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從此,國文課本中有了新媒體寫作:愛與死與IG網紅教學手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愛與死與IG網紅〉算是我超級不熟的白話文之一。不誇張的說,上課前兩週是我第一次讀完這篇文章(應該也是翰林獨有??)。因此文章一開始,很有必要介紹一下:
作者黃哲斌對從傳媒到現代的新媒體,都有所涉獵,目前是天下雜誌的特約作者
〈愛與死與IG網紅〉出自網路媒體天下獨立評論(2019.08.08),是一篇分析社群媒體的文章。作者對於IG文化影響我們的生活深有感觸,是以以「愛與死與IG網紅」,強調IG對使用者(尤其是青少年)的吸引力與傷害。
坦白說,讀完這篇文章後我更困惑了,作者黃哲斌把他想要傳達的概念說得非常清楚,還有我插嘴的餘地嗎?我到底能上什麼呢?
上說明文架構嗎?但我覺得這並不是一篇說明文,作者有自己的觀察與觀點。
上怎麼舉例嗎?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作者有用數據、他人故事做舉例。
上媒體識讀嗎?可是那更像是公民科的課程。
在困惑時候給我方向的,正是我這兩年的愛書《高產出的本事》。這本書主要的訴求,正是在新媒體盛行的現代,我們要如何量多質精的產出。
圖片來源:《高產出的本事》

我特別喜歡的是針對不同的發表內容,有對應的表達框架(總共有八種表達框架)。只要教到白話文,我會習慣先看看作者的行文結構能不能符合其中的框架(通常有新媒體背景的作者,文章都會很自然的符合其中一種或兩種框架)。

課前暖身:SCQA表達框架、下標的藝術

SCQA表達框架
我挑選的框架是SCQA,這個表達框架很適合用在分析問題以及提出解決之道的思考過程。它的原型來自麥肯錫,所謂SCQA分別代表:
S:情境 / C:衝突 / Q:問題 / A:答案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今天我想要學生在彈性選修時,來選我的寫作課,利用SCQA架構,我可以怎麼說呢?我會說:
你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備好了名言佳句,也記住了要起承轉合,但考試時看到作文題目,還是矇了(S)
這種有學習卻無法派上用場的感覺讓人很困惑(C)
面對這種狀況我們應該要解決的是如何學得一套方法,能幫助你不管看到什麼題目,都能穩定發揮(Q)
未來的課程我將以河道作文的方法讓各位學會寫作的底層邏輯(A)
下標的藝術
除了文章內容,新媒體寫作也非常重視「下標」。我們都知道下標要吸睛,要讓讀者覺得與自己相關——但我並不喜歡因此而生的農場標題。
如何不農場但依舊吸睛,閱讀後又覺得標題訂得真好,確實是一門藝術。

因此,在走這一課的課文內容時,我會先和學生談愛與死與IG網紅的下標,接著再談文本結構,最後收束在知性題的寫作練習。

課文下標:IG,愛與死,與衝突

雖然這篇文章我要上課前才看完,但是我依舊記得第一次翻開課本時,被這篇文真的標題吸引的感覺。
上課的時候,我秀出兩個電影名稱:「媽的多重宇宙」以及「奇異博士」,這兩部電影都涉及多重宇宙的主題,我問學生光是看題目,哪部電影對他們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大多數的學生選擇前者,理由是因為「媽的」和「多重宇宙」呈現不和諧的衝突感,會讓人想一探究竟。
而我想這也是〈愛與死與IG網紅〉當初吸引我的原因:愛與死本身就是一組對比強烈的字眼;而「愛與死」和「IG網紅」又將不易聯想在一起的詞彙強制連結,這兩層的衝突組合起來,就成為絕對吸睛的組合。
但是作者處理的不只是吸睛這件事,其實讀完文章,會發現作者想談論的,是IG對我們的吸引力(愛),還有伴隨而來的傷害(死),這就讓文章在吸睛之外產生餘韻。

課文表達框架

前述提及,新媒體寫作會很自然的符合〈高產出的本事〉中表達框架的其中一至兩個。而這篇文章很適合用SCQA框架來拆解。因為SCQA表達框架特別適用於分析問題以及提出解決之道,而〈愛與死與IG網紅〉(文章連結)正是分析IG使用產生的問題,以及作者提出的解決建議。
這是一篇寫得非常清楚的文章,而SCQA的介紹,學生更能夠知道:「為什麼作者可以把這件事表達得這麼清楚」(IG現象我們都能聊,但能聊,和能聊清楚,這是很大的差距)。
如上圖所示,作者首先以自己使用IG的經驗切入,說明IG讓我們更容易參與他人生活。(情境S)
但這看似無害的APP卻助長了霸凌(衝突C)
具體來說,IG有三項問題必須被解決(問題Q)
目前被提出的解決方法是(解決A)

