家裡,只會以餡料的形態出現。

出社會工作後,跟朋友同事間的聚餐自然變多,去喝豬血湯時,還是會照料老闆一聲,我不要韭菜。直到某次被帶著,去了間類似日式料理的家常餐廳,朋友點了涼拌韭菜,並鼓勵我體驗看看,這才顛覆我對韭菜的觀感。

那涼拌韭菜切成大段,整齊的在小碟裡碼成梯形形狀,頂端攤著微微顫動的柴魚片,盤裡的醬油是琥珀透明,映著韭菜的綠,有翠玉的光。我小心翼翼用筷子捻了微量的韭菜柴魚片,點點醬油,放進口中,咀嚼那一剎那,清新的腥香在口裡迸開,我這才知道,我不是討厭所有的韭菜,我所討厭的是熟爛的韭菜,我喜歡的是生鮮狀態的韭菜。

我還是不喜歡韭菜包子餃子盒子,但涼拌韭菜、熱炒店裡大火炒出的小卷韭菜、湯麵裡最後加上的那把韭菜綠豆芽,我全部吃得乾乾淨淨;我們宜蘭員山大街上,有家傳統早餐店,賣厚實的手作蛋餅、煎餃、煎包,提供的免費醬料裡,就有一盅混著生辣椒生韭菜段的醬油,我每每用鐵勺撈著那散落在油湯裡的韭菜,奮力不懈,直到排在我後面的客人,不耐的嘖出一聲,我才依依不捨罷手,去那間早餐店,彷彿只是為了救撈出那韭菜,而不是為了店裡純手製的蛋餅煎餃煎包。

同樣情況發生在青蔥上,我最不喜的台式麵包就是青蔥麵包,那完全焦化的蔥,吃起來苦而乾,完全不知道有甚麼吃頭,但蔥爆肉,我儘挑蔥段吃,好手藝的熱炒店,大火炒出來的海鮮青菜肉皆有鑊氣,那青蔥段表面微焦,一口咬下,內裡依舊汁水盈潤,是家裡瓦斯爐庖製不出來的味道;我討厭燒到焦的青蔥,卻熱愛生鮮料理的青蔥。

同樣食材,在生熟不同上,卻讓我有如此兩極的對待;像跟人交往,生張狀態覺得這人真好,熟李之後,愕然發現怎麼是兩種迥然的滋味。我有著跟人相處障礙取向的個性,幾次生張熟李經驗,覺得這根本是韭菜生熟的對映,生食吃新鮮;燒熟了,才發現原來彼此這麼不合胃口,那滋味就苦了,就難受了。有人強著改變口味,試著找出苦焦裡餘韻的甜;有人則不想改變自己,也不想改變對方,乾脆徹底避而遠之。

我是絕不吃青蔥麵包,也依然不吃韭菜餡料的麵餅,對照我在人際交遊這方面,是百分百的相同印證,淡如水、微熟帶生的交友關係,是我最感舒服的模式。

但也是有不論生熟,都熱愛如火的例子,像我兒愛吃魚,尤其鮭魚,從生食魚片到醃漬香煎,每每放縱大啖,最後連鮭魚卵都覺得鮮香味美,若有此菜色,必定悉數進肚,是滅絕資源的吃法,看了總對他在食物里程、海洋資源上造成的問題憂心,幸好本人目前家境不康,沒像樣的財力讓他對鮭魚大量造孽,也算是好事一樁。

