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戶外攀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前幾個月雜事很多,沒有那麼多時間每週攀岩兩次,手的力氣變弱了。五月放假,有機會週攀兩次,慢慢的力氣又練起來了。最近開始到戶外攀岩,外面的岩石比室內的牆壁要立體多了,變化也比較多。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辨識腳到底可以踩哪裡,手倒是還好,初級的路線,大部分靠腳往上爬(如同登山一樣),手算是扶著牆就好。問題是有些岩牆,我不信任我的腳,這時,握手點就得穩一點。有些岩石很刺手,害我握不緊,掛快扣的耳片(bolts)距離又很遠,感覺有3-4 公尺之距離,害我小腿都抽筋了,還是不知道下一步該往哪攀,也無法往下爬(距離太遠)。不過我的肌耐力有進步,以前大概幾秒就累了,腿抽筋,心驚膽跳,現在大概可以撐個10-20 秒吧。希望以後耐力可以越來越進步。

我的扁平足跟我的腳姆指外翻也影響我的攀岩,我的腳筋太鬆,腳弓弱,腳趾無法施太多力。攀岩可是超靠腳姆指的啊!看來我無法爬難度太高的路線了,真悲哀。希望等我比較會讀路線之後,可以攀快一點,腳趾就不用太長時間施壓在同一點上,可以持續移動,這樣就可以爬多一點路線,或是挑戰難度高一點的路線。

我在室內已經可以爬到 5.10b/6a+/7- 的路線,在室外,連 5.7/5a/5 的路線都可以掙扎半天,戶外攀岩跟室內差好多喔,最大差別在於不會讀路線。戶外石頭很尖銳,超級不敢摔,很多動作不敢做(在室內也很少摔,可是就是比較不怕),常常不信任自己的腳,不敢放開手踏著腳尖往上爬,超怕腳一滑,整個人就掉下去了。實際上岩石很粗,摩擦力強,穿著攀岩鞋用力踩,應該是不會滑的。但是怕就是怕,要多多練習,手握力練強一點,手抓得緊,腳才敢用力踩著踏上去,繼續努力吧,多多出外練習,希望八月底有進度可以報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攀攀 的沙龍
13會員
44內容數
攀攀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7/23
透過表達能力的進步,成功地提升了面試表現。達人教練分享「速度、聲量、情緒表達」的訣竅,短期課程帶來顯著效果。對於氣場的耐力、及表達能力對職場的影響,獲得重大啟發。目前正面對需換掉的舊人格面具,成為更自信與堅強的新自己。
Thumbnail
2024/07/23
透過表達能力的進步,成功地提升了面試表現。達人教練分享「速度、聲量、情緒表達」的訣竅,短期課程帶來顯著效果。對於氣場的耐力、及表達能力對職場的影響,獲得重大啟發。目前正面對需換掉的舊人格面具,成為更自信與堅強的新自己。
Thumbnail
2024/07/03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2024/07/03
透過回顧媽媽的言行,反映出她在專制威權社會長大的思維,以及重視面子、現實生活與電視劇之間的落差。這篇文章探討過去和現在的社會價值觀的分歧,影響給她和她的價值觀帶來的變化和衝突。
Thumbnail
2024/05/28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2024/05/28
我找工作面試時會緊張過度,退化成恐懼的小孩子,很怕說錯話,對方看我一點也不像個有本事的人,當然就不錄用我,所以我得把這個行為改掉。已經幾十年都習慣動不動就別人稍稍批評一下,我就覺得自己做錯,很糟糕,表現一副過度驚嚇的樣子,要馬上改其實很不容易。 於是我找了一個教發音的教練,她本行是學聲樂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3月初的比賽中扭傷右腳導致無法攀岩,也促使我在家中架設了一組指力訓練器材,開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指力訓練。原先能夠爬V3-V4的人,在三個月沒攀岩、一週只做3-4次指力訓練的我,在回到岩館後究竟還剩下多少攀岩能力? 這是一次意外的測試,實驗的結果,卻也有些出乎意料...
Thumbnail
3月初的比賽中扭傷右腳導致無法攀岩,也促使我在家中架設了一組指力訓練器材,開始了為期兩個多月的指力訓練。原先能夠爬V3-V4的人,在三個月沒攀岩、一週只做3-4次指力訓練的我,在回到岩館後究竟還剩下多少攀岩能力? 這是一次意外的測試,實驗的結果,卻也有些出乎意料...
Thumbnail
AI 摘要撰寫:攀岩不僅是體力活動,亦是心理上的挑戰。本文分享作者如何克服持續攀岩不規律帶來的困難,以及與男友對攀岩的不同感受。未來攀岩,應該注重呼吸和專心攀岩,肌力雖重要,但次於心理因素。
Thumbnail
AI 摘要撰寫:攀岩不僅是體力活動,亦是心理上的挑戰。本文分享作者如何克服持續攀岩不規律帶來的困難,以及與男友對攀岩的不同感受。未來攀岩,應該注重呼吸和專心攀岩,肌力雖重要,但次於心理因素。
Thumbnail
  爬山時到底要不要用登山杖?即使大部分的登山者都說「要」;即使有實測的數據證明,下坡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少15~20%的膝蓋與下肢負擔,要不要使用登山杖,還是請誠實的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再決定。        
Thumbnail
  爬山時到底要不要用登山杖?即使大部分的登山者都說「要」;即使有實測的數據證明,下坡時使用登山杖可以減少15~20%的膝蓋與下肢負擔,要不要使用登山杖,還是請誠實的觀察自己的身體感受再決定。        
Thumbnail
不能攀岩,但男友買了新玩具,slackline board 走扁帶平衡板,超適合我的弱肉腳練肌肉,腳筋力量與平衡。
Thumbnail
不能攀岩,但男友買了新玩具,slackline board 走扁帶平衡板,超適合我的弱肉腳練肌肉,腳筋力量與平衡。
Thumbnail
四月初是受重傷後首次上公路車外騎,仍在恢復中的右腳阿基里斯腱,已經是術後2.5月,但右腳踩踏上產生許多奇奇怪怪的感覺,腳踩踏的力量與角度都得重新適應中,卡鞋上卡於車子的踏板還好,但"脫卡"時,便脫得戰戰兢兢,右腳不敢用力扭,只怕出現意想不到的意外,但自己又是習慣右腳脫卡。
Thumbnail
四月初是受重傷後首次上公路車外騎,仍在恢復中的右腳阿基里斯腱,已經是術後2.5月,但右腳踩踏上產生許多奇奇怪怪的感覺,腳踩踏的力量與角度都得重新適應中,卡鞋上卡於車子的踏板還好,但"脫卡"時,便脫得戰戰兢兢,右腳不敢用力扭,只怕出現意想不到的意外,但自己又是習慣右腳脫卡。
Thumbnail
之前因為體能訓練沒有特別訓練到腿部膝蓋附近的肌群而造成了運動傷害。因此寫下上面短文。以表達喜愛戶外運動時,也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每個部位以及心態,才能沒有後遺症的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的喜悅。
Thumbnail
之前因為體能訓練沒有特別訓練到腿部膝蓋附近的肌群而造成了運動傷害。因此寫下上面短文。以表達喜愛戶外運動時,也要了解自己的身體每個部位以及心態,才能沒有後遺症的享受大自然所帶來的喜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