從線性表達到多面現狀

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曾說:「寫作之難,在於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結構,展現在線性展開的語句裡。 」
雖然作者用線性的語句清楚梳理IG的問題,但是IG問題產生的源頭卻不是線性的因果關係,而是多方因素相互纏繞。
也因此我很喜歡作者在最後一段的說法:
網路社群驅力的雙箭頭,經常是「激情」與「寂寞」。激情,所以我們用盡情緒與詞彙,去愛慕或憎恨;寂寞,當我們以為是愛是恨,其實只是填補自身的空虛,投射內心的無法饜足。Instagram則提供一個以影像為主體的發射台,讓我們展示赤裸的寂寞激情。
多數情況下,Instagram只是一面鏡子,我們得以看見自己,看見我們眼中的世界;然而,最壞情況下,它是扭曲時空的情緒粒子加速器,放肆長出一個更糟的自己,一個偏執、脆弱、虛榮、驕傲,或缺乏自信的自己。
如何看待這些鏡中自我,尤其青少年,是一個巨大且難以忽視的IG問題。
作者以四分之三(以上)的篇幅清楚梳理IG帶來的弊端以及目前各方的因應之道。但也在末尾提出這種現象根本的原因仍來自人類的本性。IG只是讓我們把人類本性中的激情與寂寞呈現出來的平台。想要別人看到的我(鏡中之我),以及真正的我若無法取得和諧,那麼IG造成的問題將持續下去。

從SCQA到國寫知性題

國寫知性題的測驗目的即是在看考生能不能對於自己的看法進行言之有物的表達。在上作文課時,我會將知性題分為「看法類」(對於各種觀點可以部分支持,部分不支持)、「立場類」(有較明確支持的觀點)、「解決類」三類型,並搭配合適的表達框架。我們來看這三年學測的知性題:
111年學測知性題
如果要帶長者在臺灣進行樂齡之旅,一定有許多待注意事項。請以「樂齡出遊」為題,寫一篇短文,說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考如何照顧到長者在生理與情感上的需求。文長限 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占 21 分)
110年學測知性題
假設「經驗機器」存在並且運作穩定,可以讓人享受虛擬的「幸福人生」,你認為將對人類產生什麼影響?權衡利弊,你會支持開放這樣的機器上市嗎?請闡明自己的意見。文長限 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 (占 21 分)
109年學測知性題
問題(二):玩具對你而言,較偏向「玩物喪志」或「玩物養志」?請就你的成長經驗,說明你的看法。文長限 400 字以內(至多 19 行)。(占 21 分)
可以發現,109年的學測側重「立場類」,也就是在兩種對立的概念中說明自己的選擇偏向;108年的學測偏重「看法類」+「立場類」;110年的學測則更接近「解決類」。這在知性題其實算是比較新的題型,而我自己是喜歡這種題型的,畢竟在現實社會中,表達立場固然重要,但是能具體提出解決方法更為重要。
是以在課文上完之後,我讓學生利用SCQA的架構,來回答「如何解決樂齡出遊時可能面對的問題」
以上就是我進行〈愛與死與IG網紅〉的課程內容。當然在課程中也會和學生聊他們使用IG的習慣,但我自己還滿喜歡在討論社群媒體的內容之外,對於這一刻的授課方式,又延伸出另一種可能。最後來張圖解吧~~

















































































































































