一種食材,百種料理法,總有合心稱意的;生熟之間,也是自己拿捏,人與人的萬般滋味,還是得自己嚐了,才得以稱作人生。

Ps.我很現實直接,若讀了喜歡,歡迎贊助;這個月的目標,希望靠這些文,賺取我兒部落野菜營的參加費用,感謝。(圖文依舊不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彭顯惠的沙龍
1.5K會員
77內容數
在這專題內,我說吃寫吃,因為我愛吃也煮。我先生在宜蘭種米,不用農藥、不用化學肥料,所以食物對我來說,除了果腹,還有我人生的軌跡,並且還藉由我的孩子仍繼續在延續著,這是好悠遠好長的過程,想分享那滿滿的記憶跟感概,這就是我在這裡的原因。 我是個理想的病人,我仍然過著我理想的生活,你也一定可以。
彭顯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4/02/19
回憶外婆過年十什菜中的黃豆芽菜,想起外婆對料理的用心以及過年的記憶。雖然過年已過,但年初十五的元宵節外婆還會認為是年節還沒完事。喜歡的人歡迎訂閱或贊助,雖然更新文慢。祝大家新年快樂,行大運。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10/19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2023/06/13
前陣子攜女回台北辦事,特意去衡陽路找我年輕時的古早味 – 油飯。 想起高中時期彼時正逢聯考,被家裡逼著去南陽街補習,我自是不喜歡的,但家長老拿我跟賣饅頭老王家的兩個女兒比,人家都是北一女,我還是老師的女兒呢,看看那滿江紅的成績單,這叫父母的臉皮往哪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小時候吃水餃是一件麻煩事,跟現在冷凍水餃充斥在賣場的方便迥然不同,那時吃的水餃都是外婆包的,皮外婆揉的桿的、餡料外婆預備的,包也是外婆包的,我偶爾包上幾個,露餡又掐不緊,就被喝令下桌去,等吃就好。
Thumbnail
做菜給自己吃,享受的是,想怎麼吃,就怎麼煮(廢話)。 至於,好不好吃,取決你自己覺得能入口,吞得下去,或者你覺得自己煮得如此美味。但,如果也要煮給旁人吃(如家人,朋友),那,就得多下點工夫,畢竟,跟你一樣愛這口味的,還不知道別人是否像自己一樣愛吃。 菜鳥小廚娘,今天的家常菜,就做個 韭菜花炒蛋。 很
Thumbnail
做菜給自己吃,享受的是,想怎麼吃,就怎麼煮(廢話)。 至於,好不好吃,取決你自己覺得能入口,吞得下去,或者你覺得自己煮得如此美味。但,如果也要煮給旁人吃(如家人,朋友),那,就得多下點工夫,畢竟,跟你一樣愛這口味的,還不知道別人是否像自己一樣愛吃。 菜鳥小廚娘,今天的家常菜,就做個 韭菜花炒蛋。 很
Thumbnail
2021.12.18 在廚房裡待了好些歲月下來,回頭張望,發現自己好像不知不覺在料理中找尋外婆的身影,在試著複刻什麼都不懂、對食材與調味懵懂無知的童年記憶中為之驚艷而心戀的滋味中,揣摩一個女人對食材虔敬尊重、對家人用心照拂的心情。
Thumbnail
2021.12.18 在廚房裡待了好些歲月下來,回頭張望,發現自己好像不知不覺在料理中找尋外婆的身影,在試著複刻什麼都不懂、對食材與調味懵懂無知的童年記憶中為之驚艷而心戀的滋味中,揣摩一個女人對食材虔敬尊重、對家人用心照拂的心情。
Thumbnail
繼蒼蠅頭後再一力作,真的花了我好多力氣製作,來一道韭菜贏蛋餅⭕️ 韭菜就是這麼受歡迎!
Thumbnail
繼蒼蠅頭後再一力作,真的花了我好多力氣製作,來一道韭菜贏蛋餅⭕️ 韭菜就是這麼受歡迎!
Thumbnail
料理永遠可以有不同的味道呈現,而非只有一條路往前。
Thumbnail
料理永遠可以有不同的味道呈現,而非只有一條路往前。
Thumbnail
吃過韭菜水餃都知道,韭菜易產氣,且後勁十足,常常讓人退避三舍。但韭黃就還好,營養價值也相當不錯,滋味更不會如韭菜那麼重口,質地又軟嫩,相當討喜!
Thumbnail
吃過韭菜水餃都知道,韭菜易產氣,且後勁十足,常常讓人退避三舍。但韭黃就還好,營養價值也相當不錯,滋味更不會如韭菜那麼重口,質地又軟嫩,相當討喜!
Thumbnail
韭菜切珠 Danielson 最近在哥本哈根的亞超買到了剛進貨的一把新鮮韭菜 自己很喜歡韭菜的香氣 不管是炒韭菜 韭菜水餃 都讓人垂涎三尺 雖然吃完韭菜最怕打嗝 但對於吃貨一族 哪裡管得了那麼多 先吃了再說 炒得還算漂亮的雞蛋 那這次這把韭菜可以拿來做什麼料理呢? 前幾天心血來潮 就再次來挑戰韭菜盒
Thumbnail
韭菜切珠 Danielson 最近在哥本哈根的亞超買到了剛進貨的一把新鮮韭菜 自己很喜歡韭菜的香氣 不管是炒韭菜 韭菜水餃 都讓人垂涎三尺 雖然吃完韭菜最怕打嗝 但對於吃貨一族 哪裡管得了那麼多 先吃了再說 炒得還算漂亮的雞蛋 那這次這把韭菜可以拿來做什麼料理呢? 前幾天心血來潮 就再次來挑戰韭菜盒
Thumbnail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
Thumbnail
我外婆生前是做麵食的高手,饅頭自己揉、餃子皮自己桿、麵條也是從和麵開始親手製作,裡頭眾多品項,我小舅跟母親最念念不忘的,應屬韭菜烙盒子。 先把韭菜切成小段,冬粉加水泡發,軟了後切成比韭菜更小的細段,放在旁備用;敲幾顆雞蛋,裡頭放點鹽打勻,另外再泡些小金鉤(一種小型蝦米),然後熱鍋裡放油,先炒雞蛋,把
Thumbnail
料理是回憶的重播與復刻,是記憶的最佳連結。
Thumbnail
料理是回憶的重播與復刻,是記憶的最佳連結。
Thumbnail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餃子情有獨鍾的呢?實在是記不太清了。大概是跟餃子在一起的記憶都無比美好,比起嚐餃子,更不如說是期待餃子會帶給我什麼驚喜。
Thumbnail
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對餃子情有獨鍾的呢?實在是記不太清了。大概是跟餃子在一起的記憶都無比美好,比起嚐餃子,更不如說是期待餃子會帶給我什麼驚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