這裡是我對於高中核心古文的教學記錄,歡迎關心高中國語文教育的你,來這裡逛逛,並與我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課綱之下,必修課減少,彈性和選修增多,這意味著老師必須重新規劃課程,在有限的時間內上完必修;以及從頭設計課程,開設各類選修。所以一個老師有N套課,已經是教育現場真實的樣子。 如果手邊有N套課程,跨領域合作能讓教師在備課時有人可以討論,快速修正;用吸引人的說法,就是「花費更少時間,收穫更多學習成
〈威尼斯商人〉帶給我們最大的疑惑有兩個: 第一:這真的是喜劇嗎?夏洛克沒有被欺負嗎? 第二:莎士比亞有沒有暗中挺猶太人? 這些爭議正是〈威尼斯商人〉不朽的原因,作者將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立場都呈現出來,讓角色根據自己的處境說話。即使事這類作品還是可以被不斷解讀出新意。 而這就是不朽
新課綱之下,必修課減少,彈性和選修增多,這意味著老師必須重新規劃課程,在有限的時間內上完必修;以及從頭設計課程,開設各類選修。所以一個老師有N套課,已經是教育現場真實的樣子。 如果手邊有N套課程,跨領域合作能讓教師在備課時有人可以討論,快速修正;用吸引人的說法,就是「花費更少時間,收穫更多學習成
〈威尼斯商人〉帶給我們最大的疑惑有兩個: 第一:這真的是喜劇嗎?夏洛克沒有被欺負嗎? 第二:莎士比亞有沒有暗中挺猶太人? 這些爭議正是〈威尼斯商人〉不朽的原因,作者將基督教和猶太教的立場都呈現出來,讓角色根據自己的處境說話。即使事這類作品還是可以被不斷解讀出新意。 而這就是不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先說結論,有 在經營自媒體當道的現在,寫出爆文可讓人預期有高流量、高討論度,很大的機率會帶來實質變現和影響力。 個人認為現代社會的共同痛點:高工時、競爭激烈的市場、缺乏安全感的工作文化,以致大多數人都期望有成功翻轉人生的機會。 誠實以告,這也是我翻開這本書最直接的動機,期望用爆文公式獲得輕鬆的捷徑。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現今網路資訊中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吸引讀者的心理和方法。標題經常使用誇大的效果來吸引讀者產生好奇心,因而點閱。然而,這些標題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讀者需要保持冷靜的思緒,以避免誤導。請給小編一個喜歡,或者打賞稿費贊助,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在網路普及的現代,無遠弗屆的資訊迅速流動,在社群平台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的催化下,一旦成為網路世界的公審對象便無所遁形,難以逃脫。日本作家淺倉秋成敏銳地觀察到此點,以時下常見的網路正義為題材,撰寫出引人深思的懸疑推理小說《奪命炎上》。
Thumbnail
黑板板書?多媒體投影? 從以前需要手動塗畫的幻燈片,到後來的影片、PPT,現在新世代偏好的Canva(我現在也非常倚賴XDDD),又或者是各種AI軟體──教學現場,到底應該要用什麼工具呢?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這次很開心能成功報名痞客邦全民大試用時代的活動,本次閱讀的書籍是《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本文分享了選擇閱讀該書的原因,以及書籍的特色和讀後感。同時提供了書籍的連結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青, 在行銷工作領域經歷目前為4年,跨足服務業及傳統製造業行銷的經驗,業餘時藉由手寫療來療癒,也希望一同分享我在行銷書籍或是文章知識給大家。今天跟大家分享“斯坦福大學所提倡設計思維的原則和步驟是什麼?”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先說結論,有 在經營自媒體當道的現在,寫出爆文可讓人預期有高流量、高討論度,很大的機率會帶來實質變現和影響力。 個人認為現代社會的共同痛點:高工時、競爭激烈的市場、缺乏安全感的工作文化,以致大多數人都期望有成功翻轉人生的機會。 誠實以告,這也是我翻開這本書最直接的動機,期望用爆文公式獲得輕鬆的捷徑。
  很多創作者書寫故事時,會有意識地追求「起、轉、合」或「三幕劇」形式,尋找一種「公式」來安排劇情。   上一篇文我提到「所有屬性和套路都是化約過的成果」。所謂「理論」其實是「經驗」的總和,但不能反過來以「理論」來替代「經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現今網路資訊中使用引人注目的標題,吸引讀者的心理和方法。標題經常使用誇大的效果來吸引讀者產生好奇心,因而點閱。然而,這些標題不一定都是百分之百的真實,讀者需要保持冷靜的思緒,以避免誤導。請給小編一個喜歡,或者打賞稿費贊助,讓我們更有動力創作更多的內容。
Thumbnail
《奪命炎上》清晰描繪了在網路遭「炎上」時的連鎖影響,自身、家人、公司......無一能夠倖免,僅在須臾之間,就可能因虛擬世界的一切資訊顛倒了現實。以一般民眾的角度,當我們在關注類似事件時,即便不做評述,絕大多數人們也都會跟隨主流民意,一概咬定這便是事實真相。但,這真的足以稱作所謂的「正義」嗎?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在網路普及的現代,無遠弗屆的資訊迅速流動,在社群平台模糊了虛擬與現實的界線的催化下,一旦成為網路世界的公審對象便無所遁形,難以逃脫。日本作家淺倉秋成敏銳地觀察到此點,以時下常見的網路正義為題材,撰寫出引人深思的懸疑推理小說《奪命炎上》。
Thumbnail
黑板板書?多媒體投影? 從以前需要手動塗畫的幻燈片,到後來的影片、PPT,現在新世代偏好的Canva(我現在也非常倚賴XDDD),又或者是各種AI軟體──教學現場,到底應該要用什麼工具呢?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這次很開心能成功報名痞客邦全民大試用時代的活動,本次閱讀的書籍是《日本暢銷書點評手的超寫作術》。本文分享了選擇閱讀該書的原因,以及書籍的特色和讀後感。同時提供了書籍的連結供讀者參考。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青, 在行銷工作領域經歷目前為4年,跨足服務業及傳統製造業行銷的經驗,業餘時藉由手寫療來療癒,也希望一同分享我在行銷書籍或是文章知識給大家。今天跟大家分享“斯坦福大學所提倡設計思維的原則和步驟是什麼?”